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豫章罗氏族谱^~^.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04139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章罗氏族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豫章罗氏族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豫章罗氏族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豫章罗氏族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豫章罗氏族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罗氏来源远古时代,母系氏族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但并不能完全成为生活的主要支柱,古老的采集和狩猎方式仍然保存和继续。于是,在河南罗山县的罗山(包括湖北罗田县)一带,活动着一支以织网捕鸟为生的罗部落,这便是罗姓最初先民。罗氏先民起源于伏羲时代,至今有五千多年历史,依源流世次可追朔到“三皇” 、 “五帝”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祝融。祝融者原名吴回,为火正之官,后世称“火神”。以居列五祀,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都于郐国,今河南省新郑县祝融墟。祝融为我罗部落集团首领时,纳入黄帝氏族大部落集团

2、,因之尊祝融为罗氏开宗始祖,称祝融一世。二、迁徙史略商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伐属以夏朝的“荆楚战役”中,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难逃厄运,在五十七世祖奎公率领下,随荆楚部族,从新郑避而西迁,择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定居。公元前 1010 年,先祖匡正公奉命参加周武王伐纣灭商的“牧野战役” 中有功,周武王立周王朝后特封匡正公为安南罗国公,封地今湖北宜城,称罗子国,子孙以为氏。罗国为当时周初所封七十二国之一,罗国创建人匡正公被称为罗姓开国始祖。周宣王 11 年(公元前 817 年) ,传至十五世彦一公前,罗氏世代袭祖爵,后楚人与罗人遭周王朝威胁,只好从陇西与楚一起南迁到湖北荆山西北面的房县。公元前 74

3、0 年,楚武王称霸时期,又遭受楚国侵凌,罗国先民向东走出山林,迁到汉水之滨的宜城县。子孙颠沛流离,有的留居宜城,有的逃离楚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 691 年)罗子国被楚国所并,直至祝融 92 世凌甫公助秦复国,遂将都城迁至湖北枝江。公元前 320 年,守陇公率领家属二十八人由枝江迁岳州府(今长沙)平江县,至今其屋额曰:“望出长沙”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 194 年) ,珠公助刘邦败楚项羽得天下建立汉室后,封治粟大史,后改称大农令,汉惠帝三年,珠公奉命出守江西九江太守,今南昌东南修筑一座城池,周长十里,城门 6 座,建城后,珠公亲手于城墙周围种植豫章树,并在此定居,称罗珠为豫章罗氏鼻祖,称珠系一

4、世。裔孙称豫章为罗氏堂号。公元 607 年,珠系二十三世祖元郎公(原名罗艺)随末国亡避难,由豫章迁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落居,曾为随朝燕山王。听调不听宣,镇守幽燕九郡,大业十二年(公元 616年) ,唐王李渊起兵直捣随都,公知真主将至。佐唐反随,败窦建德,惊走刘黑阀,唐王封为大将军,称燕郡王。罗艺之子仕信公,随父学得一身罗家回马枪和秦家杀手锏,结交天下英雄。与瓦岗寨英群秦琼、魏征、徐茂功、程咬金等结为好友。后随唐王李世民攻打刘黑阀,为国壮烈捐躯,唐王敕封护国公。在“随唐演义” 小说中少年英雄罗成即士信公。其子志为公(原名罗通) ,受封二路扫北元帅,后又征西任先锋有功,唐大宗敕封越国公。公元 685

5、年,唐朝罗成之孙尹宁公,不满武则天称帝,由山东历城迁回祖籍豫章西山。公元 878 年,珠系三十二世祖,仪真公避黄巢乱,携子景新公由南昌西山迁虔州虔化县(今赣州宁都县) ,历数十年又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落居。公元 1262 年,珠系 46 世洪德公为南宋景定壬戌科进士,擢抚州大守,配九妻生十八子。孙支繁衍,散居各省市。有由宁化石壁徙居入粤者,分布于顺德、南海、番禺、河源、程乡(梅县) 、兴宁、长乐(五华) 、归善(博罗) 、龙川、花县、永安(紫金)等地和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古往今来,罗氏都是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近年按照全国姓氏排列,为二十个大姓之列。三、源流世次第一节 远祖黄帝源流世次第

6、一世黄帝 姓公孙,号有熊氏,少典之子。母符宝氏於祁野感电光绕斗,怀孕二十四月,生帝於轩辕之寿坵,因名轩辕。即今河南新郑县。生出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长居姬水,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狥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以土德王,即神农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黄,故曰黄帝。初都有熊国,因号有熊氏。迁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七岁。崩荆山之阳,葬於桥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生三子:玄嚣、昌意、龙苗;次妃方累氏女,生子四:青阳、节、休、清;三妃彤渔氏女,生子三:挥、夷鼓、彭;四妃嫫母氏女,生子二:苍林、禺阳;众妾共生十四子:祁、己、滕、箴、任、荀、嬉、佶、儇、依、夷、姬、大酉、细酉。第二世昌

7、意 黄帝次子。降居若水为诸侯。若水即江水,古之江国也,皆在四川之蜀地。娶蜀山氏之女 ,名昌樸,又曰女枢,生子一: 乾荒。第三世乾荒 昌意之子。娶河女淖子,又名女枢,于蜀四川之若水,感瑶光如霓贯月正白之祥,在幽房之宫 ,生子一: 颛顼。第四世颛顼 高阳氏,乾荒之子。姓姬,生有聖德,首戴干戈,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东濮洲旧有陵碑尚存,言颛顼十五岁佐少昊为政,二十岁师事绿图,少昊氏崩,遂即位。自穷桑迁都于帝坵,即河南大明府清县东北七十里。以水德王,而有天下。復国都高阳,称高阳氏,即开封府杞县。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崩。葬东郡濮阳顿坵,即今东昌府城门外广阳里中。娶邹屠氏,生子:骆明、苍舒、聩鼓、

