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植入式隐形眼镜,是一个创意十足的名称,但与实际上的意义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它并非一种隐形眼镜。这话怎说? 所谓植入式隐形眼镜,英文名称为“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其 实是一片植入眼球内的屈光矫正镜片。因此,与载在眼角膜表面的隐形眼镜当然不同。严格来讲,隐形眼镜原文为 CONTACT LENS ,应该译为“ 接触镜片“较贴 切,但数十年前,有人采用“隐形“二字来形容 这种新发明的镜片,是为了标榜其“隐形“ 的效果,数十年来积非成是,隐形眼镜早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如今,瑞士的一家公司也别出心裁,将一种植入眼球内的屈光矫正镜片取名为 IMPLANTABL
2、E CONTACT LENS(ICL),并予以商标注册。这 种镜片其实与白内障手术后所植入的人工水晶体(IOL)相似,只不过白内障人工水晶体是在摘除白内障后才植入的镜片,以取代原来的水晶体。 而目前的植入式隐 形眼镜则是把一片有度数的镜片,植入正常的眼球内,放置的地方是在水晶体的前方,因此其正确的名称应该称为“PHAKIC IOL“(意为未摘除水晶体之 IOL),它的目的并非取代已变成白内障的水晶体,而是为了矫正近视或远视。据视客眼镜网专家介绍,目前世界上并非只有这种 ICL 才可以植入眼内来矫正屈光不正,事实上还有好几种产品,这些产品的原理都是一样,但制造的材料不同。举例来说,有所谓 PRL
3、 镜片、 ARTISAN 镜片、 VIVARTE 镜片 等,各有各的专属名称,但笔者认为 ICL(植入式隐形眼镜)是最有创意的名称。目前以 ICL 这种镜片来说,在加拿大、韩国、欧洲及南美一些国家,已准许 上市。但在美国仍未通过 FDA(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核准,一般预测,两年之后应可获准上市在美国使用。 第二点,就效果而言,根据加拿大及美国的临床报告,针对高度近视患者手术之后裸视视力达 1.0 以上者, 约有 45% ,裸视 0.5% 以上者则有 84% ,与雷射的结果相当相似。 第三点,就安全性而言,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镜片是植入眼球内,因此它是一种眼球内手术,正如任何眼球内手术一样,只
4、要进入了眼球,就有发生最严重的眼内感染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比例就如同白内障手术一样,是相当低的。其它较轻微的并发症,如造成水晶体混浊(约有 2.3%)、短暂性眼压上升、角膜内皮 细胞数目减少,及虹彩炎等,均可能发生,所幸这些并发症并不算严重,万一有较严重的情况,也可以把镜片重新取出,技术上并不困难。雷射屈光手术,对超 过一千度以上的病患而言,如果角膜厚度不足的话,往往无法完全矫正,植入式隐形眼镜等产品,的确可以提供另一种选择。目前全世界的病例不超过两三千病,但随着某些国家的开放,病例数快速增加,距离成熟的阶段应该不会太遥远。植入式隐形眼镜分类植入式隐型眼镜依据植入位置,视客眼镜网专家表示,可分
5、为前房型植入式隐形眼镜与后房型植入式隐形眼镜两类,前房型又分为隅角固定型与虹膜固定型两种,目前国内卫生署仅开放前房虹膜固定型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式隐形眼镜矫视原理正常的眼睛,光线将透过角膜聚焦投射到视网膜上面,形成清楚的影像,但对近视的眼睛来说,由於角膜的弧度较大( 或眼轴太长),造成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形成模糊的影像。植入式隐形眼镜治疗近视的方法,主要将一片小小的隐形眼镜( 人工水晶体)手术置入患者眼球前房内瞳孔前方、固定於虹膜上,将影像準确的投射到视网膜。整个手术的时间约在 30-45 分鐘,医师 在眼球手术区域做局部的麻醉,所以过程中患者可保持清醒状况植入式隐形眼镜特点植入式隐形眼镜与
6、一般雷射近视手术的最大不同点,是植入式隐形眼镜為可逆式的近视矫正手术。一般雷射矫正近视是指在角膜之上施打雷射光束,来矫正角膜屈光弧度,為一般中、低度数近视患者,或高度近视患者但角膜厚度足够的人所採用;植入式隐形眼镜矫正近视的方法则為植入微小的隐形眼镜到眼球之中,以获得最佳的视力,较适用於高度近视患者,若受术者有不适应症產生,可随时将植入的隐形眼镜取出。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植入式隐形眼镜每一个人的眼睛状况不一,一定要於术前经过眼科医师的审慎评估,确 认是否适合植入式隐形眼镜,除高度近视外,必需无任何眼睛相关的疾病,如角膜、瞳孔或虹膜方面的问题,也无视网膜剥离的病史;还有近视度数最好在 800 至 2000 度之间,眼睛的度数稳定,在手术前半年内,度数变化需低於 50 度。非怀孕中或进行其他的护理照顾期间,之前未进行过有关矫正视力的手术。 植入式镜片植入部位在角膜与虹膜之间,患者虹膜与角膜之间的空间(前房深度) 必 须充足( 大於 3.0 mm),而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必须大於 2000 cell/mm2。所以高度近视 患者需要医师的专业判断以决定最佳的矫正方式,同时受术者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角膜内皮细胞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