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力学公式: (继续11) 密封环间隙环形过流面积, ; 密封环间隙平均直径,m; b 密封环间隙的宽度; 密封环间隙的流速系数; 密封环间隙的圆角系数,图:间隙处的损失 密封环间隙的摩擦系数,一般 为0.04; l 密封环间隙的长度,m 密封环间隙的两端压差,m液柱 一般当,补:密封环泄漏量(也可表达为): 与 压差、间隙断面积 、路径长度L、液体的动力粘度 和密封环结构有关,其中 影响最大 (a)当D150mm 时 =0.25mm 滑动轴承 =0.20mm 滚动轴承 (b)当D150 时 =0.25+0.001(D150) mm 滑动轴承 =0.20+0.001(D150) mm 滚动轴承
2、 一般不超过 =0.3+0.004D mm,(2)平衡孔泄漏损失: 可以近似采用密封环泄漏量公式,一般可使 减小36% (3)多级泵中级间隔板泄漏: 图:分段式多级泵级间隔板处的泄漏 (a)不属于容积损失的间隙泄漏;,(b)级间压力 动力 泄露 但不经过叶轮不影响泵的流量 不属于容积损失; (c)级间泄露存在 损失了一部分功率,同时使叶轮侧隙内的 影响泵的总效率; 级间泄露损耗功率 KW 级间间隙b两端的压力差,m液柱; 流经级间间隙的泄漏量,可按密封环泄漏量公式计算。 (d)降低级间间隙b; i. 通过导叶的流量 降低 导叶喉部速度导叶中的水力损失,ii. 叶轮与导叶侧隙中的液体相对速度 泵
3、的效率 (4)容积效率: 未经容积损失前功率 (a) 大小与泵结构和 有关 一般情况:i、吸入口径相等, 大 高 ii、 相等,Q大 高 (b)一般提高 的措施 i、减少密封间隙的环形面积 减少吸口径向间隙b 一般 一台=40,b从0.5mm减少到0.3mm 效率提高44.5%,ii、增加密封环间隙阻力 (曲径) 增加密封间隙长度 增加沿程阻力 3)水力损失 (1)水力损失: (a)水力损失 漩涡损失+冲击损失+摩擦损失; (b)水力损失与泵过流部件几何形状、壁面粗糙度和液体粘度有关。 (2)水力损失组成: (a)泵吸入室内有沿程摩擦损失,有时还有冲击损失, 但吸入室内流速不大 水力损失较小
4、很少考虑;,(b)叶轮 i、叶轮内:有沿程摩擦损失,沿程摩擦损失与液体相对速度的平方呈正关系 ii、进叶轮时:进入叶轮时,相对速度w大小、方向均会改变 w方向与叶片方向不一致,所以有冲击和漩涡 图:叶片入口的冲击损失 偏离设计工况越大 损失越大 iii、出叶轮:出叶轮有出口损失 但一般较小 可以不计,(c)压出室:有沿程损失和压出室入口、扩散段、转弯处的冲击和漩涡和出口损失。 扩压室中流速高 水力损失大 =90分段式多吸泵水力损失模型: 图:分段式多级泵各部位的损失,区域 损失(m) 比例(%) 叶轮 1-12-2 4.7 50.5 出叶轮进导叶2-23-3 1.01 10.85 导叶扩散段3
5、-34-4 0.97 10.4 出正导叶进反导叶4-45-5 2.06 22.15 出反导叶 0.57 6.1 9.31 100 i、损失一半在叶轮,一半在导叶入口到反导叶出口; ii、设计离心泵时,不能只考虑叶轮的水力性能,还要考虑压出室和导叶; iii、导叶转弯处损失较大转弯处应无毛边、毛刺。 在清除铸造缺陷后, 上升23%,(3)水力效率: Ne 经水力损失后的功率; 未经水力损失前功率。 要 : (a)液体在各过流部件处速度大小合理,变化要平缓; (b)避免在流道里出现死水区; (c)合理选择各过流部件的、出口角度,减少冲击损失; (d)避免在流道内存在尖角,突然转弯和扩散; (e)流
6、道表面要光洁,无粘沙,毛边,毛刺,6.管路特性曲线 7.近似公式 8.特点 二相似定律,比转速: 三工况调速: 1调节,2串、并联 两台不同水泵的串联: 3种不同陡度的管路曲线 1、2、3;工作点:A、B、C A点:总扬程和流量均增加 B点:总扬程和流量与一台一样 C点:总扬程和流量反而小于 一台。第2台泵相当于节流器,仅仅增加阻力。 B点为极限状态工作点,实际工作点应在B点左侧。,四汽蚀 1.汽蚀现象 (1)压力下降原因: 图:离心泵结构 a.泵吸入口到叶轮入口的过流面积一般逐渐收缩,速度上升,压力下降;,b.液流进入叶轮叶道的根部时,是以相对速度 绕流叶片,由于急速转弯,流速要加快,这种现
