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惊愕() 雪茄(ji)勾当(u) 真谛(d)B喝问(h) 凹凸(o)缄默(jin) 压轴(zhu)C粗糙(co) 挟持(xi)犄角(j) 窥伺(c)D箴言(zhn) 扎实(zh)扁舟(bin) 岑寂(cn)解析:选 B。A.“勾”读 u,C.“伺”读 s,D.“扁”读 pin。2下列各项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祥瑞 镣铐 缕刻 绯闻B缔造 咀嚼 诅咒 浮燥 C芳菲 道谦 淌汗 悱恻 D跛脚 暗淡 蜷缩 笞刑解析:选 D。A.缕镂,B.燥 躁, C.谦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农民的生活都
2、比较_,但他 们 牢记“致富思源,富而思 进”的古训,仍然勤耕不止。最近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以副 总统拜登为代表的 鹰派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不能 _伊朗的核野心” ,因此美国媒体更 频繁鼓吹 对伊朗采取强硬措施。王华进公司才一年,就因为 出众的销售能力被公司领导 _,迅速被提升 为销售部经理。父母去世后,他与年幼的妹妹在五十多年的人生风雨中,始终_,终于迎来了幸福安宁的晚年。A优裕 控制 另眼相看 相敬如宾B优越 遏制 刮目相看 相濡以沫C优裕 遏制 另眼相看 相濡以沫D优越 控制 刮目相看 相敬如宾解析:选 C。优裕:有富裕、充裕之意;优越:优异。遏制:极力制止;控制:掌握支配之意。刮目
3、相看:指别人已经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格外重视。相敬如宾:指夫妻间相互尊重;相濡以沫:在困境中相互救助。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非常的激烈。C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事。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 ,令人不忍卒读。解析:选
4、 A。A.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B.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于媒体的消息惊人,属误用。C.耸人听闻:是捏造夸大事 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此处应用“骇人听闻 ”。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不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5(2010 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B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
5、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解析:选 A。B.不合逻辑,成功的实践可以证实理念的正确,而失败的实践则不能。C.“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 ”有歧义,可改 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或“要与几所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搭配不当。 “完成”与“理想”动宾不搭配, “完成”应改为“实现 ”。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的时候
6、老郭没有听到。他正盘腿坐在沙发上,手扳着光脚丫子陶醉在 电视里,一位歌星正在唱歌,嗓音不佳,但很会调节现场的气氛,在舞台上扭来扭去,时不时地还扮个鬼脸,招惹得台下的观众一片欢呼,老郭也跟着乐:嘿嘿,嘿嘿嘿“门铃响呢。 ”在厨房忙着做晚 饭的媳妇喊道。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 电视乐。“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的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 这才从电视里“走”出来, 趿 拉着拖鞋来到门口。门铃仍在执著地响,老郭没有着急着开,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眼儿”观望。门外是一张放大了的脸, 红红的嘴唇拉得很长,显得很夸张。“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的媳妇从厨房出来,一 边 在围裙上擦手,一 边往门口走。“不熟悉
7、!”老郭说。“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 张媳妇吗!”老郭的媳妇“ 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 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 满满的一碗绿豆糕。门不开的时候按着门铃一遍一遍响, 门开了老张媳妇却一 时不知道该说啥了,双方出 现了短暂的尴尬。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从开 发商手里接过钥匙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的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 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那也仅仅只是几句寒暄。“都在家啊,乡下孩儿他爷爷 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 ”老张媳妇说。“太客气了,你们自己留着吃吧!我 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 豆糕呢!”老郭的媳妇说。“这有啥能不能
8、的,咱们是对门 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的媳 妇手里塞。一个 门里一个门外,俩人推让了几下,老郭的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 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放下绿豆糕送出碗关上门后,才想起忘了 让老张媳妇进家来坐坐了。一旁的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的媳妇听老郭的话后,一 时间也犯起了嘀 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个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管她呢,送来了就吃呗!” 老郭的媳妇说。“吃吃吃,就知道吃。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