8、梼寅戈、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又配滕隍氏,生子称、孺帝;庶子二:穷蝉、梼杌。第五世称 公 亦作伯称,颛顼之子,生子一 卷章 第六世卷章 字老童,称公之子。娶根水氏女,谓之骄福,生之子二 重黎(祝融) 吴回(祝融)第二节 开宗始祖祝融源流世次第一世祝融 讳吴回,卷章次子。姬姓,系沃土荆源人。为帝喾高辛氏之士,以功列五祀,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都于郐国,今河南郑州府新郑县祝融墟,即郐都也。在位百年,天下治平,万物咸宜。听龠州之鸣,鸟谐神明,而和人声,是以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寿命长百岁,而移风易俗。则乐歌为之节文也。寿终,葬于新郑。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子:陆终。第二世陆

9、终 讳震,祝融之次子,姬姓。娶鬼方氏之妹,生六子:长子昆吾,名樊,己姓,封于昆吾。次子彭祖,名笺,彭姓,封于大彭。三子参胡,董姓。四子求言妘姓,封于郐,今新郑也。五子晏安,曹姓,居河南灵宝县。六子季连,芈姓,楚其后也。第三世求言 讳辰,又会人,陆终四子,封于郐 ,亦称郐人,妘姓,其属地在河南密县、新郑、郑州。崩,葬永平府昌黎县。娶凤璞女,生一子勾珑。第四世勾珑 讳左,求言之子,妘姓。居郐国,袭职。娶泰壹氏女,名女周,生子四:临陈、米郎、嚣术、震佐。第五世嚣术 讳任,勾珑三子,袭职箕裘。娶陶唐女风氏,生子三:祝卢、瑶卢、猪卢。第六世瑶卢 讳正虎,嚣术次子。为帝后土。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以教后世

10、,兆民祀之配社。娶共工氏女,名廷娇。生二子:羲、和第七世和公 讳宣朝,瑶卢次子。同兄羲佐唐,勘正日月星辰大数之岁历。娶郑氏之女都娇,居妘水之阳。生四子 仕学、荣学、友学、制学。第八世荣学 讳居,和公次子。娶阴阳氏女,名赵嫫。生二子 弼后、良后。第九世弼后 讳仲,荣学长子。佐唐尧帝,官拜御史,巡阉州郡。娶风钱氏女。生子一 立德。第十世立德 讳采,字佐,弼后之子。佐唐尧为官,食粟千钟。娶山谷李氏女。生子五:鶚、凤、鹏、鸱、採。第十一世凤公 讳振晖,立德次子。娶女修氏,名姜极。生子四 达、庭、邦、都。第十二世邦公 讳纲,号邦正,凤公三子。娶氏伏女。生子四 襄、衮、敏、政。第十三世襄公 讳廷,邦公长子

11、。娶伯陵氏女管定。生子三 宣宜、兴宜、桂宜第十四世宣宜 讳陞,襄公长子。娶姜氏之女,名如田。生子二 道迈、道遵。第十五世道迈 讳桂,宣宜长子。娶水州陈女。生子五 廉、戈、佳、结、东。第十六世戈公 讳世选,道迈次子。娶因人茅氏女。生子一 孟元。第十七世孟元 讳顾,娶陶唐之女,名德姜。生子三 性、忻、惆。第十八世性公 讳周旦,孟元长子。娶民惜女江氏。生子三 清、义、钦。第十九世清公 讳思仁,性公长子。以孙畅佐夏帝启有功,恩赠谏议大夫。娶顾天氏女,名武极。生子一 信瑞。第二十世信瑞 讳伯因,清公之子。娶刘氏女,名伏达。生子一 金梧。第二十一世金梧 讳畅,信瑞之子。夏禹受禅,封同姓宗人於有扈国之南郊。

12、有扈氏无道,公二十岁佐帝启,大战于甘。以公灭扈氏有功,留为相国勒封伟烈将军。帝以夏后氏之女嫘娇妻之。又娶孙藏氏。生子三 知瑞、知廷、知富。第二十二知廷 讳允,号知足,金梧次子。夏时,居轩辕乡,富盖巨卿,施田乡里。娶施田曲氏。生子一 孔发。第二十三世孔发 讳运洪,知廷之子。娶赵顺氏女。生子一逸。第二十四世逸公 讳大德,孔发之子。娶化生蒋女。生子三 礼荣、达荣、盛荣。第二十五世礼荣 讳豫,逸公长子。娶程卜氏女,名从极。生子二 至望、至明。第二十六世至望 礼荣长子。娶高峰氏女。生子二 晋、留。第二十七世晋公 讳敷政。至望长子。娶天中氏女。生子四:东峰、南峰、西峰、北峰。第二十八世南峰 讳敏,晋公次子

13、。娶一民氏女,名刘姜。生子三倣、傚、傲。第二十九世倣公 讳衮元,号充元,南峰长子。娶高峰氏女,名陈姜。生子一 伦。第三十世伦公 讳文均,仿公之子。娶天中氏女,名祖刘。生子二 叠、禀。第三十一世禀公 讳佑,号佑恒,伦公次子。娶山谷吕氏女。生子二 世佐、世辅。第三十二世世辅 讳辅,禀公次子。娶夏后司徒氏女。生子一 日盛。第三十三世日盛 讳祐,世辅之子。娶风匡氏小女。生子二 雲 霓。第三十四世雲公 讳腾龙,日盛长子娶一民女己氏。生一子仁玉。第三十五世仁玉 讳璋,号章安,雲公之子。夏后廑时,仕于江南徐州太守。清正廉明,不狥利欲。迨至西汉时珠公卜居漳水,植樟树于庭前,以记不忘原祖章公之恩也。娶理程氏女。

