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268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田水利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土壤水:通常将存在于非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联系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农田土壤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地下水:储存于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地下水。土壤含水率:(习惯上称为含水量)是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有水分数量的多少,又称土壤湿度。毛管水:是受土壤毛管力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水依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又可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降水或灌溉水等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毛

2、管上升水:借助毛管力的作用,由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凋萎系数: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点含水量,也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当充分降水或灌溉后,地表水完全入渗,并防止蒸发,经过几天时间,土壤剖面所保持的含水量,即为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其数量是三者数量的和)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SPAC 系统的主要内容: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木质部,由植物的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动态的互反馈

3、连续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在这一连续体中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土壤、植物和大气是 SPAC 系统的研究对象。SPAC 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水分在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传输。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能取得高产潜力条件下的作物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量,包括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参照作物需水量(潜在腾发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 200m)矮草地(草高 815cm)上的蒸发量。作物系数:指不同发育期中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植株蒸腾

4、: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又称株间蒸发。深层渗漏:是指灌溉水或降水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作物根系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渗到不能为作物利用的深层土壤现象。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灌溉制度:是指某一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稳定高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农田灌溉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灌溉设计

5、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 W 净与毛灌溉用水量 W 毛之比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用 水表示。W 毛W 净 水(W 毛:毛灌溉用水量,W 净灌溉用水量)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为灌溉模数。 畦灌:畦灌是将田块用畦梗分隔成许多矩形条状地块,灌溉水以薄层水流形式输入田间并渗入土壤的灌水方法。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进行喷灌。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垄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垄沟,在流动的过程中借

6、助重力作用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滴灌:滴灌是利用喷头、滴灌管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是灌溉渠道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水滴打击强度:喷头喷洒出来的水滴对作

7、物的影响,可用水滴打击强度来衡量。水滴打击强度是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及密集程度有关。田间渠系指的是条田内部的灌溉网,包括毛渠、输水垄沟和灌水沟、畦等。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它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物尺寸的主要依据。自由渗流:渠道渗流不受地下水顶拖,在渗流过程中渠道中的水流与地下水不形成连续水流。顶拖渗流:渠道渗流受地下水顶拖,在渗流过程中,渠道中的水流与地下水形成连续水流。渠道的工作制度就是渠道的输水工作方式,分为续灌和轮灌两种。续灌: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自始至终连续输水的渠道,称为续灌渠道。这种输水工作方式称为续灌。轮灌:同一级渠道在一次

8、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叫做轮灌。实行轮灌的渠道称为轮灌渠道。灌溉水源:是指天然水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地面水是主要形式。地面水包括河川,湖泊径流以及在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地下水一般是指潜水和层间水,前者又称为浅层地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由于补给容易,埋藏较浅,便于开采,是灌溉水源之一。管井:由于水井结构主要是由一系列井管组成,故称为管井。当管井穿透整个含水层时称为完整井。穿透部分含水层时称为非完整井。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深度农作物的耐渍深度: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埋藏

9、深度。即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状况适宜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有利于农作物增产)的地下水深度。农作物的耐渍时间:指在作物生长期间,允许地下水有短期升至耐渍深度以上,其持续时间以不危害作物正常生长为限度,该持续时间称耐渍时间。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排涝流量:排水沟道汛期需要排出因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称为排涝流量。排渍流量:是指非降雨期间为控制地下水位而经常排泄的地下水流量,即当地下水位达到一个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排水流量,又称日常流量。排涝设计流量是指在发生除涝设计标准规定的设计暴雨时,排水沟中应通过的最大流

10、量。排涝模数:单位排涝面积上的最大排涝流量。设计地下水排水模数或排渍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渍流量。灌水率图修正原则(填空):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准则。(1)尽量保持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不动或稍有移动(前后移动不超过 3 天)(2)在允许范围内适当调整各次灌水时间,延长或缩短,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3)为了减少输水损失,应使渠道工作制度比较平稳,在调整时不应使流量相差过大,一般 q(min)40q(min)(4)灌水时间上要分出次数,留出时间间隔为工程维修留出时间,应避免短期停水,特别应避免小于 5 天的短期停水现象。一般从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取延续时间较长(例如达到 203

11、0 天)的最大灌水率值作为设计灌水率,而不是短暂的高峰值,这样不致使设计的渠道断面过大,而增加渠道工程量。但短期的高峰值不应大于设计灌水率的 120。在渠道运用过程中,对短暂的大流量(大于设计灌水率的 120),可由渠堤超高部分的断面去满足。P102 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1)在既定的水源和水位情况下,各级渠道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对面积很小的局部高地宜采用提水灌溉的方式。(2)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尽可能与道路和防护林带,排水渠系等统一考虑,以减少渠道深挖高填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节约工程投资及管理费用。(3)渠道的

