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春节与民俗文化,主讲:赖俊锋,广东春节,广东地域广阔,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在这里交汇,共同构成一个文化的大观园。广东多元文化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这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尤其是过年,更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广东各地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虽各赋特色,欢乐的氛围却异曲同工。,年廿四,送灶君,北方有腊八节,广东没有,却有送灶君。传说这一天灶君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过去一年的种种,所以要供奉美食,尤其是放甜的食品贿赂他,如糖、甘蔗、柑、红枣,让灶君多讲好话。,年廿五,办年货,送灶君后家家户户开始办
2、年货。以前都是家庭主妇制作贺年糕点食品,例如油角、煎堆、年糕,在制作的过程很谨慎,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所以一般不让小孩参与。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万贯”但现在越来越多都是采买年货了。,年廿八,洗邋遢,春节将至,辞旧迎新,这一天会将家里一切进行彻底大扫除。,年廿九,责年,责年是指买耐放的食物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通常选择好听吉利的食品,如葱、芹、蒜、鲮鱼。葱,芹,蒜都要留根,象征有头有尾。这三种蔬菜都谐音“聪明”,“勤力”,“精打细算”,鱼则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年三十,庆团年,这天是除夕夜,一家人吃“团年饭”。团年饭特别看重“好意头”,菜式就代表着深深的寓意。如鱼(象征“年年
3、有余”)、蚝狮(音取“好事”、“好市”)、发菜、生菜(音取“发财”、“生财”),凤爪扒金钱(即鸡脚冬菇,意寓“招财进宝”)、慈菇(寓意以后添男丁)、芹菜(勤力)、葱蒜(代表聪、算)、猪手(粤语与就手音近,通常与发菜一起弄,寓意发财就收,但现在不能非法采摘发菜,多用生菜代替,寓意生财就手),卖懒,以前的广东小孩还会在饭后上街“卖懒”,一手拿着小红灯笼,一手捧着盛蒸熟鸡蛋和茨菇的碗,然后连群结队边走边喊:“卖懒,卖懒,买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意思是卖掉懒来年变勤快。,迎春花市,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很多人吃完年夜饭
4、会再去逛一下花街,他们不志在买东西,而是图个好意头“行大运”。逛花市,行花街是广东的传统习俗,春节逛花市的风俗,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迎春花市,每年的春节前几天(往往是春节前56天吧,有些地方是3天)花市就开始了,街道两边都摆满了各种花,年桔、桃花、水仙是花市必备的鲜花,鲜花也多取名“发财树”、“富贵竹”、“黄金果”等等,象征好的意头,寄寓了岭南地区的人民期望来年大吉大利、大展宏图、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望。,迎春花市,广州的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回家过春节是每年必
5、不可少的,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摆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挂上红红的利是封。,迎春花市,百合寓意: 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猪笼入水,猪笼入水,迎春花市,富贵竹寓意: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迎春花市,凤梨花寓意: 吉祥、好运、完美,鸿运当头,大年初一,拜年,年初一,广东人有吃斋的习俗,这一天不吃荤、忌打破物品、忌水土出门(直至年初四都不扫地)、忌使用利器等。亲友来拜年要拿出各种小吃招待。拜过年后,已婚的长辈会给后辈派利是。俗谚说:“有 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年初二,开年,在这一天的早上,长辈负责切年糕,分配给家中各人吃,象征开年。而出嫁的女儿也可以返娘家
6、吃开年饭,而开年饭上的各种菜肴都有好彩头的食材。,年初三,赤口,在广东,因为赤口的习俗,大年初三一般不去探亲访友,希望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年初四迎灶神,年前腊月廿四送灶神升天,正月初四就要迎灶神下凡啦。逢年初四,都是一个请神的好日子。这一天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老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放在下午也未迟。,年初四,求文昌,是祈求小孩读书聪明将来有前途。拜“文昌”时,小孩记得带葱、芹、和蒜;而且仅记这些都要有头,才代表头脑聪明,勤力,好算术。,年初五开市接财神,“财神到,财神到!”广东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
7、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这天是财神的生日,很多人家里都要举行仪式,特别是做生意的店铺,迎接财神到家,期盼来年得到财神的眷顾。,年初六送穷神、摆橘子,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送穷神“是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寄托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年初六送穷神、摆橘子,商铺开门营业时,都会在门口摆上一盆年桔。桔子一定要多,否则就会空多桔少(广东话谐音“凶多吉少”),“意头”不好。,年初七,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
8、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广东人称“人人的生日”。 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广东人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 这一天叫做“人日”,传统上都会吃粥,寓意“丰衣足食”。广东人有吃“及第粥”的,取其好彩头,寓意状元及第。,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
