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594877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7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A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章 本量利分析 P45,1本量利分析概述 2盈亏临界分析 3影响盈亏临界点分析的因素 4盈亏临界分析扩展运用,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简单、直观,对计划的编制方法提出一个梗概,而且还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了多种科学的实用模式,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保本点、保利点和保净利点有关公式及其应用,掌握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加权平均法;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指标,以及几种主要的本量利分析图的特点;了解本量利分析的概念

2、、前提条件和内容, 了解有关因素的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一般了解多品种条件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4.1.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所谓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建立数学化的会计模型和图示,进而揭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4.1 本量利分析概述 P45,本量利分析的重要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1)成本性态分类假设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全线性关系假设 Y = abx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 (3)产销假设平衡假设企业的销售量与生产量是一致的。 (4)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品种结构稳定。 (5)假设其他各项有关条件都保持不变。,4.1.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P46,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式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式是用公式来表示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和营业利润。,利润(P)=销售收入总额成本总=px(abx),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售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pxbxa,=(pb)xa,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_,销售量,(,=,4.

4、2.1 预测损益分界点的方法,1. 方程式法 2. 边际贡献法 3. 图示法,1. 方程式法,根据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格式,根据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确定损益分界点,意味着利润等于零,即: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移项即可求得损益分界点销售额: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 单位产品售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例3-1】假设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甲产品单位产品售价9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固定成本总额2 000元,求该企业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 设:x为达到损益分界点所需销售量。 9x=2

5、0005x 4x=2 000 x=500(件) 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为500件,销售额为4 500元(=9500),企业在进行目标规划、编制营业计划时,还需计算一个与损益分界点有联系的指标,即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和安全边际率,以便掌握营业风险情况。 安全边际指实际或计划的业务量超过损益分界点业务量的差额,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实际或计划业务量-损益分界点业务量 显然,安全边际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依例3-1,假定该企业甲产品实际销售550件(实际销售额为4950元),则: 安全边际销售量=550-500=50(件) 安全边际销售额=4 950-4 500=45

6、0(元)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除以实际或计划业务量,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 / 实际或计划业务量 依例3-1所示,则: 安全边际率=50件/550件=9% 或 安全边际率=450件/4 950件=9%,现将西方企业评价安全边际率的一般标准列于表4.1中。,表4.1 西方企业评价安全边际率的一般标准,同损益分界点相联系的另一个指标是达到损益分界点的开工率,即以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成的销售量,计算公式如下: 达到损益分界点的开工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正常开工的销售量 该指标反映企业对某项产品的开工率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不盈不亏。 依例3-1所示,假定该企业在正常开工情

7、况下的销售量为800件,则:达到损益分界点的开工率=500/800=62.5% 这项指标说明该企业开工率为62.5%时只能够本,要想获得利润,开工率必须提高到62.5%以上,若低于62.5%就会发生亏损。,2. 边际贡献法,企业的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的余额,称为边际贡献。 损益分界点可以表示为: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进一步推导,则: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移项,则: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上述公式是以实物量指标表示的。若以货币量指标表示,则应将上述公式等式两边分别乘以单位产品售价,则: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产品售价)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

8、贡献法与方程式法的联系: 由于: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则: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可以表示为: (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移项,则:单位产品售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将例3-1所示数据代入边际贡献法 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额=2 000/(4/9)=2 000/44.44%=4 500(元) 上述公式还可以推导出另一种形式: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式中: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 无论是边际贡献率还是变动成本率,就某种产品来讲,按销售总量计算和按单位产品计算的结果

9、是一样的。,3. 图示法,预测损益分界点,也可采用绘制损益分界图的方式进行。损益分界图是围绕损益分界点,将影响企业利润的各有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集中在坐标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现出来。 它的优点在于形象和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发生的影响,因而对于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图示法要依靠目测来绘制和读数,不可能十分准确,所以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盈亏临界图的绘制方法如下:(1) 以横轴表示产销量(用实物量或货币量表示); (2) 以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 (3) 在图上画出反映销售总收入、销售总成本递增情况的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10、就是损益分界点。,图4.1 损益分界图,以实物量表示业务量 损益分界图,以货币量表示业务量 损益分界图,根据例1有关数据,绘制出一张完整的损益的分界图,如图4.2所示。,图3.2 据例1绘制的损益分析图,从图4.2可以看出如下几个问题: (1)盈亏临界点不变时,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减少;销售量越小,能实现的利润也越少,或亏损越多。 (2) 销售量不变时,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损益分界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也越少,亦或亏损越多。 (3) 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