12、布置应尽量与用水单位相结合,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4)斗、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渠道线路要直,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斗、农渠的间距要有利于机械耕作(5)要考虑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区的渠道布置应集中落差,以便发电和进行农副业加工。(6)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在多数地区必须有灌有排,以便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通常先以天然河沟作为骨干排水沟道,布置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布置灌溉渠系。应避免沟、渠交叉,以减少交叉建筑物。(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如耕作区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相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和生活。田间工程规划原则1、

13、必须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2、田间工程规划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增产。3、田间工程规划必须因地制宜,注重调查研究。4、田间工程规划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执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排水工程的规划布置原则(简答 or 论述)1、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尽量增加自流排水面积,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2、系统分级合理,长短适当,排水与行政区划相结合,以利于机耕和统一管理。3、尽量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特别注意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以保障排水流畅。4、建

14、筑物尽量集中。尽量减少交叉。5、系统线路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做到“一直、二短、三安全”。线路尽量避免深挖高填、风化岩层、节理发育的破碎带和强透水地带。6、灌排配套,有灌有排,保证及时灌溉与排水。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灌溉水的水量损失主要有:渗水损失。包括各级输水渠道通过渠底、边坡土壤空隙渗漏的水量和田间深层渗漏的水量。漏水损失。包括由于地质条件、生物作用或施工不良而形成漏缝或裂隙损失的水量,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田面流失及泄水损失,工程失修引起的建筑物漏水等原因造成的水量损失,这是应该在施工、管理中加以避免的。蒸发损失。沿渠道水面蒸发的水量,可根据水面蒸发资料及渠道总水面积近似求得,其量

15、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三种输水损失中,渗水损失最大,漏水损失次之,水面蒸发损失最小。灌溉水的水量损失,直接影响着灌溉水的利用程度,因此,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从灌溉水量损失方面来考虑主要有防渗措施、土壤质地及地下水埋深、灌区类型、灌区地理位置、灌区规模、渠道级别及灌溉技术等。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方法:(1)配水:加强配水工作,提高配水质量,避免超过安全输水高度放水,在计划引水流量时,要尽可能与渠道设计输水能力相吻合。(2)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渠道衬砌,防止渠道渗漏塑料防渗法改进灌水技术(3)加强灌溉管理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和巡渠组织推进先进灌水技术加强建筑物维修整修渠道绪论农田水

16、分的不足和过多的调节措施:灌溉和排水。灌溉措施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系统有计划地将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排水措施包括控制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修建排水工程将农田内多余的水分排入容泄区,使农田土壤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一个是在易涝易碱地区,利用排水工程控制地下水位和排除土壤盐分。1 章 农田灌溉原理依地表下水分存储状况,将储存水分的区域分为非饱和带(或称为包气带)和饱和带田间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土壤含水率(有重量含水率和体积含水率之分)、土壤水势两种方法。土壤水的基本形式:依其所受力的不同分为吸湿水、毛管水、膜状水、重力水(吸湿水和膜状水主要受土壤吸附作用;重

17、力水受重力支配,在重力作用下,重力水进一步向土壤剖面深层移动。)影响土壤水分入渗因素有哪些?(简答或填空)内因:(1)土壤机械组成、容重(2)土壤初始含水率(3)温度外因:(1)地面坡度(2)降雨(3)下垫面(4)耕作管理措施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因素有哪些?(简答或填空)(1)水面蒸发: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1)饱和水汽压差 2)温度 3)风 4)气压 5)水质(2)土壤蒸发:影响土壤 蒸发的因素:1)土壤因素:是内因,决定蒸发发展的根本原因,包括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色泽和下垫面。2)气象因素:是外因,是蒸发变化的条件,包括辐射、温度、湿度、风和降水(量、次数)方式。农

18、田水分的消耗途径:作物的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田间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主要决定于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气象条件(温度,日照,湿度,风速等)、土壤含水状况、农业技术措施,灌溉排水措施等。2 章 灌溉制度与灌溉用水量灌溉制度的影响因素:1、有效降水量,2、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3、土壤适宜含水量及上下限确定,4 、地下水补给量,5、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6、降雨量和降雨量在年内、年际的分配,7、作物种类、品种和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灌溉制度是如何确定的:制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之一是降雨量,另一个基本依据是作物需水量。必须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为主

