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个案分析摘 要:本文是对一位中职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进行辅导的案例分析,在辅导过程中主要采取认知疗法。经过咨询后,学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内外因素;认知疗法 教师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学习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格。本文通过对一例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将习得性无助转化为习得性乐观的方法与过程。 一、案例情况 小陈,女,服装设计班一年级学生,她上课时漫不经心,沉迷于手机,课后不完成作业,不论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还是专业课中的团体任务,均不参加,与其他学生疏远,常常一人独处
2、。教师多次提醒她完成作业或小组任务,她要么沉默,要么只是淡淡地回答没做,一副“我就是不爱做”的样子。 经了解,小陈在初中阶段也曾想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状态,但是发现自己虽然用功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渐渐地,她感到力不从心,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逃避学习;同时,与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常常吵架甚至离家出走,久而久之,她怀疑自己不受欢迎,常觉得烦躁、心灰意冷,进而对人冷淡,有严重的自卑感与挫败感。 二、案例分析 小陈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面临不可控的情境时,一旦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便产生了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抑郁等
3、消极情绪。 “习得性无助”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陈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外在的消极评价因素 小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总是失败多于成功,她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和同学的批评和嘲笑又使她“抬不起头” ,这样的无助与焦虑情绪泛化到职校学习生活中,体现在课堂学习和参加活动时存在自卑心理,于是潜意识中便“不做”与“不听” ,并试图以逃避保护自己,不愿再为完成任务付出认真的努力;另外,家长一味否定的教育方法使小陈缺少最有力的家庭精神支援,加深了自我怀疑,最终放弃学习。 2.内在的消极自我认知归因因素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认为,认知中存
4、在“自动化思维” ,它很容易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小陈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了认为外部事件是无法控制的消极的认知思维。她给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形成了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取得成功的认知模式。 “我不行” “我不做”的消极角色定位是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内因。 三、咨询方案 1.引导小陈改变思维方式,纠正自我认知 中职生的独立评价系统还未形成,对于自我概念的推断主要是以家长、教师或同伴的态度为依据的。针对小陈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要求小陈将头脑中呈现的想法一一报告出来,并与她逐一分析这些想法,从而发现在遇到麻烦时,她
5、一直以来采取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让她体会到原有思维方式其实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避免失败而逃避的心理现象,引导小陈改变原有的内部对话方式,培养她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她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关注过程而不?分强调结果等。 2.引导小陈合理归因,努力在当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把学习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容易使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使学生一旦遇到困难便退缩与放弃;反之,如果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内在的和可控的因素,学生就能对取得成功更有信心,能够克服困难、刻苦学习、争取好成绩。因此,让小陈认识到自己并不笨,只是努力和参与程度还不够而已是十分重要的。要引导他将
6、注意力集中在现在,为当前与未来做好准备,努力参与到专业学习与团体活动中去,这样肯定会有一定的收获。 3.引导小陈设定合理的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辅导过程中,我鼓励小陈立足现有发展水平,努力接近“最近发展区” 。这个目标是合理的、具体的、可行的。比如,咨询过程中,小陈不止一次提到小时候画画的美好经历,我就建议她从专业入手,进行服装画图、制图和剪裁。在完成每个小目标的过程中,她不断发挥出潜能,慢慢体验到成就感,进而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 4.引导小陈记录行为变化,体验行动的力量 咨询过程中,让小陈明确行动与体验的力量,在周记上记录自己参与课堂或班级集体活动或学校各种社团的所思所想,不断强化自我,争取进步。 四、咨询效果评估与个案反思 经过五次心理辅导后,小陈开始变得积极、乐观与自信,学习有了进步,明白努力会有回报, “习得性无助”开始转化为“习得性乐观” 。因此,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必须从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予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