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元合金相图.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3007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元合金相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三元合金相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三元合金相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三元合金相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三元合金相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属学与热处理 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金属学与热处理 三元合金系 三元合金系 ( ( ternery ternery system system ) ) 含有三个组 含有三个组 元, 元,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是表示在恒压下以温度变量为纵 是表示在恒压下以温度变量为纵 轴,两个成分变量为横轴的三维空间图形。 轴,两个成分变量为横轴的三维空间图形。金属学与热处理 必要性:工业材料为多元合金 必要性:工业材料为多元合金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三元相图的表达方式 几种基本的三元相图类型 各种等温截面,垂直截面及各相区在浓度三角 形上的投影图 典型合金的凝固过程及组织,各种相变过程及 相平衡关

2、系。 5-1 三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金属学与热处理 相律: F=C-P+1=3-P+1=4-P P P 1 1 2 2 3 3 4 4 F F 3 3 2 2 1 1 0 0 完整的三元相图是三维的。存在三个独立变量。 在三元系统中可能存在四相平衡。 在三元系统中存在三相平衡区域。金属学与热处理 一、成分三角形 一、成分三角形 表示合金成分的等边三角形 ( 浓度三角形、成分三角形) 常用的成分三角形 等边成分三角形、 等腰成分三角形 直角成分三角形。 5-1 三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金属学与热处理 (一) 等边成分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三个组元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三个组元A A、

3、 、B B、 、C C B C A A% B% C% 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二元系 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三个二元系 A A B B系、 系、B B C C系、 系、C C A A系 系) )的成分坐标, 的成分坐标, 三角形内任一点代表三元系的某一成分 三角形内任一点代表三元系的某一成分 成分确定方法 成分确定方法金属学与热处理 1. 1. 成分表示法 成分表示法 浓度三角形 浓度三角形 等边三角型 顺时针坐标 B A A% B% C% CMSF2006 2. 2. 浓度确定 浓度确定 B B C A A A% B% C% 1 1 ) ) . . 确定 确定 O O 点的成分 点的成分 1 1)

4、过 )过O O作 作A A角对边的平行线 角对边的平行线 2 2)求平行线与 )求平行线与A A坐标的截距 坐标的截距 得组元 得组元A A的含量 的含量 O 3 3)同理求组元 )同理求组元B B、 、C C的含量 的含量MSF2006 C A = Cc=oa C B = Ab=oc C C = Ba=ob a b c O oa+ob+oc=AB= BC=CA=100% B CMSF2006 C a C c C b 双线法 B C金属学与热处理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确定合金 确定合金 I I 、的成分 、的成分 A A B B C C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5、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 B% C% I I 点: A%=60% B%=30% C%=10%金属学与热处理 A A B B C C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 B% C% II II点: A%=20% B%=50% C%=30%金属学与热处理 B B C C A A A% B% C% 1. 1. 与某一边平行的直线 与某一边平行的直线 P Q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 平行于

6、三角形一边直线 上的成分点对应顶点成 上的成分点对应顶点成 分一定 分一定 二、 二、 成分三角形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直线 成分三角形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直线金属学与热处理 AB C MN金属学与热处理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1 ) ) . . 绘出 绘出 A A 20% 20% 的合金 的合金 A A B B C C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 B% C% 2 2 ) ) . . 绘出 绘出 B B 30% 30% 的合金 的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 B B C C

7、 A A A% A% B% B% C% C% D D a 1 a 2 c 2 c 1 2. 2. 过某一顶点作直线 过某一顶点作直线 a 1 a 2 F E 通过三角形任一顶点直线上的 通过三角形任一顶点直线上的 成分点所含其它两组元比恒定 成分点所含其它两组元比恒定 常数 = = = 2 2 1 1 % % Bc Ca Bc Ca C A金属学与热处理 A A B B C C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 B% C% 1 1 ) ) . . 绘出 绘出 C

