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595039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之浮士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魔鬼靡非斯特”意象探微 对浮士德中魔鬼靡非斯特原型追溯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7201052 赵凌帅 获奖:文学院研究生第二届论文大赛一等奖 摘要: 靡非斯特是歌德的伟大诗剧浮士德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是魔鬼的化身。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对魔鬼靡非斯特形象进行挖掘时,更多的是运用辩证法思想对这一形象做出诠释。而在另一方面,笔者试图从魔鬼靡非斯特这个原型意象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来分析这一人物,并试图从更深层次挖掘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希望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关键词: 浮士德 靡非斯特 蛇 原型一、引言 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耗时作者 60 年之久的诗剧,是他整个生命的完整表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2、全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写他的思想发展的历程。歌德把浮士德塑造成在不断克服自身弱点的同时,不断追求丰富知识、追求美好事物,追求崇高理想,生无所息、坚韧顽强、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格的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而靡非斯特与浮士德自始至终处于矛盾对比之中。浮士德作为善的象征,他是美的,积极乐观、入世进取、热爱人类、追求真理是其个性特征;靡非斯特是恶的代表,他是丑的,其悲观厌世、否定人生、仇恨人类、蔑视理智、冷酷无情恰与浮士德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部“百科全书 ”式的作品,浮士德在思想内容上是“说不尽的” 在形式上也是丰富复杂的。这种博大精深和丰

3、富复杂性无疑增加了文本解读的难度,不免语义丛生,歧义迭出,因此历代学者对于浮士德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而对于魔鬼形象的评论也是各抒己见。但终其一点可以肯定,魔鬼靡非斯特与圣经中“蛇” 这个意象母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从魔鬼靡非斯特这个原型意象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来分析这一人物,并试图从更深层次挖掘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 二、浮士德中魔鬼靡非斯特意象解读 (一)魔鬼靡非斯特主要代表否定精神和“恶” 靡非斯特是作品中的重要形象,他在诗剧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靡非斯特有各种化身,扮演各种角色:他扮成狮子狗从而达到接近浮士德并与其订立契约的目的;他打扮成浪荡学生,企图用形而上学与好高骛远的智

4、力诱惑浮士德;在拯救玛甘泪时,他幻化成一团黑烟而活动;在古罗马帝国他又成为容克贵族,通过发行纸币维持日渐衰退的封建王朝;而在唯美的古希腊,他又成为福耳库阿斯,充满着辩证思维;诸如此类等等。 魔鬼靡非斯特主要代表否定精神和“恶”,正如他自我解释说:“犯罪、毁灭,更简单一个“ 恶”字,这便是我的本质。”1 靡非斯特的形象充满着有意的矛盾:一方面,他肯定人的物质性及其“生物物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肯定“生物人”的虚无意义的过度劳碌,籍以给一切超出纯感觉范围以外的生产性的东西以否定的批判。因此,硕尔茨根据历史哲学的解释,认为靡非斯特体现历史哲学的虚无主义。靡非斯特自称是“黑暗的一部分”2,又称是“混

5、沌的宠儿”3光明是与大自然的创造塑性同源的,而代表黑暗的靡非斯特却使虚无、无形、永恒空虚与之对立。雷德尔说:作为否定的化身,靡非斯特的职能在与使一切东西贬值和衰落,这同样表现在破坏形式和维持僵化上。他在太古的寂寞中,只有自身成为朋友、伙伴和诱惑者;他毫不停顿地需求绝对的静止;他在美丽假象的讽刺戏中,以滑稽形式表演虚无的严肃;他纵然千变万化。其本质始终不变。4(二)魔鬼靡非斯特体现“积极性的恶” 从另一个角度审视魔鬼靡非斯特这一意象可以发现,他并非代表纯粹的否定而更兼具积极作用,即体现“ 积极性的恶”。诗剧中浮士德和靡非斯特构成一对善恶矛盾,体现辩证统一关系。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 原本合理;

