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课标要求】: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而设置的。本单元依据的课程标准是:1.1“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1.3“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
2、人为善”;【教材分析】:1. 本单元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元、多维的。其中有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也有人趋从庸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追求有情趣、有品味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美,陶冶高尚的情操等具有重要意义。2.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过快乐而健康的生活是本单元的主题。它不仅是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拓展和延伸,而且为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做了铺垫,共同构成了初一新生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3.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由“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
3、趣的生活”的主题探究活动和两课内容构成。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从认识情绪入手,多角度向学生介绍了情绪的多样性,分类以及不同的情绪带给人们的影响,告诉学生,情绪是需要各种方法调适的。第七课“品味生活” ,在第六课学习的基础上,明确情绪,兴趣,情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道德角度阐明高雅情趣的重要意义,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将心理品质,思想,到的教育等有机地融合于一体。4. 本单元的重难点:重点:学会调控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难点情趣的雅与俗;提升情趣,陶冶情操。5. 教师使用处理教材的基本构想: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整合了情绪的作用,情绪的影响以及情绪对青少年的影响;整合了情趣对
4、青少年的作用与高雅情趣的意义等内容;增加了一些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收集补充了一些反面的,不健康的,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例子;【学情分析】:1. 学生自身的心理发育特点: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情绪易冲动、易变、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情绪表现很不稳定、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2. 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初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使得不少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使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甚至有的学生还把庸俗、低级的情趣当成健康、高雅的情趣,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甚至违反校纪或国法。3. 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在
5、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2在以文化课为主的学校里,成绩的高低是评价学生的重要尺度,所以如何把握好学习与培养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是很多优秀生为之苦恼的事情,也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难以把握它们之间的尺度。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初中生自身的心理发育特点,一部分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自我定位时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把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当做高雅、健康的情趣,比如抽烟、打架、通宵上网、熬夜看小说等等,这些不但使他们的人际关系更糟糕,甚至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如何扭转这些学生的认识误区可说是迫在眉睫。【单元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感受调控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养成合理宣泄不
6、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2)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情绪(3) 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培养乐观幽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觉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2能力目标:(1)分享体验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2)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文化生活,抵制庸俗情趣 提高品质修养3知识目标:(1)知道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能说出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个人行为和生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2)根据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3)收集生活中的情趣,比较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区别情趣有雅俗之别分。(4)正确判
7、断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第七课第一框情趣与兴趣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2、 能力目标:培养广泛的兴趣,学会区分高雅和庸俗的生活情趣,抵制庸俗情趣,提高辨别能力和品格修养。3、 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理解情趣与兴趣的关系,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别。【教学重点】: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教学难点】:情趣的雅与俗【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注意学生兴趣及接受能力的差异。通过活动吸引学困生的兴趣,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但也要注意适当拓展,以满足优生的需要。所以教学方法以情感体验法和讨论法为主,观察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方法为辅,穿插使用多媒体。【使用教材
8、的构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情趣与兴趣的区别,情趣与兴趣的关系,生活处处有情趣的讲授顺序。根据学生在第六课学习的内容,整合了情趣对青少年的作用以及高雅情趣的意义。将教材中展示的图片换成学生课前自己准备的照片,突出重点。收集补充了一些反面的,不健康的,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例子,突破难点。【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约三分钟)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自己收集的图片,图片包括自然风景,人文地理,音乐鉴赏等等。学生欣赏图片,感受意境,可以相互交流看法与全班同学共享。 (教师板书:情趣与兴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的基础,优美的旋律,美丽的画面,除了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
9、震撼,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让学生们懂得生活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感到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环节二:出示目标、明确方向(见课时目标) (约二分钟)教学环节三:精讲点拔,质疑问难活动 1. 众说纷纭话兴趣(约十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课前收集展示的图片,谈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能说出自己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的感受,体会。 (教师板书:生活处处有情趣)【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感受美好的事物,展示自己的兴趣,陶冶道德情操。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写在黑板上,可以有意识的让学困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会把
