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02115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固结与回填灌浆监理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固结灌浆与回填灌浆施工监理工作实施细则项 目 管 理 部土 石 方 开 挖 、 填 筑 及 基 础 处理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11本细则编制依据(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手册(3),施工技术第八篇地基处理。(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监理工作职责(1)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固 结灌浆及回填灌浆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承包合同文件。(2)组织由设计、业主、工程承建单位参加的技术交底会,编写会议纪要。(3)审查工程承建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中监督实施。(4)检查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审查开工报告,开具准灌证。(5

2、)检查灌浆设备、材料、外加剂等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重点 检查水泥品种、标号、细度、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凡不符合要求的水泥, 严禁用于灌浆工程。(6)参 与 有 关 灌 浆 工 程 设 计 修 改 、施 工 技 术 核 定 、新 工 艺 采 用 等 技 术 问 题 的 研 讨 。(7)监督检查工程承建单位执行承包合同,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对有违反行 为者监理部有权制止施工,并限期纠正。(8)对施工质量、数量进行核实与评价,定期在施工监理月报上提出报告。(9)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施工程序, 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者,不许进 行下道工序。(10)

3、主持单元工程验收,审查工程承建单位提交的灌浆竣工资料,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协助业主组织灌 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11)协调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质量安全事故,对重大事故及时报告业主,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3施工准备3.1 施工组织设计和验证性试验报告3.1.1 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 28 天,工程承建单位应根据合同和施工详图,编制固结及回填灌浆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机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2(1)施工总体布置图。(2)施工工序、工艺和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台时生产率及使用说明书)。(3)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及质量保证措施)。(4)使用材料及配比。(5)施

4、工进度计划。(6)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保护措施。(7)人员培训及考核。3.1.2 固结灌浆验证性试验固结灌浆工程实施前,应对各类钻孔、灌 浆施工的有关参数、材料、设备及工艺作验证性灌浆试验,工程承建 单位应在试验前 28 天提出试验计划,报监理机构审批,试验结束后, 应将试验成果 报告送监理审查, 经审查 批准后方可实施。3.2 灌浆材料:(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标号不低于 425#、细度要求通过80m 方 筛的 筛余量不大于 5%。使用的水泥距出厂日期不超过 40 天,注意防潮和储存时间,使用前要进行质量 检测,不符合 标准的水泥 严禁使用。(2)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

5、用水要求。(3)如使用外加剂时,最优掺量应通过室内或现场试验测定,并报监理机构审核、批准。3.3 灌浆设备(1)宜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 1.5 倍,并具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2)压力表在使用前要进行检验和标定其准确性,误差不大于 5%。(3)搅 拌 机 :转 速 与 搅 拌 能 力 与 灌 浆 泵 的 排 量 相 适 应 ,而 且 要 保 持 均 匀 和 连 续 搅 拌 浆液 。(4)湿磨机:湿磨后其最大颗粒粒径应小于 40m。(5)自 动 记 录 仪 ,使 用 前 应 是 经 国 家 主 管 部 门 鉴 定 的 产 品 ,保 证 记 录 的 正 确

6、性 。(6)钻机、应采用回转式钻机或其它合适的钻机或钻头。在廊道、洞室及封 闭区施工使用冲击钻时,应具消音除 尘功能。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34 固结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4.1 固结灌浆施工顺序抬动观测孔、勘探孔、I 序孔、II 序孔、III 序孔、质量 检查孔。4.2 固结灌浆工序流程及质量标准(1)按施工图放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得大于 10cm。(2)钻机就位后,必须整平、固定。(3)造孔:固结灌浆孔 56mm,抬 动观测孔、物探孔、检查孔 76mm,复核孔与孔深达到设计要求。(4)冲洗孔压力为灌浆压力 80,如超过 1MPa 时采用 1MPa,脉 动冲洗,高低压间隔 510min,

7、至返清水后延长 10min。(5)压水试验:采用灌浆压力 80,如压力 0.3MPaP 1.0MPa ,采用 0.3MPa;灌浆压力 P 1.0MPa,则采用 1.0MPa。稳定标准与结束标准,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6)制浆:固结灌浆一般采用湿磨细水泥浆液。 浆液配比:采用 3:1、2:1、1:1、0.6:1 四个等级。开灌水灰比采用 3:1。 浆液必须搅 拌均匀,并测定密度,采用高速搅拌机,其转速大于1200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 30s。 制浆程序:配浆(称重误差应小于 5)、高速搅拌机、湿磨循环磨三次(三台串联一次磨)、普通搅拌。 细度要求:最大粒径 40m,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 。