14、生子三 沛、沐、明。第三十六世沛公 讳明,号仲明,仁玉长子。娶屈姬氏女。生子二 履吉吉、履吉。第三十七世履喆 讳和,名忠,沛公长子。娶周氏女。生子一皐启沃。第三十八世皐启沃 讳志,履喆之子。娶风门陈氏女。名郑娇。生子四 元、亨、利、贞。第三十九世元公 讳秉乾,皐启沃长子。娶巢孙女姬氏。生子三 维、纲、绽。第四十世维公 讳镇,号时真,元公长子。娶郏氏蒋女。生子三 瑺、王棠 、珉。第四十一世瑺公 讳常任,维公长子。娶刘任女苏娘。生子三 超辅、超轸、超瑺。第四十二世超辅 讳安,瑺公长子。娶应卜张氏女。生子二 邬峰、秉文。第四十三世秉文 讳典,超辅次子。夏桀王无道,公于乙未年从商汤伐桀有功,勒封护国将

15、军,转膺州施沙哈利番国。娶东方氏女。生子一 世杰。第四十四世世杰 讳宜城,秉文之子。商太丁时,官任参军,复命射天,进爵上卿。致仕还乡,仁厚处世,教子流芳。娶夏侯氏女,名江娇。生子一 立明。第四十五世立明 讳各,世杰之子。娶骆州陶氏。生子二 承休、承纪。第四十六世承休 讳纪,立明长子。娶夏后氏。生子二 茂相、茂尔。第四十七世茂相 讳万,承休长子。商朝为仕,官至刺史。娶陈氏女,名封娇。生子二 赉弼、贤弼。第四十八世赉弼 讳鹏,号宗臣,茂相长子。娶庚钱氏女。生子一冲斗。第四十九世冲斗 讳贡,赉弼之子。盘庚辟封宅侯。娶杨介欧姜女。生子二 凤兆、凤祥。第五十世凤兆 讳凤召,冲斗之子。娶李西女。生子二:璿

16、、瑻。第五十一世璿公 讳承胙,凤兆长子。娶赵氏女。生子三 世富、世贵、世贤。第五十二世世富 讳懽,璿公长子。商大戊时,赈粟千石。娶宋蒋女,名奕姜氏。生子二 思、忠。第五十三世思公 讳权,字宗胜,号施恩,世富长子。商朝为中相。黜公既去,转涉河南蔽芾。娶商吴秀女。生子四 百发、百达、百逵、百迎。第五十四世百发 讳通,字亿中,思公长子。娶蔺童之女。生子四 祚、禄、礼、衿。第五十五世祚公 讳兆先,百发长子。娶刘棠氏女。生子二 觉、庆。第五十六世觉公 讳恺亨,祚公长子。娶白相女姬氏。生子四 奎、寮、圭、星。第五十七世奎公 讳士文,觉公子。仕殷,辅太子郊。解组归老。由河南新郑迁择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居焉。娶袁

17、阴姜员氏女。生子四 休、林、僕、术。第五十八世休公 讳旭,奎公长子。娶王阳氏女。生子四 炽、炳、煌、烜。第五十九世炳公 讳昺日,休公次子。高宗武丁初年,鬼方无道。公从武丁伐之,三年乃克。因伐鬼方有功,勒封镇定侯中军大夫。娶黄刘之女,赠镇定君。生子二 孝、里。第六十世孝公 讳源流,炳公长子。初为文王卿士,官至忠谋参军。娶公羊氏之女。名禹娇。生子五 邾、郐、邝、邬、郧。第三节 建国始祖匡正源流世次第一世郐公 讳匡正,孝公次子。原籍陕西巩昌府陇西县零阳东乡。商纣受辛甲寅生。周武王三年,因镇宜城有功,敕封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公被称为建国始祖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

18、襄阳府宜城房州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人称罗川城,旧有罗国城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光融天下,取火字之义,又号曰偪阳。事详宜城县志。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其后卜土兆姓,指国为氏,实始于此也。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生子三 昌允、昌兰、昌祚。第二世昌允 讳宣,号奕芳,郐公长子。商纣受辛戊辰生。荫袭为都司。原配叶氏,次娶郝氏。生子三 祯、祥、禧。第三世祥公 讳祥德,昌允次子。周成王乙亥生。荫袭卫守府推官。原配刘氏,次娶章氏,三娶梅氏。生子二 甲应、中应。第四世甲应 讳隆,祥公长子。周康王甲子生。荫袭仕江南杨州剌史。原配周氏,次娶孟氏,三娶毛氏。生子三 文波、

19、文海、文沧。第五世文波 甲应长子。周康王丁亥生。世袭子爵。原配东方湛氏,次配周氏。生子四 德、善、安、隆。第六世德公 讳象贤,号德智,文波长子。周昭王庚戌生。原配南宫氏,次配邱氏,三配伏氏。生子二 凝蝟、凝蝠。第七世凝蝟 讳操,德公长子。昭王乙亥生。世袭爵侯。原配王氏,次配胥氏,三配李氏。生子三 进贤、进贵、进贡。第八世进贤 讳真,凝蝟公长子。周穆王乙亥生。世袭祖爵。原配王氏,次配颛孙氏。生子三 宏 容 宜。第九世宏公 讳顺,号慎之,进贤长子。周穆王乙丑生。世袭祖爵。原配卜氏,次配张氏,三配陕氏。生子二 璇、施。第十世璇公 讳严,字琢先,宏公长子。周懿王庚寅生。世袭祖爵。原配程氏,次配莫氏,三