6、一切事物有成 就终归有毁; 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 因此你们叫作罪恶、毁灭, 简单说来,这个“恶” 字, 便是我的本质。”5靡非斯特的做恶,激励和促进浮士德的向善,浮士德的向善又反衬出靡非斯特的做恶,靡非斯特自称是“ 作恶造善力之一体” 。6 又如 浮士德第一部“书斋”一场中,靡非斯特说: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我是那种力量的一体,它常常想的是恶而常常做的是善。”7浮士德和靡非斯特的矛盾是人间的矛盾,有其具体的现实内容,是现实的形而下的善恶冲突,与第一层的形而上的善恶矛盾相比,这对矛盾的构成由冥冥的宇宙走向了现实的人间,由至善至恶变成了具体的善恶。在悲剧中,浮士德五个阶段的追求,靡非斯特始终

7、作为具体的恶的不同化身,作为“至恶”的具体行动的承载者,具有推动力,作为恶的载体的靡非斯特在浮士德的追求中设置障碍,激励和促进浮士德不能满足、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境界奋进。诗剧开篇描写浮士德早已厌倦枯燥无聊的学者生活,于是,在爱情生活中,靡非斯特试图用爱情蒙蔽浮士德的双眼,但浮士德最终克服热情的冲动,在拯救无望下摆脱爱情的羁绊;在政治生活中,靡非斯特试图用封建王朝高官厚禄的幻景引诱浮士德,但僵化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满足浮士德的政治抱负,使其转而走向对古典美的追求;浮士德意识到古典希腊的美无法成为当前的现实,随着海伦的幻灭,靡非斯特所设置的这一诱惑的诡计再次付诸东流;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浮士德最终牺

8、牲,但他理解到这种牺牲的必要,即人类达到人道生存的更高境界的必要牺牲,最终浮士德战胜靡非斯特得到玛甘泪的接引向上飞升。 他对浮士德所做的种种诱惑都是从恶的动机出发,企图使浮士德走向沉沦和毁灭,但却使浮士德从迷误和错误中接受教训,提高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更加接近所追求的“至善” 的境地。 魔鬼靡非斯特与浮士德订立契约,以仆人的身份跟随其左右,并用尽一切方法满足浮士德的要求以达到最终目的。伯姆声言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坏的自我”。8 浮士德的内心是充满激烈的矛盾的,在与靡非斯特相遇之前,他攻读中世纪的各门学问多年却一无所得,内心十分痛苦以至企图自杀,直到听到复活节的钟声,听到天使们的合唱,

9、才使其重获生之力量。因此,浮士德甘愿有靡非斯特式的麻木不仁,好让自己解脱那浮士德式的渴望的苦痛。他要求瞬间的享受,以便忘记永无休止的追求,这是浮士德内心深处的矛盾。因而,魔鬼靡非斯特就承担了浮士德内心深处对立双方一方的特质,成为浮士德本身中的否定精神。在作者的心目中,实际上这是人的一分为二,所以二者是合二而一,浮士德是人的积极的或肯定的一面,靡非斯特是人的消极的和否定的一面。这一人一魔,一主一仆,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如影随形,如呼如吸,如问如答。三、魔鬼靡非斯特源于圣经中的撒旦,即“蛇”这个意象 (一)“蛇” 原型的变形与置换 魔鬼靡非斯特是一个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说的形象,即圣经中的撒旦。

10、民间传说只给了他身份却限制了他的发展。浮士德的使命不断变化,靡非斯特却始终坚持唯一的目标:诱惑他,让他堕落,常常沦为一个程式化的人物,履行引诱的义务,承担失败的命运。而魔鬼靡非斯特这一形象正是源于圣经中的蛇这个原形。原形按弗莱的定义是指:“一种在文学中反复运用并因此而成为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原形批评理论认为,反复的生活经历会在人们心灵上留下心理残余,即所谓“ 原始的偶像”,他们被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世代传承,并在神话、宗教、梦境、个人想像和文学作品里得到描绘,形成各种“原形” 。而圣经中的许多比喻、母题和象征也演化成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跨文化的原型模式和符号。在旧约创世纪 中,蛇是作为一种邪恶

11、的象征符号出现的。 耶和华上帝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的一切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 “上帝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对蛇说: “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上帝曾说: 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蛇对女人说: “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也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善恶。 ”于是女人见那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吃了。他们的眼睛就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的,便拿无花果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9 它引诱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意旨,从而导致了人类的堕落

