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名称:贵州黔南创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条件1、黔南州为贵州的东南部,辖区内有十三个县、市、区,属亚热带气候,山青水秀,经济欠发达,工业化污染小,生态植被优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黔南州首府都匀,距贵阳 100 公里,毗邻两广(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明显,有得天独厚市场优势。黔南州也是公司多年来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研发并取得成果的所在地。上述三个方面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中央、省、州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举措有利于项目的实施。3、项目建设地点(黔南州)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科技条件、市场条件及相关社会经济条件相对优越,有利于项目做大做强。
2、绿色食品品牌优势明显。(三)项目的核心1、该项目之一是以一种以生物活性肽为主要原料的绿色食品生态料,畜禽水产动物饲喂该料,达到在极短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改善肉质品质和味道,而且不会增加成本。2、该项目之二是一种或几种特殊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脱掉氨基形成一种尿酸,尿酸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尿酸盐,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快速除去动物体内的有害物质重金属,使畜禽水产品的残留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3、该项目之三是一种或多种杆菌,产生的多种酶,降解有抗生素性质多种物质(比如: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大环内脂等),达到除去动物药物残留。检测不出药物残留,达到有机食品要求。4、该项目之四是一种杆菌将动物
3、体内胆固醇转化为动物生长所需激 素 (有 别 于 人 工 添 加 的 催 肥 激 素 ),胆 汁 、粪 固 醇 等 ,并 阻止 肝 脏 合 成 胆 固 醇 ,以 达 到 降 低 胆 固 醇 的 目 的 。5、该项目之五是一种灵芝菌,产生灵芝多糖,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性和动物免疫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达到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之目的。(三)项目建设方案1、项目名称:十万亩生态循环综合示范园区建设。2、建设规划(1)总体规划:公司拟 2015 年前投资 10 亿元建成十万亩优质高效生态循环综合示范园区,达产期年产:A、30000 亩茶园,茶及茶系列产品,产值 12000 万元。B、60000
4、亩果园、药材、速生林、花卉苗木,年产值 18000 万元。C、生态旅游观光园,年产值 15000 万元。D、林间放养生态鸡、鸭 4000 万只(35 元/只),产值 140000 万元。E、60 万只 绿色保健蛋 鸡(超低胆固醇),年产鸡蛋 10000 吨,产值 12000 万元。F、种猪 3000 头,年 产 6 万头仔猪 3000 万元G、商品猪 60000 头,产值 10800 万元H、商品代种鸡 20 万只,年产 4000 万只鸡苗,6000 万元。I、150000 吨生态饲料,产值 48000 万元。J、50000 吨生物肥料,产值 3000 万元。合计:252800 万元。按 8%
5、利润,每年可实现 20224 万元。(2)本示范项目为总体规划,分三期完成。先行以种植、养殖为主,第二期以饲料、肥料加工厂建设,第三期扩大规模。3、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行性(1)四项专利技术:A:生物活性肽技术:一种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将饲料蛋白原料如豆粕、棉粕、菜粕等经过发酵处理,不但除去其中有毒、抗营养物质,产生大量易吸收生物活性肽类等。专利号:200510083862。B、专利号:200410039187:一种改善禽蛋品质和畜禽肉质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C、专利号:200410042719:一种制备灵芝多糖的简易方法。由灵芝菌产生的灵芝多糖,以提高动物免疫能力,增加巨嗜细胞、T细胞等
6、,达到抗病之目的,取代饲料中的抗生素。D、专利号: 200410008994:一种用于饲料发酵的增效剂。酵母菌有有氧和亚缺氧的环境中快速繁殖,产生多种糖类等营养物质,为其它有益菌提供营养,最大限度地保证饲料发酵效果,起稳定作用。(2)独享的生物活性肽绿色食品生态饲料技术,生态畜禽养殖配套技术。专利正在申请中。绿色食品生态料技术为本公司经过十多年研发取得的成果,引进日本、以色列最新生物技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微生物制剂、酶工程技术、代谢调控技术等,并经多种畜禽饲喂试验而获得奇特效果的产品,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绿色食品生态料的畜禽养殖经过多年实践检验,不仅表现出降低饲养成本、加快生长速度的作用,
7、肉品细嫩,味道鲜美,久煮不老,无腥味和异味,畜禽粪便也无臭味。(3)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是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合作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系列发酵微生物,项目的推广;公司是国家 863 计划的示范推广基地,授权号: 2001AA246111。(4)项目应用自主研发的生物技术成果与国内同行业比较具有的领先优势:一是采用生态料饲喂 10-20 天,彻底改变肉质品质和风味,除去有害残留。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报道;二是应用本成果生产的畜禽,基本与品种无关,不论什么品种,不管土的洋的,最终出栏产品的味道几乎一样,味道和口感比土的还鲜香,营养更丰富,更安全,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报道。三是降低蛋中胆固醇水平高达 80%,
