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572641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内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3/15,1,兵团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简论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陈立福二O一一年三月,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化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孔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的范畴来考察,放入审美的视野来欣赏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赞天地之化育”,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孟子:“天人合一思想“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上下与天地同流” 孔子:“土敝则草木不长” 荀子:“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山林险则

2、鸟兽去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得地则生,失地则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会议),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3、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1962年,美国的莱切尔卡逊女士发表了寂 静的春天,引起强烈的反响。,寂静的春天是以一个“明天的寓言”开始的,描写了曾经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小城镇,忽然面临着一片死亡的阴影。春天到了,曾经荡漾着小鸟歌声的小镇却是一片寂静,曾经摇曳着绿树的道路两旁却只是一片枯黄,“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寂静”。,寂静的春天,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以详实的资料列举了工业革命以来,化学药品特别是杀虫剂的使用,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阐述了杀虫剂在自然界中的聚积对自然的生产力乃至对人类健康的不可挽回的影响“大自然在反抗”,人类在冒着极大的风险来改造自然,想把它变得合乎

4、心意,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寂静的春天从环境污染的新视角唤起了人们对古老的生态学的兴趣,通过对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描述,揭示了环境污染对地球生态的深远影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建立起“合作的协调“的关系。,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以麻省理工学院D梅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于1972年提交了第一份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

5、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就是说,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要避免因超越地球资源极限而导致世界崩溃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报告所表现出的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以及唤起人类自身的觉醒。,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2年5月10日,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发现10年前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并未收到实效。这主要因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缺乏足够的预见和理解,在方法和努力方面进行充分的协调,以及资源缺乏和分配均匀等等。,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

6、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生态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环境问题的焦点却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热带雨林在消失,良田由于过度开垦而逐渐变成不毛之地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展,酸雨、 全球变暖和臭氧层耗竭等,对人类带来 了更大的威胁,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环境问题决不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有可能真正取得进步 1983年12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经过5年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WCED于1987年4月出版了其最终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同年12月,该报告经过联合

7、国第42届大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首次采纳了“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环境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该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8、。,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有102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 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和关于森林问题的框架声明等三个纲领性文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际社会就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为生存必须结成“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等问题达成共识,接受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纲领 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应当提供资金作为官方发展援助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有益于环境的技术等。,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三.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人类发展历史

9、,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人与自然 自然提供了维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通过自然灾害、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等形式威胁着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四个阶段从二三百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产业急剧发展时期开始(即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发展虽然经历了多个阶段,但是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却只经历了一个阶段,即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发展经济增长,没有把环境问题排在人类的议事日程上来

10、。,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阶段,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这一阶段是从50年代末到1972年,在经济增长、城市化和人口激增的巨大压力下,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开始深化。寂静的春天一书,列举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事实,告诫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若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70年代初我国一些城市和地方成立了“三废”办公室,开始对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和治理。那时人们的认识是如果控制住了工业污染问题,环境与发展就可以协调起来了,没有把污染与生态紧密联系起来,也没有把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

11、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七十年代,“发展”的观念开始强调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作用,把发展问题同人类的基本需求结合起来 尽管这段时期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有了飞跃,一些发达国家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全球环境仍然在恶化 我国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1979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1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4年1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198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保护正式纳入国家计划。,第一章 可持续

12、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1992年至今,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四.可持续发展定义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它可再生资源”。“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3、着重于经

13、济属性的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 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 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 和涵容能力”。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

14、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定义包含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需要”的概念,特别是穷入的需要,应当对此给予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第二,“限制”的概念,这并不是绝

15、对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 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1、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公平,包括发达国家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提供援助,而不附带新形式的附加条件。2、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很重要。,1989年在联合国第15届理事会上达成共识:,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3、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

16、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4、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各国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考虑经济增长。,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几种观点,(1)生态发展观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得以 持续。,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几种观点,(2)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强调发展应保持在自然与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

17、内。,巴比尔经济、自然资源、不足与发展一书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世界资源研究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几种观点,普朗克和哈克1992年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为全世界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穆拉辛格等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其再生速度。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有效

18、率的使用,同时,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速度应当不超过环境自净或消纳的速度。,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几种观点,(3)社会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普遍定义: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对可持续发展较狭义的定义:人均收入和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的。,世界银行在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几种观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

19、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莱斯特R布朗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趋于平稳、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4)回归自然观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只能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只有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人本主义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包括自然、经济、

20、社会在内的系统整体的全面、协调、持续性发展为宗旨的全面发展观。着眼点在于保护自然环境,目标是人类现实及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6)协调发展观1995年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包括了两个概念: 发展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 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 续提高。,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

21、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发展,发展,经济,环境资源,过程,目标,支持人类生命的社会基础,支持人类生命的经济基础,支持人类生命资源环境基础,增长或变化,人类需求,可持续发展概念,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持续”意思是“维持下去”或者“保持继续提 高”。针对环境与资源,则意味着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从经济增长开始的。但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如产值、利润、物质财富等)。而广义的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

22、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与进化(或进步)。发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发展的含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它首先从环境保护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号召人们在增加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23、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对绝对贫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业水平、教育、健康及其他社会和文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有了改善; 是否是个人和团体在国内外受到更大的尊重; 是否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一、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 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就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三、

24、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内涵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的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 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发展的内涵 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1)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量的增长)传统的狭义的发展仅指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即强调量的增长。社会变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年)”开始时,概括地提出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人们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间题。,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25、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发展的内涵 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2)发展还包括质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低收人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能承认是真正的发展。 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它还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国民素质的提高、环境生态的平衡等。简言之,既要 “经济繁荣”,也要“社会进步”。,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3)发展是受限制的 (发展通常受到三个因素制约),其中生态因素

26、的限制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它必须保护世界自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环境承载力极限之内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最大限度。显然,地球的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反之,如果对经济的管理是适宜的,则可以在确保维持最低的生态资源水平的一系列限制下得到经济增长。,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性的内涵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的时期

27、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所提高。如果某项活动是可持续的,那么它对于任何一种实践目的,都可以永远继续下去。可持续性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情况是保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有的水平更高。从经济学角度讲,单纯使用存在银行里的本金所产生的全部利息就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它保持了本金的数目不变,而任何比这更高的使用速度则会破坏本金。有资料显示,地球上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的40%直接或间接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了。因此,假定地球上人口增加到现在的3倍,而生产和消费模式仍不加以改变的话,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全部的净初级生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 “净初

28、级生产量”看作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净初级生产量”则提供了理解可持续性的一个基础。,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特征,1、经济持续发展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 对于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消除贫困, 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 生活。,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2、生态持续发展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社会持续发展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以上三大特征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

29、追求生态持续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们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利,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解决的问题。,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0、,那么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条件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有限资源分配公平各国拥有按着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权利。目前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年消耗能源、钢铁、纸张等却占全球的80。,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2、持续性原则限制性原则。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三个方面:一是限制资源过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量和速度是有限的。二是限制污染物排放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净化能力是有限的。三是限制人口过渡膨胀、经济过渡增长资源过渡开发、污染物排放过多是人口过渡膨胀,经济过渡增长的结果

31、。持续性原则核心就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3、共同性原则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特征,发展与增长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一般泛指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提高,是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质”的变迁或进化。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的自由选择机会公平等等。增长只要求回答“有多少”,发展则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