20、配汪氏。生子一 辇。第十一世辇公 号日通,璇公之子。周孝王丙辰生。世袭祖爵。原配李氏,次配鲁氏。生子二 赞、舜。第十二世赞公 字胜,辇公长子。周夷王戊寅生。世袭祖爵。原配卜氏,次配李氏,三配韦氏。生子三 静、仲、 晏。第十三世静公 号善,赞公长子。周厉王乙己生。世袭祖爵。原配汤氏,次配卜氏,三配张氏。生子四 洪统、洪美、洪吉、洪彦。第十四世洪统 讳郁,字岩,静公长子。周厉王丙寅生。世袭祖爵。辛未年平王即位东迁,王室渐衰,号令不行,列国干戈烟起。公仍守城坚固。原配彭氏,次配端木氏。生子一 彦一。第十五世彦一 讳和,洪统之子。周宣王甲申生。世袭祖爵。固守城廊。配陆氏。生子二班、瑶。第十六世班公 讳

21、煌,号怀沙,彦一长子。周宣王庚子生。世袭祖爵。周平王东迁后,桓王十三年甲戌,楚庄王督假道伐鄙、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遂虎视汉东,因此起意并吞罗国。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恃勇自用,轻视罗国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卢戌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至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逃到荒谷林中自缢而亡。时人赋诗云:“胆略骁勇楚屈瑕,征郧伐绞智堪夸,奈何不慎罗侯戟,空使功名丧谷崖。 ”事见春秋传并宜城县志。原配田氏,次配黄氏,三配夏氏。生子三 震、雯、零。第十七世震公 讳广英,班公长子。周宣王丙辰生。世袭祖爵。以鄱水胜楚,原配张氏,次配颜氏,三配

22、乔氏。生子三 博吉、博告、博古。第十八世博吉 讳宣溥,号先博,震公长子。周幽王庚午生。世袭祖爵。以鄱水胜楚。原配淳氏,次配郭氏。生子二 乾、坤。第十九世乾公 讳尊太,博吉长子。周平王戊成生。世袭祖爵。原配蒋氏,次配郭氏。生子四 晖、旺、畦、暄。第二十世晖公 讳焕彩,乾公长子。周恒王乙丑生。世袭祖爵,国势渐衰,被楚吞税。原配傅氏,次配韩氏,三配曹氏。生子二 缙、绅。第二十一世缙公 晖公长子。庄王癸已生。世袭祖爵渐衰,被楚并吞贡税,原配饶氏,次配姚氏,三配张氏。生子二 敬、敦。第二十二世敬公 缙公长子。惠王壬子生。世袭祖爵,国势渐衰。被楚吞税。原配程氏,次配姬氏。生子一家斯。第二十三世家斯 敬公子

23、。惠王己巳生。世袭祖爵。国势尽衰,被楚吞税。原配惠氏,次配戚氏,三配宦氏。生子三 万忠、万通、万严。第二十四世万通 字思晦,家斯次子。襄王辛卯生。定王乙丑,楚报荒谷之耻,侵占罗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墟,山野草林居焉。公葬于蓼宗室,国人逃奔散处。娶骆门茅氏。生子二 芳噩(长子逃蜀,合家十九口被楚杀也。 )苍噩。第二十五世苍噩 讳仓,万通次子。定王丙辰生。随父逃难襄阳黄龙洞金瓜墟,山林草野居焉。原配姬氏,次配李氏,三配逢氏。生子二 砧、研。第二十六世砧公 苍噩长子。原配巢氏。次配央氏,生子二 礼延 元延。研公 讳虬,号守良,苍噩次子。简王戊寅生。楚并国,父子逃难黄龙洞山中居焉。原配李

24、氏,次配巢氏。生子三 利超、利远、利达。第二十七世利达 讳闻韶,研公三子。灵王癸丑生。国亡家弱,逃散川上。配关山叶氏。生子一 秀扬。第二十八世秀扬 讳世正,号瑞杨,利达之子。景王庚辰生。隐居衡州铁炉门。原配单氏,次配刘氏。生子五 明、学、步、涯、圃。第二十九世学公 讳国柱,号学文,秀扬次子。敬王庚戌生。国被吞灭,隐逸黄龙洞金瓜墟山林茅屋居焉。原配吴氏,次配彭氏,三配张氏。生子一程政。第三十世程政 讳亿,学公之子。周贞定王乙亥生。斯时王室微衰,各国诸侯多僭。公窥天下无道,不求闻达,逸居楚南洪洞,自称洪洞高士。故今尚存罗洪洞。原配周氏,次配陈氏。生子二 秉、乘。第四节 罗氏始祖凌甫源流世次第一世乘

25、公 讳凌甫,号益,程政次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一孙。周考王甲辰生。周烈王间,初为狠守。公晚年,显王时佐秦有功,受封益伯侯。乙卯年复兴罗国。都于南郡之枝江,今楚南荆州府枝江县,旧有罗国城,即公所迁之处也。传曰:“周末徒枝江。 ”指公之南迁事。公复国后,追寻源流,取祝融火正徵字之韵,切匡正陇西之音,从郡叶音曰“陇西郡”,以国为氏,自此而起也。周显王庚辰殁,寿九十七。葬枝江城北,坐北向南。事载枝江县志。原配孙氏,次配袁氏,三配姬氏。四配董氏。生子二 图南、圆南。第二世图南 讳萄,乘公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二世孙。威烈王辛酉生。荫袭父爵。任中军大夫,从陇西郡。原配陈氏,次配白氏,三配羊氏。生子三 守陇 守凤

