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次品教学设计平凉铁中 杨永强一、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所有待测物品中找出唯一一个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的次品,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
2、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什么是次品,什么是质量次品,为什么要找次品?还很困惑, “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会更大,这都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
3、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五、教学用具:课件、直尺、每个小组准备 10 枚硬币作为待测物品。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电脑播放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爆炸画面,并进而引出“次品”的概念及课题。板书:找次品谈话:老师这里有三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 4 片,其他两瓶都是一样重的,你能想办法把这瓶少的找出来吗?学生发言,方法很多,引导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用天平称。师:你是怎样称的?给大家说说。学生说用天平称
4、的方法。教师做个简单的板书。教师小结:从三瓶钙片任意选取两瓶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无论天平平衡还是不平衡,我们只需要称一次就可以找到那瓶少了 4 片的,真不错。好玩吗?好玩我们就多玩几个“找次品”的游戏。(二)小组活动,主动探究。1、初步感知,寻找方法。教师:我们把钙片的瓶数增加到 5 瓶,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看大屏幕:(1)让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利用你手中的学具,看看最少称几次就能找到次品?可以把直尺当作天平,把硬币当作钙片瓶做模拟试验。(3)学生操作,老师指导,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集体汇报。2、教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称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把 5 瓶钙片分成了几组?
5、怎样称的?对于碰巧 1 次找到次品的情况,教师提问:称 1 次一定能找到次品吗? 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4、教师小结:从 5 瓶钙片中找出次品,我们最少称 2 次就一定能找到。(三)合作探究、寻求规律。教师:看来找次品问题,方法还是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通过试验来探究,也可以像老师这样以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现在我们把待物品的数量增加到 9 个,你们敢挑战吗?1、课件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吗?(至少 一定)3、小组合作,寻找规律。教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是利用手中的学具称一称,看看称几次能找到次品,并且完成下面的表格。4、学生操作
6、,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指导分组和称的情况)5、学生汇报,总结规律。学生汇报时,先启发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组情况,再说说是怎样称的,最后完成下表。教师: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它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组?是怎样分的?6、教师小结:投影出示。7、验证:教师: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中找到这样一个规律,你对它持什么态度?怀疑吗?教师:老师我也是有点怀疑,下面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好吗? 我们就选 15 来验证好吗?投影出示:有 15 盒饼干,其中的 14 盒重量相同,另 有 1 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学生汇报验证结果。教师:通过验证,我们确信:找次品问题,只要
7、把待测物品的个数分成三份,并且要平均分,就能保证找到次品,并且次数一定最少。其实,当次品的个数越来越多时,用这种分法来称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教师:同学们,上面的零件个数,都是正好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我们可以用这个规律来称。但是如果零件的个数是 8 个、10 个、11 个不能正好平均分成三份,怎么称呢?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利用课下时间探究一下好吗?(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完善板书。七、评价与反思“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这节课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
8、识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与不足:(一) 优点(1)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以讲美国航空飞机爆炸事件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飞机的爆炸真的和一个次品有关),激发了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体意识。()难点转化 ,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 1 是从 5 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 3 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 3 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 5 个、9 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 3 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 5 个
9、、9 个中找次品,并且在 9 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 1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展示交流中体验“猜想与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猜测与验证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接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
10、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节课就让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逐步学会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猜想验证,提高了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二)不足在得出待测物品是 3 的倍数后,我适当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地分别说出了所要称的次数。这一拓展,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1)本节是思维训练课,但最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呢?现在反思一下,确实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2)另外所用的图示的办法,应该多讲解,要让每一位同学能熟练的运用它。总之,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我深信,只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他们乐学、爱学、好学,定会为学生和自身成长辅垫出一条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