12、,开始了人间的苦难历程。蛇也被给予了重惩:一方面诅咒蛇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另一方面,蛇将与女人及其后裔世代结仇。正因为蛇在西方宗教文化里背负着“原罪” 思想,被诅咒与人类世代结仇,而且在现实生活里,蛇在与人类杂处的过程中也对人类构成威胁,蛇在文学作品里往往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因此蛇的意象旨意是诱惑、欺骗与背叛。这个意象凝聚了人类从远古以来长期积累的巨大心理能量,因而具有人类感觉与联想的共通性,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原型。这个原型在圣经的其它地方演变成了撒旦和魔鬼。 但西方文明里的蛇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魔鬼撒旦般的邪恶形象。古埃及的先民以蛇和鹰作为本族群的图腾物,但经过历史的

13、演变,北部埃及奉蛇为保护神,南部埃及奉鹰为保护神。北部埃及被南部埃及征服,鹰就被尊为唯一的保护神 蛇才逐渐被视为邪恶之物。大约公元前 1700 年前,古希伯来人受到干旱的威胁,逃到埃及生活了四百余年,所以也就接受了蛇是邪恶的观点,圣经旧约里蛇成为诱惑、欺骗、背叛的代言者也是由此演变而来。撒旦是“敌对者” 的意思,即“ 魔鬼”与“上帝”对立之意,早期在编撰旧约圣经的时候,犹太教还没有恶魔的概念,当时的撒旦比较接近试验者的意味,后来衍生出一种版本,认为撒旦是严格追求真理的天使,无法容忍违背真理的行为。 圣经新约启示录中写到: 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堕,七头上戴七个冠冕。他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

14、一,摔落在地上。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10 在讲到双方战斗结束后,启示录的作者特意加上一句:大红龙就是那“ 古时的蟒蛇”,这一简要的补充十分重要,它把蟒蛇与魔鬼间的同等关系勾勒了出来。此后,在新约中出现的蟒蛇,往往就是魔鬼的代用词。在马太福音中,耶稣曾有两次斥责法力赛人,而且两次均把法力赛人比作蛇。“你们这些蛇,既然你们属于邪恶的种类,怎麽会说出好话来呢? ” “你们这些蛇和蛇的子孙,你们如何能够逃脱地狱的惩罚呢? ” 11 ?耶稣

15、在这里所说的蛇与引诱夏娃的“古时的蟒蛇”,显然具有同质性。 撒旦在与上帝的交往中因对上帝的作为心怀不满而鼓动诸神起来造反,失败后被打入地狱,但他也未能改悔,图谋诱惑人类之祖亚当和夏娃,结果化身为蛇。 16 世纪德国马丁 路德进行了宗教改革,城市得以发展,导致民间文学极为繁荣。路德为了使人们可以直接领悟上帝的语言,推广普及新教教义,1521 年,他第一个将基督教经典圣经译为德文。在翻译过程中,他不断征求意见,贴近百姓的习惯,尽量让广大群众能够看懂听懂圣经,这些做法促进了路德新教教义的推广,使路德的教义深入人心,也使圣经突破贵族文化垄断,从而具有大众化和流通性。独特的宗教背景与文化背景对歌德创作浮

16、士德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有明确的语言说明魔鬼靡非斯特正是源于圣经中撒旦: 浮士德第一部女巫的丹房一节中 女巫 ? (手舞足蹈)我简直昏头昏脑,在这里又见到撒旦公 子真想不到! 靡非斯特 ? 婆子,不准叫我这个名字! 女巫 ? 为什麽?它怎麽了你? 靡非斯特 ? 它早已进了稗官野史;可人们并没有好过起来:他 们摆脱了一个恶,更多的恶依然存在。 12 女巫的一席话点出了魔鬼靡非斯特正是圣经中的撒旦,他的所作所为与撒旦的行径并无二致。 又如浮士德第一部天堂序曲一节中:靡非斯特 ? 好吧!是非分明不会拖得很久。我毫不为我的赌赛发 愁。如果我达到目的,就请您允许我鼓起胸膛把凯歌高奏。

