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5812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19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我国江南地区 经济开发的状况。2.过程与方法: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学重难点】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开发。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片分析法、提问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以可能?(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

2、实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说说西晋的兴亡情况。2. “五胡”是什么?内迁 意义是什么?3. 说说淝水之战的情况。4.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及影响是什么?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三国归晋:(1)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大权。263年魏灭蜀。(2)西晋代魏: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定都洛阳。(3)西晋灭吴和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4)三国的历史:魏(22 0年-265年) 、蜀(221年-263年 ) 、吴(222年-280年)西晋的灭亡:(1)原因: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

3、力低下。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2)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西晋。2. 各族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意义: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 ,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3. 淝水之战(1)背景: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

4、前秦迅速强大起来。(2)概况: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征集了80万兵力的苻坚与仅有8万人的东晋。结果与特点:前秦大败,东晋以少胜多。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3)影响: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前秦失败的原因:前秦内部民族矛盾严重,被征集的各族人民不愿为前秦卖命。苻坚骄傲自满,指挥失误。晋军战斗力强,指挥统一,抵抗坚决。4. 开发的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 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自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3)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

5、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4)南北双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开发的表现:(1)修建 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2)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4)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影响:(1)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 动脑筋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2. 动脑筋 苻坚拥有八十多

6、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4. 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5. 活动与探究 填图与思考:“在右边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6 . 思考与判断: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的意义?为什么?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 司马氏代魏和三国局面的结束:司马懿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生于 179 年,卒于 251 年。曹操当政时开始为官。曹

7、丕当政以后,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尚书右仆射、抚军大将军。曹丕死后,司马懿受遗诏与曹真、陈群一起辅佐魏明帝曹叡,在曹叡在位时,多次领兵出征,战绩显赫。特别是在阻挡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进攻中,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最终战胜了诸葛亮,使蜀军无功而还。此后,又率军消灭了割据辽东地区已达三世之久的公孙家族。司马懿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威望和权势迅速提高。魏明帝曹叡临终时,托曹爽与司马懿一起辅佐齐王曹芳。司马懿和曹爽因为争权夺利,矛盾日益尖锐。司马懿装病以 使曹爽放松警觉,同时暗中进行发动政变的准备。趁曹芳、曹爽离开洛阳祭扫魏明帝陵之机,司马懿发动政变,处死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从此,司马氏家族独揽朝

8、政,皇帝只是傀儡。251 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擅权。皇帝曹髦感到司马昭的篡权野心,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率数百人攻司马昭,结果反被司马昭所杀。265 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帝。263 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统率军队 18 万人分道伐蜀。钟会攻汉中,蜀大将姜维据守剑阁。邓艾则以奇兵间道直逼成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蜀后主刘禅降魏,蜀国灭亡。264 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暴君孙皓即吴国皇帝之位,吴国众叛亲离。279 年冬,司马炎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 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2.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1)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

9、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想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2)指挥不当,战线过长。(3)东晋方面将领指挥得当,足智多谋,且有保卫江南 ,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部队士气 高昂。3. 三国的历史:魏(220 年265 年) 、蜀( 221 年263 年) 、吴(222 年280 年)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中原 江南1、 劳动力2、 先进的生产技术3、先进的生产工具1、优越的自然条件2、南方稳定江南地区的开发南稳北乱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的建立、统一、衰落、灭亡的简要史实。2、从东汉开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哪几个二、淝水之战1、东晋建立的简要史实2、前秦建立的民族、时间、人物和统一黄河流域原因和时间3、淝水之战:时间、地点、双方、经过、结果、影响三、江南地 区的开发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原因) 、表现(成就) 、重点区域、影响【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