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7174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案1课题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7.3.2课标要求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学习目标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北宋与辽、西夏的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时空下思考北宋民族关系的特征。2、通过图片观察西夏和契丹文字、货币,认识契丹和党项族通过学习汉族中原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3、认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教学难点: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师

2、活动导入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板书课题一、 契丹族与党项族 1 契丹族的兴起 出示: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它们反映了北方契丹民族的由来、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到唐朝时,契丹已经逐渐强大起来!教师讲述契丹族的起源:青牛白马的故事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

3、丹族。契丹政权建立阿保机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文字。公元 916 年建立了契丹国,947 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可谓气壮山河。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这首诗感受、想象契丹族的民族特点、生活方式如果有学生知道也可以让学生讲学生看图片、看资料、在书上勾画契丹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点。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案3提问:阿保机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取得了什么成果?2、西夏的建立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 世纪前

4、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出示西夏人物图片出示北宋形势图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上填空。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西夏与北宋的冲突,学生阅读教材,用示意图将辽宋之间关系的变化表示出来辽宋之间战争的核心在哪里?相关史实: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与辽苦战数十年。思考:宋辽的和的核心是什么?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请同学介绍澶渊之盟的内容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

5、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学生在书上勾画西夏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点。学生看图片,了解西夏人的社会风俗学生完成表格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学生用示意图将辽宋之间关系的变化表示出来战-和-战-和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评价:对辽: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北宋: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案3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客观的评价该事件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知识拓展,理解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课堂活动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相职。当时京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心愿?提问:西夏建立后与北宋的关系如何?三、碰撞中的融合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拔(党项)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领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说一说:辽、西夏与北宋议和之后,是如何效仿汉制,巩固统治,促进社会发展的。出示图片:辽、西夏的文字、钱币资料: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

7、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教师补充: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榷(que)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易。课堂小结: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整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促进了宋辽、宋夏边境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学生阅读课后的知识拓展,理解澶渊之盟的积极意义,即带来和平。对寇准的尊敬、怀恋。战-和1、 学会农耕2、 任用汉人为官3、 学会汉族的政治制度4、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5、 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学生看图片,感受辽、西夏受汉民族的影响作业 教学反思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