8、 C / B / B 1/3 1/3 的合 的合 金 金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 75 % 25 3 1 = = B C 2 2 ) ) . . 绘出 绘出 A A / C / C 1/4 1/4 的合 的合 金 金 1 20% 48 0 % A C = 11 0 % 99 0 % A B = 3 3 ) ) . . 绘出 绘出 A A / B / B 1/9 1/9 的合 的合 金 金金属学与热处理 1. 1. 直线法则 直线法则 适用于两相平衡的情况 适用于两相平衡的情况 投影到任何一边上,按二 元杠杆定律计算 W W R R f e g f ef fg = = = B C A A% B%

9、 C% e f g e f g R 5-2 三元系平衡相的定量法则 若一合金在某温度下由二平衡相组成,则合 金的成分点一定在两相成分点连接的直线上 推论 :若两个三元合金溶成一个新的三元合 金,则新的三元合金成分点一定在两三元合金 成分点的连线上,且复合杠杆定律金属学与热处理 2. 2. 重心法则 重心法则 B C A A% B% C% e f d 适用于三相平衡的情况 适用于三相平衡的情况 % 100 % = = ad Rd W W w R % 100 % = = e Re W W w R % 100 % = = f Rf W W w R R 三元系中,如在某一温度合金处于三相平衡时,则 合

10、金成分点一定处于三个相成分点组成的三角形 中,且在三角形的重心位置金属学与热处理 形成匀晶相图的条件 形成匀晶相图的条件 匀晶转变 匀晶转变: 由液相直接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转变(相变) 组元晶体结构相同、原子尺寸、电负性相似 组元在液相、固相均可完全互溶 5-3 三元匀晶相图金属学与热处理 T () A B L L 固相线 固相线 液相线 液相线 单相区 单相区 双相区 双相区 一、相图分析 一、相图分析 1. 1. 二元匀晶相图 二元匀晶相图金属学与热处理 垂直轴表示温度。 成分表示在棱柱底,通常是 一等边三角形。 棱柱的每个侧面表示三个二 元系统,如AB,BC,AC。 2. 2. 三元匀晶

11、相图 三元匀晶相图金属学与热处理 A B C a b b cc a金属学与热处理 B C A 液相面 液相面 固相面 固相面 三个组元在液态和固态时都能够完全互溶。 Fe-Cr-V Cu-Ag-Pb金属学与热处理 B C A 固相面 固相面 液相面 液相面 由液相线演化而来 由液相线演化而来 由固相线演化而来 由固相线演化而来 单相区: L 、 双相区: L + 金属学与热处理 二元相图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二元相图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二元相图 二元相图 (二维平面图)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三维立体图) 1 1 维 维 平面相区 平面相区 立体相区 立体相区 线 线 面 面 点 点 线 线 1

12、 1 维 维 1 1 维 维 1 1 维 维金属学与热处理 B C A 二、 二、 结晶过程 结晶过程 L L t 1 t 2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 三、 三、 等温截面(水平截面) 等温截面(水平截面)金属学与热处理 BC A L L + 金属学与热处理 L L + 金属学与热处理 共轭曲线及直线规则 共轭曲线 共轭连线金属学与热处理 四、 四、 变温截面(垂直截面) 变温截面(垂直截面) 类型一: 类型一: B C A C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 B C A 类型二: 类型二:金属学与热处理 五、 五、 投影图 投影图 类型一:把空间相图

13、的所有相区间的交线都投影 类型一:把空间相图的所有相区间的交线都投影 到成分三角形中 到成分三角形中 三元匀晶相图的液相线和固相线上无任何相交的点和 线,该投影图对它无意义金属学与热处理 类型二: 类型二: 把一系列等温截面中的相界线都投影到成分三 把一系列等温截面中的相界线都投影到成分三 角形中,并注明相应的温度 角形中,并注明相应的温度金属学与热处理 5-4 三元共晶相图 C A B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 液相线: 液相线: T A ET S 固相线: 固相线: T A MENT S 线: 线: 固溶度曲线: 固溶度曲线: MF、NG 共晶线: 共晶线:

