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现象教学设计实验中学 曹云云【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教材分析】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 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2、,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知道利用和避免静电现象的事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解释。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3、2)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重点】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2【学习难点】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尺、小纸屑、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的图片。()摸门把手感到触电()头发被气球吸引()手摸静电球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摩擦起电活动:7.4 摩擦起电(1)将文具盒的塑料尺、圆珠笔先靠近纸屑,并注意观察现象,然后再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后靠近小纸屑,并注意观察现象。
4、(2)按教材方法进行实验(实验前先将玻璃棒或者橡胶棒靠近纸屑) ,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讲述:经过摩擦后的绝缘题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自主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现象:纸屑被吸引起来。学生阅读教材 P28,了解摩擦起电的概念。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体会摩擦起电,了解相关概念。3体带电。带电物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课堂小练尝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学生思考交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时巩固课外拓展(1)摩擦起电的注意事项(2)接触起点学生思考拓宽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其他的起电方式。提出问题1) 带电体除了能吸引轻小物体,他们之
5、间会不会有相互的作用呢?2) 各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或接触所带上的电有没有什么差异呢?3) 如何设计实验研究这些问题呢?学生分组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活动:7.5 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3、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自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问题。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时互相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相互排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通过自主实验、观察、推理和分析找
6、到规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4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通过上述现象,你对摩擦起电的电荷种类能说出什么看法?时相互吸引。讲述:科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究规定: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学生倾听,联系刚才的实验理解记忆。理解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问:想一想:到现在为止:有几种方法可以判断物体带电?讲述:1.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验电器。 (结构、作用、原理)学生思考 层层深入,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脱毛衣时的劈啪声闪电等利用静电: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除尘等。学生自主阅读 P29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避免静电:避雷针、油罐车的尾巴、严禁用塑料桶运载汽油等。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学生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回顾总结作业布置(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见课本 WWW2)。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