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李雪梅(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 南京 210001)一、调查目的南京市于 2004 年秋季开始实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经过两年的实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教师,对该教科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体系构建、实验设计、习题设置等认识更为深刻。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无疑可以为教科书再版时的修订提供借鉴,更可为以后科学地使用教科书提供经验。二、调查内容对教师的调查是有关教科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体系结构、实验设置、课后习题。对学生的调查则偏重于学生对教科书、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感受和看法
2、。三、调查对象全南京市各类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师代表 149 人,收回有效问卷 135 份,回收率达90.6%;学生有省级示范初级中学和市级示范初级中学及民办初级中学等六所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共 308 名,收回有效问卷 297 份,回收率达 96.4%。四、调查方法问卷、访谈等。五、调查结果及分析1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问卷见附录)1.1 教科书目标定位的调查与分析图 4-1 教 科 书 目 标 定 位 的 调 查 数 据 统 计 图0204060801001 2 3 4 题 号百分比()完 全同 意基 本同 意不 同意本项调查显示,由于九年级化学教师在课标教科书实施前就接受过化学新课程的培训,对
3、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理念比较了解,所以教师对本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普遍能接受,认为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编写较好地落实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新一轮的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必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2积极的推动作用。1.2 教科书内容选择的调查与分析图 4 2教 科 书 内 容 选 择 的 调 查 数 据 统 计 图01020304050607080901005 6 7 8 9 10 11 12 题 号百分比()完 全同 意基 本同 意不 同意本项调查显示,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摒弃了原人教版过于注重化学基本概念
4、与原理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材的内容科学、严密、能反映化学学科的前沿和成果,并融入 STS 思想,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可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反映处理教学内容上的自由度增加,这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但“内容选择的量与课标规定的学时相符”这一栏中表示不同意的比例达到18%,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教科书内容涉及面广,具有开放性,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而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还囿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和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度不大,缩手缩脚。1.3 教科书体系构建的调查与分析图 4-3 教 科 书 体 系 构 建 的
5、调 查 数 据 统 计 图020406080100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 号百分比() 完 全同 意基 本同 意不 同意本项调查的情况显示,人教版教科书体系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三项的调查结果应引起重视。如第 14 项,许多教师反映出对五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仍存在着不足,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仍需提高。如第 18 项,许多教师深受原人教版教科书体系的影响,对人教版教科书体系和结构、内容的组织
6、与呈现方式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教学过程中认为各章节之间的内容结合松散,知识之间的跨度较大、教科书的体系处于割裂状态,这反映出对化学新课程改革体现的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仍需加强学习。31.4 教科书实验设计的调查与分析图 4-4 教 科 书 实 验 设 计 的 调 查 数 据 统 计 图010203040506070809010022 23 24 25 26 27 28 题 号百分比()完 全同 意基 本同 意不 同意本调查的情况显示,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在实验的数量和质量上与老版本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方面,实验内容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采用大量的探究性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同时
7、,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 STS 相一致。另一方面,实验仪器简单易行,实验药品常见易得,实验的趣味性增强,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1.5 教科书习题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图 4-5 教 科 书 习 题 设 置 的 调 查 数 据 统 计 图010203040506070809010029 30 31 32 33 34 35 题 号百分比()完 全同 意基 本同 意不 同意本调查的情况显示,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习题除了以往课后习题的基本功能外,在习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思考性强和实践性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所
8、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有许多教师反映对于课题型习题的开展难以顺利实现,一方面由于这些课题综合程度高、可操作性不强、知识覆盖面宽;另一方面,课题开展的周期长、耗费物力财力多,造成教师和学生对课题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该项课后习题的顺利完成。2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问卷见附录)表 4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实施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表4题号 A() B() C() D() E() F() H() G()1 76.9 71.8 76.9 60.2 25.6 15.4 02 2.6 128 71.8 38.5 333 03 5.1 0 84.6 641 3.64 12.8 4
9、6.2 51.3 59.0 69.2 64.1 05 7.6 21.7 75.2 61.3 24.86 69.2 30.8 7.7 3.8 56.4 12.8 59.0 0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教学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如教师更多地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学习、重视科学方法与过程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更多、讨论反思的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高。由于自 2004 年秋季起,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材在南京实验区开始使用,广大教师参与化学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热情高涨,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更新、在
10、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的创新和在教学研究上的努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化学课堂上思维空间大,交流时间多,课堂气氛活。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化学学科的优势所在。学生对未经历过的化学实验抱有很大的期望,很想亲自参与实验去探究未知知识,也很想自己动手实验来检验和得到结论。而对实验不成功出现异常情况时,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寻求原因解决问题,有的则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还有的执着地反复实验,可以看出,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具有的丰富功能和价值,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认识化学物质和变化、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11、式,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其他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问题 7 可以看出,学生对人教版课标教科书的第一、二、三、六、七单元的内容比较喜欢。他们感到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知识比较贴近,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符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再加上可操作性的探究性实验和课题较多,就好象化学世界就在身边一样。而学生对第四和五单元内容喜欢的程度偏低,主要因为这些章的化学概念和理论性知识较多,这种编排不容易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难以适应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问题 8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
