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 题 第二单元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课 时 日 期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知识目标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思考、总结、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学 习目 标情感目标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互助合作能力、共同学习的能力。感
2、知目标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 重点必须让学生学会列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培养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重点必须让学生识记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朝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复习旧知预习反馈听写检查第 10 课学检自主学习部分 听写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错复习巩固 及时矫正错误的内容启动课堂 课堂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提到宋代,我们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生答略)教师总结:尽管宋代,特别是南宋,留给人们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宋代的经济却继续发展,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宋代,共同去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
3、多媒体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学生欣赏后总结归纳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导入新课。引出本课主体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反馈见学习与检测的自主学习部分 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分组探究,设计疑难1、 现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地区是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2、 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共分几个阶段?3、 两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在长江流域,那么,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状况如何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发问和用自己的话阐述观点,并恰当的矫正。请每一小组选派代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思考
4、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引导学生有类别的去把握历史的发展展示解决疑难问题:一、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1.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2. 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3.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二、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三、宋代手工业发展状况1. 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2. 铁、铜等金属冶炼业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 18 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3. 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被誉为“瓷之国”。四、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为:(1)城镇的兴起;(2)“交子”的出现;(3)海外贸易的繁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学习导航板书教后记本课主要讲了两目:一是重心的南移,二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内容比较多,但是利用课件的图片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