17、让他 一辈子去啃尘土,而且甘心情愿,象那条大名鼎鼎的蛇,我的同 族。 13 由此可见,教唆人犯罪的蟒蛇成为魔鬼,正突出了魔鬼的一大特性诱惑,正是由于蟒蛇的诱惑才是一切罪恶的渊源。而靡非斯特为了赢得与上帝的赌局,使浮士德说出满足之意,它采取各种手段,而这诸种手段的核心本质就是诱惑。蛇成为魔鬼的化身,因为它身上也兼具有魔鬼的第二大特性淫欲。女人经不起蟒蛇的诱惑,因此遭到上帝的惩罚,蛇成为女性邪恶情欲的象征也是从这里衍生的。在浮士德中,魔鬼靡非斯特诱惑浮士德爱上少女玛甘泪,正是想通过淫欲的手段使其堕落,最终获得满足。由此可见,靡非斯特正是蛇的演化与再生。 魔鬼靡菲斯特源于圣经中的撒旦,即“蛇”这个意

18、象,撤旦的意向旨意成了诱惑、欺骗和背叛,成了一种邪恶的象征符号。由于这个意象凝聚了人类从远古以来长期积淀的巨大的心理能量,具有人类感觉和联想的共通性,使之具有了一种跨文化的语义普遍性,得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原型,在以后的文学中不断出现,繁衍出一个庞大的恶魔家族,使世界文学形象画廊异彩独放。 (二)“蛇” 成为 “恶”的代言人 作为魔鬼靡非斯特的原型蛇与其有许多共通之处。夏娃、亚当经不起蛇的诱惑而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蛇搅乱了幻想世界的和谐与宁静,破坏了理想生活中的梦境,打破了“乐园” 中均衡的美。蛇成为这一切后果的始作俑者,是一切罪恶产生的渊源,因此也成为“恶” 的代言人。而当蛇

19、蜕化成撒旦和魔鬼时也是“恶形” 累累:它企图引诱义人约伯和救世主耶稣反抗上帝,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折磨。施洗者约翰曾多次将那些刁难和仇视耶稣的法利塞人和撒都该人称为“毒蛇的种类” 。因此,在文学史上,蛇便演化为一种邪恶的象征符号。 (三)“蛇” 体现 “造善”功能 靡非斯特在作恶的同时又兼具造善功能,蛇亦是如此。蛇作为艺术的原型和母题,它并非完全是丑的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一朵色彩繁杂的恶之花。在圣经中,它引诱人类的始祖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导致了恶的诞生。然而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使人类迈开了进化的第一步,使他们从沉睡中睁开了惺忪的眼睛。在这里“恶”也成为一个辩证的概念。从

20、一般意义说,“恶” 是作为“善”的对立面存在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即“恶”也可为“ 善”发展的条件。因此,黑格尔并不把“恶”看作绝对的坏事。在“蛇” 这一母题意象所概括的“ 恶”的涵义中包含了肯定和发展的精神,它作为“恶”同“ 善”构成了一对矛盾,从而成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根源。魔鬼靡非斯特承担浮士德内心矛盾中否定精神的特质,作为魔鬼,它的本质却体现了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另一方面,这正是“存在之真”。当涉及到人的心灵深处时,外在的魔鬼便常常内化为心中的不良念头。在追求古典美的过程中,浮士德与海伦结合并生下欧福良,但当这一切最终都幻化成为虚影时,浮士德也随之崩溃。然而在追求古典美的过程中

21、虽然有靡非斯特的帮助,但浮士德却是因为初见海伦时为其倾倒而下定决心寻找她的。可见,正是由于浮士德内心的焦灼,靡非斯特才得以实施他的诡计,从而进一步诱惑他。同样,蛇也具有相同的价值内涵。蛇对始祖夏娃的耳语正是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的箴言:“了解你自己”。蛇成为推动人类不断地克服人自身内外在矛盾的直接动力,在否定之否定中扬弃人性中的弱点与局限,不断地走向人性的美好至善。恩格斯曾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在本质上说明了伊甸园般的乐土生活并不能永恒存在,蛇所代表的“否定”与“ 恶” 恰好与人内心的焦灼情绪吻合,从而成为其走向文明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人类要有所进步,就要有所行动,有所变化

