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219951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心理学七十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七章 心理干预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1、 心理干预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心理干预是指引导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各种专业活动。心理干预的分类: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心理疗法(包括个体心理疗法和集体心理疗法等)和生物学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电痉挛疗法和精神外科疗法等) 。根据干预的目标、形式和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健康促进、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三种形式。从狭义上来讲,心理干预就是心理治疗,即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心理干预的分类:根据所依据的理论和使用技

2、术的不同,可分为: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存在疗法和认知疗法等。按照心理治疗进行的方式,可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按照治疗疗程的长短,可分为:长程心理治疗和短程心理治疗。2、 心理治疗的适应症:各种神经症性障碍。心身疾病。其他躯体疾病伴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情况。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其他。 (包括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等)3、 各种心理疗法的共同因素包括:温暖和信赖的治疗关系。保证和支持。脱敏。理解或领悟。适应反应的强化和学习。宣泄。第二节 心理干预的结果评估1、 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心理治疗进行结果评估,可以帮助临

3、床心理学家们弄清楚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哪一种的疗效最佳,也就是说,对于某种特殊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来说,哪种预防或治疗措施最有效。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临床心理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来访者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这种方法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对照研究的证实。心理治疗效果评估恰好能帮助2临床心理学家们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来访者。对心理治疗的结果评估可以促进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并由此确定针对不同心理障碍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对心理治疗的结果评估还可以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基础理论提供效度资料,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2、目前认为,必须采用多种来源的评定,才能对治疗结果做出科学评估。具体应包括:病人自己的报告。治疗者

4、的判断与估计。受过训练的“盲法下的观察者” (指不知病人接受何种处理的人)对病人的观察结果。病人身边人的估计。专业人员的独立判断。3、评定内容包括:有效性。治疗结果的持久性。治疗结果的持久性是指治疗效果能保持多长时间。治疗的效率。不良结果。4、 心理治疗结果评估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个案研究、组间设计和元分析法等。5、 个案实验设计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ABAB 设计和多基线设计。在 ABAB设计中,实验的次序是:基线阶段(A )治疗阶段(B)基线阶段(A)治疗阶段(B) 。第三节 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1、 潜意识理论是经典心理分析的最核心理论之一。2、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划

5、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不可抗拒的”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道德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在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自我一方面要同时满足超我、本我和现实这三者的要求,又要抵御它们的过分要求。当本我和超我威胁到自我的控制的时候,一个人便会感到焦虑。自我被削弱,自我的能量被耗竭,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3、 心理分析理论家认为,防御机制的极端的和毫无变通的应用不仅会妨碍个体准确地考察现实和从根本上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而且会成为心理障碍的一个根源和表现形式。4、 按照出现的先后和同心理障碍的联系,防御机制被分成四类: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

6、解和投射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等。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隔离和转移等机制。3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5、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所具有的这种内在力量称作“力比多” 。性心理发展也称心理性发展,包括五个发展的过程:口欲区(0 岁1 岁)肛欲区(1 岁3 岁)前生殖器期(性蕾期) (3 岁5、6 岁):在这个时期男孩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女孩会出现爱莉克拉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6 岁11、12 岁)生殖器期(12、13 岁17、18 岁)6、 心理分析的治疗技术:自由联想:治疗者坚持让病人说出心中所想的事情,不要琢磨,甚至说

7、出他们认为是不真实的,可能伤害治疗者的或者他们所爱的人的内容。这种方式被称为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将梦的内容分为两个水平: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阻抗:阻抗是病人抵制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主要包括:安于现状;害怕引起良心上 的过分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心理疾病的幼稚的冲动。移情:移情是指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病人将 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解释: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之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第四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1、 人出生后获得新行为(包括适应不良行为)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经

8、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的;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2、 基本的学习规律:强化A、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欲增强的反应之前;而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于被增强的反应之后。B、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欢迎的事物或奖赏(正性强化物)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负强化的过程又称作“回避学习” 。C、强化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惩罚A、 惩罚也有正负之分。正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获得的结果来减少一种行为

