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化名词解释第七章1 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而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生成 CO2、底物氧化脱氢、氢质子与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以及传递的氢与分子氧最终结合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 CO2 和 H2O 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 ADP 转变成 ATP。2 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
2、合成 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3 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 ADP 磷酸化生成 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过程中合成 ATP 的主要方式。4 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 ADP 磷酸化生成 ATP。在此过程中,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即生成 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 。第八章1. 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2. 脂肪酸 -氧化:脂 肪 酸 在 体
3、 内 氧 化 时 在 羧 基 端 的 -碳 原 子 上 进 行 氧 化 , 碳 链 逐 次 断 裂 ,每 次 断 下 一 个 二 碳 单 位 , 即 乙 酰 CoA, 该 过 程 称 作 -氧 化 。3. 丙二酸单酰CoA :脂 肪 酸 合 成 起 始 于 乙 酰 CoA转 化 成 丙 二 酸 单 酰 CoA。 乙 酰 CoA在 乙 酰 CoA羧化 酶 催 化 下 生 成 丙 二 酰 CoA。 乙 酰 CoA羧 化 酶 是 脂 肪 酸 合 成 的 限 速 酶 。4. 乙酰 CoA 羧化酶:乙 酰 辅 酶 A 羧 化 酶 ( Acetyl CoA carboxylase) 催 化 乙 酰 辅 酶
4、 A ATP HCO3- 丙 二 酰 辅 酶 A+ADP Pi 反 应 的 生物素酶 。 乙 酰 CoA 羧 化 酶是 脂 肪 酸 合 成 的 限 速 酶 。 是 一 种 变 构 酶 。5. 柠檬酸穿梭:柠 檬 酸 穿 梭 ( citriate shuttle) 是 指 线 粒 体 内 的 乙 酰 CoA 与 草 酰 乙 酸 缩 合生 成 柠 檬 酸 , 然 后 经 内 膜 上 的 三 羧 酸 载 体 运 至 胞 液 中 , 在 柠 檬 酸 裂 解 酶 的 催化 下 , 需 消 耗 ATP 将 柠 檬 酸 裂 解 回 草 酰 乙 酸 和 乙 酰 CoA, 后 者 就 可 以 用 于脂 肪 酸
5、合 成 , 而 草 酰 乙 酸 经 还 原 后 再 氧 化 脱 羧 成 丙 酮 酸 , 丙 酮 酸 经 内 膜 载 体运 回 线 粒 体 , 丙 酮 酸 在 丙 酮 酸 羧 化 酶 作 用 下 重 新 生 成 草 酰 乙 酸 , 这 样 就 可 以又 一 次 参 与 转 运 乙 酰 CoA 的 循 环 。6. 脂肪酸合酶系统:脂 肪 酸 合 酶 (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系 统 是 一 个 多 酶 复 合 体 , 包 括 酰基 载 体 蛋 白 ( ACP) 和 6 种 酶 , 它 们 分 别 是 : 乙 酰 CoA- ACP 转 移 酶 ; 丙 二酸 单 酰 CoA
6、 -ACP 转 移 酶 ; -酮 脂 酰 -ACP 合 酶 ; -酮 脂 酰 -ACP 还 原 酶 ; -羟 脂 酰 -ACP 脱 水 酶 ; 烯 脂 酰 -ACP 还 原 酶 , 在 脂 肪 酸 的 从 头 合 成 中 起 催 化 作用 。第 九 章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并非先合成嘌呤碱基,然后再与核糖及磷酸结合,而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IMP);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分别生成AMP和 GMP。2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指利用体内游离的
7、嘧啶碱基或嘧啶核苷为原料,经过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或嘧啶核苷激酶等催化的简单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3 尿酸 尿酸是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为三氧基嘌呤,其醇式呈弱酸性。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疾病。是痛风的主要病因。4 PRPP PRPP 全称为 5-磷酸核糖-1-焦磷酸, PRPP 是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也参与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它是由磷酸戊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物质 5-磷酸核糖经 PRPP 焦磷
8、酸激酶催化与 ATP 反应而生成的,是核苷酸合成的极其重要的前体。5 IMP IMP是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核苷酸产物,即6-羟基嘌呤核苷酸。在谷氨酰胺转移酶作用下接受氨基合成腺嘌呤核苷酸(AMP),或经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后再接受氨基合成鸟嘌呤核苷酸(GMP)。AMP和GMP之间可以通过IMP相互转变,以保持AMP,GMP含量的平衡。6 核苷酸的抗代谢药 指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指能与体内核苷酸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代谢物相似。比如甲氨蝶呤是叶酸拮抗药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也用于治疗
9、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卵巢癌、头颈部肿瘤及消化道癌等。6巯嘌呤是嘌呤拮抗药。其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为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在体内干扰嘌呤代谢、阻碍 DNA 合成,使肿瘤细胞不能增殖。5氟尿嘧啶是嘧啶拮抗药。对多种肿瘤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疗效较好。7 痛风症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代 谢 调 节1. 诱导酶:由于诱导物的存在,使原来关闭
10、的基因开放,从而引起某些酶的合成数量明显增加,这样的酶称为诱导酶。2. 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 、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3. 衰减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 RNA 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细菌 E.coli 的色氨酸操纵子中第一个结构基因与启动序列 P 之间有一衰减子域。4. 阻遏物: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变构蛋白,当它与操纵基因结合时,能够抑制转录的进行。5.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 ATP 焦磷酸裂解产生环腺苷酸(cAMP)的酶。氨 基 酸 合 成1. 一碳单位 一 碳 单 位 就 是 指
11、具 有 一 个 碳 原 子 的 基 团 。 指 某 些 氨 基 酸 分 解 代 谢 过 程 中产 生 含 有 一 个 碳 原 子 的 基 团 , 包 括 甲 基 、 亚 甲 基 、 甲 烯 基 、 甲 炔 基 、 甲 酰 基及 亚 氨 甲 基 等 。 一 碳 单 位 不 能 在 生 物 体 内 以 游 离 形 式 存 在 ; 须 以 四 氢 叶 酸 为载 体 。2. 生糖氨基酸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
12、氨酸等15种。可代谢转变成丙酮酸、 -酮戊二酸、琥珀酸或草酰乙酸,再通过这些羧酸变成葡萄糖和糖原。3. 生酮氨基酸 分解代谢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共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5种。这些氨基酸能在肝中产生酮体,乙酰乙酰辅酶A能转变成乙酰乙酸和-羟基丁酸。4.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指在体内既能转变成糖又能转变成酮体的一类氨基酸。包括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5. 尿素循环 尿素循环是哺乳动物氮代谢最终产物尿素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循环。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的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由于
13、精氨酸酶 的作用使精氨酸水解为鸟氨酸及尿素。精氨酸在释放了尿素后产生的鸟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反应产生瓜氨酸,瓜氨酸又和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基琥珀酸,精氨基琥珀酸为酶裂解,产物为精氨酸及延胡索酸。由于精氨酸水解在尿素生成后又重新反复生成,故称尿素循环。6. 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指在转氨酶催化下将一种 -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另一个 酮酸,生成相应的 酮酸和一种新的 -氨基酸的过程。7. 磷酸吡哆醛 磷 酸 吡 哆 醛 是 维生素B 6的辅酶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中的转氨基作用。8. 内肽酶 蛋白酶按水解底物的部位可分为内肽酶以及外肽酶,水解蛋白质中间部分的肽键的酶为内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