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58787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45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章 声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声现象复习,第一单元 声现象知识结构网络,声现象,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速:声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音色:发声体决定音,特征,音调:频率决定音调,响度:振幅决定响度,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噪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声,危害,控制,防止噪音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人的耳朵,生理,心理,二 第一单元 声现象知识要点,1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靠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较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

2、传播速度是 。 4、回声现象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于17米)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2,振动,振动,介质,340米/秒,5、乐音的三要素(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与听者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 6、噪声 (1)概念(见知识网络):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三例题,【例

3、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通常称为声源,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的。_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分析】实验证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介质向周围传播的。真空中即使有声,也不能向周围传播声音。 【解答】振动;介质;在真空。 【例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_声音。传播最快的是_。 【分析】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可作介质传播声音。实验表明,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解答】传播;固体。,【例3】用双手蹦紧一张较薄的纸,然后对它喊一声,手会感到振动,这是因为_。 【分析】喊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声波,传出口外的振动空气声波再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解

4、答】喊出的声波作用于纸,使纸振动。 【例4】敲击一下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因为_的_发出的 【分析】敲击给碗一个扰动,使碗缘开始振动产生声波传至人耳,就听到声音了。 【解答】碗缘;振动。,【例5】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振动引起的(填:“人嘴”“笛子杆”“笛中的空气”)。 【分析】人吹笛子时,吹出的气流进入笛腔使腔中的空气振动,再通过手指开堵笛孔来改变笛腔长度,从而发出各种声音。 【解答】笛中的空气。 【例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_。 【分析】声音传播必须依靠媒介物,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的媒介物,更无通常使人耳感受的传声介质空气。因而,对人来讲月球表面上就是无声而“死寂”的。 【解答】没有空气。,【例7】医生用的听诊器,在听病人心脏跳动时,是通过 介质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用了听诊器提高了 。 【分析】使用时橡胶管是弯曲的,因此橡胶管内的空气是传播介质,这样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