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11371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识记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涵义。(二)能力目标:要求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培养初步的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能力。(三)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应该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并需要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积极配合社会各方面的保护,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图解。四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五教学时数:1 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内

2、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另外两个方面的保护内容。首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存在着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大致可分为 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 90 页)再进行具体分析-积极因素就如: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好人好事,他们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好榜样。象人人学雷锋,才会有那么多助人为乐的人,也造就了象赖宁这样的优秀学生。但是,消极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认识。看课本 89-90 页的这段文字。这几个学生所进入的是一个高消费的娱乐场所,在这些场所里,他们所能学到的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乱花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

3、析:而且,他们还没能力自己赚钱,所花的钱,都是他们的父母的。再说,这些场所里的人比较复杂,而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比较低,就很容易交上坏“朋友” 。另外,这几个学生直到深夜才离去,会对学习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其影响是:上课时打瞌睡!没精神听课!)教师强调指出:所以说,社会上的不利因素危害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社会保护也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是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让学生看课本回答) 那什么叫“社会保护”呢?看课本 90 页黑体字。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板书)1.社会保护(板书)含义 (板书)(学生看课本回答所谓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如果

4、我把“社会”比作 ,那么“学校” 、 “家庭”应放在哪?(板书)让学生思考:是把家庭、学校放在里面,还是放在外面?然后 画出: 教师提出问题:但是,这不就与我们上一节课的内容重复了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教师再进行分析:其实,课本里提到的“社会生活环境”指的是: 学校、家庭以外的这部分(板书)这就不重复了! 那么社会保护有什么作用呢?作用(板书)引导学生看课本 90 页回答: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教师分析:这种有利的环境主要是指:要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和思想健康,或是救济落难的未成年人等。我们的课本 90 页就列举了社会保护的五方面内容,

5、请同学们找出来。让学生回答: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教师再分析: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而言,课文列举了社会保护中五方面的具体内容,就是五个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板书)首先,要知道哪些场所和设施能向中小学生开放?让学生看课本回答: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 、动物园、公园等场所。教师举具体的事例:象佛山的各个影剧院、广州的航天奇观、深圳的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等都是向中小学生半价开放的。又如佛山气象台是不对外开放的,但让中小学生进内参观;而象泥模岗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免费对外开放的。这些都是社会保护的一种具体表现。那么哪些场所是不允许

6、未成年人进入呢?(看课本 91 页,学生回答:营业性舞厅、酒吧等。 )教师深入分析:为什么这些场所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我们可以先看一幅图 (某一游戏机厅内,一中学生突然暴盲.) 一些青少年无休止地在游戏机室玩耍,危害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长时间地玩电子游戏机导致暴盲,说明社会应该对青少年进行保护.通过这幅图,使学生知道其危害在于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容易学坏!教师总结:象这幅图中的中学生就是在游戏机室里玩耍过度而导致暴盲的。书刊和音像制品是未成年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但是有一些书刊和音像制品是会毒害未成年人的。比如哪些,看课本 91 页? 学生回答:内容宣扬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教师分析:从课本

7、的资料可知,这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对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毒害性。那么当发现有人贩卖或传播这类书刊和音像制品时,你们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自己不看,还要及时向老师举报!再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惩处这些不法分子,以免他们扩散,毒害其他人。在社会保护里面还提到“禁止使用童工” ,那么哪些人被称作童工呢?引导学生看课本 92 页回答: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并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再归纳:这个年龄的未成年人正是求学阶段,过早工作为耽误了学习,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还会使正在发育的身体受到损害,甚至,就是会学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抽烟、酗酒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象特种工艺单

8、位招用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例如国家体操队的小队员) 、艺徒等国家另有规定的情况 ,就不叫做“招用童工” 。再看课本 92 页,社会保护的另一方面的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让学生回答) 教师具体解析:如果你们有自己的发明或著作等,就是你们的智力成果。而荣誉呢,就是你们所获得的所有光荣的称号,就比如:“三好学生”等。这些智力成果、荣誉称号都是属于你们个人的,法律给予保护,为的是激发你们向上的积极性,从而多为社会贡献才智。下面我们再来认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四方面的主要内容。2.司法保护(板书)我们先要明确“司