22、,有所努力,有所斗争,而蛇正是充当了人类内心矛盾中否定精神的物质,成为人类向文明进化的“使者” 。 圣经中的原型“蛇” 在浮士德中置换变形成为魔鬼靡非斯特,二者在象征“邪恶” ,作“恶” 同时兼具造“善”功能以及代表主人公内心矛盾的否定特质等方面具有共通的特性。圣经对西方近代和现代文艺作家的影响是一言难尽的,在第一流作家的代表作中往往交织着希腊神话和圣经的故事、名句、原型等。歌德是大作家中最反对宗教迷信的,却在塑造魔鬼靡非斯特时“借用” 了源于圣经中的“蛇” 这一原型。但歌德的“借用” 并不是一味的沿袭蛮干却是充满智慧与时代气息的。因此,在歌德的妙笔下,魔鬼靡非斯特对于圣经中“蛇” 这一原型是

23、有所发展与超越的。 四、魔鬼靡非斯特的发展与超越 浮士德是德国 16 世纪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据说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歌德童年时候就通过傀儡戏接触到浮士德的故事。1587 年施皮斯在莱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1599 年,维德曼在汉堡出版浮士德的故事书。1674 年,普非策尔将这本书加以改编。歌德在写“天上序幕”时,曾在魏玛图书馆借阅过。英国剧作家马洛以德国民间故事为蓝本于 1588 年写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 这是零散的民间传说第一次以正统文学的形式戏剧表现出来,这无疑是飞跃。马洛使主角浮士德的形象更加丰满有致,情节设置曲

24、折动人,人物对话形象逼真。在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背景下,马洛站在宗教立场上反对浮士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浮士德言行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分子热衷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知识的冒险精神,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马洛从这个角度进行创作加工,将人文精神贯穿的更加彻底,为浮士德母题做了一次整理和提升,也为歌德的进一步完善该主题提供了范本。马洛的剧作讲述了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魔鬼供他驱使二十四年,到期他的灵魂被魔鬼劫往地狱的故事。魔鬼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 是一位“敌对者 ”,他为尝试“终极知识”的浮士德提供“ 魔法”,最终使浮士德成为伤害他人的“ 魔鬼”并受到最终的惩罚。而这正是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变形和置换。 马

25、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个新旧结合的产物,形式上仍可以看出道德剧的印痕,其中一些人物是拟人化的善恶的代表,魔鬼靡非斯特亦是如此。魔鬼靡非斯特只是单纯的代表“恶” 的简单符号并没有可挖掘的深层内涵。而在该剧中马洛揭开了宗教的薄薄的外衣,讲述一颗灵魂的悲剧,所有的情节都以浮士德为中心展开,而魔鬼靡非斯特只是推动情节得以顺利展开的一颗“棋子” 。德国狂飙运动的一位知名的作家克林威尔,于 1791 年写有“浮士德的生平、事业及下地狱” 的长篇小说。书中的浮士德同魔鬼订约,是为了借助超人的魔力以控制或铲除世界上不公平的现象。与之前魔鬼靡非斯特不同,在歌德的浮士德中,两位主要人物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靡非斯特

26、的基本职能不变,但他参与全部事件的进程,他非但不愚蠢,而且充满哲学家的气质,深刻而睿智,完全有能力和浮士德针风作对。靡非斯特仍然是诱惑者,但歌德赋予他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督教文化的容器。歌德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而浮士德的创作时间持续 60 年之久,贯穿于歌德的全部写作生活。在这 60 年间,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巨变,这对于魔鬼靡非斯特的形象塑造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浮士德中靡非斯特并不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他更乐于付诸实践。又如它对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奚落嘲笑,成为创造力的对立面。这样的靡非斯特不仅仅限于宗教领域,更乐于活跃在人道领域

27、与自然科学领域。在相对于圣经中的原型“蛇” ,靡非斯特跳动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舞台形象中,因而他也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歌德将近代欧洲时代精神注入新的魔鬼形象中,使其迸发出更强烈的时代脉搏。此外,歌德在对魔鬼形象的再塑造中,集中地表现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个人主义冒险家的罪恶本性。他将浮士德对少女玛甘泪的爱恋演化为赤裸裸的性爱;他发行纸币,使金钱成为政治生活的重心;他用最残忍的方式烧死了木屋里的老人,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欲望。诸如此类反映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追求的历史内容。此外在诗剧第二部第五幕中魔鬼靡非斯特利用战争、海盗和贸易三位一体的方法,也就是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方法发展致富。歌德揭露