11、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对于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通过变动成本线斜率的变动而表现出来的)。,4.1.2 多品种的损益分界点,企业同时产销多种产品,预测损益分界点就不能用实物量表示,因为不同性质的各种产品,在数量上是不能相加的,因此只能用货币量来表示。销售收入是衡量业务量最常用的总尺度,它是业务量的一种货币量度,而不是一种实物量度。在单一品种的情况,可以采用销售数量来表示测算的公式;而在多品种的情况下,就应采用销售金额来表示测算的公式。,多品种损益分界点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 综合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上面公式中,综合边际贡献率的计算方法是:综合边际贡献

12、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品种不多,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如果难于预测销售额而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比较稳定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某产品边际贡献率某产品销售比重),【例4-2】某企业在计划期内产销甲、乙两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156 000元,其他资料如表3.2所示。,表4.2 某企业产销甲、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资料,根据表4.2中的数据,预测综合损益分界点: 综合损益分界点销售额=156 000/26%=600 000(元) 将综合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分解为甲、乙产品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可利用下列公式: 某产品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综合损益分界点销售额该产品的销

13、售比量 则:甲产品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600 00080%=480 000(元) 乙产品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600 00020%=120 000(元),4.2 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1. 本量利分析在相关范围内是有效的 2. 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的性态在相关范围内是线性的 3. 全部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4. 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5. 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 6. 单位产品售价保持不变 7. 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不变(如原料价格、工资等) 8. 劳动生产率不变 9. 产销多种产品时,销售产品的品种构成不变 10. 销售收入与成本以共同的单一业务量作为基础进行比较 11

14、. 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 12. 产销量相等,不存在存货变化的影响(不展开),1. 本量利分析在相关范围内是有效的,如前所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是相对于特定期间而言的。对于相当长的计划期间来讲,绝大多数成本都是变动成本,而对于相当短的期间来讲,绝大多数成本都是固定成本。对于本量利分析来讲,必须确定分析期间。当确定了分析期间之后,这个期间的成本就应与一定的业务量范围相联系。这是假设业务量不会超出相关范围,实际上,尽管业务量超出相关范围的可能性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实际情况下业务量就一定在相关范围内而不能超出。,2. 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的性态在相关范围内是线性的,这些线性假设简化了成本

15、过程,但在分析由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成本和利润的变化时,这些假设并非必不可少。也就是说,非线性收入和成本函数是存在的,它虽然会使分析工作变得复杂,但仍然对企业内部管理的计划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全部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些成本的性态较易判别,但有相当多的成本很难判别其成本性态,对这类成本以及对混合成本的分解,往往是人为地采用某些不够客观的方式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也就是说,为了“全部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一假设,即使划分的结果不具客观性,也一定要将全部成本人为地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4. 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保持不变。事实上,

16、固定成本只是相对于业务量的变化而不发生增减,它的总额并不是年年固定不变。固定成本可以看作是生产能力成本,与为实现某一期间的计划业务量而提供生产能力资源相联系。固定成本会随着生产能力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例如,企业为了获取较多利润,需要增加销售量,势必要提高产量,进而扩大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固定成本增加;反之,当预见产量将急剧下降时,必然采取措施去降低各种固定成本。但是,一般情况下业务量的相关范围内很少能从停产水平扩展到100%的生产能力水平,所以,假设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5. 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在成本性态分析中,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但是,由于种种原

17、因,变动成本在不同业务量水平条件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当经济繁荣时,企业管理当局可能不惜工本以提高产销量;而当经济不景气时,又转向努力降低成本。这实际上导致了成正比例变动,应意味着对各项成本可以进行完全的、均衡的控制。当然,这一假设仍指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保持线性关系,但严格地讲,即使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并非一定是真正的直线,它往往呈曲线变化,不过近似于直线而已。,6. 单位产品售价保持不变,对于本量利分析,通常都是在给定的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条件下进行,这样就使单位产品售价成为不予考虑变化的因素。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产品售价遵循价格规律,随着市场的变化,会导致提高或降低