9、法机关”指的是哪些部门?学生看课本 92 页回答: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什么是司法保护?教师作具体分析:因为司法机关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保护的,所以是一种有别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专门保护。含义(板书)我们可以通过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得到具体的认识。基本要求首先,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学生可看课本 93 页回答:有别于审理成年人案件的特殊制度。教师分析:这种特别制度,我们可以从 93 页插图上的说明文字得到认识。其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什么方针、原则?让学生看课本 93 页回答:实行教育、感化 、挽救的方针,坚持

10、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还要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教师继续提问:再次,对于被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怎么办?学生看课本 94 页回答:做好安置工作。教师归纳总结:这种安置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结合具体事例再加以分析:象我们学校高年级有两个学生曾经持刀抢劫,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是,因为他们还未满 18 周岁而且是在校学生,所以根据司法保护的有关规定(已满 14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可以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 ,让他们留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造。当时,我们学校同意让他们留在学

11、校,就是帮助他们复学。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歧视他们,而是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还辅导他们的学习,而他们每月都要到公安局报到。后来,经过努力,他们都能顺利毕业了。从这个事例里,我们可以看到司法保护的贯彻实施,给了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一个改过自身的机会。最后,对于所有的未成年人而言,人民法院还要怎样做呢?学生看课本 94 页回答: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教师归纳总结:由此看来,司法保护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所有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共同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既然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2、,那么保护未成年人就只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了呢?引导学生看课本 94 页回答:不是。然后让学生分析原因(因为社会各个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教师再总结: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还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才行。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未成年人自身怎么配合?引导学生回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板书)教师接着提问:应该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学生看课本 94-95 页回答。要依法自律(板书)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板书)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板书)教师作具体分析或让学生看课本 95 页回答:要依法自律,就是要做到法律提倡做

13、的事情要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就坚决不做!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哪些行为是法律不允许做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看几幅图,然后再分析:1两个中学生在爬火车:给时间学生去自己分析,然后教师作归纳总结:图中两个中学生的行为就是一种流浪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而且爬火车是很危险的,他们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就是没有“依法自律”的表现。 2.几个中学生聚在一起吸烟酗酒。这几个中学生在吸烟、酗酒,这种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而且吸烟、酗酒也有损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他们的行为就是没做到“依法自律” 。3.几个中学生一起到舞厅玩,在门口被拒绝进入。(图略)学生分析,教师作归纳总结:舞厅拒绝让这几个

14、中学生进入的行为是履行了社会保护的责任,而这几个中学生进入营业性舞厅的行为不但是自己不珍惜自己在社会中受保护的权力,而且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一些禁止性法规定,作为中学生不应该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不流浪、不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呢?我们可以先回忆一下上一课有关“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再看课本 95 页。让学生回答:要虚心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不要随便向父母发脾气,或顶撞。教师进一步指出:象有的同学觉得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是有意针对他,这是不对的。那么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究竟是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是

15、为了帮助我们克服缺点、错误;是在履行他们对于未成年人的责任。教师继续分析:最后,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先看一幅图:教师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教师作归纳总结:“父母让子女上学读书”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保护的一个内容,要是象图中这个女孩,由于父母要她帮赚钱而不能读书,就要指出父母的行为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作为女孩本身,应该找有关部门(象居委会、学校等)协助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做才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表现。教师结合练习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看一课一练 20 页第 31 小题小殷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勒索呢? 学生思考,教师分

16、析:就是因为她只会害怕和妥协,而不会起来反抗,才会让不法分子的行为得以嚣张。假如她在第一次被人勒索时,能及时报告公安部门,让这几个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制裁,她就不会有这几次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害了。 教师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分析:象前几天,我们班里有个同学被邻班的同学打,由于他不知该怎么办,所以被打至重伤,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保护自己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报告老师,使打人的同学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是自己私底下互相殴打。因为互相殴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把问题复杂化。教师作最后总结:我们已经学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学了法律知识后能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作业: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