14、M-E-N 点: 点: 共晶点: 共晶点: E 最大溶解度点: 最大溶解度点: M、N T () Pb Sn L L L T A T S ME N FG 183 金属学与热处理 T () AB 简单共晶: 简单共晶:MSF2006 一. 简单三元共晶相图分析 C A A B B CMSF2006 AB CMSF2006 C A BMSF2006 1. 1. 二元相图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二元相图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二元相图 二元相图 (二维平面图)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 (三维立体图) 1 1 维 维 平面相区 平面相区 立体相区 立体相区 线 线 面 面 点 点 线 线 1 1 维 维 1 1

15、维 维 1 1 维 维 组元 组元 维数 维数 自由度 自由度 1 1 个 个 1 1 维 维 1 1 度 度金属学与热处理 2. 2. 立体图: 立体图: 相区的立体图 相区的立体图 曲面的立体图 曲面的立体图 曲线的立体图 曲线的立体图 点 点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1 1 T T A A E E E E 1

16、1 E E 2 2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2 2 T T C C L L A A L L B B L L C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A + C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E E A A 1 1 A A 2 2 B B 1 1 B B 2 2 E E 1 1 E

17、 E E E 3 3 C C 1 1 C C 3 3 A A 1 1 A A 3 3 E E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B B 1 1 B B 3 3 中间面 中间面 三相平衡 三相平衡 共晶转变开始 共晶转变开始金属学与热处理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L L A + C A + C

18、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三相平衡共晶 线 三相平衡共晶 线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液相面 液相面 初生相开始析出 初生相开始析出MSF2006 液相面 固相面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19、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C C 1 1 A A 1 1 B B 1 1 L L A + C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L L A + B + C A + B + C 固相面 固相面 三相平衡共晶转变结束 三相平衡共晶转变结束 四相平衡共晶 四相平衡共晶MSF2006 (1 )相图分析 液相面 固相面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20、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A A 2 A A 3 T TA A E E1 1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A A L L B B L L C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21、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A + C L A + B L B + C 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A + B + C A + B + C L L A + B + C A + B + C MS

22、F2006 C A B 单相区: 单相区: 双相区: 双相区: 三相区: 三相区: 四相区: 四相区: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 A + B L + A + B 、 、L + B +C L + B +C 、 、 L + A + C L + A + C 、 、A + B + C A + B + C 一个 一个 三个 三个 四个 四个 一个 一个 L L L + A L

23、+ A 、 、L + B L + B 、 、L + C L + C L + A + B + C L + A + B + C金属学与热处理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四 四 相 相 平 平 衡 衡 共 共 晶 晶 点 点金属学与热处理金属学与热处理 3. 3.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区的投影 相区的投影 曲面的投影 曲面的投影 曲线的投影 曲线的投影 点的投影 点的

24、投影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B L C L A e 1 e e 3 e 2MSF2006 AB C L B L A L C e 1 E 1 e 2 E 2 e 3 E 3 e e L A L B L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25、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A + C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e 1 e e 3 e 2MSF2006 e e L A+C L A+B L B+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L L A + C A + C AB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26、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A + B + C L A + B + C MSF2006 AB C A + B + C L A + B + C A + B + C L A + B +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1 1 T T A A E E E E

27、1 1 E E 2 2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2 2 T T C C L L A A L L B B L L C C 液相面 液相面 初生相开始析出 初生相开始析出 e 1 e e 3 e 2MSF2006 AB C e 1 E 1 e 2 E 2 e 3 E 3 e e L L A A L L B B L L C C E E E E 3 3 E E 1 1 T T A A L L A A E E E E 1 1 E E 2 2 T T B B L L B B E E 3 3 E E 2 2 T T C C L L C CMSF2006 E E E E 3 3 E E

