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礼仪教育.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210936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礼仪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礼仪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礼仪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礼仪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适用年级:三、四年级葛石镇中心小学前 言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 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 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 馈赠 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

2、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 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礼仪、礼 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 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小学阶段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为此,我校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编写了本套校本教研资料,以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三年级教学

3、 13 单元,四年级教学 45 单元。目 录第一单元 个人礼仪篇第一课 仪表 言谈第二课 仪态举止第二单元 学生礼仪篇第三课 课堂礼仪 服饰礼仪第四课 尊师礼仪 同学礼仪第五课 集会礼仪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第三单元 廉洁篇第六课 廉洁格言第七课 廉洁故事 (1-2)第八课 廉洁故事 (3-4)第四单元 诚信篇第九课 诚信格言第十课 诚信故事 第五单元 道德篇第十一课 道德格言第十二课 道德故事第一单元 个人礼仪篇第一课 仪表 言谈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4、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

5、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 、 “谢谢”、 “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 “您”字等。初次见面为 “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 “指教;麻烦别人称 “打扰”;求给方便为“ 借光”;托人办事为 “拜托 ”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 、 “请”、 “谢谢”、 “对不起” 、 “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

6、基本的语言形式。第二课 仪态举止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

7、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第二单元 学生礼仪篇第三课 课堂礼仪 服

8、饰礼仪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

9、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第四课 尊师礼仪 同学礼仪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

10、习惯和人格。同学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 、 “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 、 “谢谢” 、 “麻烦你 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

11、同学的不是。第五课 集会礼仪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

12、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第三单元 廉洁篇第六课 廉洁格言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

13、从政最贵爱民心。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第七课 廉洁故事 (1)李纲做生日南宋时,李纲在朝廷当宰相,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平日里,他一杯清茶待客,从不收人礼物,每年做生日也不例外,这已成为相爷的家风了。有的人不知他的脾气,带礼品上门,少不了被他教训一通,把礼品退回,落个没趣。惟独有一次,他在福建邵武县老家过生日时,破例收下贺客送来的许多厚礼,一时使人费解,不免引起议论。那年李纲被罢官,回到邵

14、武县四都老家去,俭朴过日,倒也安闲。一天,他领着妻子儿女去探望多年不见的老岳父,路过禾坪。这是一条黄土路,坑坑洼洼,本来就难走,加上刚下过雨,路面泥泞溜滑。李纲好像是走在烂泥田里,才踩上几脚,黄泥水便溅满一身,斑斑点点,白长衫变成了花长衫。这时,有一位白胡子老人从女儿家里做客回来,路过这里,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半篮子白花花的米粒全倒进了泥水里。李纲走过去,伸手去扶他,他却坐在泥浆里不动。老人连声咒骂:“官老爷呀,官老爷!你把老百姓的钱都拿到哪里去了?怎么不修一修这冤家路啊 !”这时人们还认不出李纲来,有的说:“要是李相爷能知道乡里有这么一条害人路,一定会派人来修一修的。 ”那位老人接着说:“李相

15、爷是个清官,不错;可他住在京城里,高高在上,怎么知道乡亲的苦处哟!”李纲心里一怔,便对老人说:“李纲要知道这条路难走,迟早会来修路的。 ”说着,他双手扶起老人,搀着他一步一步继续往前走。这天晚上,李纲辗转反侧,一直睡不着觉,老是想着那条滑溜溜的泥泞路和那个跌在泥水中的老汉。妻子猜出他的心思,就是:“地方官明明知道这里路难行,苦了百姓,可他们谁都不管;你现在没当官,何苦操这个心呢?”李纲叹了一口气,说:“今天我对老汉说:“李纲要知道这路难走,迟早会来修路的。 ”这本来是信口说说,想给老汉安慰安慰。可是话一说出去,如果不算数,这不是欺骗百姓么?”妻子说:“老爷说得也是,不过没钱怎么修路呢?”是呀,

16、李纲罢官归来,只带了几箱旧衣,几笼书籍,无金无银,实在拿不出钱来修路。向百姓摊派么?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够苦了,不应该增加他们的负担。李相爷为此事愁了几天,一筹莫展。再过 10 天就是李纲的生日了,妻子提醒他,要早点安排安排。提起“生日”二字,李纲心里一亮,突然兴奋地在夫人肩上拍了两下,说:“生日,生日,太好啦!有钱修路了。 ”妻子不解其意,就问:“老爷,你说,钱在哪里?”李纲顾不上答话,急匆匆走近案头,拿起笔来,一口气写了许多封信,立刻叫家人送给邵武县内他所熟悉的亲友、学生以及当地的官吏、乡绅和富户,邀请他们在他生日那天前来“欢聚” 。往年在京城做生日时候,李纲也有事先发信的习惯,那是为了避免亲

17、友随带礼品,特地在信中约法三章,亲笔写上端端正正的十二个字:“主人清茶待客,贺客勿带礼品。 ”这回写信,和往年大不一样,只写“主人清茶待客”六个字。人们看到这封信,不免疑惑起来:是老相爷一时疏忽,忘了写“贺客勿带礼品”么?他们细细琢磨一番,开始猜出一点奥妙来,心里想:大概是老相爷罢官回乡,家无余资,手头拮据,不得已趁做生日的机会,顺水推舟,收点礼物,好过晚年日子吧。唉,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宾客们心领神会,备了许多厚礼,在相爷做生日那天,吹吹打打,送上门来。这天李府像个办喜事的场面,张灯结彩,盛况空前,鼓乐声声,欢闹非凡。老相爷穿着一身整齐的新衣,端坐在中堂的大背椅上。他见到来客献上礼品,乐得