28、着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宣告了靡非斯特虽然无德无道,但没有丧失其存在权力而带有历史必然性。靡非斯特虽然围绕着一个单项恶质而展开,但其深刻的社会和心理内涵却使恶带有两重性,令人回味无穷。从作者歌德的文艺思想和世界观角度看,魔鬼靡非斯特成为其代言人及对现实的揭露者。歌德在欧洲启蒙运动的熏染下开始创作浮士德,而启蒙运动的首要问题是人道主义,因此人道主义成为歌德创作思想的重要的一环。浮士德作为启蒙时期,即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思想代表人物,必然是反封建、反教会的。但作者往往通过代表“恶” 的魔鬼靡非斯特之口揭露教会的贪得无厌,愚弄人民,讽刺教士诈骗财物的丑态。 “母亲请来一位教士, 教士还没有把话听毕,

29、一见宝物便满心欢喜。 他说:这种想法真是不错! 谁能克制,才能收获, 教堂的胃口很强, 虽然吃遍了十方, 从不曾因过量而患食伤; 信女们功德无量, 能消化不义之才的只有教堂。 ”14作者痛恨教会贪得无厌,借靡非斯特的口更能将这一人道思想强有力的表现出来。正是因为魔鬼靡非斯特目光敏锐,世故极深,对现实的观察颇能击中要害,说话做事毫无顾忌,一眼能看穿别人的心思,所以没有了“恶”,也就没有了人间地狱,救赎也就失去了意义。魔鬼靡非斯特对于丑恶黑暗现实的揭露是直白与露骨的,然而却可以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认清现实的实质从而觉醒悔悟。靡非斯特是歌德在新的两面神思维方式和审美原则指导下写成的艺术形象。歌德深受德

30、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影响,康德的“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等二律背反的论点,以及康德对于人的内心宇宙全部复杂性的探索强烈地吸引歌德。而歌德本人就是一个性格丰富到了难以捉摸程度的天才。他“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他在设计浮士德和靡非斯特两个对立形象时,则体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辩证法。 而莫姆森在靡非斯特是否恶魔的问题上的解释中,特别说明靡非斯特具有积极的创造力量。她认为在海伦那幕中,靡非斯特不光是作为搭档的伙伴出现,而且通过剧中对魔法的叙述,他自己在这里好象成了诗人。他本着事态进程者的资格,才创造性的使事件得以发生。这种

31、能力是基于他洞察诗歌的本质,这在古典瓦卜吉司之夜和海伦那幕中充分表现出来了。靡非斯特已经超越了圣经中“蛇” 这一原型已初步具有了人化与诗化特质。 歌德用 18、19 世纪的时代精神,激活古老的原型,围绕诗剧的主题对原型进行了创造性的置换和变形,赋予原型以崭新的意义,实现了古老原型的价值意义的近代转换,使其所塑造的魔鬼靡非斯特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五、结语 浮士德是伟大诗人歌德倾其一生的心血写成的诗体悲剧,其艺术构思宏伟,结构庞大。而在圣经原型“蛇”的基础上塑造出的魔鬼靡非斯特形象更是耐人寻味。靡非斯特拥有原型“蛇” 的一切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更兼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使其成为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文学形象

32、。注释: 1235 67 歌德:歌德文集,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1 页。 48 董问樵:浮士德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83 页,第 179 页。9 1011旧约创世纪第 3 章,马太福音第 12 章第 34 节,第 12 章第 33 节。 圣经,新约全书启示录第 12 章,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第 445页。 ?12 13 14 15 歌德:歌德文集,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74 页,第 10-11 页,第 85 页。参考文献: 1歌德:歌德文集 ,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3、 2歌德: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浮士德,张文竹、葛子健改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1 版。 3董问樵: 浮士德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11 月第 1 版。 4圣经,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 5 何其莘:英国戏剧选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版。 6 刘欣、吴守凤: 在天界和地界的恶魔靡非斯特和伏脱冷之比较,泰安师专学报。2001 年7 月第 23 卷第 4 期。 7孙斌、宗成河: 虚无与创造从旧约看浮士德,浙江学刊,1999 年第 5 期。 8刘欣:世析 浮士德潜藏的圣经原型,泰安师专学报,2000 年 1 月第 22 卷第 1 期