8、国内平均水平 3050%;四是采用生态料喂离,出栏的产品就是绿色食品,可实现工厂化生产肉、蛋、奶等系列绿色食品。五是绿色食品生态料采用普通原料,制作简单方便,不增加成本就能生产出无抗生素、无药残、无激素的绿色食品生态料,成本低,与普通饲料成本相当。 (而国内“863 ”计划的生物呼吸膜厌氧固态发酶技术,生产的“ 肉多多” 发酵饲料,是中国生 产无抗肉食品的典型代表,肉的品质和味道有一定的改善,但饲养技术较高,产量有限,产品价格高,北京买 50 元/斤)(5)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农学院和动科院,以及省、州农业、畜牧部门,其相关研究和推广的技术力量雄厚。6、组织管理方案(1)项
9、目由公司统一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2)建立公司+农户 、公司+ 协会+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农户,以供给种苗和生态料,回收产品等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3)公司对厂、示范园(区)、养殖基地建立多级财务管理机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统一管理,自主经营。(四)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本期项目设计总投资 1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3 亿元。2、总投资中,银行贷款 6000 万元,国家扶持 2 亿,公司自筹2 亿元。贷款期 5 年,第三年开始还贷,5 年还清。二、可行性依据(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二)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
10、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 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 号);(三)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 号);(四)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 号);(五)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畜牧大州建设的意见(黔南党发200623 号);(六)农业部等七部委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七)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及农牧业发展规划。三、综合评价(一)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
11、发展政策,在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上可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随着贵州“两高”(贵阳广州高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开通,黔南州将进一步成为珠三角等经济区的后勤保障基地,农副、畜禽产品的直销将大幅增加,项目发展机遇和产品市场看好。3、项目茶叶、果蔬、药材种植,采用间套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立体循环优势,与畜禽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畜禽排泄粪便和生物有机肥的优势。畜牧业方面,绿色食品生态料生产和畜禽生态养殖技术成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有利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养殖经营效益;有利于提升畜禽养殖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利于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4、项目关键技术经过研究、试验和适度规模的示范推广,已经取得了成效,养殖产品经资质单位检验,理化及卫生指标全部合格,结论为达到“绿 色食品” 的质量要求,多 类产品经各方人士品尝,一致评价极高,具备规模推广的条件。(二)风险1、投资风险:项目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投资效益高,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强,因此,投资风险小。2、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下跌)引发的销售风险和原料价格波动(上涨)引发的成本风险,项目已作了理智的评估分析,在成本估算和销售单价的取值上均留有较大余地,加上产品以质取胜,当可最大限度地规避这些风险。3、疫病风险
13、:主要来自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造成的经营损失,项目对此制定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把这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已把可能的发病损失计入财务分析中。(三)问题及解决方案1、示范场员工素质问题:公司示范场员工主要来自农村,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偏低,难于适应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将通过技术培训和制定、执行技术规程来加以解决。2、带动农户的技术问题:项目主要辐射农村,带动广大农户参与,即使有好的品种、饲料、肥料、种源,还要会用、会养,同样会遇到技术素质不适应而影响经营效益的问题。项目将通过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和订单扶持等方式,让参与农户掌握项目技术的应用。3、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是加工和
14、养殖问题,绿色食品生态料加工产生的噪音、废气、粉尘,项目选用的厂房具有较理想的远离市区,粉碎、烘干设备先进,废气烟尘排放达标。二是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全部用于种植所需的肥料,没有粪便污染。集中规模养殖部分,多采用发酵床零排放技术,粪便还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主要原料,不存在粪便污染问题。(四)结论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各级“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规划,是国家和地方重点支持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对于推进贵州省和黔南州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优质安全畜产品市场供给和平抑市场价格具有
