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1520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难忘的岁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难忘的岁月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 七律长征 、 狼牙山五壮士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精读课文, 小英雄雨来 、 紫桑葚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展现了战争岁月中的一位位英雄形象。这些令人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激励我们奋发向上。 七律长征这首不朽的史诗,赞扬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表现了作者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

2、山顶峰,英勇跳崖,颂扬了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略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紫桑葚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徐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崇高精神。五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七律长征是用七言律诗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3、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展示了五壮士诱敌上山、顶峰杀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对“我” 看到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及 “我”的心情描写,侧面展现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小英雄雨来用小说的典型表现方法,分六个部分把聪明勇敢、热爱祖国的小英雄惟妙惟肖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紫桑葚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大将军徐世友为人民群众着想、关心群众利益的崇高品质。语文百花园三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分别是温故知新、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口语

4、交际以及习作。这些学习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言运用,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有关课外资料,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抓住重点句、借助录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通过体会雨来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他热爱祖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通过对“我” 观察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及内心活动的理解,感受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2、认识 30 个字,会写 32 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23、正确、流利、有感

5、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4、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7、回顾看过的影片片断,清楚具体地描述片断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基本的表达方法。难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思路设计: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练习提

6、示,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质量。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语言。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个英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每位读者,但是课文中讲的故事都离学生生活较远,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学时应适时地加入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相关资料、预习提纲、限时作业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前预习课时划分:七律长征 2 课时 紫桑葚 1 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 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 4 课时小英雄雨来 1 课时我的战友邱少云 2 课时预习提纲导语:漫漫长征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

7、万水千山只等闲” ;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浴血奋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幅幅豪气冲天、保家卫国的感人画面所展现的英雄形象,不断激励我们奋发向上。1本单元围绕 这一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 、 是精读课文, 、 是略读课文。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重点是要 ;要 ;还要 。32 “语文百花园三”中“语文大课堂”的内容是 ,需要搜集 等资料;习作的内容是 。3. 读了本单元课文,哪一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11、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4

8、、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课文重点:全诗朗读训练点:全诗读写结合点: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与长征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预习提纲、限时作业学生:搜集长征的历史资料4课时划分:两课时预习提纲:导语: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 年 10 月从江西瑞金出发,行军二万五千里。1935 年 10 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回顾长征

9、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逶迤 磅礴 泥丸 铁索 岷山 万水千山 云崖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4.多音字组词。 (整理在课本上)只 横 5.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整理在课本上)逶迤 磅礴 等闲 细浪 泥丸 尽开颜6. 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1)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句中哪几个词表现出红军的英勇无畏?(在文中标出作批注) (2)颔联:“五岭逶迤腾细

10、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作者把五岭山比作( ) ,把乌蒙山比作( ) ,表现出了红军战士( )的英雄气概。 (3)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 “暖”与“寒”分别是指长征途中的( )和( )两个故事“暖”和“寒”二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4)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开颜”怎样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7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读一读,感受长征精神。8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并做好标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朗读课题。2、教师讲述长征时期的故事和长征的一些资料。3、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情况。(一)学习本课

11、重点生字和词语的意思。(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5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三)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争取读得准确通顺。1、指名朗读诗歌。2、教师示范朗读诗歌。三、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1、在小组里小声交流。2、结果在全班交流。全诗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

12、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3、了解了全诗的大意,我们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四、作业布置。1、书写本课生字和词。2、继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七律*长征。2、全班了起有感情地背诵七律*长征。3、小结过度。二、品读全诗,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1、全诗有虽有 56

13、 个字,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诗句,并结全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读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五岭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河险恶、千里大雪山)2、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3、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重点理解: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6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气概)5、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练习感情朗读)三、体会情感,感悟气概。1、“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

14、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困”,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七律*长征这首诗饱含阗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因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会背的民学可以背诵。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和电影电视片。3、限时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1、七律 长征五岭 逶迤不怕 乌蒙 磅礴 三军过后红军 远征难 金沙 水暖 尽开颜大渡 桥寒岷山 雪喜限时作业: 一、听写。_ _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横线(hn hn) 蛮横(hn hn) 只有(zh

15、zh) 一只(zh zh)三、解释词语:逶迤:_ 等闲:_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作者把五岭山比作( ) ,把乌蒙山比作( ) ,表现出了红军战士( )的英雄气概。7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 “暖”与“寒”分别是指长征途中的( )和( )两个故事“暖”和“寒”二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3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 )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四、小练笔: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2、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知道哪段详写

16、哪段略写及其与中心的关系。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屈”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教学重难点:1、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3、了解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4、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课文重点:第 2、4、5 自然段朗读训练点:描述五位壮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写结合点:读了本课你有什么话想说?课时划分:2 课时。8预习提纲:导语: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

17、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瞄准 坠落 拧开 雹子 眺望 龙王庙 抡胳膊 手榴弹 悬崖绝壁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4.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整理在课本上)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居高临下 屹立 眺望 横七竖八5.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填空。接受任务( )( )顶峰歼敌(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_ _ 7.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班长做了一个什么决定?(2)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主要抓住五壮士的( )来写,画出感受深