8、自制备至用完 浆液应 小于 2h、超过规定时间应予舍弃。4.3 灌浆及封孔4.3.1 灌浆方法(1)采用自上而下孔内循环法施工,一般为单孔灌注。(2)灌浆孔基岩段长小于 6m 时,不分段全孔一次灌浆;基岩段长大于 6m 时,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其按触段(第一段)长为 2m,以下各段长为 5m,遇特殊情况 时可适当加长,但不得超过 8m。4.3.2 灌浆压力(1)混凝土厚度不足 3m 时,接触段灌 浆压力为 0.1MPa。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4(2)混凝土厚度为 3m 时,接触段(第一段) I 序孔灌浆压力为 0.3MPa,II 序孔灌浆压力为 0.5MPa。(3)混凝土厚度超过 3m 时,接触段

9、灌 浆压力按混凝土每超 过 1m,灌浆压力相应增加 0.025MPa 计算。(4)接触段以下各段灌浆压力按下式计算:P=P 0+hP:灌浆段压力( MPa);P0:接触段压 力(MPa):h:阻塞器栓塞以上的基岩段长(m);:系数,根据岩体破碎情况确定,一般 取 0.05,断层及破碎带 取 0.025。4.3.3 浆液变换标准(1)灌浆过程中,当压力保持不变,注入量均匀减少;或当注入量不变, 压力均匀上升时,不得改变水灰比;(2)在正常灌浆条件下,当某一级水灰比的浆液单孔注入量达 300L 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超过 1h,而灌浆压 力和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应变浓一级水灰比;(3)当注入率大于 3

10、0L/min 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越 级变浓。4.3.4 灌浆结束标准(1)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 0.4L/min 时, 继续 灌注 30min 后可结束;(2)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回浆变浓, 应改稀到回浓前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继续回浓,需延续灌注 30min 方可结束。4.3.5 固结灌浆孔封孔凡属正常结束的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时, 进行机械封孔,封孔时应先将灌浆管插入孔底,压入 0.5:1 的浓浆 ,置 换稀浆,直至孔口冒出 0.5:1 浓浆后,缓慢提管,并连续送 0.5:1 的浓浆,浆液凝固后清除孔内 污水及浮浆 ;清除后的余段长如大于 3m,则应进行第二次机械封孔,否 则用

11、200#水泥砂浆回填封实(人工封孔)。5固结灌浆质量检查与验收5.1 质量检查5.1.1 质量检查内容和质量标准见表 1 的规定表 1 质量检查内容和质量标准表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5质量标准序次 内容 兼帷幕固结孔 固结灌浆孔1 孔位允许偏差 10cm 10cm2 孔深偏差 不得小于设计孔深直孔 1%3钻孔 偏斜率斜孔 1.5%4 钻孔冲洗与压试验 符合设计与规称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5 使用压力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6 灌浆段长 符合设计要求7 浆液变换、结束标准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8 封孔 密实不透水9 灌浆中断影响程度 检查分析后符合质量要求检查分析后符合质量要求10灌浆灌浆记

12、录 安全、清晰、准确 安全、清晰、准确5.1.2 物探检查在灌浆前和灌浆结束 14d 后,进行物探测试工作, 测试包括单孔声波和各孔之间的弹性波剖面测试。用其成果 评定灌浆效果(参见帷幕灌浆实施细则)。5.1.3 检查孔检查(1)按 灌 浆 孔 数 的 5%布 设 检 查 孔 ,进 行 压 水 试 验 和 钻 孔 取 芯 ,岩 芯 获 得 率 在 90%以上 ,透 水 率 q3Lu 的 孔 段 合 格 率 在 80%以 上 为 合 格 ,其 余 不 合 格 孔 段 的 透 水 率 不 超过 设 计 规 定 值 (3Lu)的 50%,且 不 集 中 可 认 为 合 格 ,否 则 需 进 行 补

13、灌 处 理 至 合 格 为止 。(2)固结灌浆兼辅助帷幕灌浆孔合格标准透水率为 q3Lu,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的合格率为 100%,以下各段的合格率应在 90%以上。5.2 单元工程验收(1)单 元 划 分 ,按 混 凝 土 浇 筑 块 、段 划 分 ,每 一 块 、段 的 固 结 灌 浆 为 一 单 元 工 程 。(2)单元工程验收程序 单元工程施工完毕后,工程承建单位应在验收前 14 天向监理机构提交经过逐级审核、批准的全套灌 浆资料。其中包括有关原始资料、成果 资料,工程质量检查资料、工程竣工报告等(具体内容参见帷幕灌浆实施细则)。 监理机构 进行复审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签认合格证

