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590336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二历史古代政 治制度的成熟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1 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2 地方建制 3 选官制度 4 监察与谏议体制,君权与相权,1、三省六部制是哪个朝代确立的 ?,课堂设问一请阅读:“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 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分工明确 效率提高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割 皇权加

2、强,起草诏令,负责 执行,封驳审议,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隋 唐 三省六部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隋 唐 三省六部制,归入,归入,元代:?,中书一省制,皇 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影 响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政局动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归

3、入,归入,明 代:,亲自掌管,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殿阁大学士,内 阁,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课堂设问二 三省六部制的确定与演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课堂设问三1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行政体系。B.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D.地方权力分散。E.中央控制地方官任免、监督、考核。2 弊端?A.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B.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地方建制,郡县制,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司,省道府县,三选官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

4、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使中央集权正常运作的选官制度,两汉时察举制度应运而生。,董仲舒 (公元前179前104 ),晁错,两汉察举,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左思,隋唐科举,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呈张水部朱余庆越女新妆出镜心,自觉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大雁塔,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两宋,殿试图,别头试、锁院、弥封、誉录,苏易简,王安石,明清科举,府试、县试(

5、童生)院试(秀才)乡试(举人)“秋闱” “桂榜”会试(贡士)“春闱”“礼闱” “杏榜”殿试(进士),清代一品官出身进士简表,龙门,独占鳌头,这本书名叫四书备旨,厚约1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印刷、装帧很是精美,合起来,像今天的英文袖珍小字典。据首页标注,此书印于1893年,印刷商为“上海城内周月记机器印书处”。小书收录四书的全部内容和批注,足有20多万字。密密麻麻,一页就排了900多字!其中,正文字大小2毫米见方,而注解文字仅1毫米见方。拿着放大镜,记者也看得脑袋发昏。说来好笑,书商竟在首页上留言:“幸勿误带入场。”,麻布坎肩夹带,科举最后一张金榜,光绪 山东威远县知县 娄栋之殿试卷,全国唯

6、一状元试卷,课堂设问四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考试作为古代读书人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巩固了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进步。科举制度是比较完备而又严密的选官制度,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科举制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与封建社会的没落密切相关。,(回顾)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沿革简史,1、世卿世禄制:2、军功授爵制:3、察举制:4、九品中正制:5、科举制:,西周时期盛行、后逐渐消亡商鞅变法时确立,有利于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和提升地主阶级的地位西汉武帝时确立,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初期重德才,后期

7、重门第曹魏时确立,初为加强集权,后成为门阀士族垄断高官厚禄的捷径隋炀帝时确立,后世发展完善,初期积极作用明显。明清时逐渐走向僵化,(提升)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度,共性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有德才、门第。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特别是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古代的选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四 监察与谏议制度 课堂设问五:完成下表,课堂设问六:思考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能否起到廉政建设的作用?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课堂设问七:,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课堂设问八: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皇帝一人垄断全国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大权,并且通过分权 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2)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没有任何独立性; (3)制度建设具有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等特点,从 君主到各级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 相连,机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4)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条文苛密,却仅仅只是维护君主 专制的

9、工具;(5)以带有神学色彩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https:/ 包车网 gwh74iyc 空船,提纲契领告诉一遍,隐去人事背景,问她们:“你们想,是怎么回事?”宝音沉吟着,看了看明秀。明秀略想想,有了个解释,但不成熟,犹在斟酌,明蕙抢先道:“船底下有个人把银子都拿走了!”“那个人是躲在船板上还是水底下?”明灵立刻问。“躲船板上?”明蕙试探道。“那么小的船,船板他们看得见,没有人。”老太太回答。“那就是船底下,水里!”明蕙开始脸红了。“他怎么透过船板拿银子?”明灵倒吸冷气,“他是妖怪?!”“他可以在船板上开个秘洞,伸手进去拿。”福珞拍手道。“船漏水呢?”明蕙问。“拿料子堵住!”福珞算无遗策

10、。明灵信服了这点,可又有其他问题:“他能在水里呆多久?那么多银子是他一个人拿吗?拿了搬到哪里?”“这个”福珞和明蕙只好眼巴巴一起去看老太太。“从开始装银子,到发现银子丢了,足有三、四刻钟。”老太太叹道,“再加上送银子的人提早到了水边,小船还没从草堆里出来的时候,那有半个多时辰,江上没听说有谁能憋这么久,要有,只在传说中了。”明秀在此时问道:“奶奶,那边都是芦苇?”老太太道:“是。”宝音了然明秀的意思了。明秀果然道:“芦管是中空的罢?”老太太眼中浮现欣赏:“是啊。”“那末,奶奶您看,”明秀道,“有没有可能那人咬着芦管,藏在水底下呼吸?那想呆多久都成了。”“那些送银子的说,没注意到有芦管,”老奶奶

11、道,“可是不排除他们粗心。假设解决了呼吸问题,你想他们是怎么把银子运走的呢?岸上可没有搬走重物的痕迹,送银子的也完全没见到任何人迹。”“他拿了银子,就从水底搬走了!”明蕙又抢答。第五十三章 水上失银斗巧智(5)不,不会这样。宝音慢慢儿想。船底开洞、咬芦管什么的,太艰难、太危险了,这么巧妙的一个局,想必有一个更简单的关键,那关键的一步,说不定能解开所有疑难。“那么多银子,一个人是绝对搬不动的,”老太太也道,“就算从水里,那么一群人在水底,送银子的也一定会发现的。他们没有粗心到这个地步。”福珞灵光一闪,拍手笑道:“或者,水底下也有一根绳子。那银子从船底掏出去后,都包在一张大网里,只要有一个人把网结系在绳头上,就可以拉了。独舱船在上头被拖着走,下头却有人拖银子哪。”明秀也笑道:“那拖银子的绳头,一定结在另一条船上。趁大伙儿注意那条楼船时,他们就把银子运走了。”宝音咬了咬嘴唇。老太太立刻问:“笙儿,你有什么想法?”宝音摇头道:“笙儿只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老太太追问,“照说无妨!”宝音道:“银子在水里,一两个人驮不动,想必是沉到水底的了?不知当时水面上是否还有一只楼船,能否拖得动它?”明蕙抢白道:“何必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贸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