18、刻的句子,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文中做批注)(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看看你会产生哪些疑惑,写在上面。8搜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他们做了什么最让你感到可恨?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9. 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并做好标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如“悬” (xun)、晋(jn)。2、字形:说说哪个易错。如:“悬 ”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注意区分: “寇”与“ 冠”、“晋” 与“普”、“ 尸”与

19、“ 户”。3、词义: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9斩钉截铁: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晋察冀:晋,山西简称。察,察哈尔地区。冀,河北简称。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五、读熟课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时。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却再次诱敌上了顶峰,其实就是绝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二、朗读课文,辨析文段。按分好的段指名朗读全文,读后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教师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入绝峰、攀上顶峰,英勇跳崖。)(一)读讲第一段

20、1、自己读第一段,思考: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2、读后讨论。讨论后再问:课文是怎么描写战斗场面的?(先概括地写五壮士有计划地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是对整体的描写。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具体描写。)问:课文是通过什么对人物进行描写的?(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声音,抓特点进行描写)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二)五位壮士到此就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要再入绝峰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思考,并划出来。1、读后回答,然后指名朗读。2、再问:再入绝峰意味着什么?班长马宝玉是怎样做这个决定的?其他四位战士是怎样做的?划

21、出重点词语:(斩钉截铁,热血沸腾。)这两个短语你是怎么理解的?说明什么?(说明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消灭敌人,毅然作出了英勇献身的决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3、指名朗读课文前三段,复习,引入本课时。教师说:五壮士接受任务后,引敌进入狼牙山,他们英勇杀敌,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消灭敌人,为了战斗胜利,他们毅然作出了诱敌上绝峰,英勇献身的决定。那么后来情况怎样了呢?接着看第四段。10三、学习第四、五段,自己朗读1、思考:向顶峰攀登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2、划出他们跳崖时的动作。从他们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毫不犹豫,个人生死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这种英勇

22、无畏的精神令人叹服。)3、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深刻含义。(五壮士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歌颂了五壮士在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四、总结全文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课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解放,民族解放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五、课题引申1、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体会中心。2、进一步理解课题,问:课文所表现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行为之“壮”,从课文中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来?五段中哪段是详哪段是略,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围绕中心有详

23、有略地安排材料。)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板书设计:12、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悲壮)掩护群众(壮举)限时作业:一、听写。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斩钉截铁: 眺望: 11三、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填空。(接受任务)( )( )( )( ) 四、读句子,谈体会。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五、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五壮士的伟大形象的?六、小练笔:你有什么话想对五位壮士说?1213*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 8 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24、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预习提纲、限时作业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1 课时 预习提纲: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的故事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吧!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撒谎 门槛 脊背 哐啷 苇絮 嘟

25、嘟囔囔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4.多音字组词。 (整理在课本上)挨 挑 5.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整理在课本上)嘟嘟囔囔 使尽气力 推推搡搡 劫难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 _ 7.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自由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六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 )( ) ( ) ( ) ( ) ( )(2)课文哪些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画出这些句子,并作批注。13(3)文章的其它部分还表现了雨来的什么特点,与表现雨来是小英雄有什么关系?(4)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有什么作用?(5)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

26、有死,有什么作用?8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并做好标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絮、脊、姥、槛、糠、劫、谎2、检查词语的理解:飘飘悠悠、光溜溜、一骨碌3、检查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用比较快的速度

27、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四、研讨品读: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

28、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14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五、拓展:1、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板书设计:13*小英雄雨来游泳 本领高 掩护李大叔雨来学习 爱祖国 跳河逃魔掌勇敢、机智、坚强热爱祖国

29、六、小练笔:我想对雨来说限时作业一、听写。_ _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挨打(i i) 挨边儿(i i) 挑开(tio tio) 挑剔(tio tio)三、解释词语:使尽气力:_ _ 推推搡搡: 四、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课文通过记叙 的故事,表现了雨来 的精神。五、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_ _ 15_ _ _ _ 14、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目标:1、认识“ 伪、歼” 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教学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课文重点:6-8 自然段朗读训练点

30、:6-8 自然段读说结合点:你有什么话想对邱少云说?教具准备:教师:相关资料、限时作业、预习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预习提纲:导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找到人生的意义,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那句誓言,做了一些值得我们永远去尊敬、学习和记忆的可歌可泣的事。他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做了哪些事而值得我们去追忆呢?请看其中的一位邱少云。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控制 咳嗽 伪装 轰击 搜查 蔓延 棉布 扭转 熄灭 呻吟 歼灭 激动人心 居高临下 纹丝不动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4.多音字组词。 (整理在课本上)绷 剥 5.结合

31、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整理在课本上)蔓延 呻吟 纹丝不动6.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 7.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自读课文第 1 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 391 高地?画出相关的句子。(2)认真读课文 2、3 自然段。思考:为了夺取 391 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画出有关句子并作出批注。(3)认真读课文 58 自然段,画出描写邱少云当时处境的句子。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16这样做?_ (4)作为邱少云的战友,当时“我”的心情怎样?从“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文中作批注)(5)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这个“才”字说明了什么?(文中作批注)(

