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地球的形状,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最高时能达到90度。,直 射,太阳高度角:,获得的太阳热量:,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小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倾斜的地方,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
2、射弱。,P79活动,(1)平面上A、B、C三地太阳高度角 ,球面上A、B、C三地太阳高度角 。(填相同或不同),(2)A处太阳高度角 。(大或小)A处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 (多或少) 。,(3)夏季太阳高度角 (大或小),地表获得太阳光热 (多或少),气温 (高或低);冬季太阳高度角 (大或小),地表获得太阳光热 (多或少),气温 (高或低)。,相同,不同,大,多,大,高,多,小,少,低,影响气候的因素二: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规律,地轴,太阳,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一天,一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地球的自转,请你来判断,哪个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A,B,太 阳 光 线,思考:当北京是
3、中午12点时,美国 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地球自转,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使我们感受着一天中天气的变化。,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太 阳 光 线,黄赤交角,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观察,1.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运动方向、周期分别是?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垂直的还是倾斜的?,地球的公转,观察思考,3月21日 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 秋分,12月22日冬至,c,d,观察abcd四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3.5N,23.5S,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上太阳一年直射几次?,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几次?,两 次,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
4、动,起始点,900N,900S,00,春分,赤道,全球昼夜 等长,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赤道,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昼夜 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全球昼夜等长,我们百色(2251N2507N),今天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怎样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今天昼短夜长。,趋势: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直到冬至。,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五带,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终年 炎热,四季 分明,四季 分明,终年寒冷,终年寒冷,有太阳直射现象,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
5、哪一个带?,欧洲,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巩固练习,2、地球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照射 D地球不发光、不透明,3、地轴和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是A 23.5 B 90 C 30 D 66.5,D,B,1、仅丛太阳高度考虑,下列4幅图中,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B,C,D,A,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
6、东 B自东向西C顺时针 D自左向右6、11月16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C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D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A,5、关于地球的公转,叙述错误的是A围绕太阳公转 B公转周期约1年 C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出现昼夜交替,D,B,1)写出地球在B、C处的节气:B ,C . 2)地球运行至A处,太阳直射点在 上。 3)当地球运行到B点时,北京的季节是 (春、夏、秋、冬)季,悉尼的季节是 (春、夏、秋、冬)季,因为 。,夏至,秋分,赤道,夏,冬,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影响气候的因素三: 海陆的分布,讨论:,夏季,吐鲁番与青岛比较,哪里气温高?哪里
7、气温低?,冬季,吐鲁番与青岛比较,哪里气温高?哪里气温低?,为什么?,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小 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四: 地形地势,迎风坡 多雨,背风坡 少雨,地形因素,同一纬度陆地上,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 越 (每升高100米,气温 )。 一座山,阳坡气温 (高、低)于阴坡。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 ,背风坡 。,低 降低0.6高多雨 少雨,右图中的甲应对应左图中的_(A或B) 右图中的乙应对应左图中的_(A或B),A,B,甲,乙,影响气候的因素五: 人类活动,五、人类活动影响气候,1、
8、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年平均温差为1C,夏季平均升高6C以上。,五、人类活动影响气候,2、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多,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五、人类活动影响气候,3、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从而避免紫外线过多对地球生物带来的伤害。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填空: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 等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 ”。右图所示的现象 为“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地球形状:,2、地球运动:,4、地形地势:,3、海陆分布:,5、人类活动:,气温: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降水: 赤道地区多 两极地区少,自转:公转:,昼夜更替 影响:一天中天气变化,赤道以外地区昼夜长短变化 寒带的极昼、极夜现象 中纬度四季变化 热带地区的阳光直射现象,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纬度因素,近海迎风坡地区温差小、降水多 内陆地区温差大、降水少,气温:山上低、山下高;阴坡低、阳坡高 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影响局部气候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热岛效应,