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予是快乐的 )评课表时间 2013 年 11 月 26 日 活动地点 四(3)班教室 年级四(3)班教室课题 给予是快乐的 施教者 柴菊芬 评课人 周玉妹 评课内容: 给予是快乐的是四年级教材当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讲述了在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课文的选编意图非常明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的情感。首先, 柴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我觉得柴老师上得非常成功。下面我重点来谈谈柴老师执教的给予是快乐的 。柴老师这堂课分三个板
2、块展开教学。第一大板块是谈话导入,走进文本;第二大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大板块紧扣出乎意料,感悟文本内涵,第三大板块小结全文,延伸拓展,整个教学拨动着学生爱的心弦,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柴老师的这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来讲讲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突出自主,培养能力老师在教学第二个板块时,先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前奏,先让学生读准给 j,并通过给 gi j 组词;然后再经历“学生与文本初步的对话” ,以 “快乐”这个话题的讨论,从而带领着学生一起走进快乐,走进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学生的预习来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教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有章可循,自主去学习课文。然后以按文填空的形式课件出示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提纲挈领,突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导行作用。第二大亮点:还课堂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柴老师根据教材特点,紧紧抓住“出乎意料”这个点展开教学,先引领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到文本中寻找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接着让孩子们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出乎意料。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还课堂给学生,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自
4、主朗读中体会,朗读中感受小男孩做出让我们出乎意料的举动,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第三个亮点是: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小结课文,让学生说话训练。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赠送小诗给予,更深层次的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教育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这堂课柴老师比较注重朗读,感悟,但是一堂课上完之后,总觉得孩子们对小男孩话语,感悟欠深。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我想这里能否这样引导:孩子们,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保罗以为小男孩是为了什么?是呀,这次保罗又一次错了,小男孩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在小朋友面前神气一翻,而是为了( ) 。这里让孩子畅所欲言。孩子们交流后进行指导朗读。是呀,小男孩心里想得只有他的弟弟:他指着保罗的车,说:谁能读出这份关爱!小男孩的这翻话让人感到多么意外,让我们带上这份意外来读好这句话读,小男孩的话让人多么感动,让我们带上这份感动来读好这句话。引导孩子读出这份关爱,读出这份意外,读出这份感动。让孩子们在真真切切朗读中体会,感悟,这样效果是否更加,感悟得是否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