26、 守凰。第三世守陇 讳宣,号连捷,图南长子。威烈王乙卯生,荫袭祖爵。周慎亲王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迁于岳州府平江县居焉。其后因居潭州,即今之长沙也。自古传曰:“罗氏起脉,望出长沙。 ”即今湖南长沙府浏阳,善化二县是也。公于周郝王丙辰年八月初十月殁,寿九十八。葬长沙城内天心角,今墓迹犹存。原配吕氏,次配张氏,三配苏氏。生子二 茂峻 茂岫。第四世茂峻 讳忠,号中真,守陇长子。居任职陇西而居焉。原配江氏,次配姜氏。生子二宗光、宗邝。茂岫 讳直,守陇次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四世孙。周安王乙亥十二月十六日寅时生。配韩氏,从陇西郡。生子三 宗誉、宗觉、宗举。第五世宗誉 讳弘,茂岫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五世

27、孙。周显王庚申十月望日生。从陇西郡。原配夏氏,次配魏氏。生子二 科屏、科呈。第六世科屏 讳庶,号愉山,宗誉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六世孙。周显王庚辰生。周赧王壬子年仕泰皋都守,历官御史中丞。原配曹氏,次配魏氏。生子四 廷荣、廷华、廷升、廷高。第七世廷荣 讳衰,科屏长子。建国始祖三十七世孙。周赧王壬寅生。秦始皇癸亥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原配徐氏,次配狄氏。生子三 复任、复仁、复位。第八世复任 讳嗣薇,廷荣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八世孙。周赧王辛酉生。仕秦为江南徐州太守,秦二世胡亥间为参军,升光禄大夫 ,拜进爵舍人。解组归田,仍居湖广长沙,殁,葬长沙天心角守陇公墓侧。原配宋氏,次配李氏,三配陈氏

28、生子三 维翰 维怀 维垣第九世维翰 讳明文,字维汉,复任长子,为建国始祖三十九世孙。周赧王乙卯生。从陇西郡。秦二世时,职掌九卿,因号曰“九卿公”。配王氏。生子三 君用君赞、君庶。第十世君用 讳均,字天朝,号道和,维翰长子,为建国始祖四十世孙。周赧王丙申生。文艺超群,道德全备,忠君爱国。秦始皇末,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令,督运官铁使,由洞庭城陵经过,被矶石覆舟,溺死洞庭。其女孝烈偕弟珍寻父不获,号泣投水死。其孝义感动天神,三日溯洄至南津港,抱父尸浮出水面,颜色如生。乡人感其孝义,将尸同葬南津港,并立碑表彰,迨宋理宗间,长沙司院为表其义感云天功绩,上秦朝廷。追封其女为孝烈灵妃,至今呼曰:“灵妃娘娘”;

29、并封其弟珍为孝感侯。事载湖南长沙志。并在潭州立庙塑像祀之,即今长沙善化县小西门外河南街,庙配祀麻痘娘、送子娘三尊合座。公原配郭氏,次配黄氏,三配路氏。生子三 珍、珠、珏,次女配石固。第五节 豫章始祖珠公源流世次一 世 祖 珠公,字怀汉,于秦始皇丙辰二年(公元前 245 年)出生于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村。任大司农令封相国大夫,出守九江,居豫章沟。 (为免重复,以下先祖不列生卒年月,不列事迹,行谊,仅述其配偶及其传衍情况。 )妣张氏,副妣傅氏。生子六:居厚、宣礼(迁陕西) 、子成(迁江西小罗涌) 、知正(迁河南归德鹿邑) 、祗德(迁杨州府杨子州) 、成通(迁江西瑶顼乡) 。二 世 祖 居厚公,珠公

30、长子,任汉武帝建元年间大学士,转大尉,赠卫国公。妣王氏,子三:忠、悉、志。三 世 祖 悉公,字子立,居厚公次子,任延尉上书,转光禄大夫。妣吴氏。子三:臣良、臣恭、臣敬。四 世 祖 臣恭公,讳禹,悉公次子,出任长乐少府,调任京堂司都州,后徒居河南汝宁府罗山县。妣严通判女。子二:谌、诚。五 世 祖 诚公,讳奉,任广西谏议大夫。妣李丞相女。子二:徽、徵。六 世 祖 徵公,讳可证。诚公次子任南阳大守,致仕回家,隐南昌西山。妣李氏,子三:达、远、逵。七 世 祖 达公,讳彦绣。徵公长子,任临江军运尹,升光禄大夫。妣吴氏。郭氏。子四:叶、英、艽、艾。八 世 祖 叶公,讳立成。达公长子。安帝永元初,为河南开封

31、校尉,出任西域长史,官大尉。妣杨氏,张氏。子三:暹、升、昱。九 世 祖 升公,字祈郎,叶公次子,恒帝建和中任宣州路任执院,升光禄大夫,致仕回乡,移居武阳渡。妣胡氏,子四:季德、季华、季实、季霍。十 世 祖 季实公,讳茂,升公三子,汉献帝时,为东郡大守。妣陶氏。子四:霅、霄、雲、霓。十一世祖 霄公,讳公望,季实公次子,东吴,升任安成郡大总管。妣闫太守艺公女;子三:令恭、令云、令仪。十二世祖 令恭公,讳佐之,霄公长子,任后汉蜀国,为折冲中郎将。妣徐氏。子四:登、瑭、环、璜。十三世祖 瑭公,字公绣,号柏林。令恭公次子。妣黄日向公女。子二:文通、文慧。十四世祖 文通公,字诏贤,瑭公长子。妣胡应善女。子

