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张瑞雪.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990712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张瑞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张瑞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张瑞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张瑞雪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教材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对象为 13-14 岁城市学生,在“将互联网应用于教学”的探索实践中酝酿产生。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中“地形复杂多样”这一框题。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的地形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

2、,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 中国的地形这一节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地势特点以及纵横交错的山脉,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而本节将要学习的“地形复杂多样”这一框题的内容涉及中国地形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学好它对于学生全面、正确掌握中国地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示意图地势西高东低中国的地形 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流2、教学内容 中国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山区面积广大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通过学习地图,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扬长避短,发展山区经济。 过程与方法:借助互联网、白板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通过地图、图表掌握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的教学,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

4、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各地形区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分析对中学生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奇、好动、好表现,从生理上来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被肯定,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用生动直观的地图、图片、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给他们主动学习,大胆展示的机会。而且对于中国主要地形区,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这为本课内容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顺利达成本课学习

5、目标。三、教法、学法 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教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图不离手”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同过大量清晰的地图培养他们读图分析的能力。 学法: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预习、如何抓住课本中心内容、如何做笔记、怎样研读地图、怎样巩固记忆以及清晰表达个人观点、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能。四、教学流程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衔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以简洁的语言导入新课,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请学生一一讲解中国主

6、要地形区名称;由学生通过互联网即时搜索大量图片、视频,分析、了解各地形区主要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各地形区具体位置并及时巩固、记忆、检测。 、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了解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在互联网中搜索关于“山区”的概念介绍,拓宽学生知识面。 )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在互联网中搜索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的成功案例。)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 27 页活动题 1、2、3、4、5。 、课堂小结 请同学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

7、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老师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先进,促进后进。五、教学反思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地理课堂已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每节课必用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地理学科,网络有不可替代的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比如网络中海量的优美、精致的地理图片;摄影;图文并茂、丰富真实的地理行摄博客;各种类型的地图;无所不有的地理知识介绍等等,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地理世界,给学生提供了汲取地理养份的饕餮盛宴!在本节课中,我们在网络中搜索了中国各种地形区,比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东南丘陵、秦岭、横断山脉等等的代表性图片和视频,

8、让学生既对各种地形区的特点有了丰富、感性认识,又自然而然产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并且这种方式非常适合 13、14 岁的初中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凡是需要拓展的地理知识或其他相关知识,我们都可以立即在网络中搜索出来供学生学习。比如,关于“山区”的概念课本中没有专门介绍,只是简单提及,学生对此没有了解,而我从网络中搜出的答案就非常明白、简洁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了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总之,因为使用了网络教学,老师的教学更轻松、更开放、更高效,学生的学习也同样更有成效,而且能培养他们主动的学习能力,获取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紧密地结合网络,构建一个更现代、更具活力的地理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