32、6)事件的时间写在了文章的最后,为什么?(文中作批注)8. 搜集战斗英雄故事,读一读感受英雄的精神。9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并做好标记)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2、口头给生字组词。3、理解词语的意思。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潜伏:隐藏、埋伏。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于有利地形。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漫山遍野:形容很多。挪动:移动。4、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2、对于“邱少云 ”大家都比较陌生,老师这有一段关于他的资

33、料,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听时要认真,要做到句句入耳。(师简介邱少云)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 年生。1949 年 12 月 25 日(18 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 年 3 月 25 日(20 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 年 10 月 12 日(21 岁),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 11 月 6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一等功,并与 1953 年 6 月 1 日授予“一级英雄” 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 年 6 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34、国英雄” 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3、听了老师的介绍你对邱少云了解了多少?4、你还想知道他的什么情况?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并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17第二段(23 )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第三段(48 )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第四段(910 )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三、小结。1、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2、究竟在战斗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四、探究解疑,旋转球体。问题一:能救,为什么不救?1、自读有关小节(第 1、2、6 节),思考这一问题。2、交流:有什么办法可以救邱少云?(自救、

35、战友救)为什么不救?(联系当时的环境、作战策略等方面讲将体会)板书: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战士们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更是本次突袭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呢?齐读(“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3、导读过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了中午,敌人感到他们的前沿阵地已经不太安全了,只好把看家的本领“ 火力警戒” 拿出来了。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被一团烈火团团围住。问题二:邱少云的战友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呢?1、过渡:眼看着战友邱少云就要被烈火灼烧,此时,“我” 的心情怎样?引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突然叫起来)2、我担心的是什么?(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

36、者突然叫起来。)3、我为什么会担心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时的环境和“年轻” 一词去理解。)4、指导朗读:如果你看到亲密的战友被大火包围,内心会怎样呢?带着这种心情去读。问题三:“ 我” 为什么不忍看,又忍不住不看?1、引读: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2、“我”为什么不敢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活活烧死)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3、“奇迹 ”指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吗?所以,当看到烈火把亲密的战友一点一点地吞噬时,我的心(引读)4、指导朗读:(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了,我的心情会怎样?)18试读、指名读、学生互评、分角色读五、继续学文,突现心轴。1、过渡:是啊,就是这位年轻而伟

37、大的革命战士,他严守革命纪律,以千斤巨石般的身躯,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烈火包围下纹丝不动,保证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这位战斗英雄,你从他的眼神、表情、手等地方,想想此时的邱少云正在想些什么呢?2、是啊,邱少云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被烈火灼烧时想到:为了整个班,为了(引读)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多么伟大的战士啊!让我们以无限崇敬的心情再次感受战斗英雄在烈火中伟大的形象。(齐读)3、此时此刻,你想对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说些什么?(指名说)把你要对邱少云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加一个题目。4、总结全文是啊,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这位年仅 21岁的

38、年青战士,在烈火中,完成了他壮烈而绚丽的人生篇章,他被烧死了吗?不,他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板书设计:14、我的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 意志 坚强邱少云纹丝不动 (伟大) 纪律 严明革命精神限时作业:一、听写。_ _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绷带( bn bn) 绷着脸 ( bn bn)三、解释词语:纹丝不动:_ _ 四、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课文通过记叙 的故事,表现了邱少云 19的精神。五、按课文内容填空。为了( ) ,为了( ) ,为了( ) ,邱少云像( ) , ( )一动也不动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 )才渐渐熄灭。六、面对这样一位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联

39、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小练笔:你认为邱少云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15*紫桑葚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 葚、役、眬 ”3 个生字。正确读写 “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3、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教师:预习提纲、限时作业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预习提纲:导语:同学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几篇课文中,有反映抗击日寇的五壮士和少年英雄的故事,也有反映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解放战争中一位将军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故事紫桑葚 。

40、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0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此起彼伏 硝烟滚滚 虚掩 蠕动 桑葚 防备 若有所思 若有若无 慰劳 战役 蒙眬 激烈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4.多音字组词。 (整理在课本上)撒 扎 吭5.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整理在课本上)若有所思、舒坦、 若有若无、 视野、此起彼伏6.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 _ 7.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写人的文章要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感受人物形象。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许世友将军。在感受深刻的语句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2)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41、。8. 搜集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9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并做好标记)教学过程:一、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呢?(学生回答:徐世友)二、通过课文后的“ 学习链接 ”,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 学习链接 ”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三、这样一位上将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主要内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总督司令员徐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喂养人民群众家的蚕宝宝的故事

42、。)四、孟良崮战役是我中国人们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战斗十分激烈,从 1947 年 5 月 13 日一致激战到 16 日,最终全部歼灭国民党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徐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徐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五、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21六、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徐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令自己感受最

43、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画批,写下自己的感受。1、同学们先进行自学画批。2、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3、在全班交流。(通过大家的交流感受到徐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精神。)七、如果请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将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呢?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2、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3、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八、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九、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跟同桌互相复述课文内容。 3、简要讲述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和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敬仰他。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限时作业一、听写。_ _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撒桑叶(s s) 撒谎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