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615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陋室铭练习题一、解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 )是陋室,惟( )吾 德馨( ) 。苔痕 上( )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 白丁( ) 。可以调( )素琴( ) ,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 劳形(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二、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三、问答1、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句是: , 。 本文

2、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 。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4)指出“龙”、 “仙”比喻什么? 。(5)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生活情趣。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3、本文题为陋室铭 ,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6、 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2“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3、 37、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8、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9、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参考答案三、问答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5)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3、 (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 (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4、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5、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6、 (1)类比,引出中心 、 (2)类比陋室 (3)暗喻惟吾德馨7、画龙点睛。表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表现了高雅的志趣。8、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后一问略。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工整的对偶句式, “绿”、 “青”色调搭配和谐,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