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6097637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水利厅苏水管(2001)90 号关于颁发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的通知各市水利局、厅属各管理处:为了掌握工程状态和运用情况,及时发现工程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并为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在总结我省水利工程管理观测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江苏省水闸、抽水站观测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现予颁发,希遵照执行。在观测工作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向我厅反映。二一年八月九日目 录1 总 则 12 垂直位移观测 42.1 一般规定 42.2 观测设施的布置 52.3 观测方法与要求 82.4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2、 143 测压管水位观测 173.1 一般规定 173.2 观测设施的布置 183.3 观测方法与要求 203.4 测压管的养护与修理 233.5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244 引河河床变形观测 264.1 一般规定 264.2 观测设施的布置 274.3 观测方法与要求 284.4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345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观测 365.1 一般规定 365.2 观测设施的布置和观测方法 365.3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376 建筑物伸缩缝观测 396.1 一般规定 396.2 观测设施的布置和观测方法 396.3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 407 其它观测 417.1 水流形态观测 417.2

3、混凝土碳化深度观测 427.3 水文观测 438 资料整理与整编 448.1 资料的整理 448.2 资料的整编 45附录 A 垂直位移观测工作操作规程 49A.1 观测员操作规程 49A.2 记录员操作规程 50A.3 扶尺员操作规程 51A.4 量距员操作规程 52A.5 撑伞员操作规程 53附录 B 仪器检验方法 54B.1 气泡式水准仪交叉误差的检验 54B.2 水准仪角的检验 55B.3 水准仪概略水准器的检校 56B.4 水准仪十字丝的检校 56B.5 水准标尺圆水准器的检校 57附录 C 电子水准仪操作程序 58C.1 蔡司 DINI12 电子水准仪操作程序 58C.2 徕卡 N

4、A3003 电子水准仪操作程序 62附录 D 记录表式及记录格式 69D.1 水准测量记录表及测读顺序 69D.2 水准测量记录格式 70D.3 水准测量观测标点及观测线路示意图 72D.4 角检验记录表 73D.5 测压管水位观测记录表(管中水位低于管口) 74D.6 测压管水位观测记录表(管中水位高于管口) 74D.7 测压管淤积高程观测记录表 75D.8 测压管灵敏度试验记录表 75D.9 河床断面观测记录表(断面索法、视距法) 76D.10 河床断面观测记录表(交会法、散点法) 77D.11 混凝土裂缝观测记录表 78D.12 建筑物伸缩缝观测记录表 78D.13 混凝土碳化深度观测记

5、录表 79附录 E 资料整编表式 80E.1 垂直位移工作基点考证表 80E.2 垂直位移工作基点高程考证表 80E.3 垂直位移观测标点考证表 81E.4 垂直位移观测成果表 81E.5 垂直位移量变化统计表 82E.6 测压管考证表 82E.7 测压管管口(压力表底座)高程考证表 83E.8 测压管水位统计表 83E.9 测压管淤积观测成果表 84E.10 测压管灵敏度试验成果表 84E.11 河床断面桩顶高程考证表 85E.12 河床断面观测成果表 85E.13 河床断面冲淤量比较表 86E.14 混凝土裂缝观测标点考证表 87E.15 混凝土裂缝观测成果比较表 87E.16 建筑物伸缩

6、缝观测标点考证表 88E.17 建筑物伸缩缝观测成果表 88E.18 混凝土碳化深度观测成果表 89E.19 工程运用情况统计表(水闸) 89E.20 工程运用情况统计表(抽水站) 90E.21 工程大事记 90E.22 水位统计表 91E.23 流量、引(排)水量、降水量统计表 92E.24 工程基本情况表(水闸) 93E.25 工程基本情况表(抽水站) 94附录 F 资料整编图例 95F.1 垂直位移量横断面分布图 95F.2 垂直位移量过程线 95F.3 测压管水位过程线 96F.4 河床断面比较图 96F.5 水下地形图 97F.6 伸缩缝宽度与温度过程线 98附加说明 991 总 则

7、1.0.1 为了掌握工程状态和运用情况,及时发现工程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并为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在总结我省水利工程管理观测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94 要求,并参照国家有关测量规范,特制定本细则。1.0.2 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观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在现场进行观测。要求做到“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四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1.0.3 本细