34、,。 9朱文利:浮士德:人类精神的隐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5 年第 26 卷第 10期。 10林丹华: 浮士德与圣经,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0 期。 11赵萍:从靡非斯特看 浮士德的辨证思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年 9 月第 4卷第 3 期。 12王淑君: 浮士德的人物原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3 期。 13 宋德伟、方杰 向极限挑战的悲壮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复仇悲剧及其动因,郑州大学学报。1999 年 7 月第 32 卷第 4 期。 14陈雪莲: 浮士德:幻想的绽放与压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 年 6 月第 20 卷第 3 期。 1

35、5 叶舒宪: 浮士德的辩证思想文学与思想史研究片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6朱维之: 圣经文学的地位和特质,外国文学研究。1982 年第 4 期。 17 刘秀玉: 评马洛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 3 月第 23卷第 3 期。 18邓亚雄:西方文学中的神话传统与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 年 9 月第 6 卷第 3 期。 19林燕: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影响 ,山西师大学报。2003 年 1 月第 30卷第 1 期。 20郭明: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意义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 年 5 月第 2 期

36、。 21蔡春华: 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 9 月第 1 版。 22歌德:浮士德 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第二版 (二)三、 浮士德 ( Faust):哲学的心灵剧全部创作延续了 60 年之久,史诗的规模,总结性作品。既是诗人个体思想历程的总结,也是对欧洲知识分子集体思想探索过程的总结,还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精神发展历史的艺术写照。歌德说过“德意志民族的任务是在精神领域里征服世界”,他和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贝多芬等人实现了这种征服。即使最杰出的作家也未必真正理解自己的作品。当完成浮士德第二部之后,歌德把手稿捆好,束之高

37、阁。他说:“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此荒诞,无法理解。我早就相信,为了熬好这锅稀奇古怪的热汤而付出这样虔诚而长久的劳动,其结果是不好的、无人问津的。 ”他不知道,自己这锅热汤,后来被许多文人看作“近代人的圣经”。整个近代文化在斯宾格勒看来,就是“浮士德文化” 。失去上帝之后,人类欲在生活本身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追寻、这种悲剧、这种矛盾,就是近代的精神特征。浮士德精神的可贵之处:我有敢于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与中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不同,浮士德赞同“虽然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 ”资产阶级最可宝贵的、也是最悲哀的“进取精

38、神。 ”“ 泰初有为”、 “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 ”他们一直相信“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 ”诗剧形式,两部,12111 行,第一部 25 场,第二部五幕。 没有首尾贯穿的情节,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为脉络。两个赌赛,五个生活阶段。天上序幕学者生涯。 理性的局限爱情生活。 文艺复兴的问题政治生活。 古典主义开明君主的问题追求古典美。 希腊罗马的空想性改造大自然。 启蒙思想的实践理性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形象:专题研究第 114-115 页浮士德精神:西方人的现代精神,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艺术特色:课本第 187 页。诗歌节选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医学和法

39、律,可惜还有神学,都彻底地发奋攻读。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夸称什么硕士,更叫什么博士,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年,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横冲直撞地团团转其实看来,我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别妄想有什么真知灼见,别妄想有什么可以教人,使人们幡然改邪归正。我既无财产和金钱,又无尘世盛名和威权,就是狗也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在生命的浪潮里事业的狂涛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光辉的生长我架起时辰的机杼替神祗制造生动的衣裳。“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紧贴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

40、人的灵境。哦,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我早晨蓦然惊醒,禁不住泪满衣襟,白白度过一日的时光,不让我实现任何希望连每种欢乐的预感,也被顽固的批评损伤,而且用千百种丑恶的人生现实,阻碍我活泼心胸的创造兴致。到了黑夜降临,我们不得不忧心忡忡地就寝,这时我还是不得安宁,常常被噩梦相侵。所以我觉得生存是中累赘,宁愿死而不愿生。思想的线索而今业已寸断,一切的学问久已使我恶心,让我在这感官的世界的深处,疗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在那颠扑不破的魔术被覆之中,我希望有奇妙的光景已经预定,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