15、重要意义。项目基础较好、技术成熟、条件具备、市场看好、综合效益显著,是一个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放大的优势项目。项目立项是可行的。第二部分一、项目建设背景(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 号)指出“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 鼓励 发展循环农业、生 态农业”和“加快发展有机农业” 。要求 “提高农业资 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 ”,“积极
16、发展新型肥料” ,“积极推广集 约 、高效、生态畜禽水 产养殖技术”, “加快开发生物燃料、肥料、饲料” ,“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 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有机肥 积 造” ,“切实提高耕地质量”。(二)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4 号)指出“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强调“ 做大做强畜牧 产业”,要“坚持依靠科技、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竞争力。坚持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 继续稳 定生猪、家禽生产”, “生猪、家禽生产要稳定数量,提高
17、质量安全水平”, “加快推进健康养殖” ,“按照市 场需求,加快建立一批 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三)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事关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坚持把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 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要求“ 促进农业 科技 进步,增强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着力突破制 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省、州党委、政府在“十五” 期间就提出建
18、 设“生态畜牧业大省” 和生 态“ 畜牧大州 ”的决策,并加大了领导力度、投入力度和科技力度,使畜禽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州“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把生态“畜牧大州 ”列为重点培育的支柱 产业。州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畜牧大州建设的意见(黔南党发200623 号)中,把发展肉猪、家禽列入畜牧业“三大产业带” 和“五类重点基地”之中。特别是近期州委州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我州的新形势、新机遇,提出“185 ”农业产业化工程的发展新构想,农业示范园建设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优化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省内州种植比较粗放,管理落后,而
19、且零星、分散、品种单一、量小,很难形成规模化产业,优势不明显,产品品牌效应差,市场表现无力,附加值低。省内州内猪禽养殖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肉类产量和产值占 70%以上,近年来仍有较大发展,2000 年至 2009 年出栏肉猪、肉禽的平均递增率分别达到 8.8%、16.5%。但是,由于综合生产能力偏弱,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占 40%左右,优势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中却没有占到优势。项目建设将为提高畜牧业的比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大意义。(二)项目建设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省内州内种植业、养殖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饲料工业明显滞后,尤
20、其生生态料的应用基本空白,农村饲料投入普遍缺乏科学配制,加上粪便处理简单粗放等弊端,造成一方面是资源浪费,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益低下。项目以生物饲料为基础,以养殖配套技术为支撑,创立循环农业模式,追求资源整合、利用的最大化,可以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三)项目建设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的需要省内州内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养殖程度低,传统的千家万户零星分散经营比重大,阻滞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增加了科技入户、到位的难度,影响了企业服务“三农” 能力的提升。 项目建设和后期项目的立项发展,企业的经营实力和服务功能将大大增强,可以为辐射带动的农户提供种子、饲料、种苗、技术及产品回收的全程服务,化解农民的后顾之忧,帮助农户持续增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四)项目建设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市场供给的需要省内州内建设农业大省、大州的产品市场定位主要瞄准沿海经济发达区域,随着贵广高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建设、贵州和黔南将进一步成为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生活资料供给基地。但是,目前猪禽等肉蛋产品不仅总量过小,难成批量,而且质量档次不高,影响市场准入。项目产品以绿色食品为目标,达到优质、安全、生态,通过项目示范推广,不仅可大幅提高批量生产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