18、的变动,因而单位产品售价保持不变只是为简化本量利分析做出的一种假设,当单位产品售价发生实际变动时,仍应根据变动情况重新做出假设。,7. 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不变(如原料价格、工资等),构成产品成本的三要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价格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原材料价格不变,工资率不变,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不变。由于各项成本要素的价格不变,因此产品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保持不变。而事实上,各项成本要素的价格都有可能发生波动,从而导致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发生波动。,8. 劳动生产率不变,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以假设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为依据的。但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是会发生变化的。劳动生产率的

19、升降,会导致成本的降低或提高、业务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利润的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9. 产销多种产品时,销售产品的品种构成不变,如果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这时本量利分析最简单,因为分析不受品种构成因素的影响。但大多数企业都要产销两种以上的产品,在多品种的情况下,要假设销售产品的品种构成不变,即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企业产品销售总量的比重不变。当产销量增加时,假定所有不同的产品都按同一比例增加,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由于适应市场变化等原因,会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使销售产品的品种构成发生变化。当品种构成变化时,虽然销售总量仍能按计划完成,但由于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不同

20、,因此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程度则取决于销售品种构成中边际贡献率高者还是低者相对比重的大小。这说明假设的品种构成发生了变化,会使各个产销量水平的损益分界点和预计净收益发生变化。,10. 销售收入与成本以共同的单一业务量作为基础进行比较,这个假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销售收入与成本同以某种业务量(如生产量或销售量)为基础进行分析;二是以单一业务量为基础进行分析,即未来只存在一个销售量。实际上,销售收入更直接地与销售量相联系,成本则更直接地与生产量相联系。但在本量利分析中,销售收入与成本都直接地以某种业务量作为共同基础。假设未来只存在一个销售量,即认为销售量是确定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来市场情况是不确定的

21、,市场的需求量不断会发生变化,因而企业不可能控制销售量,使其成为一个确定的数值。也就是说,销售量实际上是变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只是为了简化本量利分析,才假设其是单一的。,11. 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在成本、业务量、利润的依存关系中,业务量对成本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关系的, 从表面上看,甚至是惟一影响成本的因素,用图像显示的本量利分析结果,更加深了对这一假设的印象。因为上述有些假设在图像中并不直接显示,而业务量对成本以及对销售收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这一假设也许是所有假设中最基本的。但事实上,其他别的因素也影响成本或销售收入,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否则本量利分析便过于简单化而失去可

22、靠性。,12. 产销量相等,不存在存货变化的影响,本量利分析假设生产量等于销售量,即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不存在任何存货的情况;或者即使有存货,也假设期末和期初存货水平的变动从数额上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即存货不变。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先生产产品,后销售产品,产销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当销售量与预计量不一致,那么按照预计销售量水平生产出的产品,就会与实际销售量不一致,因而产销不一定相等。市场情况变幻无穷,即使再科学的预测,产销不一定相等现象是较多的。很多企业都留有存货,本量利分析假设存货不变,也就是说,分析不受存货变化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实际情况是,期末、期初存货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完全有可能发生变化。,4

23、.3 影响盈亏临界点的因素p59p62,本量利分析建立在若干假设条件的基础立上,这些假设条件将现实的生产经营环境静止、简单化,因而分析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解答“如果会”问题的技术方法,它可以解答用于分析模型的某些因素变动会使期望值受到怎样的影响。对本量利分析来讲,敏感性分析可以解答诸如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等因素变动后,净收益将是多少这类问题。,下面介绍运用敏感性分析原理确定某些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1. 固定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2.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3. 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4. 多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5.

