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01137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多重耐 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生效日期 2008.11.01 修改日期 2012.2.23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易造成暴 发流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如产 I 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 (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 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 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了加强 MDRO 的医

2、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 MDRO 在医院 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1、临床科室 应及时送检相 应的病原学标本( 有样必采),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在长期医嘱单中开“接触隔离”医嘱。若为医院内感染要上报。2、微生物 实验 室 进行细 菌培养、鉴定、药敏后,确定为多重耐药菌的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标注“耐药菌”。3、医院感染管理科 指导接 触隔离工作。4、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可疑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二、控制措施1、临床科室根据回报的检验报 告单结果,在 MDR

3、O 患者的床头卡上和病历本上张贴接触隔离标识,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共同负责病区内的 MDRO 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ICU 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悬挂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应对 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实施隔离措施,尽量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进行床边隔离时,尽量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3、当实 施床边 隔离时,应先 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 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4、应尽 量减少 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 触的医务

4、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5、医务 人员对 患者实施诊疗护 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要求。6、在实 施诊疗护 理操作中,有可能接 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7、对于非急 诊 用仪器(如血 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 ,在每次使用后必须常规消毒。8、进行床旁 诊断 (如拍片、心 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9、如病人需离开

5、隔离室进行 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进行清洁消毒。10、病房应当 固定使用保洁 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 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11、医疗废物 应用双层包装。12、感染者或携 带者应隔离至 连续 3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13、严格执行抗菌 药物临床 应用的基本原则,加强抗菌药 物的合理使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三、监督院感科定期到科室监督 MDRO 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 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