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72701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1.课前素养积累,2. 考点阐释,3.考点精讲,4. 规律方法,5. 拓展提升,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1.课前素养积累,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秦淮杂诗清王士祯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请看注释,此诗作于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时作者官扬州推官以事至吴郡,归途游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南。 秣陵:指南京。雨丝风片:细雨微风。“浓春”句:情语,谓春光浓艳的季节也安慰不了内心如残秋般的无奈。,2.考点阐释,3.考点精讲,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干要求筛选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句子。第句说的是

2、鲁班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进攻宋,侧面表现其技艺高超。第句说墨子的守城阵式和装备很成功。第句说鲁班雕刻的木鸢可以飞三天,也体现了他技艺高超。第句说鲁班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体现了他技艺高超。第句说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够超过三天,不能体现他技艺高超。第句是说鲁班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能体现其技艺高超。,1.(2015天津卷)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原文见2015天津卷)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

3、过三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A B C D,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说士兵对待登城的金人的做法。是说赵立杀了兀术的使者。是说赵立的家已经残破,只剩他一人。,2(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原文见本节对应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城始破,立巷战 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立斩其使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每战擐甲胄先登A B C D,解析,答案,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也不扰民”属于无中生有。,(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卫战

4、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解析,答案,B,4.规律方法,筛选信息题解题技巧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

5、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分析概括题解题技巧对于客观选择型归纳概括题,考生解题时要将各选项和原文认真比对,注意避开常见的设题陷阱:(1)张冠李戴:故意混淆材料中人物与事件的对应关系。(2)曲解文意:故意对某个词语或观点做错误的理解。(3)以偏概全:有意舍弃某些东西,使概述不够全面。(4

6、)无中生有:材料中没有的内容,在选项中却提到了。(5)混淆时态:把材料中还未发生的事说成是已发生的,或把已发生的事说成是未发生的。(6)强加因果:在陈述时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硬加上因果关系。,5.拓展延伸,1文本陈情表(略)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一组是()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乌鸟私情,愿乞终养A B C D,解析 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语句,联系全文可知,表明祖母刘氏对李密的养育之恩,表明对皇帝恩遇的感激,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再看其他四项:叙述李密侍奉祖母的孝行;上表,辞职,都是为了“终养刘氏”

7、;“不能废远”指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形容孝情之切,态度坚决;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明终养祖母的愿望,表达至孝之心。当然,“辞不就职”也可能由于李密仍在观望,暂不愿为新朝廷效力。但本题中,排除含有的项就可得出答案。答案:C,解析/显隐,2(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原文见本节“先做后讲”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解析 本题从颠倒是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A项,“直言不讳”一词与原文不符。于休烈借赞圣主明君委婉地回答了肃宗。答案A,解析/显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