8、则适用于本省大中型水闸、抽水站工程,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1.0.4 观测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遵守本细则规定,确保观测成果真实、准确和符合精度要求。所有资料必须按规定签署姓名,切实做到责任到人。1.0.5 工程观测一般项目有:垂直位移、测压管水位、引河河床变形、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建筑物伸缩缝、水流形态、混凝土碳化深度等。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可开展其它专门性观测项目。1.0.6 管理单位应结合所管工程的结构布局、地基土质、已有的观测设施、观测手段和工程控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提出观测项目的初步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大型工程须报省水利厅审批。管理单位必须按批准的项目和本细则的

9、要求执行,不得擅自变更,如确需变更,应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水文、气象和水质等观测项目参照各有关的要求进行。1.0.7 每次观测结束后,必须对记录资料进行计算和整理,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如发现观测精度不符合要求,必须立即重测。如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应即进行复测,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加强观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严禁将原始记录留到资料整编时再进行计算和检查。1.0.8 记录制度:一切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均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规定手簿中(数字式自动观测仪器除外),需现场计算检验的项目,必须在现场计算填写,如有异常,应立即复测。外业原始记录应使用硬度较高的铅笔记载,内容必须真实、准

10、确,记录应力求清晰端正,不得潦草模糊。手簿中任何原始记录严禁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手簿每册页码应予连续编号,记录中间不得留下空页,严禁缺页、插页。如某一观测项目观测数据无法记于同一手簿中,在内业资料整理时可以整理在同一手簿中,但必须注明原始记录手簿编号。1.0.9 报表制度:资料在初步整理、核实无误后,应将观测报表于规定时间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初应将上一年度各项观测资料整理汇总,归入技术档案永久保存。1.0.10 工程施工期间的观测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在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后,由管理单位进行。1.0.11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观测设施的保护,防止人为损坏。在工程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妥善防护措施,如施工时

11、需拆除或覆盖现有观测设施,必须在原观测设施附近重新埋设新观测设施,并加以考证。1.0.12 管理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积极研究改进测量技术和监测手段,推广应用自动测量技术,提高观测精度和资料整编分析水平。2 垂直位移观测2.1 一般规定2.1.1 在进行垂直位移观测时,必须同时观测记录上、下游水位、工程运用情况及气温等。2.1.2 垂直位移量以向下为正,向上为负。2.1.3 垂直位移观测的时间与测次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期,在基础浇筑混凝土后第二天开始观测,以后建筑物每次增加荷重前后各观测一次。如浇筑的间歇时间过长或竣工后尚未验收移交,至少应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以后五年内,必须每季度观测一

12、次;从第六年起,可在汛前、汛后各观测一次;十五年后,经资料分析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已趋于稳定的,可改为每年观测一次。如发生超过设计水位标准或其它影响建筑物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随时增加测次。2.1.4 工作基点高程考证的测次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埋设基点后的五年内,应每年与国家水准点校测两次;第六年至十年内应每年校测一次,以后在工作基点较稳定且保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减为每五年考证一次。2.1.5 观测人员组成:应配有观测一人、记录一人(使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不需要记录人员)、撑伞一人、扶尺二人、量距二人,要求人员相对固定。各观测人员操作规程见附录 A。2.1.6 各工程管理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垂

13、直位移观测线路的设计,并绘制垂直位移观测线路图。图中要标明工作基点、垂直位移标点及测站和转点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和前进方向。线路组织设计原则如下:测站的选择应尽可能使测站少、测程短;转点各站前后距离应尽量相等;中视点与后视点的距离差不宜大于 5m;测站数必须成偶数;高低起伏时应保证最低读数满足规定要求。线路图一经确定,在地物、地貌未变的情况下不得再变动测量线路、测站和转点,并在每次测量前复制一份附于记录手簿的第一页。2.2 观测设施的布置2.2.1 垂直位移观测设施主要包括工作基点和垂直位移标点。2.2.2 每个工程均应单独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数量可视工程垂直位移测点数而定,一般每个工程可设