28、 1 1 T T A A L L A A E E E E 1 1 E E 2 2 T T B B L L B B E E E E 3 3 E E 2 2 T T C C L L C C AB C e e L L A A L L B B L L C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C C 1 1 A A 1 1 B B 1 1 L L A + C

29、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L L A + B + C A + B + C 固相面 固相面 三相平衡共晶转变结束 三相平衡共晶转变结束 四相平衡共晶 四相平衡共晶MSF2006 AB C L L A + B + C A + B + C e e L L A+C A+C L L A+B A+B L L B+C B+C L L A + B + C A + B + C L L A+C A+C L L A+B A+B L L B+C B+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30、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A + C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E E A A 1 1 A A 2 2 B B 1 1 B B 2 2 E E 1 1 E E E E 3 3 C C 1 1 C C 3 3 A A 1 1 A A 3 3 E E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B B 1 1 B B 3 3 中间 中间 面 面 三相平衡 三相平衡 共晶转变开始 共晶转变开始MSF2006

31、 e e L A+C L A+B L B+C L A + B L B + C L A + C AB 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L A + C L A + B L B + C 三相平衡共晶线 三相平衡共晶线MSF2006 e e AB C E E 3 3 E E E E 1 1 E E 2 2

32、 L L A + C A + C L L A + B A + B L L B + C B +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四 四 相 相 平 平 衡 衡 共 共 晶 晶 点 点 e e e AB CMSF2006 e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33、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单相区 单相区 立体图 立体图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变类型 相变类型 L L 相区 相区 T T A A - -E E 1 1 - -T T B B - -E E 2 2 - -T T C C - -E E 3 3 以上 以上 A A- -B B- -C C 双相区 双相区 L+A L+A T T A A - -E E 1 1 - -E E- -E

34、 E 3 3 - -A A 2 2 - -A A 1 1 A A- -e e 1 1 - -e e- -e e 3 3 - -A A L+B L+B T T B B - -E E 1 1 - -E E- -E E 2 2 - -B B 3 3 - -B B 1 1 B B- -e e 1 1 - -e e- -e e 2 2 - -B B L+C L+C T T C C - -E E 2 2 - -E E- -E E 3 3 - -C C 3 3 - -C C 1 1 C C- -e e 2 2 - -e e- -e e 3 3 - -C C L L A A L L B B L L C C e

35、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立体图 立体图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变类型 相变类型 液相面 液相面 T T A A - -E E 1 1 - -E E- -E E 3 3 - -T T A A A A- -e e 1 1 - -e e- -e e 3 3 - -B B T T B B - -E

36、 E 1 1 - -E E- -E E 2 2 - -T T A A B B- -e e 1 1 - -e e- -e e 2 2 - -C C T T C C - -E E 2 2 - -E E- -E E 3 3 - -T T C C C C- -e e 2 2 - -e e- -e e 3 3 - -A A L L A A L L B B L L C C 意义 意义 析出初生相 析出初生相 e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37、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A+B+C A+B+C 四相平衡共晶 四相平衡共晶 立体图 立体图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变类型 相变类型 固相面 固相面 A A 1 1 EB EB 1 1 AeB AeB B B 1 1 EC EC 1 1 BeC BeC C C 1 1 EA EA 1 1 CeA CeA L L A+B A+B L L B+C B+C L L C+A C+A 意义 意义 三相平衡共晶结束 三相平衡共晶结束 A A 1 1 B B 1 1 C C 1 1 ABC

38、ABC e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立体图 立体图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变类型 相变类型 中间面 中间面 A A 1 1 A A 2 2 E E 1 1 B B 2 2 B B 1 1 E E AeB AeB B B 1 1 B B 3 3 E E 2 2 C C 2 2 C C 1 1

