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猎人海力布在内蒙(mng)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chu )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
2、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jing)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z
3、h)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qn)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t),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乡亲们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
4、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cu)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
5、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牡丹花的传说从前,在洛阳北邙山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妇。小两口男耕女织,恩恩爱爱,但有一样不顺心,成亲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这天,
6、夫妇俩从一只凶猛的老鹰爪下救下一只鹦鹉。鹦鹉知道他们的心事,便从邙山仙人台衔来了灵芝草。妻子吃下灵芝草后不久就生下个胖小子,取名鹦哥。鹦哥 10 岁那年,邙山流行一种怪病,好多人染病不起,鹦哥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也奄奄一息。鹦哥决心找到仙人台,挖来灵芝草为母亲治病。他不畏艰难,翻山越岭,眼看就快要走不动了,迎面来了一位白胡子老者。老者问鹦哥为何出远门?鹦哥说要找灵芝草给母亲治病。老者摇头说: “你母亲得的是冷热病,灵芝草治不好。”他交给鹦哥一块石头,说:“你把这块石头磨成钥匙,你母亲的病就好了。”说完,老者不见了。鹦哥来到河边,找到一块大青石开始磨钥匙。磨了三天三夜,钥匙终于磨成了。这时,白胡子
7、老者又出现了,他告诉鹦哥,“这把钥匙可以打开王母娘娘瑶池的门,那里边放着金丹,一粒就可救你母亲的命。”说完,老者吹了口气把鹦哥送到了天宫。来到天上,鹦哥用石头钥匙打开了瑶池的门,找到了金丹葫芦,倒出一粒金丹。他刚要出门,又想起邙山的乡亲们也需要金丹救命,于是他把葫芦里的所有金丹都带在了身上。由于耽误了时间,鹦哥还没走出多远,就被王母娘娘发现,并派人追了出来。鹦哥驾云拼命跑,眼看就要追上了,情急之下,他不顾一切把金丹撒向人家,而这里正好是他的家乡邙山。王母娘娘抓住鹦哥,想要将他处死。这时白胡子老者又出现了,原来他就是南极仙翁。他对王母娘娘说:“难得这孩子为乡亲们治病,就饶他一死吧。”王母娘娘听了
8、,点头应允。仙翁告诉鹦哥:“你撒下的金丹会长出一种奇花,可用它的根煎药治病。”鹦哥回到邙山,果然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鲜花。他想起仙翁说的话,把根挖出来煎成药汤,分给乡亲们喝。之后,乡亲们的病全都好了,他母亲的病也逐渐康复了。因为这种救命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变的,于是邙山人给这种花取名“母丹”后又改名为“牡丹”。牡丹的根也成了重要的中草药。孔望山的传说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夫子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孔子听说东夷海外郁洲,是个礼仪之邦,非常向往。师徒数人坐着车子,这一天来到海州地面,临近晌午,天气燥热,忽听得“轰隆哗啦!”“轰隆哗啦!”的响声,孔夫子打了个楞儿,忙叫子路停车。子
9、路问道:“老师,有什么吩咐?”孔夫子说:“你听呵!山那边轰隆哗啦,又打雷,又下雨,你怎么还一个劲地往山前赶车呢?快点儿找个地方落脚,免得挨雨淋哪!”子路听了孔夫子的话,赶紧勒住缰绳,停下马车。这时候,子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对孔夫子说:“老师,山那边并没有下雨呀!”孔夫子说:“没下雨怎么会有雷雨之声?”子贡道:“老师有所不知。过去,我曾到此地做过珠宝买卖,对这块儿的地理情形知道一些。你看,前面那座不高不矮的小山叫朐阳山,山那边是大海”孔夫子生活在山东曲阜,游历过的几个国家也都在山野平原,他一直没有见过什么大海。眼下子贡提到“大海”二字,孔夫子觉得新鲜,问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呢?”子贡说:“
10、大海呀,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那轰隆哗啦的声音,本是惊涛拍岸,而不是” 说到这儿,子贡见孔夫子脸色有点儿发红,急忙把话头一转,说:“老师,咱们到山上逛逛,一来观赏大海,二来避署乘凉,不亦乐乎?”孔夫子高兴地连连点头说:“好好,上去看看!”当即吩咐子路,把马车赶到朐阳山下,师徒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夫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门生也都跟着登山。孔夫子鼓起劲头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呦!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好多的水呀!孔夫子连连感叹,说:“海矣,海矣!我一辈子奔波,要克己复礼。如果再没有人用我的主张,子贡啊,我们就乘木排到海外去吧!”“海矣”这话,传得久了,成了海州地方的
11、一条歇后语:“孔夫子观潮海了。”海了,变为没用,不成了的意思。孔夫子爬山爬累了,觉得喉咙发干,嗓门冒火,心里渴得难受,于是吩咐颜渊道:“你到山下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是。”颜渊解下随身携带的饮瓢,抬腿刚要下山,忽听背后有人放声大笑:“哈哈哈哈!”颜渊楞住了。,孔夫子更觉奇怪。转脸一看,嘿!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鱼网,右手拿着鱼叉,肩后背着鱼篓,腰间系着葫芦,面孔黝黑,身材魁伟,精神抖擞,冲着孔夫子和颜渊直笑。孔夫子问道:“老兄弟,你笑什么呀?”老渔民说:“你们几位是外乡人吧?要知海中事,须问打渔人,可不能冒失呀!”说罢,打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说里面是玉带河的淡水,递给孔夫子解渴。孔夫子
12、又惭愧,又感激,捧起小葫芦喝了几口,感到新里凉爽痛快,正要向老渔民道谢,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陡地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喊:“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呵!”老渔民说:“莫慌,跟我来!”说着,把孔夫子个他的门生领进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鱼落脚的地方。孔夫子觉得洞里有点儿闷热,便走到洞口,观赏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孔夫子问:“怎么不对呢?”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皆不妥当。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夫子以为老渔民是在故意抬杠,心
13、里很不高兴,反问道:“既然不妥当,怎样才合适呢?”老渔民不慌不忙说:“我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改?”孔夫子没想到渔民也懂诗理,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老渔民说:“最好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孔夫子一听,心服口服,真想称赞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来了火,冲着老渔民说:“哎呀,圣人做诗,怎能乱改?你懂个什么!”这话太呛人了!老渔民厉声问道:“谁是圣人?”子路指着孔夫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
14、圣人!”孔夫子喝道:“子路!不可傲慢!休得无礼!”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对圣人,吾敬佩,可你也不能拿圣人吓唬人呀!圣人有圣人的见识,可也不见得样样皆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倒憋气。他想说会,可自己确实没有打过鱼;说不会,又怕丢面子,想了想,便把胸脯一挺,说:“打鱼谁不会,拿根鱼棍,往水里狠狠地打就是了!”“哈哈哈哈 !”老渔民笑得前仰后合,说了声: “请看! ”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鱼网挥舞鱼叉,表演起打鱼的招数来。孔夫子看着老渔民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老渔民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的言论出了个大岔子,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道:“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只因这么个传说,加上早先人们尊孔崇圣,所以后来朐阳山就改叫孔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