24、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1. 固定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固定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原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额) /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变动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原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额) /边际贡献率,仍依例3-1,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原固定成本2 000元降低了20%,即降低了400元,则:固定成本变动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 000400)/4=400(件)固定成本变动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 000400)44.44%=3 600(元) 固定成本降低20%后,盈亏临界点由500件降低到400件,也降低了20%,

25、说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是随着固定成本变动而做正比例变动的。 同样的销售额,由于盈亏临界点降低了,利润将因此而增加。上述固定成本变动后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也可以从盈亏临界图中看出(见图3.3)。,图4.3 固定成本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图3.3表明,由于固定成本降低使盈亏临界点降低,而盈亏临界降低则使盈亏临界点以上的盈利区面积扩大,盈亏临界点以下的亏损区面积减少,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性有所提高。,2.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售价 - (原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26、额)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原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变动额/单位产品售价) 仍依例3-1,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原单位变动成本由5元降低到4元,则: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2 000/9- (5-1)=400(件)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2 000/1- (5-1)/9=3 600(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了1元,使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降低了100件和900元,说明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可使损益分界点降低。上述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同样可从损益分界图中看出来,如图3.4所示。 图4.4表明,由于单位

27、变动成本降低,使新的变动成本线的斜率小于原来的变动成本线的斜率,从而使损益分界点有所降低,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有所提高。,图4.4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 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3. 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原单位产品 售价单位产品售价变动额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原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售价变动额) 仍依例3-1,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原单位产品售价由9元提高到10元,则: 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2 000/9

28、+1-5=400(件)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2 000/1- (5/9+1)=4 000(元),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产品售价的提高或降低会使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减少或增加。上述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同样可以从损益分界图中看出来,如图4.5所示。 图4.5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单纯的单位产品售价提高可使损益分界点降低,从而使盈利区面积扩大,亏损区面积减少。,图4.5 售价变动后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4. 多因素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以上介绍了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单纯某一个因素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然而,现实的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其中一些复杂的情况就是

29、直接影响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增减的这几个因素都发生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多因素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原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额 /(原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售价变动额)(原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额)多因素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原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额/1(原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变动额/原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售价变动额) 假定例3-1中各因素同时变动,将有关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多因素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量=2 000-400/(91)-(5-1)=267(件)多因素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2 000-400/1- (5-1/9+1)=2667(元),5.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损

30、益分界点的影响,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由于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不同,所以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必然要对整个企业的损益分界点产生影响。 【例4-3】某企业固定成本为78000元,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6000件、4000件和2000件,单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4.3所示。,表4.3 某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的有关数据资料,各产品的销售收入在企业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如表4.4所示。,表4.4 某企业不同产品在总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情况,基于这个品种构成,企业综合的边际贡献率可通过表4.5进行计算。,表4.5 某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企业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额为: 损益分界点销售额

31、=78 000/34.29%=227 471.57(元) 若改变企业产品品种构成,将使整个企业的边际贡献率发生变化,从而使企业的损益分界点发生相应的变动。假设产品品种构成改变为甲、乙、丙3产品分别占40%、30%、30%,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可通过表3.6进行计算。,产品品种构成改变后,企业损益分界点销售额为: 损益分界点销售额=78 000/39%=200 000元 即损益分界点销售额从原品种构成的227 471.57元降至200 000元。这是因为,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乙、丙两种产品的比重升高,而边际贡献率较低的甲产品比重下降,从而引起企业综合边际贡献率有所提高,使损益分界点销售额相应下降。,

32、表4.6 某企业不同产品品种构成的边际贡献率,4.4 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应用,4.4.1 预测目标利润 4.4.2 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4.4.1 预测目标利润,本量利分析不仅可以用于预测损益分界点,而且还能预测利润,规划目标利润,并为实现目标利润提供各种有关生产、销售和价格的可行性方案服务。具体的步骤是:根据预计的销售量水平,预测计划期可能实现多少利润;确定目标利润;预测完成目标利润应实现多少销售量以及产品的定价。 1. 预测利润 2. 确定目标利润 3. 预测目标销售量(额) 4. 确定单位产品售价,1. 预测利润,预测利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

33、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或 利润=(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依例3-1,若该企业预计在计划期间可销售甲产品600件,试预测该企业在计划期间可实现的利润额。 解 预计利润=(9600) - (5600) -2000=400(元) 或 预计利润=2 400-2 000=400(元) 或 预计利润=(9-5)600-2 000=400(元),2. 确定目标利润,预测计划期可能实现的利润额后,再根据企业在计划期间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条件、材料物资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及市场情况等因素确定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利润额表示;一种是用资本利润率表示。 经营方针一般