9、的强度或频率的过程。负惩罚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希望避免的结果来减少某一行为的强度与频率的过程。B、 在区分是正负强化,还是正负惩罚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确认靶行为与靶结果;第二步,确定靶行为被增加了(强化)还是减少了(惩罚) ;第三步,确定这一变化的影响是获得靶结果(正的)还是避免靶结果(负的) 。4消退 通过终止条件作用而消除其所造成的反应的过程,称作消退。泛化与分化A、 泛化指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物自然地转向类似刺激物的现象。B、 分化是指将某反应只限于针对某一特殊刺激物的现象。习惯化 通过反复地暴露于某一刺激物以减少对该刺激物的反应频率与强度的过程,称作习惯化。3、 行为治疗的常用技

10、术: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紧张、焦虑不安、愤怒等情绪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渐进放松术、想象放松术和深呼吸法。渐进放松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放松方法。放松的顺序一般是从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或恐怖症。模仿学习:角色扮演:决断训练:决断训练又称肯定性训练和自信训练。决断训练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A、确认需要进行决断训练的问题; B、提高来访者进行决断训练的动机;C、定义适当的行为;D、决断行为的训练阶段。塑造:塑造是利用强化的原理,矫正人的行为。第五节 人本存在主义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1、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经验性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罗杰斯。2、

11、人本存在主义二者共同的一些基本理论(大多数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赞同下述观点):采用现象学方法:心理学家必须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唯一可靠的方法,这种探讨人的心理的方法,便称作现象学方法。强调个体的独特性:重视人的潜能: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又有短处或局限,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有潜力变成自己理想中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受到别人的积极关心、接纳与尊重。强调自由与责任: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或内驱力。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个人便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造成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受阻碍的原因有:由于

12、个人的行为同其真实的自我之间不协调一致(罗杰斯的观点) ;由于个人的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马斯洛的观点) 。4、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心理上受到伤害或心理有障碍的人,而且应当帮助那些心理功能正常或适应良好的人过上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生活。5、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和5有价值的看法,包括: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对人性的积极看法,如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来访者有能力自己改变自己。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当前而不是遥远的过去,更多地关心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障碍和调适。将来访

13、者视作一个整体,强调整体性,而不仅仅是他的心理障碍。6、 罗杰斯指出,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可以被理解为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共情:真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 、从角色中解放出来;B、自发性的交流;C、非防御的态度;D、一致性; E、自我暴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第六节 认知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技术1、 合理情绪治疗对人性的看法(埃利斯的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不合理的

14、、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人同时具有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2、 在 ABC 理论模式中,A 是指诱发性事件;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埃利斯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

15、、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糟糕至极。4、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向来访者指出其信念是不合理的,帮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通过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信念中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面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6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

16、理信念的牺牲品。5、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几个具体问题:A 、找到不合理信念;B、苏格拉底式积极提问;C、辩论的具体方法(按提问形式分类,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A 、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应;B、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验适度的情绪;C、停止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的。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认知家庭作业:第八章

17、几种常见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策略第一节 抑郁症1、抑郁症是一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抑郁症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的。它可以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是隐匿性的。2、心理病理机制的概念:狭义上来讲,是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一种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解释;广义上来讲,则可以指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一种心理障碍的形成方面的作用;3、 早期的心理动力学家认为,抑郁症是童年期的丧失被重新激活所致。4、心理动力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的基本点在于:抑郁症源于患者婴儿期的某些欠缺,尤其是父母的丧失和潜在的丧失;某些事件(如离婚、失业)可再度激活这些最初的创伤,不论促发时间是什么,人

18、们都重新陷入婴儿期的灾难之中;这种倒退的一种最主要结果是失望感和无助感,这是婴儿式的、对伤害的无能为力的反映;许多理论家不再认为愤怒内化是抑郁症的中心,认为对内投物(被内化之爱物)的矛盾态度是抑郁症情绪困扰的基础;自尊的丧失是抑郁症的原发特征;5、行为心理学观点:消退假说:许多行为主义学家认为,抑郁症是消退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某行为得不到强化,人们就停止该行为,便会变得不活动或退缩等,这便是抑郁。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76、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是丧失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从而造成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抑郁病人常常有内疚和负罪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能做出

19、正确的选择,没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满和真实的生活,他便可能产生空虚或不真实感,对这种感受的反应便是抑郁。7、 认知观点: 习得性无助与消极归因方式归因假设:如果一个人将负性事件归因为自身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原因,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他人的、局部的和暂时的原因,那么他便很可能变得无望,进而患上抑郁症。消极的自我图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自身、周围世界及未来的认知模式,这个模式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图式存在负性偏差,倾向于将自我看成“失败者” ,那么他便成为抑郁症的易感者。8、 社会文化观点:社会文化理论家强调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