14、 24 个。工作基点应选择在工程两侧通视条件较好的坚实的土壤或岩基上埋设,不应设置在已填平的旧河槽、淤土层、回填土、车辆往来频繁地段和地下机井附近等处。2.2.3 工作基点的选用应符合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对已埋设的工作基点如无异常变动可不再重设。工作基点的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最大冰冻线以下 50cm,标点应采用不锈钢制作。2.2.4 大、中型工程的工作基点高程应引自国家二等以上水准点。个别位于交通闭塞远离二等水准点的中型工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也可引测三等水准点。工作基点埋设后,必须经过一个雨季方能引用。2.2.5 当工作基点远离国家水准点,或因国家水准点高程发生变动而使接测的工作基点高程产

15、生较大误差,影响垂直位移量的真实性时,建议采用相对高程法来考证工作基点。具体方法如下:在同一半径圆弧上(满足视线相等)埋设 35 个工作基点(其中一个为主点,其余为辅点),并与国家二等水准点接测,计算出各基点间相对高差。然后相隔半年至一年再与国家二等水准点接测一至两次,确认各点相对高差稳定以后,就不需再由国家水准点接测,而每次只需在圆弧中心架设一次仪器,观测得各基点的视线高,若其中有两点以上相对高差与上次观测结果相等,即可假定基点无变动,便以此高程作接测垂直位移标点的依据。如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按以上要求设置基点时,也可在水工建筑物两侧埋设46 个工作基点,并测得各基点间的高差,然后在每次垂直位

16、移观测前,用往返测测得各基点平均高差。如其中有两个组合的平均高差相等,即可据以接测垂直位移标点。2.2.6 垂直位移标点的布设:水闸:一般在每块底板四角的闸墩头部、各岸墙的四角或两端、各翼墙、挡土墙的两端埋设。反拱底板一般在每个闸墩的上、下游端埋设。抽水站:一般根据底板的大小分别在上、下游侧埋设两个以上的标点。底板较大的抽水站,应在底板中部适当增设标点。标点的布设要求尽可能反映底板的垂直位移变化。翼墙、挡土墙的标点布设与水闸相同。严禁按工程上部建筑物(如公路桥、工作桥等)的分缝布设标点。禁止在闸孔中部、流道中部或流道隔墩与边墩之间的上部建筑物上布设标点。垂直位移标点必须坚固可靠,并与建筑物牢固

17、结合。标点一般采用铜质、钢质镀铜或不锈钢质,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2.2.7 垂直位移标点的编号按照自上游而下游、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底板部位以表示(为阿拉伯数码),前一个表示底板编号,后一个表示标点编号;左、右岸墙的垂直位移标点以表示,注明左岸或右岸,表示标点编号;翼墙的垂直位移标点以表示,注明上(下)左(右)翼,前一个是上(下)游翼墙底板编号,后一个表示标点编号,见图 2.2.7。2.2.8 如因工程维修或施工需要移动标点时,应在原标点附图 2.2.7 垂直位移标点平面布置图近埋设新点,对新标点进行考证,计算新、旧标点差值,填写考证表,并详加说明,以保证新、旧标点的连续性。当需增设新

18、点时,可在施工结束埋设新标点后进行考证,并以同一块底板邻近标点的位移量近似作为新标点的位移量,以此推算出该标点的始测高程。2.3 观测方法与要求2.3.1 垂直位移观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当测点较多时,可以水准线路上的某个测点或转点作为后视点,以一定范围内视距相近的垂直位移标点作为同等的前视点(称为中间点),以测定这一组内不同标点的高程。观测时必须先测读转点标尺读数,后测读中间点标尺读数,然后再校测一遍后视基本分划读数。线路水准必须采取环线或附合路线测量,严禁采取放射状路线测量。2.3.2 垂直位移观测时,应自工作基点引测各垂直位移标点高程,不应从垂直位移标点再引测其他标点高程,严

19、禁从中间点引测其他各测点高程。2.3.3 每一测段的观测,应在上午或下午一次测完。每一工程的观测,应尽量在一天内观测结束。如工程测点较多,间隙时应在工作基点上结束。2.3.4 使用仪器及相应标尺应符合表 2.3.4 规定。表 2.3.4等级 仪器(最低型号) 备 注一 DS05 两排分划的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0.5cm 或 1cm 分划)二 DS1三、四 DS3 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2.3.5 水准测量等级及相应精度应符合表 2.3.5 规定。表 2.3.5 垂直位移观测水准等级及闭合差限差建筑物类别 水准基点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垂直位移标点水准等级 闭合差限差(mm) 水准 闭合差限差1Km 外