10、抽烟,上网,看小说书等一些兴趣提出来,教师可以不必忙于解释,等到区分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时再解答。【多媒体出示案例】:同样是爱好画画,一种表 现是很认 真的上美术课,平 时也喜欢画几幅涂鸦作品,有机会也会看看画展。另一种表现是有目的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如拜名师,参加绘画班等),用画笔绘制自己 对生活的感悟, 绘画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自己在绘画中体会酸甜苦辣。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二者的表现有何联系?为什么?二者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发展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
11、上情趣,同时,兴趣通过情趣表现出来。 (教师板书:情趣源于兴趣)兴趣是多种多样的,随时发生的,但常常是短暂的,经常变化的;情趣是持久的,稳定的。 (教师板书:随时随地 稳定地)活动二 2.课堂辩论明兴趣(约八分钟)教师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生活处处都充满了情趣,祖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甚至蓝天,白云,小鸟,无一不体现着美,体现着情趣。 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讲,主要任务还是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学习与兴趣之间的矛盾呢?大家看一下书本 71 页的讨论题。杨叶学习之余同学们辩论并作答:(可以参考课本 72 页情趣的作用)(1) 杨业在学习之余读课外书是否正确?(2):你怎样看待他妈妈的观点?(3)
12、:你怎样理解学习与兴趣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全面认识发展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情趣的重要作用4学生预设:学生的回答只要围绕以下两点即可,没有必要拓展延伸,在下一框教学中还有对此问题的讨论。1.不能把学习与兴趣对立起来,学习任务中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而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和情趣又能使我们从中快乐的获得知识,促进乐观生活态度的形成。2.从时间的安排上看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将杨业读的课外书看作是“口袋书” 、武侠小说等,也有同学可能会认为杨业会熬夜看小说,教师可以简单引导,正
13、好为下一活动做好铺垫。活动三:兴趣归类识情趣(约十二分钟)教师过渡: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把刚才写在黑板上的兴趣爱好分一下类,看看这些兴趣爱好有什么不同。 (教师板书:高雅的生活情趣 庸俗的生活情趣)学生代表上讲台分类【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情趣的分类。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对课余时间玩电子游戏是否属于高雅的情趣产生疑问,教师可进行适当引导。老师引导:在学习紧张的时候,去玩一下游戏可以放松一下我们紧张的头脑和心情,从这方面来看呢,玩游戏是好的,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如果沉迷在游戏中呢,就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影响学习成绩,从这里看,玩游戏是庸俗的情趣。【多媒体显示】:根据课本第
14、 73、74 页高雅生活情趣的意义和庸俗生活情趣的危害说说以下情趣是高雅的还是庸俗的并说明理由:(1)喜欢看小说,常常熬夜,导致第二天上学迟到(2)双休日写完作业后,和同学 们一起去踢球, 锻炼身体 (3)利用电脑上网学习,查资料(4)上网打游戏,浏览黄色网页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多媒体显示补充材料:2009 年 3 月 31 日,重庆市沙坪 坝区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学生 3 名学生在“黑网吧”内通宵玩游戏后在铁轨上睡着,其中两名学生被火 车轧死。令人更难以置信的是,被火车惊醒而死里逃生并目睹同伴被轧得血肉模糊的 14 岁的罗某,在同伴被轧的当天,仍然 “情不自禁”地到网吧玩 电脑游戏;春节
15、前,南京市第中学高一的一名学生上网聊天,与一网友发生“口水战”。对骂中,他了解到对方是村中学的学生。 “口水战”中败北的他,回校后便将此“不幸屈辱” 向同年级的司某和张某倾诉。在校内混得有点名气的司某和张某听后大怒,同时表示帮其摆平对方。3 月 7 日,司、张两人通过各自的初中同学等关系,从三所中学 纠集近 50 名帮手,杀气腾腾来到 村中学附近 设伏。至于被打 4 人中,哪一个是和第 中学高一某学生网上“对骂”的学生,他们对骂了些什么,参加这起群殴的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 【设计意图】:从身边真实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在现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更直观更清醒的认识到庸俗生活情趣的危害,并能自觉
16、抵制。而且,正确区分情趣的雅与俗也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二分钟)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框的知识点,教师将课本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展示和总结。【设计意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完成前面一系列的探究与体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感加以提炼,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情感升华。教学环节五:当堂训练与达标检测(八分钟)1、 快乐判断: 凡是生活情趣都是健康、向上、文明和科学的情趣。 ( )5【设计意图】:考察情趣的分类生活处处有情趣( )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花时间去培养兴趣( )【设计意图】:考察如何处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关系2、 巩固提高:下列不属于庸俗生活情趣的是( )A 上课
17、与别人聊天B 作业没做完便去踢球C 常拿别人的“绰号”开玩笑D 实验课上认真做好有趣的实验【设计意图】:区分情趣的不同类型,突破难点(2007 山西)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高雅的生活情趣( )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 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 离不开能歌善舞A B C D 【设计意图】:考察高雅生活情趣的的意义3、 能力提升:【多媒体显示】:我的心锁初一小刚自上中学后,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很乏味,一天下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日复一日,他发现生活中赋予自己的东西太少了,难道中学生活就这样枯燥吗?谁能帮帮他?【设计意图】:引导学
18、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本科的知识点,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学习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自己多观察,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深刻认识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作用,使自己拥有一个乐观得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课后作业必做题(1015 分钟)1. 关于情趣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 情趣没有高低雅俗之分B 高雅的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C 兴趣源于情趣D 情趣就是兴趣,二者没有区别【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巩固重点知识。2.(2007 年山西)爱因斯坦自幼喜爱音乐,尤其喜爱小提琴。希特勒上台后,他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被迫移居美国。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拉小提琴
19、,在美妙的旋律中排解不良情绪。后来,爱因斯坦在量子论、分子运动论、相对论等物理学的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争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 爱因斯坦的情趣对他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2) 请仔细观察一下,在你周围有哪些庸俗的生活情趣?说说他们对你或你的同学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进一步辨明不同的情趣带给人们不同的影响,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培养积极健康的高雅情趣选做题:设计一份培养高雅情趣的手抄报,可设多个栏目,充分展示生活中的高雅情趣。6【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情趣” ,加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理解,丰富课余
20、生活。【板书设计】: 高雅生活情趣(意义)源于 源于 (培养 发展)生活 兴趣 情趣(随时随地) 表现 (较稳定)庸俗生活情趣(危害)(远离 抵制)【教学反思】:1. 以学生自己收集图片,展示照片方式导入,一开始就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跟本节课的课题相吻合,一举两得。2. 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设计的课堂提问分层进行,做到了让学困生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3. 课堂辩论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做准备,这样就不会在课堂上出现辩论内容言之无序的状态,提高辩论效率。【教师简介】:王洲慧,2003 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系,现任教于尖草坪区第三中学,中教二级。教学特色生动活泼,擅长启发引导,富有亲和力。2010 年度校优秀教师,2006 年在尖草坪区第三届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在 2004 年太原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