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602847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路径是由医院内的一群成员,根本循证原则,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方法指定一种治疗模式,让病人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次模式来接受治疗。路径完成后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来分析、评估每一个病人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病人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次方式来维持或改进医疗的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并控制整个医疗成本。临床路径可以帮助医师在诊疗病人方面有较正确的思考方向。临床路径提供的方法并不是绝对标准的治疗方法,而是大部分病人某一时期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法。临床路径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品质的方法之一。避免控制系统的失败,在照顾病人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差异及促进医疗体系间人

2、员的互相合作。临床路径的施行就是病人住院后每天依照临床路径的建议治疗病人,然后对照实际的治疗程序和临床路径的差异,知道病人出院。最后再由特定的人员分析及评估差异的原因,作为以后提高医疗质量,修改临床路径的参考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浪费。临床路径管理特色之一:操作模式-信息化通过颜色识别,提醒医务人员当日已执行医嘱及未执行医嘱!蓝色表示已执行医嘱,黑色表示可选医嘱未执行(非变异情况) ,红色表示必选医嘱未执行(变异情况)对未输入原因信息的变异情况进行提醒!可对某病种入径病例的各类数据指标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特色之二:路径模式-病友化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1.医疗路劲 2.护理路径 3.病人版

3、本 4.服务状况调查表医患双方相互配合相互督促,可明显提高路径的完成的质量临床路径管理特色之三:管理模式-制度化要想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对管理者来说,必须自己管理规范:方向正确 标准明确 人人参与 强化培训 评估科学 奖罚分明如何施行临床路径:施行临床路径,要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部就班的去做。不少医院施行临床路径失败,主要的就是准备得不充足,匆促施行所致。下面几点是在施行临床路径之前所必须准备的工作:1. 计划:从开始施行临床路径至最后的差异分析,每一步骤的流程都必须列出来。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医疗体系是比发展临床路径本身更重要的。2. 设定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施行临床路径的疾病或

4、手术方法,并对有关人员说明施行的好处。3. 多方参与的团队:施行临床路径常常会导致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达成各方的共识,因此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邀集各有关部门组成临床路径的推广小组,定期开会讨论是必要的。有些医学中心就是以护理人员为中心,没有邀请资深临床医师加入而导致失败。4. 教育:当施行临床路径的领导小组确定推行策略后,就要开始培训教育临床医师、互利人员及相关的职员,同时要常开会说明施行临床路径的用意及好处。5. 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在对临床路径进行结果评估和评价时,应包括以下项目:住院天数 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 医疗质量/ 临床结果 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资源的

5、使用 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 病人再住院率 修正与改良临床路径差异分为六种:(1)病人差异:来自病人,如手术后的并发症,病人 对于临床路径建议的治疗方式,临床医师必须改变治疗计划,或是病人的心理问题,病人回家没有安全感希望在医院多住几天等。(2)医师的差异:医师开医嘱的延误,或是护理师或病房护士执行医嘱的延误,有时候也会因治疗单位的失误而延长了临床路径。(3)系统的差异:有时候病人治疗的延误是因为医院设备不足,如开刀房不足或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排程太长等等。有时候则因为计算机当机或治疗机器故障等问题(4)住院前的差异:有些病人因症状加剧,临时改由急诊住院,紧急治疗。有些病人则转到别的医院看诊。或有的

6、病人因路途太远,而改住附近的医院。更有的病人改变心意,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而拒绝住院。(5)出院的差异:病人出院后乏人照顾,或是家属人力安排的问题而使病人需要多住在医院里几天。(6)无差异:病人由住院到出院,完全依照临床路径治疗,或是病人不适合临床路径的治疗方式,而须改由个性化管理或其他的医疗评估方法,都可能是无差异。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存在的难点:1. 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体系建立是临床路径推进的基础,一套清晰、实用的管理办法决定临床路径管理的成败。2. 路径标准流程设定:路径标准设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执行态度,甚至出现恶性循环影响整个临床路径的推进工作。3. 路径标准设定:

7、A 循证实一切的基础。B 路径制定必须组织科内充分讨论,达成共识。C 专家小组的评估是保障路径科学性合理性的有效手段 D 设定路径分析改进周期,特别是首次执行路径应对变异情况尽早进行分析,避免消极影响产生 E 根据不同路径及可能预测到的变异适当增加“备选方案“4. 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估标准:临床路径实施最终需要结果的确认与评估,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建议从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经济指标及病人满意,四个维度设置评价标准。建议建立行业内临床路径执行评价的对比与交流平台。如何讲诊疗效果指标(症状、体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比较。5. 对临床路径的期望: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医患沟通及信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病人安全、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荷提供一体化诊疗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