20、 1Km 内 等级 (mm)大型工程 一 2 0.3 二 0.5中型工程船 闸 二 4 0.5 三 1.4小型工程堤 防 三 12 1.4 四 2.8注:N 为测站数,K 为单程路线长,以 Km 计,不足 1Km 按 1Km 计算。2.3.6 观测方法:一、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光学测微法单路线往返观测;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往返观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必须使用同一类型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2.3.7 工作基点高程考证时,如需跨越河道,视线长度一、二等和三、四等分别不

21、超过 100m 和 200m 时,可用一般方法进行观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应分别不超过 1.5mm 和 7mm,取两次结果的中数。如视线长度超过上述规定,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回数和测量限差应根据跨河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的要求执行。2.3.8 测站观测顺序:一、二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摆位 1);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摆位 1);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摆位 2);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摆位 2)。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

22、分划的顺序为: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电子水准仪的测读顺序应符合仪器的使用说明。目前主要电子水准仪的操作程序见附录 C。2.3.9 每一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及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2.3.8 规定。观测

23、中视点时,其前后视距差应控制在 5m 以内,个别特殊死角超过 5m 时应加以说明。2.3.10 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 2.3.9-1 和 2.3.9-2 规定。2.3.11 读数取位应符合表 2.3.10 规定。2.3.12 每次观测前均应对仪器 i 角进行检验,特别是经长途表 2.3.8 单位:m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 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积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一 DS05 30 0.5 1.5 0.5二 DS05、DS1 50 1.0 3.0 0.3三 DS3 75 2.0 5.0 三丝能读数DS05、DS1 100四 DS3 100 3.0 10.0 三丝能读数DS05

24、、DS1 150表 2.3.9-1 单位:mm等级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差 基辅分划读数的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5cm 刻划标尺 1cm 刻划标尺一 1.5 3.0 0.3 0.4 0.7二 1.5 3.0 0.4 0.6 1.0使用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时,不计算基辅分划读数差。表 2.3.9-2 单位:mm等级 观测方法 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的差 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单程双转点法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三 中丝读数法 2.0 3.0 3.0光学测微法 1.0 1.5 1.5四 中丝读数法 3.0 5.0 4.0 5.0表 2.3

25、.10 单位:mm等 级 光学测微法 中丝读数法视距丝 平分丝 视距丝 平分丝一、二 1 测微鼓最小刻划 三 1 0.1 1 1四 1 1 1 1搬运后,应即对仪器进行检验。即使仪器送厂检验、校正后,每次观测前仍应进行 i角检验。一、二等水准测量,i 角应不大于 15;三、四等水准测量,i 角应不大于20。2.3.13 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观测前 30min,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须用白色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

26、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尽量接近一条直线。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仅当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小于10m,且前后视距差小于 1m 时,可在观测前后标尺时调整焦距。一、二等水准测量,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每一测段无论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必须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2.3.14 下列情况下,不得进行观测:日出后与日落前 30min 内;太阳中天前后各约 2h 内;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气温突变时;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2.3.15 工作基点考证测量在接测国家水准点和工作基点遇有明暗标或

27、高低标时,应以暗标或低标为主,同时观测明标或高标,并将观测的数值载入记录相应栏的下一格,在现场算出明暗标或高低标之差,检验所测之差数与原测之差数是否一致。如所测高差与原测高差大于 1mm 以上时,应检查原因。经检查本次所测高差无误,则证明该标点自身产生位移,应立即停止使用或引用另一个国家水准点进行考证。2.4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2.4.1 每次观测外业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成果计算、校核。当闭合差大于 1mm 以上时,必须进行平差计算,平均每测站高差改正值为-h/N(h 为闭合差,N 为测站数),据此计算每测站高程,并以正确高程计算各中视点高程。在经过校核的基础上,必须由计算、校核者以外的第三者

