1、108-09 学年石滩二中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单元测验卷(广东增城石滩二中赖伯强老师)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平面镜 凸透镜 凹透镜 潜望镜2、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在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C在海边看海市蜃楼 D看电影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4、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2、 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mm 以外.mm 以内 .略大于mm .恰为mm5、如右图 1,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6、有一物体在凸透镜 5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 1.5 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7、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
3、位置不变,如图 2,先后使烛焰位于 a、b、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使烛焰位于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使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 b 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8、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 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说
4、法正确的是:( )A.物镜ffa b dc图 1图 22平行光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0把高 2 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 5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 4 cm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1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3,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
5、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1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4,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R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13、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5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6、 )Aa Bb Cc Dd1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6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 L1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则奶奶的眼镜是图 7 中的( )二、填空图 3图 4图 6图 5图 73题(每 1 空 1 分,共 20 分)1、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
7、阳光起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 _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 情况(如图 8 示) ,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_ _(近视、远视)症,可配戴装有 _ 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3、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 9 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填“大于两倍焦距” 、 “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 “等于一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 ) ,此透镜对光线起 (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4、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
8、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 10 甲所示,由图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 ;当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 12处时,如图 10 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 ) 、放大的虚像。5、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 11)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 )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 _(填“上”或“下” )移动,投影仪中的平面图 8图 9 甲 乙图 10图11图 10图 114镜具有_的作用6、如图12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
9、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靠近 ”、“远离” )。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应 。7、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80,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填“大于”或“小于” )80,所成的像为缩小、 (填“倒立”或“正立” )的 (填“实”或“虚” )像。三、作图题(每小题 3 份,共 12 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3中画出物AB在平面镜MN中的
10、像AB。Main Document Only.在图14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 O是透镜的光心) ,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3、请在下列各图 15 中画出经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图 12 图 8图 12图 13图 14图 1554、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16四、实验与探究(每 1 空分,共 18 分)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17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11、) , (选填“放大” 、 “等大 ”或 “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 (选填“左”或“ 右”) 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有一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填写如下表格:物距u/ 像距v/ 物像位置的关系 像的性质25 11.8 物与像分居于透镜两侧 倒立、缩小的实像20 13.2 物与像分居于透镜两侧 倒立、缩小的实像15 17.1 物与像分居于透镜两侧 倒立、放大的实像10 38.5 物与像分居于透镜两侧 倒立、放大的实像5 物与像位于透镜同侧 正立、放大的虚
12、像图 16图 176做实验时,老师没有提供凸透镜的焦距。请你分析上表内容,写出两个实验结论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 20cm 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 5cm 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4、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
13、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 物与像位于透镜同侧 正立、放大的虚像7四、问答题(5 分)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 8 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
14、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 10.眼睛时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25.(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A010 B10 25 C从 10到极远处 D025(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图 188。08-09 学年石滩二中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单元测验卷答案:(
15、广东增城石滩二中赖伯强老师提供)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D C C A A D D B A B A B D A二、填空题,1、凸透、 会聚2、凸透、近视、凹透3、凸、实、大于两倍焦距、会聚4、15、正立5、增大、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凸透、靠近、光太暗、关闭7、大于、倒立、实。三、作图题略四、实验与探究1、倒立、 放大 、投影仪、左2、 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Uf 成正立放大虚像 ) 3、 同一高度、使像落在光屏的中间 10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4、 倒立缩小的实像、 远离。 五、问答题,1、 (1) 倒立 (1 分)(2) 厚度(或“焦距” 、 “弯曲程度” ) 、像距。(2 分)(3) ( C )( 2 分)(4)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或不要在太强的或太暗的光下看书,坚持做眼保健操)合理即可.(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