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之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一、物质的鉴别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 NaCl 或KNO3。我们只要把 NaCl 溶液中的 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 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 KNO3 溶液。(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物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现象 化学方程式酸溶液( H )滴入紫色的石蕊;加入活泼金属紫色的石蕊变红;有气泡显出碱溶液( OH)滴入紫色的石蕊;滴入无色的酚酞紫色的石蕊变蓝;无色的酚酞变红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Cl )滴入 AgNO3 溶液和稀HNO3产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SO 42)滴入 Ba(NO3)2 溶
2、液和稀 HNO3产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碳酸盐(CO 32)滴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往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铵盐(NH 4 )加入 NaOH 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Cl NaOHNaClNH 3H2O(2)特征离子关系图(3)物质鉴别的原则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防止干扰:鉴别 Cl 和 SO42 时,只能用 BaCl2 溶液不能用 AgNO3 溶液。(4)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
3、,二看气体,三辨沉淀。一种试剂的鉴别:A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溶液或 NaOH 溶液做鉴别试剂。B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C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D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E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F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不同试剂的鉴别:A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B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C相互作
4、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二、物质的鉴定: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 NH4+) ,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 SO42)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NH 4)2SO4。三、物质的推断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推断题
5、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 CaCO3、BaCO 3。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 Fe(OH)3、Cu(OH) 2 等。部分溶解时,一定有 BaSO4 或 AgCl 等。解推断题应注意:(1)推理分析要紧扣实验现象,思考时要层次分明。判断的结论要准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6、2)一般情况下,与试题叙述的现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 。与现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使现象不正确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 。有某种物质的存在不影响其它反应的现象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反应的物质是“可能存在” 。解题的一般步骤: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楚题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施加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Mg2 NH4 Ag Cl Ca2Cu2Fe3 Ba2 SO42M
7、g2CO32HMg2Cu2 OH四、找准推断题的“题眼”突破口1以物质的颜色特征为突破口黑色固体:Fe、C、CuO、 MnO2、Fe 3O4; 红色固体:Cu、Fe 2O3;(浅)黄色固体:S 粉; 紫黑色固体:KMnO 4;蓝色溶液:含 Cu2 溶液( CuCl2、Cu(NO 3)2、CuSO 4 等)浅绿色溶液:含 Fe2 溶液(FeCl 2、Fe(NO 3)2、FeSO 4 等)黄色溶液:含 Fe3 溶液(FeCl 3、Fe(NO 3)3、Fe 2(SO4)3 等)2以沉淀的颜色为突破口颜色 白色 红褐色 蓝色沉淀 AgCl、BaSO 4 CaCO3、BaCO3Mg(OH)2、Al(OH
8、) 3 Fe(OH)3 Cu(OH)2是否溶于酸 不溶 可溶,冒气泡 可溶 可溶 可溶3以火焰的颜色为突破口S 在 O2 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S、H 2 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 4 在空气中燃烧:蓝色4以物质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2)能使黑色 CuO 变红(或红色 Fe2O3 变黑)的气体是 H2 或 CO,固体是 C;(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 O2,熄灭的气体是 CO2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4)能使白色无水 CuSO4 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5)在 O2 中燃烧火星四射
9、的物质是 Fe;(6)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O2 和 H2O 的物质是有机物,如 CH4 、C 2H5OH 等;(7)能溶于盐酸或稀 HNO3 的白色沉淀有 CaCO3、BaCO 3 等;(8)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有 AgCl、BaSO 4 等;(9)能与碱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 3)的物质是铵盐;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_;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
10、物质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最常用的溶剂是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6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 O2 参加; 通电:电解水 催化剂:KClO 3、H 2O2 分解高温:C 还原金属氧化物,C、H 2、CO 还原铁的氧化物,石灰石高温分解7以原子结构特征为突破口不含中子的原子是_;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_,三倍的是_;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_;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_。8以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为突破口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是_;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_;因能跟血红蛋白结合而有剧毒的
11、气体是_;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会出现白雾的是_。9以碳三角为突破口五、强化训练(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面)1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 NaOH 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2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就行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是ABaCl 2 溶液和稀 HNO3 B紫色石蕊试液CNaOH 溶液 DNaCl 溶液和稀 HNO33下列区别两种
12、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 36g,将 30g 氯化钠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80g 溶液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 H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5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物质选项 A B C DX Na2SO4 BaCl2 Cu CaOY NaCl Ba(NO3)2 CuO CaCl2Z NaNO
13、3 BaCO3 CuSO4 CaCO36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 H2SO4 溶液、Ba(OH ) 2 溶液、KCl 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Na 2CO3 溶液 BNaOH 溶液 CCaCl 2 溶液 D酚酞溶液7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CCO CO2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8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