28、进行二校,确认观测成果无误,即编制垂直位移观测成果报表,报上级主管部门。测量、报表填制、校核人员以及主要技术负责人都应在报表上签字。在编制报表的同时,必须检查间隔垂直位移量有无异常,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从原始记录查起,检查本次观测成果有无计算错误,报表有无填制、计算错误,在确认上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对异常点必须进行复测,并将观测记录归入档案。2.4.2 垂直位移观测应填写下列表格:考证表工作基点考证表:工作基点埋设时填制,并绘制基点结构图,以后不必再填。工作基点高程考证表:定期校测工作基点高程时填制。垂直位移标点考证表:以工程底板浇筑后第一次测定的标点高程为始测高程。如无施工期观测记录,则应将

29、第一次观测的高程为始测高程,但必须在备注中说明第一次观测与底板浇筑后的相隔时间。如标点更新或加设,应重新填记本表,并在备注中说明情况。垂直位移观测成果表:按工程部位自上游向下游,从左向右分别填写,算出间隔和累计位移量。间隔位移量为上次观测高程减本次观测高程。垂直位移量变化统计表:系根据较长时间观测所得的位移量汇总而成。通过它可点绘出垂直位移量变化过程线图,此表于逢五、逢十年度的资料汇编时填报。填表规定:高程单位:m,精确至 0.001m。垂直位移量单位:mm,精确至 1mm。2.4.3 垂直位移观测应绘制下列图形:垂直位移量横断面分布图:主要反映在同一横断面上相邻点位移情况。通过分布图可以看出

30、基础是否发生不均匀沉陷。该图分上、下游两侧两个横断面分布曲线图(船闸按左、右两侧闸室墙两个断面分别绘制),图上必须与两侧岸墙的垂直位移量线相连。垂直位移量变化过程线图:一般同一块底板各点的垂直位移量变化过程线绘于一张图上,目的是分析同一块底板垂直位移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3 测压管水位观测3.1 一般规定3.1.1 观测时间和测次:测压管水位观测:非潮水河段工程: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后,隔日观测一次;运用三个月后,每周观测一次;运用五年以上,且工程垂直位移和地基渗透压力分布均无异常情况下,可每半月观测一次。当上下游水位差接近设计值、超标准运用或遇有影响工程安全的灾害时,应随时增加测次。感潮河段工程:

31、必须在大潮期连续观测 38h,每隔 1h 观测一次管内水位。在水位接近潮位峰、谷时,观测间隙时间不应大于 15min。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后,每月观测一次。当找出管内水位与上下游水位关系后,每年至少观测两次。测压管管口(压力表底座)高程考证:工程建成后五年内应每年考证一次,以后可视建筑物垂直位移变化情况适当减少,一般在十年后可减少为每五年考证一次。测压管进水管段灵敏度试验:一般每五年进行一次。如果测压管水位反映不正常,应即进行检验。测压管内淤积高程观测:应每五年观测一次。3.1.2 在观测测压管内水位时,必须同步观测上、下游水位,如遇闸门变动,应向后推延 24h 以上(非潮水河)。3.2 观测设施

32、的布置3.2.1 测压管的布设:一般可按下列原则进行:工程基础的防渗设施(如灌浆帷幕、齿墙板桩等)的前后各要设一个测点;建筑物底板中间设置一个测点;沿建筑物的岸墙和工程上下游翼墙埋设适当数量的测点,对于土质较差的工程墙后测压管应加密;每一个纵断面测压管的数目一般不得少于三根。3.2.2 测压管的埋设:测压管由进水设备、导管和管口保护装置(或压力表)组成。进水设备必须保证渗透水流能顺利进入测压管内。导管应为不透水管,内壁光滑无阻,其管口和进水段宜在同一垂线上,若工程构造无法保持导管垂直,则可以设平直管道。平直管进水管段处应略低,坡度约在 1:20 左右,同时应使平直管段低于可能产生最低渗透压力的

33、高程。管口保护装置常用的有测井盖、测井栅栏及带有螺纹的管盖或管堵。用管盖或管堵时必须在测压管顶部管壁侧面钻排气孔。每一个测压管可独立设一测井(图 3.2.2-1),也可将同一断面上不同部位的测压管合用一个测井(图 3.2.2-2)。一般应优先选择前一种测井型式。3.2.3 测压管编号:底板部位用三位阿拉伯数码编写,前二位表示所在底板(底板编号不足两位时,第一位为 0),第三位数字以一组测压管自上游而下游按 1、2、3编号;岸、翼墙的测压管分别按型式编写,注明左(右)岸或上(下)左(右)翼,第一位数字表示分段,第二位数字表示该管编号,见图 3.2.3。图 3.2.2-1 独立测井测压管3.3 观