20、的作用,他们的研究发现,在相对传统的社会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9、生物学观点:家系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一级家属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10、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要对病人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要确定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先确定是否需要生物学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11、抑郁症的心理干预策略:心理治疗:包括 A、心理动力学治疗; B、行为疗法;C、人本存在主义治疗;D、认知疗法(认知治疗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减轻症状阶段和图式聚焦阶段) ;E、人际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简称 IPT,是一种短程个别治疗。IPT 强调对病人目前

21、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治疗,治疗目标是要帮助病人恢复到早先的功能水平和改善社会功能。IPT 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2、中间阶段;3、结束阶段;)生物学疗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电痉挛疗法。12、学习如何进行个案分析:(P181183)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1、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82、创伤性事件(战争、被强暴、目睹他人惨死、严重事故等)是 PTSD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心理学观点:包括 A、行为理论(采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结合的双因素理论解释 PTSD 症状。经典

22、条件反射理论被用来解释那些有创伤经历的个体后来的高水平的痛苦和恐惧。 )B、认知理论。生物学观点:早期的精神创伤可能导致个体发生神经生物学改变。4、 创伤后应激障碍恢复期的五个阶段:紧急期或呐喊期;情感麻木和否定期;重复侵入期;反应转折期;整合期;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师的治疗态度;治疗形式的选择;PTSD 的治疗形式主要包括团体治疗和个别治疗。6、 创伤后应激障碍个别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认知加工治疗(CPT):A、 认知加工治疗(CPT)是专门用来处理遭到性攻击的 PTSD 受害者症状的治疗。CPT 的理论基础是 PTSD 信息加工模型,共

23、包括 12 次结构化治疗,它同时包含了暴露治疗的主要成分和认知治疗的主要成分。B、 在 PTSD 治疗中, CPT 中的暴露治疗都是想象暴露,一般会连续进行两次治疗。让病人充分地想象和回想所有的事件,并加上他们和创伤性事件有关的想法和感觉。眼动脱敏和再加工:7、 学习如何进行个案分析:(P187189)第三节 神经症1、神经症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和其他。2、神经症性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心理学观点:A、 心理动力学观点: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是本我欲望与超我和自我之间在潜意识领域冲突的结果,本能的欲望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满足,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神经

24、症的核心主题,他通过精神分析,使神经症的症状还原到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状态,然后再使其转入意识状态。B、 行为心理学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9学习与环境决定的结果,都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C、 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神经症是自我潜能遭到压抑、发生歪曲的外在表现;存在主义理论家强调,人有追求真实性的内驱力,焦虑来自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分离的意识。D、 认知观点:认知心理学强调,情绪与行动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E、 森田的神经质理论:森田疗法的主要原理在于采用“顺应自然”的方法。

25、生物学观点:4、 神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疗法、人本存在疗法、行为治疗和认知疗法等。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加速治愈过程,而且能帮助患者学会新的应付策略和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5、神经症的心理干预策略:心理治疗:A、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的一个目标是将自我从精心的防御工作中解放出来,因为防御工作垄断并且耗竭了神经症患者的自我,使自我不能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解放自我的手段是将自我消耗能量、努力加以压抑的潜意识材料暴露出来。为达此目的,心理动力学家主张采用自由联想、梦释、错误分析和解释等心理分析技术。B、行为疗法:行

26、为治疗家经常采用的行为技术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示范法、放松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C、人本存在疗法:存在主义治疗家不太关心病人的症状,而将自己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恢复病人的完整感和自由上。D、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对于神经症的治疗效果好于心理动力学疗法和药物疗法。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和某些抗抑郁药是神经症药物治疗中的常用药物。6、学习如何进行个案分析(P193194)第九章 普通医学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第一节 普通医学的病人的一般心理变化1、病人中常见的情绪反应:焦虑与恐惧反应;愤怒反应;抑郁反应;2、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然而“稳定”是相对的,在患病条件下,一个人的人格也可发生一些变化

27、。3、人格的变化:10表现于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人格变化:一个人的人格对其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反过来,从对心理过程特点的分析中,可以揭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些人患病后变得过分依赖或易激惹;另一些病人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要求过多,明知无用也要求医生或家属去做某些事以求心理安慰。自我概念的变化:第二节 不同病程中病人的心理反应1、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影响有病痛的人求医的因素主要有):对症状(病痛)的认识评价;医疗服务的特点;害羞、害怕与迷信观念;社会经济状况;2、与住院有关的心理反应(住院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同下述三方面的因素有关):医院环境;疾病;特殊检查与治疗;3、为减少住院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临床心理

