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 曲边梯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问题情景,经历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初步了解、感受定积分概念的实际背景。(2)理解求曲边梯形面积的“ 四步曲”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2)通过类比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中进一步感受极限的思想,体会直与曲虽然是对立矛盾的,但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体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的魅力。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民语班的学生。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有:一
2、是学生已学习过如何通过割补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直边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必修 3 的阅读与思考内容中对刘徽的“割圆术 ”求圆面积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二是学生虽然未学习过极限的有关知识,但通过导数的学习,对极限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将会面临的难点:一是部分学生汉语程度相对较为薄弱,一些数学名词难以准确理解,因此需要借助民语教材对部分名词做民语标注,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学习;此外,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较差,需要即时引导学生进行准确表述和学习。二是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如何“以直代曲” ,即学生如何将割圆术中 “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灵活地迁移到一般的曲边梯形上具体说来就是:如何选择适当的直边图形(
3、矩形、三角形或梯形)代替曲边梯形,并使细分的过程程序化且便于操作和计算。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教学难点:把“以直代曲” 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步骤,理解“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教师提问】观察下面的图片,从图片中截取一个平面图形,观察图形,如何求图形的面积?图片一:图形一:【教师提问】观察下面的图片,从图片中截取一个平面图形,观察图形,如何求图形的面积?图片二:图形二:【教师提问】观察下面的图片,从图片中截取一个平面图形,观察图形,如何求图形的面积?图片三:图形三:【思考】 “曲边梯形”与“直边图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设
4、计意图】1.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数学的原型。2.学生通过分割和补足的方法求解直边图形,回顾“割补思想” ,为接下来探究如何对曲边梯形以直代曲做铺垫。3.对比“曲边梯形”与“直边图形”的主要区别,为学生准确理解曲边梯形的概念做铺垫。4.通过设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二、概念辨析“连续函数”与“曲边梯形”的概念【学生活动】翻开课本 38 页,仔细研读书中“连续函数 ”与“曲边梯形”的概念。【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并发现概念中的关键内容。三、知识回顾割圆术【讲授】割圆术是由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
5、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教师提问】1.你能否总结出割圆术求圆面积的思想方法?2.将割圆术求圆面积的思想方法进行提炼,能否应用到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中?【解答】割圆术求圆面积的思想方法:1.将圆等分成 n 个小扇形。2.用小三角形面积近似代替小扇形面积。3.求小三角形面积之和。4.随着 n 的增大,小三角形面积之和不断逼近圆面积。将割圆术求圆面积的思想方法进行提炼1.分割2.近似代替3.求和4.取极限【设计意图】回顾割圆术中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这种“以直代曲”的思想启发我们,是否也能用直边形逼近曲边梯形的方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同时,通过在提炼思想方
6、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习惯。四、特例探究类比割圆术的思想方法,求特殊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思考】如何求由直线 x=0,x=1,y=0 和曲线 y=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S?(一)分割【自主探究】思考: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分割下面的曲边梯形才能有利于“以直代曲”?【学生活动】1.分小组讨论,并在纸上做出方案。2.通过对比各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教师展示】方案一:方案二:【教师提问】选取方案一进行探究。1.如何将大曲边梯形等分成 n 个小曲边梯形?2.将区间0,1等分成 n 个小区间,这 n 个小区间分别是什么?3.单独研究第 i 个小区间,则第 i 个小区间是什么?【解答】1.在区间0
7、,1上等间隔地插入 n-1 个点,过这些点做 x 轴的垂线。2.将区间0,1等分成 n 个小区间,这 n 个小区间分别是:3.单独研究第 i 个小区间,则第 i 个小区间是:【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类比割圆术中“将圆等分成 n 个小扇形”这一步骤,经历分割曲边梯形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选出最佳方案进行进一步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加强学生对“四步曲”中“分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二)近似代替【自主探究】思考:对每个小曲边梯形如何“以直代曲”?(单独研究第 i 个小曲边梯形)【学生活动】1.分小组讨论,并在纸上做出方案。2.通过对比各
8、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教师展示】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思考】选取方案二进行探究。怎样求出小矩形的面积?【解答】第 i 个区间的长度为:第 i 个小矩形的高为:(即区间左端点的函数值)第 i 个小矩形的面积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类比割圆术中“用小三角形面积近似代替小扇形面积”这一步骤,经历将第 i 个小曲边梯形“以直代曲”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选出最佳方案进行进一步探究,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三)求和【共同探究】思考:怎样求出 n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求出 n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
9、,共同探求解题思路。具体求解过程由学生参与,师生共同补充。【提示】给出公式: 22(1)1()6n【讲授】此处求出的小矩形面积之和称作曲边梯形面积的不足近似值。【解答】小矩形面积之和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类比割圆术中“求小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一步骤,经历“求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 符号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求和类型题目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何画板展示】观察当 n 取不同值时,小矩形面积之和与大曲边梯形面积存在怎样的关系?【思考】为了更加准确地求出大曲边梯形的面积,n 应该取何值?【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无限逼近”的思想,并
10、为第四步“取极限”做出铺垫。(四)取极限【思考】n 趋向于无穷大时,曲边梯形的面积 S 等于多少?【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极限的运算,共同计算出曲边梯形的面积 S 的值。【解答】取极限得到曲边梯形的面积为:【设计意图】通过经历“取极限”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极限运算的认识。五、类比探究类比“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思考】选取方案三进行探究。怎样求出小矩形的面积?【师生互动】类比方案二中的求解过程,发现求解小矩形的面积时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计算小矩形的面积。【解答】第 i 个区间的长度为:第 i 个小矩形的高为:(即区间右端点的函数值)第 i 个小矩形的面积为:【设计意图】通过方案二和方
11、案三的对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割补思想” “以直代曲”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并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技巧。【思考】怎样求出 n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和?【提示】给出公式: 22(1)16n【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不足近似值”的求法,体验“过剩近似值”的求解过程。【解答】小矩形面积之和为:【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方案二中的求解过程,学生能很快掌握相应解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从多种角度去考虑曲边梯形的面积的求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几何画板展示】观察当 n 取不同值时,小矩形面积之和与大曲边梯形面积存在怎样的关系?【思考】为了
12、更加准确地求出大曲边梯形的面积,n 应该取何值?【解答】取极限得到曲边梯形的面积为:【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无限逼近”的思想,并与之前的案例进行对比。【Excel 展示】【设计意图】利用 Excel 表格进行计算,让学生更直观得观察当 n 趋近于无穷大时,S 的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最终都会趋近于 。同时,验证了之前的结论。13六、能力提升【思考】取 f(x)=x在区间 上任意一点 i处的函数值 f(i)作为近似值,求出的 S 也1,in是 吗?1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并用多媒体进行适当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无论用哪个近似值进行近似代
13、替,借助极限运算都可以得到曲边梯形的面积。同时,更直观地感受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七、课堂小结【思考】在今天的课程中, 你学到了什么呢?【师生互动】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补充、纠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并对本节的知识研究线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把握情况。八、课后作业1. 求由直线 x=0,x=2,y=0 和曲线 y=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S?2.思考:“问题情景”中第三幅图的面积怎样求解?【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通过对特例的探究,掌握到了一般的数学方法。同时,巩固知识,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数学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探索精神,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