18、手捋银须,点头微笑。只半天光阴,堂上摆满各色各样的礼品:明珠、玉器、古玩、名画,还有山海奇珍,应有尽有,真个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客人们向老相爷拜贺之后,把各自的礼单交给老管家,每人喝一杯邵武土产的清茶,然后就告辞回去。李纲送客到门前,只是三言两语:“多谢列位厚爱,为民造福,功德无量。 ”客人们不知相爷此话何意,但也不便多问。等客人走了,李纲请夫人亲自协助老管家,点收礼品,好好包装,第二天,叫几个可靠的家人,将所有的礼品运往城里变卖,换回银两,全部作为铺路的专用款目,即日动工。李纲吩咐管家,把送礼人的名字及所送礼品的名称、数量和价值,一一写在纸上,贴在街头,公之于众。十里八乡的百姓们听说相

19、爷巧借生日,筹资铺路,自己不取分文,都很感戴他的美德,纷纷参加施工。没几个月,一条平整整的石板路铺成了,这就是后来的禾坪街。注释李纲(10831140),字伯纪,宋代大臣,福建邵武人,政和年间中进士。北宋末年任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 年) 金兵初围开封时,他力阻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不久即被耿南仲等所排斥。次年高宗即位,用为宰相。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著有梁溪集 、 靖康传信录等。第八课 廉洁故事 (2-3)故事二: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

20、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故事三毛泽东的廉洁故事1932 年,红军打到漳州,我由白区厦门到漳州,住在毛主席

21、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我盯着他的袜子看,主席把脚一伸,对我说: 这双袜子还是1929 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 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自从我们一同行军,见到的就是这条毛毯,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没收的毛毯,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他不要。第四单元 诚 信 篇第九课 诚信格言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蔡锷3、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4、人

22、背信则名不达刘向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池田大作8、民无信不立 孔子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程颐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1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15、诚信为人之本鲁迅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第十课 诚信故事故事一 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

23、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

24、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故事二: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故事三: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

25、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 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 400 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 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

26、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单元 道 德 篇第十一课 道 德 格 言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道

27、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英国)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三国 刘备) 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微小的德行,胜似美好的格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 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糟 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犹太人)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希腊) 美德可以打扮一个人,而财

28、富只有装饰房子(欧洲) 第十二课 道德故事故事一 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 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 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

29、严肃地回答说: 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 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

30、明孔、李两家 500 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故事二 母爱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一个风大雨大的夜晚,一辆肇事车将她从斑马线上撞飞了出去,又在茫茫夜色中逃逸,她又是幸运的,交通事故绿色生命通道使她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好的医疗

31、救护,也没有医疗费用上的后顾之忧,自从入院以来,她一直昏迷不醒,医生说:她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也许永远也醒不了,她还有身孕已经五个多月了!出于治疗上的需要应该考虑引产!当她从神经科转到妇产科的时候,医生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实施这个手术,她腹中的胎儿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在一些生命指数上高于同一期胎儿,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她的身世也是个迷,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匆匆的旅程是与谁相约,她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谁,这其中是有怎样的故事,只要她不清醒,都将无从得知,更没有人知道,在出事之前,他的日子是快乐还是悲伤。 时光就这样在她昏迷中一天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她被推进了产房,然后医生骄傲的宣布说:五公斤重的男婴

32、健康极了!护士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他们觉得虽然母亲是个植物人,也应该让母子见见面,随着婴儿本能的吸乳,母亲的脸上显出种种冲动,她的胸前竟然乳湿一片!乳汁在一点一点的分泌。此后,每当护士小姐把孩子抱过来给他喂奶的时候,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这种幸福洋溢的表情,有时嘴里还会发出呢喃细语,犹如一个快乐的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唱歌。 三个月后,又依次让孩子吃的饱饱的,她终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入院的时候,她体重一百二十一斤,分娩后八十六斤,临终前的体重只有六十三斤,她是用自己的血肉在孕育和哺育这个孩子的!本来她生下孩子以后就可以走的,但怕孩子孤单,又坚持着陪他在人生路上走了一段。后来我们为她买了一块平价墓地

33、,没有她的名字,也没有她的生平,简单的墓碑上只有一行文字:一个浑身闪耀着母爱光辉的女人!故事三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是招此听琴人上船,见他是一个樵夫,便很轻视。没想到这个樵夫其实胸装才学无数,对他所弹的曲子、所弹的琴都了如指掌,于是说:“你对于音乐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弹一曲,心中想着事情,你能知道吗?“俞伯牙将断弦重整,想着高山,弹了一曲,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着流水弹了一曲,樵夫又赞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

34、“伯牙大惊,推琴而起,施以宾客之礼,问樵夫姓名,答姓钟名徽字子期,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俞伯牙总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尽孝道而不肯,于是两人结为兄弟,伯牙赠子期黄金二镒(48 两) ,约来年仲秋再见,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来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边等钟子期,却等不着。他弹奏一曲,发现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来的原因,不是父丧,就是母亡。于是询问着找到了子期家,见一老者,是子期的父亲。老者哭着说,子期用所赠黄金,买书攻读,日夜辛勤,却心力耗费,染病于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恸,泪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却被周围不识音律的观看的人所耻笑,它们只知道琴声是用来取乐的。俞伯牙割断琴弦,将琴摔向祭石,登时玉轸抛残,今徽凌乱,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后弃官到江边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商务礼仪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