34、是用资本利润率来表示的。在确定资本利润率时,需要根据适当的股利率、留存收益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等有关数据资料,以本企业实际情况酌情制定。,资本利润率是利润对资本的比率,它也可以用销售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的乘积来计算: 资本利润率=利润/资本=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本 可以看出,资本利润率可由销售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两个因素组成。若要提高资本利润率,应设法提高销售利润率或资本周转率。根据资本利润率也可计算目标利润额: 目标利润=预计资本平均占用额资本利润率,3. 预测目标销售量(额),在确定了目标利润后,应预测为完成目标利润需要实现多少销售量(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

35、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仍依例3-1,若该企业管理当局确定在计划期间的目标利润为500元,求实现该目标利润的销售量(额)。 解:目标销售量=2 000+500/4=625(件)目标销售额=2 000+500/44.44%=5 626(元),4. 确定单位产品售价,在确定目标利润后,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可确定单位产品售价应为多少。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售价=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仍依例3-1,在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预计在计划期间可销售甲产品600件,目标利润仍为500元。求甲产品的单位产品售价应为多少? 解:

36、 单位产品售价=(5600)+2000+500/600=9.17(元),4.4.2 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1. 设备更新的决策 2. 新产品投产的决策 3. 接受订货的决策,1. 设备更新的决策,设备更新首先会增加固定成本,而固定成本增加会相应提高损益分界点。另一方面,设备更新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会相应提高边际贡献率。 【例3-4】假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单位产品售价30元,产销可以实现平衡。该企业目前年产销1200件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15000元。该企业现拟更新一台设备,据测算,设备更新后每年会增加3000元折旧费,同时

37、使单位变动成本降至10元。问该企业是否应更新设备? 下面将设备更新后的有关数据列表进行比较(见表3.7),表4.7 某企业设备更新前后的有关数据,由表3.7数据可知,设备更新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可由原来的1000件降至900件,使利润每年增加3000元(=6000-3000),因而企业应选择折(sh)本更新这一方案。,2. 新产品投产的决策,【例4-5】假设某企业为投产一种新产品,需购置一套新设备,预计该设备每年的折旧费、保险费和财产税等固定成本共40 000元。预计该产品单位产品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年产销量为10 000件,问该产品是否应投产? 解:损益分界点销售量=40 00

38、0/10-5=8 000(件) 该产品投产后预计年产销量大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2 000件(=10 000-8 000),说明新产品投产后可给企业带来盈利,应选择这一方案。 又假设企业要求通过这种产品的投产,至少要为企业提供利润60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40 0006 000/10-5=9 200(件) 这就要求该产品的销售量至少要达到9 200件,否则就不宜考虑了,若企业能够达到预计的产销量10 000件,说明不仅能够实现目标利润,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因而仍可选择这一方案。,3. 接受订货的决策,企业在接受订货时,可根据本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运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权衡利弊

39、得失。 【例4-6】假设某企业预计计划期产销量为1 000件,只达到生产能力的80%,单位变动成本20元,单位产品售价30元,固定成本10 000元。则:损益分界点销售量=10 000/(30-20)=1 000(件) 说明该企业在生产能力只利用80%时,计划期只能达到不盈不亏。 又假设企业为了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临时承揽200件订货,但单位产品售价只有25元,问应否接受这批订货? 下面进行列表分析(见表4.8)。,表4.8 某企业临时追加订货时的数据资料 元,表3.8的数据表明,虽然追加订货的单位产品售价降低5元,但可获得1000元利润。这是因为追加订货的数量没有超过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因而

40、不会增加固定成本,对追加的订货,只要单位产品售价大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获得利润。因而该企业应接受这批订货。,小 结,成本数量利润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本量利分析,即CVP Analysis)是研究企业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预测分析方法。 预测损益分界点,通常有3种方法,即方程式法、边际贡献法和图示法。损益分界点可以用实物量指标表示,也可以用货币量指标表示,但在企业同时产销多种产品时,只能用货币量来表示。 本量利分析是在各种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假设一方面使本量利分析简化,易于计算以突出某些重要的结论;另一方面使