9、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吃盆菜,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吃及第粥,吃“及第粥”象征吉祥如意、步步高升。“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猪润(猪肝)和猪肠,润者富润之意,而“肠”音与“长”同,也就是长生富贵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润长寿。,广东各地春节民俗,“营老爷”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祭祀活动,“老爷”在潮汕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营神的“营”,是潮汕方言词,它保留着回绕、巡游的古义。祭祀过
10、程,必有土神巡土安境的仪式。在白天或晚上进行,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营老爷”是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营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佑一年平安。,“赛大猪”,汕头月浦乡“赛大猪”是该村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必不可少的一项春节民俗活动。参赛的大猪必须由当年成年的男青年亲自饲养,比试谁家的猪饲养得大、打扮得漂亮。清晨六点几十头被装扮得喜气十足的大猪和其他大羊、鸡、鸭、鹅等摆满了整个月浦大埕,被当作“祭品”进献“天公”,为村里今年满24岁(23周岁)的男子举行“贺丁头”仪
11、式(即成人礼),祈求幸福安康。,大桔拜年,赏安仔灯,拜年,又称为“拜正”,指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谐音“大吉”,带多带少没关系,但绝不能是奇数。 古城揭阳,“安仔灯”则是用泥捏成玩偶一样的小人形再穿上用布料剪成的衣服摆放在灯橱里,组成一幅幅充满故事色彩的屏灯,每年元宵节前,在“门楼郑”摆安仔灯已经成为揭阳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民俗。,送压腰钱,送压腰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客
12、家地区,客家人推崇“百节年为首”,将春节视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庆。“冬至”一到即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开始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喜滋滋迎新年。当地的过年习俗,祭灶、守岁、开大门、吃岁饭、出年界等等,花样不一而足。,封岁过大年,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点岁火,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雷州半岛,在湛江人眼中,过年例甚至比过春节还
13、要隆重。年例基本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联合一起举行。年例以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等形式为主,其间,各村轮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穿插各种民间艺术展演如人龙舞、傩舞、飘色、上刀山、过火塘等,令人目不暇接。,粤西地区,在粤西,新年包粽子可有一番寓意。在粤西土白话中的意思是,粽的谐音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上榜高粽(中),大粽(中)至正,如日粽(中)天,百发百粽(中),传粽(宗)接代,粽(中)流砥柱,急粽(中)生智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很多习俗都基本简化或消失了,但包长粽子的习俗至今仍然存在。,年例,也叫年宵,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
14、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春节禁忌,言语方面,凡是有关“破”、“坏”、“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忌婴儿啼哭,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或呵斥,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
15、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广东利是,在外省,人们过年的时候往往把红包看做是身份的象征,多的包几万元,少的包千元才算有面子。而广州人过年派利是,5元、10元、20元出手,没人觉得没有面子,这让很多在外省过惯“春劫”的朋友十分羡慕。 也许正因为此,18.2%的网友对广州“利是与钱无关逗利是讲意头”的习俗青睐有加,排名广州最具特色过年习俗榜第二名,显示出节俭之风得到了不少
16、人的认可。,广东利是,学者叶春生表示,传统广州人过年利是与钱多钱少无关。传统中,广州人给利是一般给两封,以示“好事成双”的意思。以前“利是”只是一个“意头”,即广州家长在除夕夜会在利是袋中放入7枚铜钱,作为驱邪之用,后来变成1元、2元、5元的纸币,意头到就行了,所以数额不算太大。,广东春节民俗特征,第一,广东春节民俗体现了重商务实(讲究功利),讲究意头等特征。 第二,广东春节民俗体现浓郁的南国风情。 第三,广东春节民俗体现岭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兴盛。,广东海洋民俗,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
17、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广东海洋民俗,天后宫,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前身是明代南沙鹿颈村天妃庙,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夷炸毁。现存天后宫为1994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
18、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妈祖,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一个小渔村,一户姓林的官宦人家降生了一个女婴,因出生则不哭不闹,故取名为默,当地人也称之为林默娘。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八岁入塾读书,能过目成诵。 长大后,她矢志不嫁,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防疫消灾。她热心助人,为乡亲排难解纷,行善济世。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一次海上搭救遇险船只时,林默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年仅28岁。,妈祖,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