12、人教版课标教科书栏目的设计表示认同,其中以“化学技术社会”、“讨论”、“家庭小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栏目的评价较高。其原因是“化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化学学科比较前沿的知识和最新成果,能满足学生的学科兴趣。“讨论”栏目通常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或刚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思维讨论并解决新的问题,能引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5力。“活动与探究”和“家庭小实验”栏目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与探究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3新教材有待改进的方面部分语言的学术味道还是浓了一点。例如:实验教材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
13、彩”,给人一种学术报告的感觉,通俗化、生活化不够;在绿色化学中提到的“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提到的“细菌分解”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有些实验在操作上要求较高,不易完成。例如,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实验,加热5的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等等。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科特点突出得不明显,缺乏具体学科知识的载体功能,常识性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兴趣,可不单独设置,宜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参考文献: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2.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
14、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3.刘江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分析.化学教育,2002(10) 。附录:九年级化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一)尊敬的老师:你们好!自 2004 年秋季起,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在南京实验区开始使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并了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为教科书再版时的修订提供借鉴,也为以后科学地使用教科书提供经验,特制定本调查问卷。请您予以支持,谢谢合作!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实施情况调查一、请在相关的三个选项中打序号 教科书的目标定位 完全同意
15、同意 不同意1 教科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理念2 教科书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3 教科书的编写体现了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4 教科书各章节的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完全同意 同意 不同意5 内容选择客观、科学、严密、准确66 内容选择体现了先进性、时代性,能反映化学前沿信息和最新成果7 内容选择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8 内容选择体现了 STS 思想9 内容选择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发挥10 内 容 选 择 有 利 于 对 学 生 进 行 爱 国 主 义 和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教 育11 内容选择注意到与高中教材的衔接,与其他学
16、科的联系12 内容选择的量与课标规定的学时相符教科书的体系构建 完全同意 同意 不同意13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4 五类知识穿插编排,紧密结合15 教科书内容编排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16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能考虑学生间差异,具有包容性17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18 教科书各章节之间结合严密、过渡自然、合乎逻辑19 探究活动的编排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20 教科书中的图、表、文、实验的排列科学合理21 内容的编排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科书的实验设计 完全同意 同意 不同意22 实验设计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2
17、3 实验功能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关注科学素养的形成24 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别,更多强调学生探究25 实验仪器简便易行,实验药品常见易得26 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体现生活化27 降低了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28 实验的趣味性增加,更注重提倡实验的绿色化和清洁化教科书的习题设置 完全同意 同意 不同意29 习题类型多样、形式活泼,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30 习题数量适宜,既符合教学要求,又不加重学生负担31 习题与课文内容配套,能体现各章节的教学重点32 习题内容的注意到学生间不同差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33 习题能关注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734
18、 习题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35 课题、家庭小实验易于学生操作二、请谈谈自己的体会1、与原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相比有何改进?有哪些鲜明的特色?2、实验教科书的实施与现有学校教学条件是否匹配?3、您认为使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教学的最大困难是什么?4、对教科书再版时的修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九年级化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二)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自 2004 年秋季,你们使用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标教科书。为了更好地了解化学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倾听同学们对新教材的看法和意见,便于以后更好地学习和使用,特制定本调查问卷。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如实地填写,谢谢合作!1、人教版九年
19、级化学课标教科书给你的最初感受是: A图文并茂很吸引人 B很有趣C涉及知识面广 D引人入胜E一般 F、_ 对教科书印象最深的是_ 2、你认为本学期化学教学的最大特点是: A、偏重于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识记 B、注意理论联系实践C、注重科学方法与探究过程D、培养了学科渗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E、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F、_ _ 3、在化学课堂上教师的做法是: A、仍旧满堂灌 B、完全撒手不管 C、启发性地讲,生动地引导 D、 放 手 让 学 生 做 、 想 、 议 , 适 时 地 给 予 指 点 E、_ 4、你的化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比较; A、没什么不同 B、更自主 C、提问的机会更多
20、 D、讨论反思的自悟意识更强 E、动手动脑的机会更多 F、合作交流的意识更强 G、_ 5、在实验探究时,实验不成功或有异常现象时你的做法是: A、不放在心上 B、独立思考导求原因 C、与同伴共同分析 D、反复实验 E、_ 6、在化学学习中,你获取信息的方式是: 8A、课堂和教材 B、化学活动 C、化学课外读物 D、上网 E、很想多渠道获取信息,但时间、精力和家长不允许 F、只收集不整理 G、既收集整理,还作一些必要的分析 H、_ 7、你最喜欢教科书中的哪个单元?为什么?8、教科书中栏目众多,你喜欢哪些栏目?在学习中你是如何处理的?(在相应栏目内打“”)栏目名称 喜欢 不看不做 老师布置就做 爱看爱做 其它方式化学技术社会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活动与探究习题讨论本单元小结资料调查与研究拓展性课题课堂练习家庭小实验我喜欢所选栏目的原因是:9、你认为化学教科书怎么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