41、分析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解答“如果,会”问题的技术方法,对本量利分析来讲,它可以解答诸如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等因素变动后,净收益将是多少这类问题。 本量利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预测目标利润、经营决策等领域。,练习题与思考题,1. 名词解释(1) 本量利分析 (2) 损益分界点 (3) 安全边际,2. 单项选择题 (1) 损益分界点(BreakEven Point),是指企业在不盈不亏时的业务量,也可称为( )。A. 平衡点 B. 亏损点 C. 保本点 D. 盈利点 (2) 企业在进行目标规划、编制营业计划时,还需计算一个与损益分界点有联系的指标,即( )

42、和安全边际率,以便掌握营业风险情况。A. 安全边际 B. 毛益贡献 C. 贡献率 D. 风险率 (3)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解答“如果会”问题的( ),它可以解答用于分析模型的某些因素变动会使期望值受到怎样的影响。A. 计算方法 B. 技术方法C. 思考方法 D. 决策方法,(4) 本量利分析不仅可以用于预测损益分界点,而且还能预测利润,规划( ),并为实现目标利润提供各种有关生产、销售和价格的可行性方案服务。A. 目标成本 B. 理想售价C. 目标利润 D. 理想收入 (5) 本量利分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经营决策,它( )决策分析方法。A. 是惟一的 B. 是单独的C. 是最好的 D. 不是惟一的

43、,3. 判断题 (1) CVP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 ) (2) 损益分界点只有一种表示形式,就是用实物量指标表示,称为损益分界点销售量。 ( ) (3) 单位产品售价变动后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原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售价变动额) ( ) (4) 设备更新首先会增加固定成本,而固定成本增加不会相应提高损益分界点。 ( ) (5) 本量利分析是在各种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假设。一方面使本量利分析简化,易于计算以突出某些重要的结论;另一方面使分析受到限制,从而影

44、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4. 问答思考题 (1) 如何预测损益分界点? (2) 如何计算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指标? (3) 本量利分析有哪些假设条件? (4) 试运用敏感习惯分析原理确定某些因素的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 (5) 本量利分析在预测目标利润方面的应用。 (6) 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5. 业务题 (1) 已知某公司生产A产品,每件所耗的单位变动成本为900元,固定成本总总额为300万元,2005年生产能力为2万件,每件售价1 500元。求边际贡献、利润。 (2) 按上题的资料,用方程式法计算该公司A产品的生产保本点指标。 (3) 按(1)题的资料,按单位边际贡献计

45、算该公司A产品的生产保本量和保本额。 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计划期预计销售量即成本、销售单价如下表所示,计算该公司计划期内综合边际贡献率、综合保本销售额,以及各种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额和销售量。 按(1)题的资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单价提高到1 525元,求A产品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2)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 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要求

46、: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单位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 销货成本 营业利润,1、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计算:(1)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安全边际额和预计利润(3)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方法,使固定成本降低2000元,同时使甲、乙两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率降低了20%和25% ,试求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8分) 易考题,(1)销售总额甲产品销售额+乙产品销售额(元) 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甲产品销售额销售总额?乙产

47、品所占比重乙产品销售额销售总额? 加权贡献边际率甲产品所占比重甲产品贡献边际率+乙产品所占比重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边际率? (元)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甲产品所占比重)甲产品销售单价 ? (件)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乙产品所占比重)总产品销售单价? (件) (10分),(2)安全边际额销售总额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 (元)预计利润销售总额加权贡献边际率固定成本总额? (元) (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甲产品贡献边际率原贡献边际率+新增贡献边际率=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原贡献边际率+新增贡献

48、边际率=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甲产品贡献边际率甲产品所占比重+乙产品贡献边际率乙产品所占比重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固定成本降低额)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 ? (元),(1)销售总额8100001210000200000(元) 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8100002000000.4 (1分)乙产品所占比重12100002000000.6 (1分) 加权贡献边际率0.410%+0.620%16% (2分)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16%56250(元) (2分)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4)8 2813(件) (2分)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6)122813(件) (2分),(2)安全边际额2000056250143750(元) (1分)预计利润2000016%900023000(元) (1分) (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0%+20% =30% (1分)乙产品贡献边际率20%+25%45% (1分)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30%0.4+45%0.639% (2分)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2000)39%17948.72(元)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