9、让你给他儿子 转学校吧?”老郭的媳妇说。“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 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 爷 子在公路局上班早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着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 这香气扑鼻的 绿豆糕上。“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收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的媳妇说着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第二天,老郭的媳妇开门准备 去上班的时候, 刚好对门的老 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早啊!”老张媳妇说。“你也早啊!”老郭的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的媳妇犯了一下愣。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
10、炸的,孩儿他爷爷每年都来送,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 习惯。 ”“是吗?”老郭的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 头问:“你家没有 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 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 ”“没有啥事,有事我们肯定会 说的。 ”老张媳妇说。“真没有?”老郭的媳妇说着就用眼睛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的媳妇看得很不爽, 躲开了她的目光。“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了你就说, 别不好意思开口。 ”老郭的媳妇说着走了。老张媳妇望着老郭的媳妇远去的背影, 愣了。 “有啥事呢? ”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选自 2010 年第 4 期百花园 小小说原创版)6文中说“老郭的媳
11、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_答案:因为老郭家接受了人家的绿豆糕,两口子“研究”的结果就是,老张家一定有事要求自己,吃人嘴软,自己是不好推辞的。因而老郭媳妇讨了小便宜吃了大亏,所以一夜难寐。7文章通过对门送绿豆糕一事,勾勒出都市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幅画面。答:_答案:邻里之间没有真诚,老死不相往来,功利充斥着每一个地方,一切的交往都是一种交易。8文章最后说“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请问老张媳妇“不明白”的内容是什么?答:_答案:老张媳妇“不明白”的内容是:邻里之间,吃人家一碗绿豆糕实在没什么,可老郭媳妇反复说“有事你就说啊” ,难道邻里之间就一
12、定要那么功利吗?9通观全文,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是对比手法。老张媳妇送绿豆糕给老郭家,就是出于邻居对门的情谊,别无他意。但老郭家两口子却想了那么多,总认为这绿豆糕不是白送的。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说明老张媳妇的纯朴、善良,老郭家两口的多疑、世俗以及自以为是。三、语言运用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第一届“维克多雨果与同等者 节”1 月 15 日在法国巴黎大区拉开帷幕,组织者将举办戏剧、 诗歌和电影等形式的活 动纪念这位享誉世界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与同等者节” 活动组织者阿尔诺 拉斯泰在 谈到创办该节日的初衷时说,“雨果是法国最著名的诗人,也是天才画
13、家,涉猎戏剧、 诗歌、小说和评论等文学创作领域。”节日名称之所以叫做“维克多雨果与同等者节” ,是源于雨果的一句格言:“最高艺术是同等者的境界。 ”今年雨果的 “同等者”是法国 20 世纪伟 大的小说家、意 识流小说大师马塞尔 普 鲁斯特。(1)请给上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答:_(2)请对举办“维克多雨果与同等者节 ”这一活动作简要点评。答:_答案:(1)巴黎举办第一届“维克多 雨果与同等者节”(或:马塞尔普鲁斯特获首届“维克多 雨果与同等者节” 同等者)(2)顾名思义,每年的节日不光向雨果本人致意,也向另一位同等的天才致意,激励人们永远记住雨果并向他看齐。11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这些场
14、景:一群成年人围观溺水儿童而无人问津;年富力强的“帅哥靓姐”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老弱病残的乘客无动于衷;一些城里人向失去劳动能力的乞丐投去鄙夷的目光根据这些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答:_答案:示例:社会要和谐,人性必复苏。12在下面文段结尾的空缺处填上一句话,概括文段说明的道理。不久前去俄罗斯游览,时常看 见马路边排着队伍,有二三人的小队,有几十人的大队,有等大巴的也有等小巴的,还 有不知等什么的。 队伍旁边没有碗口粗的 栏杆,也看不见头戴小帽挥舞小旗口吹小哨的协管员,人与人之 间都保持距离,队伍还拐弯,有时拐上几个弯。拐弯是排队的人自动拐出来的, 为的是不妨碍行人走路。看到这些排队和拐弯,我们懂得:_答案:示例:文明的高层次不是靠强迫,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因为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而是在于理性。四、轻松练笔13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成一篇文章。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 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 纳浊 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 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是水。老子中曾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至理名言。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请以“上善若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