7、象在叶片背面尤为显著,压力进一步下降。 图:液体绕流叶片头部时的压力分布,(2)压力最低点: 图:离心泵中的压力最低部位 (3)性能曲线: 图:泵在发生汽蚀时的性能曲线 正常 .汽蚀,2.汽蚀余量 (1) 定义、影响因素。 (2) 临界汽蚀余量 使用时: (3)汽蚀种类: a、 接近 ,但尚未很低 有破坏作用,但小 潜伏汽蚀; b、 , 破坏最厉害 不稳定汽蚀; c、 进一步下降 Q、H脉动消失 破坏不明显 稳定汽蚀。,3防止: (1)预防: :吸入管阻力下降:缩短长度、减少急转弯、增加吸入管径 吸高降低 T降低 :改进吸口形状、光洁度、材料 (2)已发生,消除: a、T , b、吸高 ,c、
8、吸入管阻力 ,d、Q(n 、关小排出伐),具体措施:(离心泵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1改进叶轮入口的几何形状: 1)采用双级叶轮: 如 、n、Q相同。 2)采用较低的叶轮入口速度(即增加吸口内径) (1),2) a、 密封环间隙面积 泄漏量 b、 相对缩短流道长度 影响 要抗汽蚀和泵效率兼顾考虑。 3)增加叶片入口边宽度 图:增加叶轮入口直径和叶片入口宽度的叶轮,(1)增加 使叶轮入口相对速度 提高抗汽蚀性能 100泵比较明显; (2)实际上,常将增加 和增大 联合使用,效果比单独增大 或 好; (3)一般叶片入口过流面积和叶轮入口面积之比在此范围较好: 叶轮入口直径; 叶片入口边内切园中
9、心的直径; 叶片入口宽度。,4)适当选择叶片数和冲角 (1)叶片数: a)目前尚无准确方法,一般: a、 取6 b、低取9 c、高 取45 b)也可用经验公式: 叶轮外径,c)a、叶片数 H 但Z 叶片摩擦损失 、流道过流面积 Z过多 、抗汽蚀性能 ; b、Z (叶片包角不变情况下) 每个叶片的负荷增加 对液体导流作用降低 H ; c、有些 较小的泵,采用长短叶片间隔安放的形式,这样既保证了足够的叶片数,又防止了叶轮流道入口的堵塞。,(2)冲角 冲角=安放角液流角 a.液流在进入叶轮前,已受吸入室、轴或叶轮的影响而产生旋转运动(即预旋),增加冲角就是考虑预旋的影响,以减少液体冲击损失; b.取
10、正冲角,叶片入口处排挤系数 减少,即增大了叶片入口面积,改善了液体流动的情况,可略提高抗汽蚀性能。,2.采用抗汽蚀材料: a、表面光滑、材料强度和韧性越强、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越高材料的抗汽蚀性能越好; b、铝铁青铜、2Cr13、稀土合金铸铁、高镍络合金等比普通铸铁好(抗汽蚀能力大大提高) 3采用诱导轮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1)加螺旋形的诱导轮; (2) 的效果较好。 五受力分析(轴、径向力) 六结构 七管理,故障,离心泵(第2部分): 离心泵设计基本思路: 离心泵设计基础 一结构形式的确定: 1.离心泵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一般是给定的。 2.泵吸入和排出口径的确定: 1)一般吸入内流速5m/
11、s 常用3m/s; 2) ,Vs为吸口流速; 3)Vs、Q可查表选择; 4) =(10.7)D 经验公式。,3.结构型式选择 1)原动机选择 电动(也可汽柴油机、蒸汽、燃气轮机) 2)确定n、 和级数i a、n 一般:吸程46m,吸入口径250mm以下泵 2950转/分; 吸入口径250350mm 1450转/分。 总体趋势:直接驱动、高速。 b、 i、选要考虑; ii、尽量选取模型泵的 ;,iii、 在 30500内 c、级数i i、要考虑结构安排的可能性,轴的跨度 ii、 iii、总体 i越小越好 也就是单级扬程越高越好。 3)泵的结构型式 a、单、双吸: 吸入内径200mm 双吸 b、单