32、三:锤、铁、铿。十 五 世祖 铿公,文通公三子。妣熊御史中丞远女。子二:绥、缕。十 六 世祖 绥公,号均章。铿公长子。妣胡氏,子二:企生、遵生。第三十四世(庐陵第一世)罗崱 字大时,号山斗。唐节度使,自豫章徙居吉州庐陵之戡村,即熂下,为罗姓始祖。第三十五世(庐陵第二世)达公 号行果。第三十六世(庐陵第三世)皎公 号大山。第三十七世(庐陵第四世)议公 号豪川。第三十八世(庐陵第五世)遵公 号南塘;珣公 号汪丘第三十九世(庐陵第六世)元;軿;兴;轩;贞第四十世(庐陵第七世)仉;金;绚;绅;涣;第四十一世(庐陵第八世)徽公位下分徙:君贤徙江北;彻诗徙江湾;应苏徙福塘;思学徙郡塘大巷口;纯老徙享塘;馀

33、庆徙鳌口;悦学徙木履坑;梦德徙谷平庙背;义老徙享下;亮公徙高村;俊公徙中市;恒公徙花树下;子谦徙下枧;晋亨徙奥台;彝公徙上镜;颐庵徙拓下;荣道徙大粟;时英徙桥头;珠系 1 世. 豫章罗公讳珠,字怀汉。乃秦朝时期武陵令君用公之子也。公生于秦始皇丙辰二年(公元前 245 年)四月十四日寅时。幼而岐嶷,长而好学,敦品行,通经术,汉朝高帝时(公元前 206-195 年),为治粟内史,即大农令职也。出守江西九江,佐灌侯婴筑城有功,因家豫章。殁于汉景帝丙戌二年(公元前 155 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于江西新建县太平乡西山大岭山巅飞天龙公形,未山丑向。明堂左水到右,四季长流不息。数年来高冢隆然,丰

34、碑屹立,诚可敬也。墓碑为东汉永兴二年甲午年(公元 154 年)正月十五日八世孙太尉叶公,字立成,立碑。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抵德、成通。2 世居厚公,行一,字廷相,号竭中,始祖罗珠公长子。汉高祖壬寅(公元前 199 年)八月十八日子时生。汉武帝二十五年(公元前 116 年)世袭父爵大司农。汉武帝建元(公元前 138 年)中仕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大尉,赠卫国公,升用兵宰相。后卢父墓,同弟祗德公环墓而居。今大罗洞是公所居之处。汉武帝元封乙亥(公元前 106 年)十月十五日卒,寿九十四。葬九江城北北沙下,蟹形。子山午向兼癸丁分金。即今罗家园是也。配王氏,桃州王智远公女,赠相国夫人。葬九江东

35、坑大石桥,人形,乙山辛向。生子二: 忠、悉。继配黄氏,生子一 :志。3 世. 悉公,字子立,号敦笃,廷尉尚书、光禄大夫,居厚次子。汉景帝己丑(公元前152 年)十月初十寅时生。汉武帝元封(公元前 107 年-公元前 105 年)间任廷尉尚书,转升光禄大夫。配吴氏,陕西咸宁县令进士忠桂公女,赠唐国夫人。景帝丙申(公元前 145 年)生。夫妇合葬大神口,蛇形,丁山癸向。生子三: 臣良、臣恭、臣敬。女一,适李丞相孙:敬。4 世臣恭公,字舒泰,行真二, 悉公次子,汉武帝元封丙子(公元前 105 年)六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本始庚戌科登进士第。四十六岁出仕长乐少府。历永兴军酒税司,转任京堂茶司都州,调河南汝

36、宁府罗山县令。致仕还乡。于平帝五年(公元 5 年?)避王莽乱,隐新建县西山,托迹仙游,修炼辰黔山,即今湖广辰州府黔阳县辰黔山是也,公多道术。士民祈祷,即应,故今名为罗公山。世传山下罗公祈祷法术至今甚广县验;山顶有真情武庙。事详楚国志并辰州志,汉成帝鸿嘉辛丑(公元前 20 年)年八月十三午时卒,寿八十五。葬白沙寺,月形,壬山丙向兼午子分金。配严氏,严通判都公女,汉武帝天汉辛已(公元前前 100 年)年四月初八未时生。敕封长乐少君,同葬夫墓。生子二:诚、谌。5 世. 诚公,讳奉,字奉诚,号好尚, 臣恭长子。汉宣帝元康丙辰年(公元前 65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午时生。绥和二年(公元前 7 年),五十八

37、岁出任广西谏议大夫,详见广西省志。王莽篡汉己卯年(公元 19 年)九月初一寅时卒,寿八十四。葬严城岭严家山,虎形,丑山未向。今新建县高安分界处是也。原配李氏,李丞相广利裔女,封夫人。生子一:微 。副配,万氏,进贤县万汝弼公女。二妣同葬夫坟。6 世. 征公,字可政,诚公次子。汉成帝河平丙申年(公元前 25 年)十二月初四寅时生。东汉光武年时五十二岁,任南阳太守。宽恕仁慈,百姓讴歌。致仕回家,隐居西山。永平乙亥年(公元 75 年)十月十五日子时卒,寿一百岁。葬西岭凤凰山观音山,乙山辛向。配李氏,李丞相广利裔女,封南阳夫人。生子一:达公。副配宗氏,生建武己丑年(公元前 29 年)二月十二日午时。二妣

38、同葬夫处。生子二 :远、逵。女一,适丰城县同造孙利宾。远公赘徽州姿原县滑氏,因家其地;逵公,辛丑年生,赘江南宁国府太平县勺村。再配朱氏,因家其地。7 世. 达公,字彦绣,征公长子。王莽篡位初始甲戌年(公元 14 年)十二月初二日子时生。汉朝和帝永元八年(公元 98 年)升任临江军尹,转为士门结事八座驾,升光禄大夫。致士还乡,隐居豫章新建县忠孝乡西山黄古巷屋佑,今金氏蓬屋左,即达公所居处也。晋旌阳令许逊访郭等名山,因求金宅求修炼处,公七世孙瑭公,字柏林,与许逊重友盟义让居处。逊斩蛟于铁树宫前,即今万寿宫是也。殿前池塘至今仍呼 “柏林塘”。许真人许逊于晋宁康甲盛开年八月十五日举家升天,即是此处。公

