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齐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0例.doc

上传人:sjmd695 文档编号:608475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齐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0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齐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0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齐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70 例更新日期:2009-03-18 点击: 作者:关 怀 丁志敏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浅齐刺;针灸疗法笔者自 1988 年起采用面部浅齐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70 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0 例中门诊 127 例,住院 43 例;男 74 例,女 96 例;年龄最小 3 岁,最大 68 岁。伴听觉障碍 21 例,伴乳突疼痛 96 例,伴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 18 例。根据文献1进行诊断与分期。本组发展期 135 例,静止期 26 例,恢复期 9 例。2 治疗方法2.1 3 疗效观察3.1 4 讨论与体会齐刺

2、始见于灵枢*官针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也” 。齐刺法一穴三针,较传统针法的一穴一针作用更强,能更好地起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3 。临床上多用治疗腰部及四肢的痹痛。笔者根据齐刺法具有较强针刺作用的特点,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收效满意。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位在面部表情肌,病位较浅,故采用浅齐刺。本病中医又称“面瘫” 。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 候认为:本病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 僻也。”病多缘于素体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痹阻面部阳明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

3、不收所致。故笔者选穴多以面部阳明经穴为主,取四白、阳白、地仓、颊车、下关、迎香,多针浅齐刺,以激发阳明经气,培补气血,通经活络;配合风池、合谷祛风通络;足三里健脾益气补血。面部主穴配合用温和灸,以加强祛风通络、调和气血之功。诸穴合用,则肌肉、筋脉得以充分濡养, 僻自除。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口角恢复正常,眼睑闭合良好,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口眼 斜逐渐恢复正常,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口眼 斜稍有改善,但面肌功能恢复不明显;无效:连续治疗 2 个疗程病情无改善。3.2 治疗结果 170 例中痊愈 157 例,其中发展期 132

4、例,静止期 22 例,恢复期 3 例;显效 8 例,其中发展期 2 例,静止期 2 例,恢复期 4 例;好转 5 例,其中发展期 1 例,静止期2 例,恢复期 2 例。本组总有效率 100%.取穴 各期均选用患侧四白、阳白、地仓、颊车、下关、迎香。发展期可将上穴分为 2 组,交替选用,并配合针刺风池、合谷(均取健侧)。恢复期配合针刺足三里(健侧)。2.2 针法 面部诸穴均用浅齐刺针法。穴位常规消毒,选用 30 号 33mm 长的毫针,与皮肤成 45进针,再于此穴进针点左右两侧分别成 45进针,如此一穴三针均刺入 2mm 左右。主穴加艾条温和灸,每穴交替灸 10min.配穴直刺 23cm,小幅度捻针得气后与主穴一并留针 30min,留针期间不行针。每天治疗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530021 南宁市桃源路 6 号参考文献1 贝政平.3 200 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14.2 戴自明.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60 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8,18(11):679.3 陆寿康,胡伯虎,张兆发.针刺手法 100 种.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神经内外科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