14、。(3)质量评定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6 单 孔质量 评定。凡单个灌浆孔的主要检查项目符合标准(表 1),其他检查项目基本符合标准的,即评为 合格灌浆孔;凡单个灌浆孔的主要检查项目符合标准,其他检查项目也符合标 准的即评为优良灌浆孔。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凡单元内灌浆孔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孔 70%及其以上的,即评为优良单元工程; 优良灌浆孔不足 70%的,即评为合格单元工程。6回填灌浆6.1 一般规定与要求(1)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地下洞室顶部及混凝土回填探洞的顶部,必须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结束后方可进行围岩固结灌浆。(2)灌浆系统的埋设、规格、尺寸、进回浆方式等必 须符合设计图和规范规定。

15、(3)灌浆管路所用的材料(钢管、塑料管)应无裂纹、杂物堵塞、扭曲等 现象。(4)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 70%设计强度后进行。洞室围岩固结灌浆应在回填灌浆结束 7 天后进行。(5)灌浆用水、水泥、外加剂均符合规范要求、使用前应取样试验鉴定,以保证灌浆质量。6.2 质量控制(1)回填灌浆应按设计、施工确定的灌浆区段两端封堵形成隔离区,采取分序加密方式进行灌浆。划分的区段长不宜大于 40m。(2)在素混凝土衬砌中宜采用直接施钻方法、在钢筋混凝土衬砌中,采用预埋管法,最少预埋两根有利排气、排水,亦可直接钻孔后埋 设灌浆管,进行回填灌浆。施工中一般分两序(后序应包括顶孔)在 I 序全部灌完后,间隔

16、时间不少于 48h,才能进行II 序孔的 钻灌工作。(3)钻 孔 孔 径 不 小 于 =38mm,深 入 基 岩 10cm,并 应 测 记 混 凝 土 厚 度 及 空 腔 尺 寸 。(4)灌浆时应自洞顶拱高程较低的一端,向高程较高的一端推进(即推赶灌浆法,有利排气、扩散浆液)。6.3 灌浆(1)灌浆压力。视混凝土厚度、隧洞的工作条件、施工方法及配筋情况而定,一般采用 0.20.5MPa。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7(2)浆液浓度。水灰比采用 1:1、0.8:1、0.5:1 等三个比级,如遇有围岩塌陷、超挖较大的空腔部位时应采用水泥砂浆,掺砂量不应大于水泥重的 200%。先行 1:1 开灌,待排浆孔排

17、出 1:1 的浆液后,改用 0.5:1 的浓浆灌注。(3)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后,延 续 10min 即可结束。(4)封孔。灌浆达到结束标准后, 应采用 0.5:1 的浓浆进行闭浆封孔,闭浆时间不少于 24h。露出混凝土表面的埋管应割除。(5)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应近早恢复灌注,中断 时间超过 30min,应设法处理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若不吸 浆, 则应重新造孔灌注。6.4 质量检查6.4.1 质量检查内容和质量标准。回填灌浆质量检查的内容及标准见表 2 的规定。表 2 回填灌浆质量检查的内容及标准项 次 项 目 质量标准1 灌浆材料 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2 灌区密封情况、管路畅通

18、情况 良好、畅通或满足设计要求3 灌浆压力 按设计规定4 浆液浓度(配比) 按设计规定5 浆液变换 按设计规定6 结束标准 按设计规定7 原始记录 齐全、清晰、准确8 灌浆形成的水泥结石 满足设计要求6.4.2 质量检查孔(1)在灌浆结束 14d 后,进行检查孔检查,一般布置在空腔较大,串 浆孔集中等部位,其孔数为灌浆总孔数的 5%。(2)质量检查采用钻孔注浆法、在规定的灌浆压力下,灌注水灰比为 2:1 的水泥浆液、初始 10min 内注入量不超过 10L 认为合格。 检查孔检查结束后,用水泥砂浆封孔,孔口压平、抹齐。6.4.3 质量评定在主要检查项目全部符合上述标准的前提下,凡其他检查项目基本符合上述标监理工作实施细则汇编8准,检查点总数中有 70%及其以上,符合上述 标准的,即评为合格;凡其他检查项目符合上述标准,检查点总数中 90%及其以上,符合上述标准的,即 评为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