39、于汉安帝永初癸丑年(公元 113 年)卒,寿一百岁。葬西山潭源,坐西向东,与梦山罕王庙相近。原配吴氏,进贤县吴崇季公女,封夫人。副配郭氏,在城郭绍贤公女。二妣同葬夫处,即今潭源街上。生子四: 叶、英、芄、艾。英公,字秀华,生子冲霍公,元兴中年徙居云南广南府;艾公,字秀甫,徙居河南开封府上林罗艾山。8 世. 叶公,字秀茂(大司马 太尉),号立成,又名永成, 达公长子。东汉光武壬子年(公元 52 年)三月二十九辰时生。建初中与同邑程秀升着五经通难;孟子章句系公编校。元和四年(公元 86 年)仕大司马,尝亚献郊社之礼,治大丧,国有大造大疑。公与司徒、司空论之,国家有过,公与三公通诤之。赐金印紫绥,掌

40、武事功课。永元初(公元 89 年),为河南开封府校尉,掌城门屯兵司马,以待胡扰,出为西域长史。永元十三年(公元 103 年)辛丑,窦宪出击匈奴,乃与都护班超协谋,击虏于蒲类海。龟兹自将一万骑于西界,温宿王自将八千骑于东界。公遂遣骑与超密召诸部,鸡鸣勒兵,驰赴莎车,胡大奔溃,斩首五千馀级,莎车遂降,威振绝域。遂领行军节度使。永初时,累官大尉,镇守郁林,凿峻山以便徙行,水渠以便水走,故今浔州有名曰“罗叶水”,又名“罗丛崖”,今峻山有名“罗洪祠”。公能占望云气,省察林咎,教以趋避之方,今郁林,名“罗望江”。时偕弟艾于彼赞化,艾卜山川之秀,遂居之,今上林有罗艾山。熹平中年(约公元 174 年),豫章太

41、守张躬感大尉公之义,于武阳西,装像建祠祀之。妣杨氏,有赞襄之功,配享后室。三国中期,吴孙贲顾邵,率民恢拓之。唐季未,有相国魏暮,辞官来隐其地,祀后亭,今日相公庙,即汉时之大尉祠是也。到宋雍熙二年,知州夏峻极,分后为相公庙,前为大尉庙。公卒于三国东吴建康甲申年(公元 144 年),享寿九十三。葬武阳渡辟邪,东向。女婿杨友龙表墓。配杨氏,杨子洲杨万户侯子文客公孙女。葬凤凰山浇湖,辛山乙向。副配张氏,张家园良万公女,光武甲寅年生。葬西山真君殿前阙家坑。生子三:暹、升、 昱;女一:适同邑杨友龙。9 世.升公,字奇祯(光禄大夫),号祈郎,叶公次子。东汉永元壬寅年(公元 102 年)六月初六日子时生。东汉

42、建和中(约公元 148 年)任宣州路主执院,升光禄大夫。因奉父祠,居武阳渡辟邪。东汉中平甲子年(约公元 184 年)二月十三日卯时殁,寿七十三。葬西山大神园,丁山癸向。配胡氏,胡太守胡建侄女。葬大神园。生子四:季德,季实,季华,季霍。季德公徙浙江馀饶县;季霍公徙南京三尺街。10 世. 季实公,讳茂(东郡太守),字祀山,升公次子。东汉永嘉乙酉年(公元 145 年)十二月十六日卯时生。自幼继薜令羊和为嗣,事羊尽礼,冬坐自羊皮以悬榻后,要处单板塌,以彰羊皮于上,饮食不食羊,肺次思羊父之恩。徐高士劝公复姓,终不忍心。光和时(约公元 178 年-183 年),以才智出仕尖广通城令。建安中年(约公元 20

43、0 年-215 年),升为东郡太守。致仕还乡,居洒洲即今徐埠。三国蜀国后汉建兴丁巳年(公元 237 年)卒,享寿九十三。葬徐埠,时有东吴太守顾郡,下车祀先贤,故封其墓于南昌县徐埠里,今名罗思羊墓。后因祠于墓前,即今思羊祠,胡又号罗思羊,盖卒不易薛父之姓。而薛令羊公卒,葬于严城岭,与五世祖诚公之墓相近。到唐贞观十年(公元 635 年),洪州都督安抚使刘公政,会檄长史张公惟善,整其祠貌,焕然一新。后裔罗欢思仰祖德,胡附祠前置义田,以享祀,赈贫。配姚氏,分宁双溪姚选公女。葬凤凰山,己山亥向。生子四: 霅、霄、云、霓。副配赵氏,双村赵汉公女。葬凤凰山。生子一:薛雍,继薛令羊和世系。晋初徒居山东,后见唐

44、将。生女一,适丰城县姜舍万诚。 11 世. 霄公,字公盟(洪州府总管大都督),季实次子,东汉中平丙寅年(公元 186 年)九月初三日寅时生。自幼学孙吴法,以将材自雄,整套都亭侯孙贲,每以礼宾之。到三国时期后汉建兴间(约公元 220-230 年),有诸葛恪为幕宾,参议都督中外诸军事,时集义士于东兴,作大堤,筑两城,魏国曹丕帝遂命诸葛诞攻围两坞,图坏堤以遏诸葛恪,公设智,率兵四十万与诸葛诞敌战于长驱,魏兵惊退,因公谋出奇异,号曰罗智万,且须长,又称须将军。有功于东吴孙氏,仕安成郡大总管。以旱祷雨于萍乡石潭,浮木四太,即雨,遂封其山以神其事。后诸葛恪与诸葛诞轻敌,常违众举师,公以书谏之,逐怒不从,遂