19、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针对不同水文年份,拟定湿润年,一般年、干旱年及特旱年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一般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多采用干旱年的灌溉制度作为设计标准。灌溉制度确定的方法:1、调查群众丰产灌水经验制定充分供水灌溉制度 2、根据灌溉实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4、根据作物的生理指标确定灌溉制度P45 公式 2-1(计算) P46 公式 2-5 2-6(计算含水量) P48 公式 2-9 2-103 章 灌水方法畦灌的灌水技术要素:畦田长度,畦宽,单宽流量,放水入畦时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渗透性,田面坡度及其粗糙率与平整程度,以及作物的种植情况等。)

20、沟灌的灌水技术要素:灌水沟类型,灌水沟规格(灌水沟的间距,灌水沟的长度,输入灌水沟的单沟流量),如何评价喷灌的灌水制度:其突出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建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优点:省水:与地面灌溉相比省水 20-30%。省工:节省用工 60-90%。 省地:节省占地 2-5%。 对地形适用性强,不需大量平整土地。 灌水质量好。 可综合利用,防霜,防干热风。 可增产 10-20%。缺点:一次性投资大 300-900 元/亩;受风的影响大,耗能高。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21、亦即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土地上的水深。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水滴打击强度:喷头喷洒出来的水滴对作物的影响,可用水滴打击强度来衡量。水滴打击强度是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及密集程度有关。(但目前尚无合适的方法来测量水滴打击强度,目前一般采用喷灌的雾化指标来表示水滴打击强度。评价喷灌的灌水质量指标: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 P74 左右首部枢纽:(1)包括水泵,及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测量仪表

22、等。(2)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增压并将其处理成符合微灌要求的水流送到微灌系统中去。是微灌系统的控制中心。(3)确定首部枢纽的位置要与水源工程相结合,且以投资少、管理方便为原则进行选定。(4)首部枢纽的各部分的布置细节:微灌常用的水泵有潜水泵,离心泵,深井泵等,动力机可以是柴油机,电动机等。在供水量需要调蓄或含砂量很大的水源,常要修建蓄水池和沉淀池。沉淀池用于除灌溉水源中的大固体颗粒物,为了避免在沉淀池中产生藻类植物,应尽可能将沉淀池或蓄水池加盖。过滤设备的作用是将灌溉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虑去,避免污物进去系统,造成系统堵塞。过滤设备应安装在输配水管道之前。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用于将肥料,除草剂,

23、杀虫剂等直接施入微灌系统,注入设备应设在过滤设备之前。流量压力量测仪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流量或压力,包括水表,压力表等。水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总水量,根据需要可以安装于首部,也可以安装于任何一条干、支管上,如安装于首部,须设于施肥装置之前,预防肥料腐蚀。压力表用于测量管线中的内水压力,在过滤器和密封式施肥装置的前后各安装一个压力表,可观测其压力差,通过压力差的大小,能够判定施肥量的的大小和过滤器是否需要清洗。控制器用于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一般控制器具有定时或编程功能,根据用户给定的指令操作电磁阀或水动阀,进而对系统进行控制。阀门是直接用来控制和调节微灌系统压力流量的操纵部件,布置在需要控制的部位上

24、,其形式有闸阀,逆止阀,水动阀电磁阀等。微灌系统的分类:滴灌系统,微喷灌系统,涌泉灌系统以及渗灌系统。滴灌和其他灌水制度的一个最大不同点是需要过滤。P99 论述题4 章 灌溉渠道工程P105 斗农渠的布置形式一、管排相间布置。在地形平坦和微地形起伏的地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交叉交错布置。沟渠都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省。这种布置形式称为灌排相间布置。二、管排相邻布置。在地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渠道只能向一侧灌水,排水沟也只能接纳一边的径流,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只能并行,上观灌下排,互相配合。这种布置形式称为灌排相邻布置。P106 田间渠系布置1.纵向布置灌水方向垂直农渠,毛渠与灌水沟、畦平行布置、

25、灌溉水流从毛渠流入与其垂直的输水垄沟,然后再进入灌水沟、畦。毛渠一般沿地面最大坡度方向布置,使灌水方向和地面是大坡向一致,为灌水创造有利条件。在有微地形起伏的地区,毛渠可以双向控制,向两侧输水,以减少土地平整工程量。地面坡度大于 1%时,为了避免田面土壤冲刷,毛渠可与等高线斜交。以减小毛渠和灌水沟、畦的坡度。田间渠系的纵向布置如图 4-10 所示2.横向布置灌水方向和农渠平行,毛渠和灌水沟、畦垂直。灌溉水流从毛渠直接流人灌水沟、畦,见图 411,这种布置方式省去了输水垄沟,减少了田间渠系长度,可节省土地和减少田间水量损失。毛渠一般沿等高线方向布置或与等高线有一个较小的夹角、使灌水沟,畦和地面坡

