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班级: 姓名: 学号: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 2 和葡萄糖葡萄糖、 CO2 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 B. C. D.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3.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 6H12O6CO 2H 2O”可发生在中B.体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 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
2、动态平衡4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CH 2CO3 / NaHCO3 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 Na2CO3 排出体外5.剧烈运动后,血浆 pH 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 ( )A.大于 7.357.45 B. 大于 7.357.45 C. 维持在 7.357.45 D.稳定在 34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 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组织液 淋巴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 靶细胞7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
3、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8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0(08 广东生物)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 a 较过程 b 和 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 CO2 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 b 或 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 B C
4、D11 (09 广东生物)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 3 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班级: 姓名: 学号:2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2.(08 佛山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B 内 环 境 的 稳 态 是 指 内 环 境 的 温 度 、 渗 透 压 、 酸 碱 度 及 各 种 化 学 成 分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的 状 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
5、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3.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1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 C02 和吸入 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15.人体血液的 pH7.357.45,能维持 pH 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 3H2CO3 C、NaOH HCl D
6、、NaHCO 3 NaCl16.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 D1017.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8.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二、双项选择题:19.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
7、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2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 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减少C.肝细胞中的 CO2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 至少需穿过 6 层磷脂分子层D.与 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班级: 姓名: 学号:320. (2009 年湛江一模)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 1 是毛细血管壁、2 是红细胞、3 是血浆、4
8、是细胞内液、5 是组织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从 3 到 5 的过程,需要 ATPB葡萄糖由 5 到达 4 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5D由 4 产生的热量可由 3 的运输而散失到体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三、非选题题:14.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 表示 系统, b 表示 系统,c 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2)CO2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
9、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 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 O2 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15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水由消化道进入 A,即过程 b 是以 方式进行的。(2)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 (只写字母),其中 A 中的水以 的形式进入消化道。(3)A 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的表示外,还应有 。A 和 B 的交换是通过 进行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班级: 姓名: 学号:4(4)过程
10、 d 和 e 物质交换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 ,后者 。(5)过程 d 和 c 依次表示水分的 作用。(6)E 与 A 相比, E 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16.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 A、B、C 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 。(2)ad 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请以图示表示 ad 之间的物质交换: 。(3)图 ad 中 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试写出人体内利用 O2并产生 CO2的反应式 (4)ad 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 与 b 之间隔
11、以 ,b 与 d之间隔以 , b 与 c 之间隔以 ,b 的来源有 ,b 的去向有 。(5)简要概括 a 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a 与 等有直接关系。17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2 年 7 月 9 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 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 50 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次日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天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高温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_。(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关系是_。(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其中高某是因内环境因素无机盐 减少,导致_降低而出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