45、告疾,解政回家,隐居江西萍乡,即今罗霄山,由此而来。三国东吴天纪未庚子年(公元 280 年),吴主降晋,公深痛之,乃吊三闾大夫屈原,自乘龙舟,五月初五寅时,投武阳之水而逝。有太守泥秀发,以屈原相公为词,以明公志。隋朝开皇间(公元 581 年-600 年间),杜彦应取木祷公于罗霄山致雨,寻功上奏,奉隋,封洪州总管府总管大都督。唐初武德间,有都督李大亮,过公遗像,得于裔孙罗元干,祀于奉新县,为屋数十橼,安神,榜曰三总管祠,享寿九十五岁。葬西山逍遥山,癸山丁向。配钟氏,南昌钟违公女,敕封吴国君;又配闾氏,闾 太守艺文公女。二妣合葬夫处。生子三:令恭、令云、令仪 。12 世. 令恭公,字佐之(中郎将)

46、,霄公长子。东汉建安七年壬年(公元 202 年)二月初二日丑时生,三国时期仕后汉蜀国刘先主(刘备),为折中中郎将,佐事先主。建兴元年甲辰年(公元 224 年),中流矢,卒于军因整盐井城(今云南省昭通盐津县盐井镇,罗德富注)南十里,今名柏林山,壬山丙向。事迹载于乌蒙志。配徐氏,北历徐仁公女,建安丁亥年(公元 207 年)生。葬大石桥。生子四:璒、瑭、环、璜 。13 世. 瑭公,字公秀(南昌柏林罗氏始祖),名秀居,号柏林,令恭公次子。东汉建安庚子年(公元 220 年)十月初作日丑时生。西晋太康(约公元 280-289 年)时,迁武阳渡,居八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塘居南塘。及旦,访道于宗大伯、

47、二伯,适至其地北林,行及土名南池塘,即石池塘,今官厅堂以符梦,改名塘,遂自武阳赘北林黄日向公女。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垂七十年后,柏成林,故土名为柏林,因号柏林公。后梦五龙腾于沙冈,次日至沙冈掘地,得宝剑。后黄氏三乳生五女,稍长悉姓五男,五男遭疫同死,均葬西湖东南埂。五女往泣五男墓所,结黄丝五步,以示为黄氏妇决,故今地名黄丝埂。因此公令五女各持一剑,守节新吴山。五女拜授而去。皆至,编草为衣种蔬为食,结茅为居,终身不笑。惟于彼地植柏,征示后为柏林罗氏女意,后咸和间(约公元 327-334 年)同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讲道城中湖西,即今建德观,过三月复去,至许旌阳逐蛟及象湖,蛟在湖南埂化为牛,即黄

48、埠,因改名栏牛埂。宗大柏、二伯,以禾槎逐之,公以箭射之,旌阳知其有道术,因请曰:劳三秀才,故来慰谢,弟余失斩蛟之剑,欲为周道相求,宗惠仙曰:惟罗柏林有宝剑,常持其剑斩蛟于浇窟,遂同至公家。公与旌阳同至沙冈,得剑穴所,公曰:昔日掘地得剑,将剑卓地,洞泉涌出,因号剑井,公洗圆石瓷之,又名石井,又名真君井,其井在般若寺后,百数十丈,旌阳问曰:剑今何在?公以实对,因偕旌阳至新吴,见柏翠茂如故园,遂同憩彼柏树下。时五女通慧,各持宝剑献。旌阳问曰:仙女何以预知?对曰:十年来先生急于去害,父偕至此,盖必有为,况从者之肩剑囊皆空,是以知之!旌阳以为剑侧。及闻旌阳冲升,五女卒隐彼伯树下,乡人奇而祀之,今祀各伯林

49、观,神名柏树仙童。唐朝丰城御史中丞王季友着传。公居新吴罗塘在泽村,结茅,学逊秘术。王月悟而始归,与宗大伯、二伯,结卢于象湖南埂。时乡人立宗道、二伯及公三神像,今枫树庙中,有神名罗公驰射神,即公也。后裔汝邦,因塘像坐宗氏,后遂移像于黄埠庙,止存宗氏二像。至治二年,洪水泛滥,沉倒望烟楼,公之遗像,遂不存矣。后与兰陵尚书左丞彭沅、贞官萧正法、大尉黎蒋二,讲道于城西北一隔,即今彭贞宫也。偕许旌阳问道于谌,母植柏建塔于池山巅,故今遗名柏塔,乡村之人号曰九天道源。梁朝大同十一年(约公元 545 年),敕加至孝忠顺。唐贞元甲申年(公元 804 年),翰林学士京兆韦执谊着传。钱起题剑井诗曰:“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江,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阳通。”葬屋后柏树下,即今株树山。配黄氏,黄日向公女。葬春花冈下,水龟形,即今桥头西岸,古铃曰断头雍春花园,水洋洋,左边山障,右边沙芒。葬下三年后,白壁献君王。生子二:文通、文慧。副配谌氏,仓部郎中谋礼公女。葬歙上通德乡,即天尊墓。生子一:文佑。凡学士颖之柏轩集,待郎盛得之号柏园,进贤上屋叔廉之柏树桥,罗田之柏坊,进士鹗之居咏柏林,歙上后土之大柏山,新建溪洪之书院曰柏香,皆因柏林公而名也;仰山之号柏园,高柏枢密院点之号北庵,点第四子愚之号北林,杨桥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