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电解+ABR+接触氧化处理苯甲酸废水摘要采用微电解+ABR+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苯甲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有效去除了 38 %的 COD,还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出水经 ABR 厌氧生物处理,COD 去除率达 75 %;最后经过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出水 COD 为 100 以下,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关键词微电解;ABR 厌氧生化反应器;接触氧化;废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04-0115-02Treatment of Benzoic Acid Wastewater by Mi
2、croelectrolysis-ABR-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Gao Honggang, Shi Chaoqun, Wang Wei, Xu LinlanAbstract: Microelectrolysis-ABR-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benzoic acid wastewate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s about 38 % with -microelectrolysis, and the bio
3、degradability of the wastewater is greatly improved. In ABR,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80 %. After treatment by two-stage contact oxidation, the COD in final effluent was less 100 mg/L, which can meet the first grade discharge standard in Integrated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s(GB8978-1996).Keywords
4、: microelectrolysis;ABR;Contact bio-oxidation;wastewater treatment化工废水一直以来都是废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苯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医药、食品、化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苯甲酸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开发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社会和经济意义。由于苯甲酸是具有毒性、酸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如果直接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将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性或毒性。该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萃取法1-2和大孔树脂吸附法3-6。综合考虑废水的处理成本、处理效果等因素,本研究对某化工厂苯甲酸废水采用微电解预处理,该法以废铁屑为原料,经济实用,在
5、去除去除部分 COD 的同时,又破坏了苯甲酸的结构,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处理后再进入到生化系统进行生物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1 实验部分1.1 试剂及仪器石灰,H2SO4,NaOH:分析纯;ABR 生化反应器,接触氧化反应器。1.2 废水水质实验用水取自武汉某化工厂,废水水质:COD 为 2000030000 mg/L,pH 为 23。1.3 实验用菌种ABR 厌氧生化反应器和接触氧化反应器接种研发的高效复合菌种,该复合菌种包括: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乳
6、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eutus)、晕轮微球菌(也称喜盐微球菌, Micrococcus halobius) 、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致金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eofaciens)、绿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硝酸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核黄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riboflavina)、和敏捷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acilis)等,以活性炭为微生物载体。1.
7、4 工艺流程与装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图 1 工艺流程Fig.1 Technological process微电解反应器用 160 mm300 mm 的有机玻璃制成,加入块状的废铸铁。装入反应器里铸铁先用 NaOH 溶液清洗,再用 HCl 进行活化7。反应器底部装有曝气头。然后,将废水不调 pH 直接加入反应器里,每隔 1 h 取出一定量的水样用石灰调节pH 至 910 之间进行搅拌 15 min,混凝沉淀后测滤液的 COD,并将滤液加适量水稀释作为 ABR 反应器的进水。ABR 厌氧生物反应器为 UPVC 材质,中间用隔板隔成四个均等的单元格,总容积为 20 L,在每个单元格的底部加入
