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2、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 )A. 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3、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 A、紧 B、松 C、专一4、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C、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D、
2、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5、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6、全酶是指什么?( )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B、酶的无活性前体 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 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7、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 Km 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s Km 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D、当s=2/3Km 时,V=25Vmax8、已知某酶的 Km 值为 0.05mol.L-1, 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 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多少?( )A、0.2mol.L -1 B、0.4mo
3、l.L -1 C、0.1mol.L -1 D、0.05mol.L -1 9、某酶今有 4 种底物(S),其 Km 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 )A、S1:Km510 -5M B、S2 :Km110 -5M C、S3:Km1010 -5M D、S4 :Km0.110 -5M10、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11、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 )A、活性中心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12、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 其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RNA C、
4、DNA D、糖蛋白13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A、有机物 B、还原态无机化合物 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 D、日光14、下列代谢方式中,能量获得最有效的方式是( )A、发酵 B、有氧呼吸 C、无氧呼吸 D、化能自养15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 )A、还原型无机化合物 B、氧化型无机化合物C、某些有机化合物 D、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16.硝化细菌是( )A、化能自养菌,氧化氮气生成硝酸获得能量B、化能自养菌,氧化氨生成硝酸获得能量C、化能异养菌,以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D、化能异养菌,以亚硝酸盐为最终的电子受体二、判断题1、米氏常数(Km)是与反应系统的酶浓度无关的一个常
5、数( )2、辅基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 )3、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最适底物的 Km 值应该是最小( )4、一般来说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相应地,蛋白质都是酶( )5、竞争性抑制剂在结构上与酶的底物相类似( )6底特水平磷酸化只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不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7发酵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有机化合物,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无机化合物( )8. 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 30 个 ATP,大部分来自糖酵解 ( )三、填空题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包括 _ 、 _ 、 _ 、_ 、 _ 、 _ 。2.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经_途径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_被彻底氧化成_和_,在 TCA 环中可产生_ATP 。3在异氧微生物的糖代谢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葡萄糖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_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4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_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通过_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 O2。电子供体是 _、_、_和_,5. 光合磷酸化有_和_两种。6. 发酵是在_条件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