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46510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4《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十四课出师表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2、疏通文义3、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用法学习重点 1、疏通文义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2、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自我诊断 联系以前所学的“说”、“记”、“铭”、“序”等文体,并举例 、 、 、 、 、 补充材料:写作背景及什么是“表”“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表 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 “出师表”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

2、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 223 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 16 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 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

3、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的决心。二、预习提纲1、听录音一遍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两遍,扫除文字障碍,将你认为难认、难记的字词写下来。2、背诵重点的课下注释,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特别是虚词的含义实词:表: 光: 淑: 均: 猥: 驽: 钝: 简拔: 不毛: 慢: 损: 益: 遗: 引喻失义: 引喻: 义: 虚词 (1)之 (2)以 (3)于 (4)故 (5)所以 (6)是以3、思考下列问题 (1)、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2)、诸葛亮在第 2 段中向刘禅提出什么谏诫?(3)、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4)、先

4、汉兴旺后汉衰败原因分别是什么?(5)、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6)、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7)、表达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什么?(8)、作者回忆对人生哪三件有重大影响的事?四、巩固练习1、注音殂( ) 陛( ) 以塞( )陟( ) 臧否( )( )攸( ) 祎( ) 以遗( ) 咨( ) 裨( ) 阙( ) 倾颓( ) 桓( )猥( ) 危难( ) 二十有( ) 夙( ) 驽( ) 攘( ) 彰( ) 咎( ) 诹( 2 、解释下列词语表: 光: 淑: 均: 猥: 驽: 钝: 简拔: 不毛: 慢: 损:益: 遗: 引喻失义: 引喻: 义:

5、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2)臣本布衣。 古义: 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5)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6)临表涕零 古义: 今义:(7)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 今义:4、翻译重点段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译:_5、内容分析(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_(2)、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

6、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_(3)、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 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_(4)、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五、达标检测1、阅读课文 57 节回答下列问题:(1)、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躬耕于南阳 B、 败军之际 C、先帝不以 D、苟全性命达于汉阴 兵革之利 以俟夫观人风者 奉命于败军(2)、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B、作者用“报先帝”、“ 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C、 “忧 “、 ”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这一层叙述

7、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2、填空:(1) ,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2)第 6 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3)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4)写出与“先帝比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5)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 。(6)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7)“出师“的战略是 。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句) 。(8)诸葛亮出山时,正是东汉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 。(9)文中的先帝指 ,陛下指 ,文章的作者是 ,体裁是 ,它是 的文体。(10)“此悉贞良

8、死节之臣”中“贞良死节”意思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就是这样的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11)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我们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 这一成语。(12)“计日而待”与今天 这一成语意义相近。(13) , 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14)作者在出师表中写了自己所受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内容默写出来 。(15)“由是感激”中“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1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名称。3、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4、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 亲贤臣,远小人 B 未尝 于桓灵也 C 牺牲玉帛,必以信 D 此悉之臣亲戚畔之 战于长勺 愿亲之信之 男女衣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