26、度方向大体一致,有利于灌水。以上两种布置形式中,纵向布置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复杂,土地平整较差的条田;横向布置适用于地面坡度一致,坡度较小的条田。P108 田间道路的布置1、沟-渠-路。道路位于条田的上端,靠斗渠的一侧。其优点是:(1)路的一侧靠田,人、机进田方便。(2)道路位置较高,雨天不易积水,行车安全方便。(3)道路穿越农渠,可结合农门修建桥涵,节省工程量和投资。(4)道路拓宽比较容易。这种布置的缺点:道路要穿越全部下级农渠,需要修建较多的桥涵,路面起伏较大,渠沟紧邻,渠道渗漏损失较大,灌水季节道路比较潮湿。2、沟-路-渠(图 4-14)。道路位于条田的下端,在斗沟和斗渠之间。这种布置的优

27、点:道路不与农级沟渠相交,交叉建筑物少,路面平坦,渠靠田,灌水方便,渠离沟较远,渠道渗漏少。其缺点是:人机进田需穿越斗级沟渠,需在走斗级沟渠上修建较多、较大的桥涵,以后道路拓宽比较困难。3、路-沟-渠(图 4-15)。道路位于条田的下端,在斗沟的一侧。这种布置的优点是:道路邻沟离渠,路面干燥,人、机下田方便。渠靠田、灌水方便,挖沟修路,以挖作填,节省土方和劳力。其缺点是:道路要穿越所有农沟,需修建较多的桥涵,道路位置较低,多雨季节容易积水受淹;渠靠沟,渠道渗漏损失大。6 章 灌溉水源工程地下水取水方式及对应建筑物:垂直取水建筑物,水平取水建筑物和双向取水建筑物地表取水时什么时候用有坝取水?什么

28、时候用无坝引水?什么时候用抽水?(填空)无坝引水无坝引水渠首引水方式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对天然河道的影响较小,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航运、漂木、渔业等)之间的矛盾也小,适合在大江大河上取水。无坝引水渠首适用于引水比不大(引水比不能超过 20%30%),防沙要求不高,水位及流量能够满足取水设计流量的情况。有坝取水有坝取水是横贯河床设置溢流低坝或闸控制河道水流,抬高水位,保证渠首引水的取水枢纽。有坝取水引水保证率高,一般能满足渠道设计流量引水要求。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行的有坝取水以低坝沉沙槽式,拦河闸式、弯道式三种渠首最为常见。抽水取水河流水量比较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修建其他自流引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

29、时,可就近采取抽水取水方式,修建灌溉泵站。8 章 田间排水与盐碱土改良排涝水考虑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土壤含水率的大小与土壤土质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渍排水标准:(名词解释或填空)农作物排渍标准,包括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农作物的设计排渍深度是指控制农作物不受渍害的农田地下水排降深度,通常是将排水区地下水位在降雨后一定时间内排降到农作物耐渍深度以下,以消除由于水分过多或水稻田土壤通气不良所产生的渍害。农作物的耐渍深度是指农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要求保持一定的地下水适宜埋藏深度。即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状况适宜于农作物根系生长(有利于农作物增产)的地下水深度

30、。当地下水位经常维持在农作物的耐渍深度时,则农作物不受渍害。农作物的耐渍时间指在作物生长期间,允许地下水有短期升至耐渍深度以上,其持续时间以不危害作物正常生长为限度,该持续时间称耐渍时间。地下水临界深度影响因素:地水临界深度其大小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气象条件、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耕作、施肥等)有关。轻质土(沙壤、轻壤土)的毛管输水能力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同一地下水埋深的情况下,较黏质土的蒸发量大,因而也容易积盐,为了防止其盐碱化,地下水应保持在较大的深度,亦即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数值较大。在同一蒸发强度的情况下,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地区,积盐速度快,因而也应有较大的地下水临界深度。反

31、之,精耕细作,松土施肥,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防止返盐,适时灌水可以起到冲洗压盐的作用,在这些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可以适当减小。各地条件不同,地下水临界深度也不同。一般应根据实地调查和观测试验资料确定。P221 明沟排水,可分为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盐碱化等三种明沟排水系统。p221 明沟排水(填空)除涝田间排水沟沟深和间距除涝田间排水沟,目的是及时排除地面水,防止作物受淹。影响田间排水沟间距的因素很多,如降雨径流关系、允许的淹水历时及旱田的蓄水能力等;而且又非常复杂,如降雨径流的过程,由于产流汇流过程受降雨量、雨强、土质、地面坡度等因素影响,除土壤蓄水以外,田间灌水沟、其,排水沟等均对降雨径流有一定