34、测方法与要求3.3.1 测压管水位观测,对于管中水位低于管口的,一般采用测深钟、测钎法、电测水位计、示数水位计等方法观测;对于管中水位高于管口的,一般采用压力表、压差计等方法观测。有条件的可采用自动观测。测深钟法:是用一柔性好、伸缩率低的绳索系于测深钟顶上,慢慢放入竖管内,空心园柱体接触管内水面时即发生锤击面的响声,当即拉紧测绳,并重复几次,以测锤口刚接触水面为准,然后量读管口至管中水面的距离。测压管水位高程等于测压管管口高程减管口至测压管水面的距离。测钎法:用长 1m 左右,直径为 6.5mm 的园钢,涂以白色粉末,估计测钎接触面后,立即提出,并量取管口到测钎浸水部分的长度。电测水位计法:一

35、般由提匣、吊索和测头三部分构成,提匣内装干电池、微安表(或其它指示器)和手摇滚筒。滚筒上缠电线(常兼作吊索),此种电线应力求柔软坚韧,不易受温度影响。吊索每隔 1m 应有一长度标志。电线末端接测头。观测时,将测头徐徐放入管内,待指示器反应后,将吊索稍许上提,到指示器不起反应时,再慢慢上下数次,趁指示器开始反映的瞬间,捏住吊索与管口相平处的吊索,量读管口至管中水面间的距离。测压管水位高程等于测压管管口高程减管口至管中水面间的距离减测头入水所引起的水位壅高量(此值应事先试验求得)。示数水位计法:适用于管中水位低于管口较深,管中水位变化幅度不太大,而且测压管数目较多测次频繁的情况。一般由示数器、传动

36、系统、吊索、测头浮子和平衡块等几部分组成。安装及观测方法:安装时,先将示数器固定于管口,并用电测水位器测出管中水位,随即在吊索未搭上传动轮前,拨动记数器,使显示出管中水位高程,然后将测头浮子徐徐投入管中水面。并将吊索搭在传动轮上。当管中水位升降时,测头浮子便随之升降,牵动吊索,使传动轮转动带动齿轮(按预先设计好的一定传动比),从而拨动示数器上的齿轮运转,使示数器显示出水面高程的读数。观测时,可从示数器上直接观读水位数。压力表法:用压力表观测测压管水位时,压力表应根据在管口处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值选用。一般压力表读数在 1/32/3 量程范围内较为适宜。压力表与测压管的连接,各接头处不应漏水。压力

37、表安装有固定式和装卸式两种,采用固定式时要注意防潮,避免压力表受潮破坏。采用装卸式时,每次装表观测要待压力表指针稳定后才能读其压力值 P(MPa)。测压管水位(m)等于压力表底座高程加 102P。自动观测:自动化观测一般采用压力式传感器测量测压管水位,安装时必须将传感器放置在测压管最低水位以下,但不宜直接放置在管底。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其适用范围、价格、可靠性等综合考虑,同时还应满足观测精度要求,观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宜小于2cm。自动观测仪器应定期校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可采取人工方法观测测压管水位,与自动观测值比较,计算测量精度,并对仪器进行适当调整。3.3.2 测量精度:采用测钟法、测钎法或

38、电测水位计法观测时,测压管水位都必须连续独立观测两次,最小读数至 0.01m,两次读数差不得大于等于 0.02m,取其平均值,成果取至0.01m;采用示数水位计法观测时,最小读数取 0.01m;采用压力表法观测时,压力值应读至最小估读单位。3.3.3 测压管管口(压力表底座)高程考证应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 2.3 节要求。与上次观测相差 1cm 以内的可不作修正。3.4 测压管的养护与修理3.4.1 应定期对测压管进水管段灵敏度进行检查试验,方法有:注水法:适用于管中水位低于管口情况。试验前,先测定管中水位,然后向管中注入清水,一般情况下,用水将导管灌满,测得注水水

