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doc.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69630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李 孟(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郑州 450008)摘 要:利率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所面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利率风险的识别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识别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三种类型的利率风险:资产负债差额风险、基差风险、内含选择权风险,并对三种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文的发现可以为商业银行认识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提供帮助,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后续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教育期刊 关键词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识别中图分类号:F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59-021、引言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收益状况都有显著

2、的影响,因此利率风险也是商业银行所面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3 年 7 月 20 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明显的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利率风险的识别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进行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首先必须对利率风险进行系统、有效的识别。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识别。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未预料的利率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当市场利率发生非预期变化时银行可能遭受的风险。任何旨在经过一段时间获得收益的经济合约都有利率风险,它

3、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利率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日的不匹配;间接的利率风险自于因利率变动而引起的合同中途解约或提前还款。利率风险识别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在本质上属于何种形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一、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风险;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基差风险;三、借款人和存款人的内含选择权风险。3、资产负债差额风险资产负债差额风险是从资产与负债的配比角度分析的,可以细分为资产负债期限差额风险和资产负债数量差额风险。资产负债期限差额风险是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非配比性形成的风险,包括资产到期期限长于负债到期期限和资产到

4、期期限短于负债到期期限而引起的利率风险。因此,又可以分为资产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和负债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两类。资产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是指资产到期期限短于负债到期期限,资产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高于负债。当资产到期时,如果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净收益率提高,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利率下降,商业银行的净收益率下降,面临利率风险。例如,银行有 100 万元储蓄存款,期限是 180 天,利率是 4%,银行将这 100 万元储蓄全部用于固定利率贷款,期限是 90 天,利率是 6%。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是 2%。如果 90 天后市场利率上涨 1%,即贷款到期后转贷利率为 7%,而储蓄存款没有到期,其成本仍为 4%,银

5、行净利息收益率为 3%,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 90 天后市场利率下降 1%,由于负债没有到期其成本仍为 4%,而贷款到期再贷后只能执行 5%,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降为 1%,存在利率风险。负债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是指负债到期期限短于资产到期期限,负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资产。当负债到期时,如果利率上升,则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会上升,面临利率风险;反之,则不存在利率风险。资产负债数量差额风险指资产与负债在数量上的非配比性形成的风险,即由于资产负债到期期限相同但数量不同而引起的利率风险,包括资产数量超过负债数量和负债数量超过资产数量两类。资产敏感型数量差额风险是指资产数量超过负债数量,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

6、高于负债。如果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提高,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利率下降,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下降,面临利率风险。例如,银行有 90 天到期的储蓄存款 100 万元和 90 天到期的贷款 150 万元,利率分别为 4%和 6%。如果 90 天以后市场利率上升 1%,即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为 5%和 7%,银行有资产负债差额 50 万元,则银行存在受益头寸 50 万元,商业银行不存利率风险:如果 90 天后利率下降 l%,即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为 3%和5%,则银行存在受损头寸 50 万元,商业银行面临利益风险。负债敏感型数量差额风险是指负债数量超过资产数量,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高于资产。如

7、果利率上升,则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下降,面临利率风险;反之,则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资产负债结构不存在期限差额或数量差额,那么就不存在差额风险。因为当资产负债期限差额和数量差额等于零时,不论利率如何变化净利息收入都不会受到差额风险的影响。但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资产负债既存在期限差额,又存在数量差额时,可以将其分解为资产负债期限差额风险和资产负债数量差额风险,再进行分析。4、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动方向和幅度的差异引起净利息收入的变动。基差风险是从名义利率角度考察利率风险,实际上即是名义利差风险。例如 90 天定期存款上升 1%,90 天贷款利率上升 0.9

8、%或 1.1%。即使商业银行没有资产负债差额风险,但由于存在基差风险,利率波动仍然会造成净利息收入的波动。对基差风险的判别比较简单,可以用净利差均值、最大净利差和最小净利差等指标来衡量。在我国,央行越来越对的采用非对称方法进行调息,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高的基差风险。例如,央行在 2012 年 7 月 6 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31 个百分点。这种非对称调息缩小了银行存贷款的基差,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显著的基差风险。5、内含选择权风险内含选择权风险指在利率变动中客户可以动用选择权提前支取存款或提

9、前归还贷款,由此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利率下降会促使借款人提前还本付息,然后以较低的利率再借款;利率上升会促使存款人提前提取定期存款,然后以较高的利率再存款,如此会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当利率上升或下降时,每个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选择权风险。利率波动频率越快,波动幅度越大,金融机构承受的内含选择权风险也越大。例如,银行有 1 年期的存款 100 万元和 1 年期的贷款 100 万元,存款利率 4%,贷款利率6%,净利息差是 2%。3 个月后,利率下降 1%。即贷款利率下降到5%,借款客户提前归还 100 万元贷款本金,再以新的贷款利率 5%重新借款 100 万元。第一季度

10、,银行的净利息差是 2%,后 3 个季度净利息差只有 1%,平均年净利息收入是 1.25%,净利息收入下降了0.75 个百分点。 如果 3 个月后,利率上升 1%,存款利率上升到 5%,存款客户提前支取 100 万元存款,然后再以 5%的利率存款。第一季度,银行净利息差是 2%,后 3 个季度净利息差只是 1%,平均年净利息收入是 1.25%,净利息收入下降了 0.75 个百分点。6、小结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识别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三种类型的利率风险,并对三种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文的发现可以为商业银行认识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提供帮助,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后续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责任编辑:陈丽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