28、师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的自然环境和相关人员,鼓励病人采用适当的应对方式处理各种挑战,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情绪支持,消除误解和错误信念,并为接受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备。4、在药物治疗中,影响心理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医生在病人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医患关系的性质与医疗环境的特点;病人的人格特点,社会文化背景,期望、情绪和疾病的性质。药品的剂型、包装、产地与生产厂家以及价格等。5、 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变化: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有些病人由于不能适应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变化,心理社会功能均可受到显著的影响。在这些病人中常可以见到焦虑、抑郁、愤怒、敌意、哀怨和自怜情绪,他

29、们的认知功能、意志乃至人格等也可发生变化。遵从医嘱问题:A、病人不遵从医嘱的原因:病人不遵从医嘱既有病人的原因,也有医生的责任;B、提高病人对于医嘱的遵从率的方法:第三节 几类病人的特殊心理问题1、 癌症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医疗接触期病人的心理变化:得知患有癌症后的心理反应:其心理反应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期:A、休克恐惧期;B、否认怀疑期;11C、愤怒沮丧期;D、接受适应期;治疗阶段病人的心理变化:2、 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告知癌症诊断的原则:纠正错误认识:引导病人采用自我防御机制:情绪支持:其他:手术、化疗和放疗前为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和必要的物质准备。3、 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反应(常见的心理

30、反应可概括如下):情绪反应: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和恐惧。病人一怕手术和麻醉有危险,使自己丧生;二怕手术引起的疼痛、痛苦与不适;三怕手术会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自我防御反应:期望:心理冲突:4、 手术病人的心理准备(心理准备的主要方法有):提供有关信息,示范,脱敏,行为应对方法训练,提供情绪支持,认知矫正,分心,催眠。5、 ICU 综合症这种特殊环境,加之伤病和治疗的影响,可使病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而引起认知缺陷(包括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和情绪波动等。这种意识状态有时很像急性精神病状态,因为它可引起妄想和幻觉。病人可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焦虑

31、、恐惧和抑郁等,也可产生冲动行为。病人可能不服从治疗,从而病情加重。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和情绪反应,被称之为“ICU 综合症” 。6、 预防、减轻或消除 ICU 综合症的方法:尽可能在病人进入 ICU 前做好心理准备;尽可能改变 ICU 的环境结构和所用药物;引导病人适当地采用防御机制;重视同病人的心理沟通,重视 ICU 的非技术或心理问题;预防 ICU 依赖症;7、Levy(1992)将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成四期:悲观、绝望期;蜜月期;沮丧、平衡期;适应期;8、终末期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成五个阶段):否认阶段;12愤怒阶段;交易阶段;抑郁阶段;接受阶段;9、终末期病人的心理照料:终末期病人照

32、料的重点不是挽救生命,而是为病人减轻痛苦和送终。这既是此期病人医疗工作的主要目标,又是一个人道主义课题。终末期照料或临终关怀的核心是心理上的,而不仅是躯体上的;终末期照料应当有临床心理师的积极指导与参与。终末期病人最怕疼痛和痛苦,而疼痛和痛苦又往往是造成病人许多负面反应的根源。因此应当使用有效剂量的麻醉药物,并且于疼痛发作前就使用。为了防止和减少病人的孤独感,消除病人对孤单死去和被抛弃的担忧,医护人员应增加同病人在一起逗留的时间。医护人员应在临床心理师的具体指导下,依病人的具体情况向病人提供必要的保证与情绪支持,多鼓励家属陪伴病人。对处于终末期的病人,是否应将疾病真情如实相告,目前国内外有两种

33、主张:一是主张告诉病人;二是不主张告诉病人;总之,处于终末期的病人,是否应真情相告,应根据病人的情况作出抉择。第十章 心理障碍的预防第一节 社会预防措施1、 “三级预防”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社区中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 ;对现症病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二级预防) ;做好精神病人的社会安排,施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以减少因精神疾病所致的功能残疾(三级预防) 。2、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这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3、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二级预防是心理障碍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成为心理障碍社会预防的第二道防线。4、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做好心理障碍患者的康复工作,减少其能力丧失,延缓疾病恶化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