39、面高程后,分别以5、10、15、20、30、60min 的间隔测量水位一次,以后时间可适当延长,直至水位回降至原水位并稳定 2h 为止。记录测量结果,并绘制水位下降过程线。对于不受潮汐影响的水闸,管内水位在下列时间内恢复到接近原来水位的,可认为合格:粘壤土 5 天;砂壤土 24h;砂砾料 12h。如管内水位长时间未恢复到接近原来水位的,可以考虑测压管可能已经堵塞,相反,如管内水位没有上升或上升很少且下降很快,就要考虑测压管滤箱是否失效或与上下游贯通等。对于受潮汐影响的水闸,应连续观测测压管水位和上下游水位,然后根据上下游水位和测压管水位过程线加以判断。放水法:适用于管中水位高于管口情况。先测定

40、管中水位,然后放水,直至放不出为止,测得水面高程后,分别以 5、10、15、20、30、60min 间隙测量水位一次,以后时间可适当延长,直至水位回升至原水位并稳定 2h 为止。对不同地基水位恢复时间的判别标准同注水法。3.4.2 应定期对测压管内淤积进行观测,一般采用普通测锤进行。当管内淤积物已影响观测或淤积的高程超过透水长度时,应即分析淤积原因,进行处理。一般采用管内掏淤,必要时,经过充分研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采用压力水冲洗。3.4.3 测压管被碎石、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堵塞,应及时进行清理。3.4.4 测压管如经灵敏度检查不合格、管内的淤积、堵塞经处理无效,或经资料分析测压管已失效时,宜

41、在该孔附近钻孔重新埋设测压管。3.5 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3.5.1 测压管水位观测应填写下列表格:测压管考证表:测压管埋设之后,将埋设时的具体情况、结构布局及首次观测的管口高程填入本表,作永久考证,并绘制结构布局简图。测压管灵敏度试验记录成果表:在测压管埋设后,即应做注水(或放水)试验,并填入此表。以后每五年试验一次填入本表。测压管管口高程考证表:测压管管口高程随建筑物本身的垂直位移变化而变化,可结合垂直位移观测进行,并将校测成果填入本表。测压管水位统计表:观测或计算所得的测压管内水位,填入本表,并填入同步观测的工程上、下游水位。3.5.2 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应绘制下列图形:测压管水位过程线图:

42、将测压管水位统计表内数据按时间顺序点绘而成。一般在同一块底板内的一组测压管的水位过程线绘在同一幅图内,并同时绘出闸上、下游水位过程线,以便于比较分析。3.5.3 在测压管水位资料整编后,应及时分析测压管工作的性能及建筑物地基、岸墙、翼墙后的渗透压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4 引河河床变形观测4.1 一般规定4.1.1 引河河床变形观测包括引河过水断面、大断面和水下地形观测。引河过水断面一般是指河道设计水位以下部分断面,有些工程在实际运用中常年水位远低于河道设计水位的可采用正常水位以下的断面。大断面是指过水断面及向两侧各延伸至两岸堤顶及背水面堤脚部分断面。水下地形是指河道设计水位或多年平

43、均水位以下的河床地形。4.1.2 观测时间和测次:引河过水断面的观测:一般每年汛前或汛后观测一次。对于冲淤变化比较严重的引河,必须在汛前、汛后各观测一次。大断面和水下地形的观测:每五年观测一次。断面桩桩顶高程考证:每五年观测一次。如发现断面桩缺损,应及时补设并进行桩顶高程考证。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增测过水断面和水下地形:泄放流量超过设计流量;单宽流量超过设计值;沿海、沿江水闸发生严重倒灌或超过设计最高潮水位;河床严重冲刷未处理,并且控制运用较多。4.2 观测设施的布置4.2.1 观测范围:应根据闸、站工程规模、工程布局、引河土质和冲淤情况来确定。一般水闸从上、下游铺盖或消力池末端为起点,抽水站

44、从进、出水口为起点,向上、下游分别延伸。一般大型工程为 5001000m,中型工程为 200500m,对于冲刷或淤积较严重的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具体长度应根据各工程的管理范围确定。4.2.2 设计观测过水断面的密度:应以能反映引河的冲刷、淤积变化为原则,靠近闸、站工程处宜密,远离闸、站工程处可适当放宽。一般可按下列原则布设测量断面:断面测量起点处应设 1 个断面;上、下游护坦(进、出水池)部位一般设 13 个断面;防冲槽部位设 1 个断面;防冲槽以外 100m 内,每 1530m 设 1 个断面;防冲槽以外 100300m,每 50m 设 1 个断面;防冲槽 300m 以外,每 100