32、的调蓄作用,很难准确确定农田产流汇流,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计算公式。实践中,北方地区农沟一般间距多在 150 到 400 米,毛沟间距为 30 到 50 米。南方地区末级排水沟间距多为 100 到 200 米。如果只排除地表径流,没有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时,排除地面水的排水沟沟深视排水流量而定,一般不超过 0.8 到 1.0 米。治渍的田间排水沟沟深和间距治理渍害的田间排水沟,其主要任务是降低地下水位。根据一些地区的试验资料和经验数据分析,在不同土质,不同沟深时,控制地下水位的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如表 8-6 所示盐碱化地区的田间排水沟沟深和间距盐碱化地区田间排水沟的主要水任务是控制地下水位要降在安

33、全深度,以下,防止土壤盐碱化。 9 章排水沟道系统规划设计P251 排水方式:(填空)(1)水平(沟道)排水和垂直(或竖井)排水(2)自流排水和抽水排水。(3)排涝和排渍(4)地面截流沟(又称撇洪沟)和地下截流沟排水。设施农业灌溉工程知识点(填空)1、设施农业灌溉的特点作物种植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灌溉的土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外,大部分连栋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根据人工基质不同分为基质培,水培,雾培。种植作物的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采用人工基质后按照盛装基质的方法不同,栽培方式分为袋培,槽培,盆栽和穴盘栽培等。灌水方式有渗灌(从上向下),潮汐灌(从下向上)作业管理的精度

34、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田灌溉量按 mhm 计算,温室灌溉量按 L/灌水器计算设施农业灌溉的要求温室灌溉要求节水,灌溉与施肥一体化温室灌溉要求与温度,湿度环境控制紧密结合温室灌溉要求与室内作物栽培方式高度统一一套完整的温室灌溉系统通常包括:水源,首部枢纽,供水管网,田间灌溉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等五部分。根据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农田用水经验,井深在 60m 以内,井径以在 700-1000mm 之间为宜;60150m 的中深井,井径可采用 300400mm;150m 以上的深井,井径可取 200300mm。1 暗管排水优点(1)与明沟和暗沟相比,有助于地下水位的控制。(2)与明沟相比,管道受外界的影响小,减

35、轻了维修和管理的工作量。(3)与明沟相比,暗管排水可减少耕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4)在遇到水平不透水的隔层时,暗管也能有效地排水。(5)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暗管排水系统,根据农田需要控制的地下水位,实行例灌,达到地下灌溉的目的。(6)暗管排水能有效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土温,促使土壤微生物活动,看助于提高作物产量2.暗管排水缺点暗管排水的不足之处是:只能排地下水不能同时排地表水。一次性投入很大,施工要求高;暗管排水的同时降低了土壤的速效养分,氮元素流失严重,已经得到关注;管径小,间距大,外包装老化、破损等原因易造成暗管堵塞,排水慢,易造成农田淹水。还要求有较大的坡降。暗管

36、排水系统一般由吸水管,集水管(沟),检查并,集水井等几部分组成1.暗管管材 2.暗管的外包滤料(1)当地材料管材。 (1)有机材料1)灰土管 (2)无机材料2)水泥土管 (3)合成材料3)瓦管4)陶瓷管(2)塑料管管材排水沟的纵断面设计根据排涝设计流量确定沟道的过水断面(排水沟的比降,沟道的边坡系数,排水沟的粗糙率)根据通航、养殖要求校核排水沟的水深与底宽根据滞涝要求校核排水沟的底宽根据灌溉引水要求校核排水沟道底宽灌溉管道工程地埋管材目前我国主要采用: 混凝土管,硬塑料管地面移动管材目前我国主要采用: 薄塑料管,涂塑布管,硬塑管,锦纶管,尼龙管和铝合金管管网分类: 无压灌溉管道系统,低压灌溉管

37、道系统,中压灌溉管道系统,高压灌溉管道系统附属设施装置(1)取水枢纽和装置(2)过滤器及施肥施药装置(2)分水配水装置(3)控制装置(4)量测装置(5)保护装置(6)泄退水装置(7)交叉装置(8)田间出水口和给水栓(9)管道附属及连接装置(10)其他装置和设备技术优点(1)节水效益显著。(2)土地利用率高。(3)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4)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高(5)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6)灌水及时,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技术缺点需要的材料和设备较多;投资较高 对水源的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微灌系统,对水质的要求更高。固定管材的种类主要有:水泥土管、素混凝土管、塑料管、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水利工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