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 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糸。3、 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探究方案,能收集实验信息。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物理原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和大小。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三、教学 课时1 课时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然后放手,老师分别以平抛和上抛粉笔的现象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问题 1:这三次以不同方向抛出去的粉笔和手中的笔运动去向 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 2:产生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解释这个现象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 物理课堂重力(二) 、新授1、重力的产生通过类比的方法,以磁铁吸引铁钉类比地球吸引物体说明重力产生的原因。(1)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施物体 :地球注意: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2、重力的方向通过演示课本图 8-18 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3、重力的大小让学生分别测出一
3、个、两个钩码的重力,提出谁的重力大?为什么?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有关(活动)器材:弹簧测力计、钩 码若干。过程:改变钩码的数目,用弹簧测力计 分别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将各钩码的质量和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设计 实验表格:次 数来源:学+科+网钩码质量(kg) 钩码重力(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N/kg)123实验数据处理: 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注意:如果比值不一,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从误差的角度)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 G = mg g = 9.8 牛/千克g 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粗略计算时取
4、10 N/kg)例题见课件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1)利用 PPT 展示规则物体的重心是该物体的几何中心。(2)我们把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5、力的示意图力无法直观看到,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同一个图中,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短不同来表示。来源:Zxxk.Com例: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98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三) 、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知识要点,并加以强调说 明。知识扩展:当物体不受重力作用,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四) 、板书设计重力 力的示意图一、重力的产生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地球3、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二、重力的方向1、方向: 竖直向下2、应用:水平仪、重垂线等三、重力的大小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2、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G=mg 3、g 值的意义:质量是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G=98N四、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 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重力作用点:重心3、画法:找点、画向、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