45、m 设 1 个断面;淤积较严重的工程在防冲槽 500m 以外,每 200500m 设 1 个断面;在河道拐弯、扩散较大或叉流处应适当增设断面;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严重冲刷或淤积时,应在发现的断面前后位置增设断面,测出冲坑或淤堆的范围。4.2.3 断面桩的布设:断面桩的位置必须固定,并应于两岸对应敷设,两岸桩志相连即为断面施测方向线。河道断面线应与河道中心线直角相交,实测两岸桩之间距离 D,并绘制平面位置图。4.2.4 断面桩的埋设:断面两侧必须埋设永久性固定桩,每侧宜各设两个,分别设在设计最高水位和正常水位以上,防止冲毁。断面桩要求用 151580cm 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顶设置钢制标点,埋

46、入地面以下部分应不小于 50cm,并用混凝土固定。4.2.5 断面编号:按上、下游分别编列,以 C.S.n 上(下)表示断面的顺序和所在的位置。断面顺序以 C.S.1 上(下)、C.S.2 上(下)C.S.n 上(下)表示。断面位置以断面沿河中心线至工程横轴线的距离(公里数)(米数)表示。4.3 观测方法与要求4.3.1 桩顶高程考证: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 2.3 节要求。4.3.2 测点的选择与测量:水上部分:一般以地形转折点为立尺点,如地形比较平坦,间距可适当放长。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可从断面桩引测,当测点较多一站无法测完时,应按普通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方法进行观测

47、,闭合差限差为 40 ,转点必须使用尺垫,标尺读数取至 1mm,高程精确到 1cm。水下部分:一般靠近两岸水边测点要密,最好将引河坡脚线找出。水面宽在100m 以内的河道,点距 5m 左右;水面宽在 100300m 的河道,点距 10m 左右;水面宽在300500m 的河道,点距 1520m,水面宽在 500m 以上的河道,点距可放宽至 2030m。在测量时如发现水深突变,应缩短点距以找出冲坑、淤堆的边缘线以及最深或最高点。使用平板仪观测水下地形的点距时,不管选用何种比例尺,在图面上相互间的点距不得大于2cm,图幅使用的比例尺也不得小于 1/2000。4.3.3 断面施测方向:一般从左岸断面桩

48、开始,由左向右顺序施测,如从右岸向左开始施测,必须在手簿中注明。4.3.4 起点距测量:起点距从左岸断面桩起算,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水上部分要求使用卷尺量距或用水准仪读视距;水下部分可视河面宽窄程度选择下列方法:过河索法:适用于断面宽小于 100m 的河道,选用直径 58mm 的钢丝绳,事先在绳上用红白布按 5m、10m 整数做上标志,两端固定在岸上并用绞车拉紧,以后按规定点距量取水深。视距法:适用于水面较宽,断面索人工无法拉紧的河道,一般可根据断面宽度分别选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架仪器读视距:将水准仪、经纬仪或测距仪架立于左岸测站上,测站上立一根标尺,两岸在断面方向线上各插两根标杆,以便测船在水

49、面上定点,并用旗语或对讲机与测站联系。测站可用水准仪、经纬仪或测距仪读出仪器至各测点距离,再换算成起点距。图 4.3.4-1 直角交会法图 4.3.4-2 任意角交会法两架仪器对读视距:测法基本与视距法相同,所不同的是两岸各设一架仪器,先由左岸仪器测读,当测船沿断面方向线测至河道中心附近时应与两岸测站联系,由两岸仪器同时测出该点视距读数,两岸测读的视距之和即为断面总视距。此后,左岸仪器停止观测,后半段由右岸仪器观测,两边测量结果合并后再统一计算起点距。交会法:事先在左岸各断面桩一侧量取基线一段,两岸沿断面施测方向线上各插两根标杆,然后在基线末端架设经纬仪,随着测船移动定位,瞄定测船上标杆,读出基线与测点的交角 j。一般,施测方向线与基线呈直角相交,见图 4.3.4-1,起点距按下式计算: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