39、E E BeC BeC C C 1 1 C C 3 3 E E 2 2 B B 3 3 B B 1 1 E E CeA CeA L L C+A C+A L L A+B A+B L L B+C B+C 意义 意义 三相平衡共晶开始 三相平衡共晶开始 e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L L C+

40、A C+A 立体图 立体图 投影图 投影图 相变类型 相变类型 线 线 E E 1 1 E E e e 1 1 e e E E 2 2 E E e e 2 2 e e E E 3 3 E E e e 3 3 e e L L A+B A+B L L B+C B+C 意义 意义 三相平衡共晶开始 三相平衡共晶开始 点 点 E E e e L L A+B+C A+B+C 四相平衡共晶 四相平衡共晶 e e AB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MSF2006 L A+B+C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41、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AB C 1 1 ) ) E E 点合金 点合金 L A + B +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 A + B + C )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A + B + C 二. 结晶过程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42、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AB C 2 2 ) ) e e 1 1 - - e e 线上的合金 线上的合金 L A + B +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A + B + C ( A+B )+( A+B+C ) L A+B L A+B+C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43、T A A T T B B e e AB C 3 3 ) ) A A - - e e 线上的合金 线上的合金 L A + B +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A 初 + ( A+B+C )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A + B + C L A L A+B+CMSF2006 L A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e e AB C

44、 4 4 ) ) A A - - e e - - e e 1 1 内合金 内合金 L A + B + C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A 初 +( A+B )+( A+B+C )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A + B + C L A+B L A+B+CMSF2006 5 5 ) ) A A - - e e - - e e 3 3 内合金 内合金MSF2006 e e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AB C 6 6 1 1 2 2 3 3 4 4 5 5 区 区 域 域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1 1 A+B+C A+B+C 2

45、 2 A+B+C A+B+C 3 3 A+B+C A+B+C A A 初 初 +( A+B )+( A+B+C ) +( A+B )+( A+B+C ) B B 初 初 +( A+B )+( A+B+C ) +( A+B )+( A+B+C ) B B 初 初 +( C+B )+( A+B+C ) +( C+B )+( A+B+C ) 4 4 A+B+C A+B+C C C 初 初 +( C+B )+( A+B+C ) +( C+B )+( A+B+C ) 5 5 A+B+C A+B+C C C 初 初 +( A+C )+( A+B+C ) +( A+C )+( A+B+C ) 6 6 A+B

46、+C A+B+C A A 初 初 +( A+C )+( A+B+C ) +( A+C )+( A+B+C )MSF2006 e e e e 1 1 e e 2 2 e e 3 3 AB C 区 区 域 域 相组成 相组成 组织组成 组织组成 e e 1 1 - -e e A+B+C A+B+C e e 2 2 - -e e A+B+C A+B+C e e 3 3 - -e e A+B+C A+B+C ( A+B )+( A+B+C ) ( A+B )+( A+B+C ) ( B+C )+( A+B+C ) ( B+C )+( A+B+C ) ( C+A )+( A+B+C ) ( C+A )+

47、( A+B+C ) A A- -e e A+B+C A+B+C A A 初 初 +( A+B+C ) +( A+B+C ) B B- -e e A+B+C A+B+C B B 初 初 +( A+B+C ) +( A+B+C ) C C- -e e A+B+C A+B+C C C 初 初 +( A+B+C ) +( A+B+C ) e e A+B+C A+B+C ( A+B+C ) ( A+B+C )MSF2006 C A B E E E E 3 3 E E 1 1 E E 2 2 C C 1 1 C C 2 2 C C 3 3 A A 1 1 A A 2 2 A A 3 3 B B 1 1 B B 2 2 B B 3 3 T T C C T T A A T T B B 3. 等温截面及其投影MSF2006 A B C L L L+C L+C L+C L+C L+A L+A L+B L+B L L L+A+C L+A+C L+A+C L+A+C L+B+C L+B+C L+A+B L+A+B L+A+B+C L+A+B+C L+C L+C L+A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