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别康桥-徐志摩教学目标:1、掌握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新月派”,“三美主张”。2、体味诗歌的语言、意象与意境。教学重难点:诗歌的语言、意象与意境。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在师生对话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让学生尽可能的阅读有关徐志摩以及本文的相关资料,如条件限制则教师可提供资料。由于资料较杂,教师可先进行粗略归类,分发学生,分工完成。这样学生既能自己动手,也能避免课堂上的重复。在这一阶段要解决字词。(二)导入新课:直接导入老师:我们今天看再别康桥。这首诗大家读过了,比较熟悉了。在没有学这首诗前,大家对徐志摩有没有了解?学生回答可能有多种情况,大概会有这么
2、几种:1、徐志摩与鲁迅的不同文学观,学生可能会觉得鲁迅是高过一切的,因而也许会贬低徐的诗歌的文学价值。这时候老师的回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徐在文学史上的文学价值,可简单讨论。2、他是“新月派”诗人。可让学生详细叙述一下“新月派”,可多人补充。在这一过程可适当的引入“中国新诗”的相关介绍,给他们一根“史”的线索。中国新诗的重要人物: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从这些信息中导出“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为课文的深刻理解做理论的张本。3、人间四月天,林徽音,陆小曼,张幼仪。关于感情与文采与伦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人性的解放,徐的个性,诗人的气质等等。
3、适可而止的灌输一点文学评论与伦理道德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正确的评价观。4、徐的死。让学生简单说说,因为与课文关系不大。老师:“新月派”的理论主要是闻一多举旗,而实践最好者是徐。要想体味其中的“音乐美”就一定要多读。大家一起读,看有没有读错的。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齐读。还没有读完时 老师:停停停!我觉得你们再这样读下去,愧对地下的徐志摩,我听了也很不舒服,这位为汉语羸得声誉的诗人的诗怎么可以这样读。我觉得,这首诗与毛的长沙完全不同。有的同学一开始就读得很重。我们可以拿读毛的试一试,老师示范。声音很大。大家笑。又拿读再别康桥的语调读长沙。大家又哄堂大笑。在他的心里,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是怎样的
4、感情。 老师范读开头第一节。作别西天的云彩。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同学某:表现一种依依不舍之情。老师:对。现在大家齐读。/ 42学生齐读。声音低缓但无起伏,不过已经比刚才好很多了。 老师:刚才我觉得好了一些,至少没有那么野蛮了。(大家笑)这样吧,我们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按你的理解去读。要读,我要看一看。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老师:读了以后要再读,每个同学都要准备我是要朗读的,怎么给其他同学朗读。学生自由读。 老师:这样吧,大家再读一遍,哪儿要停顿,你做上记号。 同学又自由读。老师在上面也细读体会。 老师:好了,下面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读的时候尽量按你的理解,我听你的读就知道你理解了多少,谁愿
5、意起来读?(某同学举手)某同学读(也许是个女生,女生一般比较积极)。(老师:咱们男同学也要争取时间读,徐志摩是个男的。认真听,一会儿要评的)老师:让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明确。老师:再请一人读。这次也许会读得好些,个人对诗歌的朗读会有自己的处理。要发现学生的个性,指出后要请学生解释为什么做这样的处理,最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老师也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不可将之强加给学生。学生:他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惜别的感情。中间还是比较欢乐的。比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要读得重一些,对康桥的感情是很深的。老师也读一遍,读完后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老师:下面我们一段一段地一起来读。某同学和我一起做
6、朗诵指导。第一节:老师:读这一节,哪一个词作基调?轻轻的。他为什么不走得壮烈一些?第二节大家读。某同学做评价。老师提问重点:河畔的金柳轻轻地 悄悄地 不带走一片云彩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逐节分析,体味.老师:下去再读,我们第二节课还是要研读。非常感谢某同学。接下来你们还有什么不太懂的我们再向某同学讨教。第二课时:我们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好不好?大家齐读。(感觉比上节课好了许多)老师:显然比第一节课进步大多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从内心里读了这首诗,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一部分)能不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自由讨论,但老师要控制住话题,不能离题万里。老师:你觉得哪一句哪一
7、段哪一节打动了你。能说出理由吗?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往意象、意境方面思考。“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把握重点意象。(问题:这里面哪些是意象;为什么选这些意象而不选飞机汽车之类的;等等)讲授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老师:下面给同学介绍一首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后由老师做课文小结:“三美”、新诗的发展、本文的艺术特色。教学反馈:1,安排一场诗歌朗诵会(内容就是本文)2,朗诵会后请同学上台口头赏析本诗(可事先准备)反思(一)、体现课堂师生关系的新境界:“共享式”。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和感受,共同分离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
8、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同时也要起到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确保课堂秩序和讨论的正常有序地进行。“共享式”教学,把教学过程还原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活动过程。无论“填鸭式”还是“ 启发式”,信息流向都是单向的静态的,而且是居高临下的。而“ 共享式”则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住处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
9、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二)、 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三)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
10、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或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四)、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体现自主性学习原则。(五)、这样的备课与传统的备课相比,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要变“文字备课”为“大脑备课”。只有教师大脑中有充足的知识与深刻的认识才能应对学生形形色色的个性化问题。要从学生的实情出发,而不是按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填鸭式”教学。(六)、现行的学生评价方式急需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不改变的话,学生、学生家长、老师最终会成为牺牲品。以上是为反思。/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