12、、双级:,c、悬臂式、双支承式 d、涡壳式、异轮式 4.轴径的计算 泵轴功率: 配带功率:Nc=1.2N 轴传递的扭矩: d为最小轴径 为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有了d可以祘出不用直径: 如:联轴器外的最小轴径d,叶轮处的轴径 ,叶轮轮毂直径 ,K=1.2(大泵)1.4(小泵)。,二、叶轮设计:(速度系数设计法) 1.确定叶轮入口直径 : 先确定叶轮入口速度: H单级扬程 叶轮入口速度系数 悬臂式: D0= 通过叶轮的流量 轮毂式或轴穿过叶轮时: 轮毂直径,2、确定叶片入口边直径D1 =40100 D1D0 =100200 D1=(10.8)D0 =200300 D1=(0.80.6) D0 =30
13、0500 D1=(0.70.6) D0 =500 D0= D2 (D0表示轴流泵),3、确定叶片入口处绝对速度C1 C1 =(0.40.83)V0 4、确定叶片入口宽度b1 5、确定叶片入口处圆周速度u1 6、确定叶片数z z=1.11.5 7、确定叶片入口轴向速度 ( 表示叶片入口排挤系数 (1.11.3) ),8、确定叶片入口安放角1 速度三角形: 9、确定叶片厚度: 铸铁叶轮:最小厚度34mm 铸钢叶轮:最小厚度56mm 10、计算叶片排挤系数1 (S1 入口处的叶片实际厚度) 11、叶片包角的确定: ns =60200 =75(ns 大)150(ns 小), 叶片入口边与圆心的连线和出
14、口边与圆心连线间的夹角 包角大 叶片间流道长 有利于叶片与液流的能量交换 12、确定叶轮外径D2 叶轮出口圆周速度系数 13、叶片出口安放角,14、叶轮出口宽度b2 15、确定叶轮出口绝对速度与圆周速度的夹角 16、叶轮的绘型,三、压出室和吸入室的设计 1、压出室 2、螺旋形涡室的设计 3、吸入室设计 四、径向力、轴向力的平衡 五、主要零部件的强度计算 1.叶轮强度计算: 1)叶轮盖板强度计算 2)叶片厚度计算 3)轮毂强度计算,2.泵体强度计算 1)涡室壁厚的计算 2)分段式多级泵中段计算 3.泵体密封面连接螺栓计算 4.泵轴的校核 1)轴的强度校核 2)轴的刚度校核 5.键的校核 6.转子
15、临界转速的计算 共振转速 六、离心泵主要通用零部件的选择 1.轴封结构的选择: 1)有骨架的橡胶密封:,结构简单、体积小、密封效果比较好,但密封碗内孔尺寸容易超差 2)填料密封 3)机械密封 2.轴承部件的选择: 1)滚动轴承 优:磨损小、轴或转子不会因轴承磨损下沉很多、轴承间隙小、互换性好、摩擦系数小、起动力矩小、轴向尺寸小; 缺:负担冲击差、高速时有噪音、安装要准确。 2)滑动轴承 优:工作可靠、平稳无噪音、润滑油层有吸振能 力、承受冲击载荷大; 缺:复杂、零件多、体积大。,3.冷却系统的选择 有关部位进行必要的冷却,如填料函、轴承冷却室。 4.联轴器的选择 1)爪型弹性联轴器 体小、重量
16、轻、结构简单。 2)柱销弹性联轴器 七、离心泵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1.离心泵过流部件允许的铸造偏差 查GB 查如:压出室、导叶候部尺寸、叶轮出口宽度、叶轮叶片入口边间距算的允许偏差; 2.泵轴的技术要求 如:材料硬度、径向跳动允差,不平行度等;,3.叶轮的技术要求 径向跳动允差、端面跳动允差、静平衡允差等; 4.泵体的技术要求 如:水泵的水压试验; 5.泵常用公差配合及表面光洁度的选择 如:配合公差、表面光洁度等; 6.悬臂泵托架部件小装技术要求 托架止口的径向跳动允差 托架止口端面跳动允差 7.总装配的技术要求 如:对中、串动 以上为基本思路,但仍较粗,如有兴趣找书看一个设计例题。,(七)旋涡泵 (八)水环泵 (九)喷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