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创设情景,本单元内容:“质量守恒定律”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基础。“化学方程式”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反应,指导我们进行高效生产。,学习目标,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涵义、应用。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基本的配平方法。3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格式。,【回顾交流】,1、质量守恒定律:(1
2、)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 的各物质的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2、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必须以_ _为基础; 要遵守_ _定律。 (2)、书写步骤:写: 配: 标、等: 注:,(3)、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提供的信息)以2H2O2 2H2O为例:质的方面:表示_ _、_ _ _;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间的_ _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_ _;微观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 _ _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 _比。,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原理: (2)、步骤:,【定位提升、自建网络】,【智能应用
3、】,例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原来的木炭的质量小得多B足量的硫在密闭容器内与20L氧气反应,生成了相同条件下的二氧化硫20L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10g水在受热条件下变成了10g水蒸气,例2为了研究物质之间反应的质量关系,小李同学作了如下实验:将6 g镁分别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请将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填入下表:,根据以上数据,回答:(1)上述4次实验中,第_次氧气过量;第_次镁过量。(2)解释为什么后面几次实验中,虽然氧气的量不断增加,但是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却不再增加?,【达标测试】,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
4、项中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A. B. C.D.2某绿色燃料物质X,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点燃CO2+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 为( ) AH2 BCH4 CCH3OH DC2H5OH,3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O2 。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该反应属
5、于置换反应A. B. C. D.,4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X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是化合物 C. X中有水 D. X不稳定,5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5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6. 下列四个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如果的化学式为2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AB2 + B2 = 2C B. AB2 + 2B2 = 2C C. 2AB2 + B2 =2C D. 4AB + B2 =2C,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8将0.5g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减少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 求:(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