8、 0.5 kg 粒径为 36 目的活性炭颗粒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从上部进水,从另一端的上部出水。进水用计量泵控制流速来控制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48 h,每天定时检测出水的 COD。加入菌种后,进行一周时间的驯化。两个好氧反应器均为柱状,容积为 20 L,内加 2 kg 粒径为 3080 目的活性炭颗粒作为微生物的载体。加入菌种后,进行 2 周曝气驯化,是菌种充分的负载在活性炭上。1.5 分析方法COD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2 结果与讨论2.1 微电解实验微电解设备中的废铸铁的主要成分为铁和碳,铸铁在酸性废水中,随着铸铁被腐蚀不断的溶解,由于铁和碳之间的电极电位差,废水中会形成无数个微原电
9、池。原电池反应生成的 H 和 Fe2+等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发色物质的发色结构,达到脱色的目的;能使有机物断链,有机官能团发生变化,使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废水的酸度大大降低,减少了中和剂的使用量。微电解出水加碱调节 pH 后,铁的絮凝作用可凝聚废水中的悬浮物,另外,原电池周围的电场可附集废水中的胶体,从而去除部分的 COD8-9。在不加酸调节 pH 的条件下,考察微电解反应时间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 2。图 2 反应时间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Fig.2 Variation of remov
10、al rate of with time由图 2 可知:随着微电解反应时间的增加,COD 的去除效率逐渐升高,但到 3 h 以后,COD 去除率基本稳定,不再继续升高,最高去除率为 38 %。这是因为刚开始时,废水的 pH 较低,溶液中所含的 H+和 Fe2+较多,氧化还原反应剧烈。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pH 不断升高,生成的 H+和 Fe2+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微电解材料用的是废铸铁块,表面积较小,所以,反应的时间较铁屑要长,但块状的不易板结。2.2 ABR 实验将微电解出水用石灰调节 pH 至 910 之间混凝沉淀后,加入适量的稀释水配制成不同 COD 浓度的废水,废水 COD 浓度分别为:
11、2000 mg/L,3000 mg/L,4000 mg/L,5000 mg/L,6000 mg/L,7000 mg/L,用计量泵打入 ABR 反应器。一种废水运行 5 d,COD 去除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再换更高 COD 的进水,当进水达到 7000mg/L 后,连续进水 12 d。停留时间控制为 48 h。处理效果如图 3 所示。由图 3 可知,COD 的去除率基本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进水的第 1 天 COD 的去除率均在 30 %以上,到第 5 天,COD 去除率达到了 60 %80 %。这说明 ABR 反应器里的微生物群体对该废水的生化性较好。当进水 COD 达到 7000 mg/L
12、 时,更进行了 12 d 的进水,从第 5 天开始,COD 去除率基本稳定在 75 %左右,出水基本稳定在 1700mg/L 左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奠定了基础。图 3 ABR 实验结果Fig.3 The lab result of ABR reaction2.3 接触氧化实验ABR 出水进入一级接触氧化反应器,停留时间为 24 h,废水处理结果见图 4。由图 4 可见,一级接触氧化反应出水 COD 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OD 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 %90 %,这说明接触氧化的处理效果较好。一级接触氧化出水再进入二级接触氧化反应器,停留时间为 24 h,COD 去除
13、效果见图 5。实验结果表明,出水无色透明,COD 去除率在 80 %90 %之间,出水 COD 在 100 mg/L,实现达标排放。图 4 一级接触氧化实验结果Fig.4 The lab result of the first class Bio-contact oxidation frocess图 5 二级接触氧化实验结果Fig.5 The lab result of the two class Bio-contact oxidation frocess3 结论(1)废水较低的 pH 有利于微电解反应的进行,在废水不调 pH 的条件下进行微电解反应,COD 去除率可达到 38 %,可生化性大
14、大的提高,为废水的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2)当 ABR 进水 COD 达到 7000 mg/L,停留时间为 48 h 时,去除率为 75 %。(3)COD 为 7000 mg/L 以下的苯甲酸废水经过 ABR+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小于 100 mg/L,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参考文献1秦炜,王升,梅帆,等苯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J环境科学,2004,25(4):78-812李振宇,秦炜,黄焱,等溶剂萃取法对苯甲酸废水预处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1,22(5):79-823朱桂琴,赵娜,郭芬芬H-103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废水中苯甲酸的研究
15、J工业水处理,2010,30(4):63-654朱桂琴,焦晓燕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模拟苯甲酸废水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25(4):14-175刘福强,陈金龙,李爱民,等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6):3-66刘福强,陈金龙,李爱民,等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2,18(6):522-5287赖鹏,赵华章,王超,等铁碳微电解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1(3):15-208任拥正,章北平,张晓昱,等铁碳微电解对造纸黑夜的脱色处理J水处理技术,2006,32(4):68-709兰紫荆,王中琪,邓丽娟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