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检查井防治办法整理.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55625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查井防治办法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检查井防治办法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检查井防治办法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检查井防治办法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管道位置1) 必须在车行道内布置的管线,应结合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将其位置优先考虑布置于道路双黄线(单黄线)位置处,其次考虑设置于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内,最后才考虑设置于道路机动车道分道标线或车道中心的位置处。设计中应避免在车道中车辆正常行驶碾压的轮迹线范围布置管线检查井。2) 凡属城市主干道、快速路、级别较高的次干道,其机动车道范围内(中央分隔带下的黄线或绿化隔离范围内除外)不应设置城市管线及检查井2. 检查井加固1) 排水检查井在检查井深度、直径达到一定界限时(井室直径或长边内空大于 2.5 米、井深大于 6 米的检查井) ,须在选用原有标准图集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报告专门进行检查井室的结构加

2、强设计2) 长边或直径内空大于 2.5 米的电信、弱电、电力、给水检查井,设计单位应对检查井进行专门的结构加强设计,在保证检查井专业管线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检查井的整体强度设计进行改进、优化3) 给水设计单位在进行给水检查井设计时,给水检查井应设置钢筋砼基础,改原无浆砌筑方式为水泥砂浆砌筑并内外抹面,或者设计直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室,对于给水检查井功能要求的自然泄水,可采用专设排水管道接入城市下水的有组织排水方式4) 对所有设置于城市道路车道范围内的各类管线检查井,各设计单位应积极推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材料检查井,逐步淘汰砖砌材料检查井。对于设置于车道范围(含非机动车道)

3、内部分超大、超宽、超深检查井(指长边、直径内空大于 1.5 米或井深大于 3 米的检查井) ,设计单位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模块检查井,并在管线检查井设计文件中进行明确和要求。5) 对于属于应该采用长沙市地方管线检查井加固设计详图范围内的检查井,设计单位如果选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预制)的检查井结构形式,则除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的井室、底板做法可按国家及行业相关图集的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检查井要求执行外,对井圈、井座的加强做法、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处理等,也应该采用长沙市地方管线检查井加固设计详图的相关要求执行。3. 检查井基础1) 在设计文件中专门就不同埋深的检查井基础提出相应的

4、地基承载力要求及其基础处理方式,检查井基础地基承载力应高于管道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且最小不应小于 135KN/m2。2) 同时应对基础的最低砼强度等级、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等基本指标、范围在设计中进行明确。3) 设置在城市道路车道(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范围内采用砖砌的管线检查井,设计单位应对砖砌检查井基础进行加强设计,主要措施可为将传统设计的素砼垫层厚度适当减薄,但在上面加设一层钢筋砼基础4) 检查井沟槽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须对基础基层进行相应处理,如采用超挖换填、抛石、强夯等措施进行处理,这些相应措施要求在管线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必须予以体现4. 井座井圈1) 积极推广采用钢筋砼现浇或预

5、制井筒、钢筋砼模块井筒,并在施工图设计中将传统的井圈与井座改为整体预制浇注施工,并适当加宽井圈,使其受力面加大,并采用高框井座,确保井座在井圈上部预留有足够的沥青铺摊厚度(注:可供沥青铺摊的厚度应不小于 8cm) ,以保证道路沥青在井圈处沥青层有足够的强度和厚度,预制井圈与下部井筒间必须采用强度不小于 C25 的砼垫层进行压密和找平,垫层范围应大于井圈砼块范围 50cm 以上。5. 回填1) 检查井体井底处外侧 50cm 至 80cm 范围内(井室深度浅取低值,井室深度深取高值)空间内,均属于检查井四周回填范围。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对回填料进行明确,推荐采用石灰土、中粗砂、级配砂砾、素砼等自密性好

6、的材料作为井周回填料,在道路结构层范围的回填料亦可采用素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同时还应对井周回填的分层夯实厚度及各层密实度等提出明确要求。6. 井盖1) 明确各类管线检查井框盖的材料品种类别,并在施工图设计中就其使用及适用范围进行注明,同时对井框盖产品的抗压(承载力) 、抗拉、抗疲劳强度指标要求也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确保井盖产品在强度、色泽、防噪音、防盗、防脱落、防坠落等方面满足城市公共产品的质量及安全要求。2) 对检查井砌筑用砖或商品砼的强度进行要求,并在市场供应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强度标号相对较高的烧结砖或商品砼。3) 检查井筒及井盖的内径尺寸应尽可能统一,并要求在设计图中予以明确。结合目前检修人员人体体格尺寸,对采用圆形井盖及井筒内径建议统一为 800 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