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别你无法选择, 前程由自己决定!,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复习提问:,是,基因,染色体,欣赏可爱的小宝宝照片 ,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男孩,而有的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女孩?,P39想一想, 议一议,因为这对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与两种精子(含X或Y染色体)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男女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未经整理的男性、女性染色体图,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染色体成对排序图,男,女,P40观察与思考:,P40讨论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性染色体?,最后一对。,P40讨论2,上面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
2、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左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右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Y,X,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C.E.McClung)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E.B.Wilson)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区别,X染色体,Y染色体,P40讨论3,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较小的那条是Y染色体。 Y染色体较小,X染色体较大。,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
3、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一条,两种 (X或Y染色体),一种(X染色体),P40讨论3,体细胞中:,男:22对+XY,女:22对+XX,常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女孩,男孩,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会排出上亿的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染色体的角度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既然如此,那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思考:,取决于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男孩,女
4、孩,X,Y,XX,XY,XY,XX,X,X,产生精子,产生卵细胞,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且比例为:1:1,P41模拟实验: 模拟随机受精的过程,验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号盒中的白子代表卵细胞(20枚),黑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10枚),白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10枚),2号盒中,X,Y,X,P41讨论1:小组模拟的次数只有10次,这样的实验结果与精卵细胞结合的比例1:1可能会有差异。,P41讨论2:全班的实验次数比小组实验次数多,累计可到达200次,因此,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更接近于1:1。,P41讨论3:含X和Y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模拟实验:,我国大陆
5、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性别比例失调,资料:,在2000年3月,许多媒体就打出了“20年后全国将有3000万光棍”的大标题,一些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一家媒体甚至说,中国男子在2005年就难娶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解振明说。,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婚姻性别挤压”现象,并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人口的和谐、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性别比例失调的危害,法制法规:,卫生部曾经发了紧急通知,严禁对胎儿做性别鉴定,对进行违法
6、性别鉴定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人的性别遗传,你还有哪些疑问吗?,学习课本42页内容,了解相关内容,生殖中的问题,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基因控制的,人的性别遗传是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有关。1990年英国 一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只有一小段DNA是决定雄性性别的,也就是一个基因。1992年,他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基因决定睾丸的形成,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精子的产生和成熟。最近,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P42课内探究:,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吗?为什么?,?,不正确。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
7、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性,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性,受精时对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P42课后练习:,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都是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如果统计众多的母亲所生的孩子,男女比例会接近1:1 。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比例大致为1:1 。但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或男孩或女孩,不可能1:1 ,同样道理,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出现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奇怪。,P42课后练习:,课后练习5:有的人为了满足
8、家庭中想要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如果法规不禁止这样做,对人类社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做法不对。这样做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男女性别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知识要点:,人类的性别遗传,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练习题:,1、一对夫妇生出的儿子体内性染色体为( )A XX B XY C YY,B,2、就性染色体而言,男性的精子中应该有几种性染色体( )A 1 B 2 C 0 D 3,B,3、生物的性别主要由什么决定?( )A、基因 B、常染色体 C、性染色体 D、DNA分子 4、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为( ) A、
9、1:1 B、2:1 C、3:1 D、4:1 5、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你可以推测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在( ) A、常染色体上 B、X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性染色体上,c,A,c,A,6、如果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那么 第二胎生一个男孩的几率是( ) A、50% B、100% C、75% D、25%7、巍巍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她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 A 46XX B 44XXC 22XX D XX,B,练一练:,1、生男生女完全决定于母亲 ( ),X,2、男女性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都有23条染色体,因此男女性的染色体是完全一样
10、的。 ( ),X,3、人的第23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Y,4、男性可以同时产生含有X染色体和含有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 ),Y,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变异,定义: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差异的现象。,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是生物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玫瑰花色,猫的肤色,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中),幼猪肤色,花生果实大小的讨论,“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
11、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生物的变异 基因型 环境条件,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来源,(改变),(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双胞胎兄弟俩一个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导致皮肤较黑,一个长时间在室内工作导致皮肤较白。,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一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遗传的变异,上图左所示的是正常人的红细胞形态;图右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2、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从物质组成分析),1、正常
12、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能?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完成有无影响?,这种病在缺氧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形,严重时镰刀状的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一)、基因突变,1、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 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2、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 自然突变 、诱发突变,(2)、随机性,(3)、突变频率低,(4)、多数有害,(5)、不定向性,(二)、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类型:,基因自由
13、组合,基因交叉互换,3、特点:非常丰富,4、意义:,(1)、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2)、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3)、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变异的类型,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如小麦的茎秆,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如玉米的白化苗。,判断是有利变异还是 不利变异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有利的变异,抗倒伏的小麦,不抗倒伏的小麦,不利的变异,正常苗,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植物的生存是不利的。,杂 交,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新品种,高产倒伏小麦,低产抗倒伏小麦,高产抗倒伏小麦,通过杂交,低产抗
14、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袁隆平与杂交水稻,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新品种,产量不同的奶牛,选择、繁育,选择、繁育,高产奶牛,太空椒,人类应用有利的变异培育新品种,用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等手段影响生物的配子,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诱导产生新品种。,多倍体育种,以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例,介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种子。把这些种子种下去,
15、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而成为果实(西瓜)。因为胚珠并不发育成为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做无子西瓜。,无子西瓜的培育,无子西瓜的培育,该植株的西瓜的果肉细胞,种子的种皮和胚其染色体数目各是多少?,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加倍,产生新品种。,香蕉的培育,香蕉的祖先为野生芭蕉,个小而多种子,无法食用。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常见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1、变异的意义: 好的一面:物种进化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培育生物新品种,造
16、福人类; 坏的一面: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2、在农业上的应用:培育优良的家作物和家畜、家禽品种、造福人类。,变异在生物在进化上的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遗传与变异的联系,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能是简单的复制。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不能进化。,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C、羊有角,马没有角 D、父母胖,女儿瘦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17、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3、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高杆水稻种的矮秆(抗倒伏)的变异 B、从野生猪到家猪的变异C、从原鸡到肉用鸡的变异 D、玉米白化苗的变异 4、下列各项不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的是(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 C、茉莉的红花和白花 D、绿韭菜与韭黄 5、一块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亡了,其根本原因是( )A、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养料C、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水分 D、幼苗生长的地方光照不足,C,D,A,D,A,6、对生物个体而言,所谓有利变异是指( )A、对所有生物有利的变异 B、对生物个体
18、生存有利的变异C、对人类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D、对人类不利的不可遗传变异7、一只雌猫一次产了3只小猫。毛色完全不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8、事实上,无论是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甚至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性状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是很难找到的,这说明( )A、变异具有普遍性 B、变异现象只表现在人与人之间C、变异现象是不存在的 D、遗传现象具有普遍性 9、下列的变异中,可遗传的是( )A、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 B、玉米地里常出现个别白花苗C、举重运动员粗壮的手臂 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 10、同在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
19、同样的食物确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遗传和变异)( ) A、牛和羊的新陈代谢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B,B,A,B,C,填空题1、可遗传变异是由 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由引起的。2、变异是有利变异;变异是不利变异。3、生物体 之间以及 的个体之间总存在一些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遗传物质,环境变化,对生物本身有利的,对生物本身不利的,亲代与子代,子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做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
20、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杆抗锈病和高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 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材料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作 。 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前者是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的改变。,矮秆和高秆、 抗锈病和不抗锈病,遗传,变异,杂交,诱变,不可遗传,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