41、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你听呀!快乐不是我所贪图。我要献身于酩酊,于最苦的欢情,于失恋的憎恨,于爽心的沉沦。我的胸心,已经解除了智的烦闷,无论有怎样的苦痛它都欢迎。我要在内在的自我中深深领略,领略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至崇高的、至深远的,我都要了解,要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我的小我便扩大成全人类的大我,我便和全人类一起最终消磨!不要迟疑,要敢于冒险,众生往往犹豫不定,大丈夫事事都能实现,因为他能知而即行。(三)3浮士德取材于德国 16 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相传浮士德是中世纪一个漫游哲学家或魔术师,他曾将灵魂买给魔鬼,以探求新的生活出路。很快,关于浮士德的民间故事成了

42、作家们取之不竭的创作题材,歌德之前仅德国就有 29 位作家采用此题材进行创作,曾把浮士德写成追求知识、立志征服自然的巨人式形象。但这些作品仍未脱离民间的传统模式,浮士德的灵魂也仍未得救。歌德儿时就看有关浮士德木偶戏和民间故事书,这个传说在歌德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为他第一部新的著作的雏形。从 1770 年起,他就构思此部作品。从 1773 年他开始写作浮士德片断的草稿,到 1806 年第一部完成,1808 年第一部出版。1825 年开始第二部写作,于 1831 年 7 月第二部完成。这部巨著的创作前后延续了 60 年。在前人的基础上,歌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原故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一

43、方面强调浮士德形象的特点,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故事中的悲剧结局,赋予浮士德传说以全新的意义。这部作品乃是歌德一生紧张探索的思想总结和艺术总结,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浮士德以诗剧的形式写成,全诗一万余行,共分两部。第一部 25 场,不分幕;第二幕 25 场,分为 5 幕。全剧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作主线,各部分之间若即若离。它的庞大的、复杂的内容是靠着一种内在的因素维系,而固着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这种内在因素,就是浮士德的精神发展史。诗剧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真谛的一生经历。4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其主要有:对德国丑恶现实的描绘;对教会伪

44、善的讽刺;对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揭露;对反动思潮的嘲笑抨击。但其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的意义,在于它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憧憬、追求、成功、幻灭,再憧憬、再追求、再成功、再幻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超越自身、发展进步的;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阻碍

45、,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与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现代人格基础。5梅非斯特是浮士德中的 另一种重要人物,是一个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统的形象(即圣经中的撒旦)。他在诗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这是生活中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典型,是情欲的化身,“恶”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个象征、寓意型的形象。梅非斯特是情欲的化身,寡廉鲜耻是他的本性。美非斯特主观作恶,客观改善,是对浮士德形象的补充。他对浮士德探索人生的过程,客观上起着推动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入尘世,主观目的是要诱惑浮士德堕落,实际上却

46、帮助他摆脱阴暗的书斋,投身于社会实践;他多次诱惑浮士德作恶,客观上却使浮士德从错误和挫折中猛醒,向更高的境界进步;他忠实的完成了上帝赋予他的使命:鞭策人们精神中的懈怠和贪图安逸的惰性,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另外,作为长期观察社会邪恶的厌倦者,作为虚无主义者,梅非斯特不相信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什么好事情,他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使他能机械的表现社会的邪恶和人的弱点,所以他有时候能将一些精辟的话语。总之,梅非斯特在诗剧中的调侃、讥笑,不可否认的构成了对社会的邪恶的批判,虽然他主观上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站在魔鬼邪恶的立场上来看待社会现实中的邪恶。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嘲讽就格外辛辣,他的批判就更切中要害,产

47、生了以毒攻毒的效果。同浮士德一样,在梅非斯特身上,也同样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法思想。6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

48、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识分子的写照。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的这种“灵” 与“肉 ”的矛盾,“善 ”与“恶” 的斗争,体现了歌德身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的形象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7梅非斯特在诗剧浮士德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主观作恶,客观作善,是对浮士德形象的补充。他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的过程,客观上起着推动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入尘世,主要目的是要诱惑浮士德堕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外国文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